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49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1-09-10
      
    论文
    贝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及肾脏损伤的抑制
    朱艳利1,扈丽萍1,侯训尧2,刘雪平2
    2011, 49(9):  1-5. 
    摘要 ( 933 )   PDF (851KB) ( 3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AGEs-RAGE系统、信号转导系统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研究贝那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HR随机分为对照组(SHR组)和贝那普利组,12只Wistar京都大鼠为WKY组。SHR组和WKY组每天用等量蒸馏水灌胃1次;贝那普利组将贝那普利[10mg/(kg·d)] 研成粉末,加等量蒸馏水每天灌胃1次,12周后测定肾皮质Ang II水平及24h尿蛋白,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检测肾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VCAM-1、NF-κB 及NADPH oxidase p47phox的表达。结果   与WKY组比较,SHR组肾皮质Ang II水平及24h尿蛋白、肾小球硬化指数显著升高(P<0.01),AGE、VCAM-1、NF-κB 及NADPH oxidase p47phox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SHR组比较,贝那普利组肾皮质Ang II水平及24h尿蛋白、肾小球硬化指数显著降低(P<0.01),AGE、VCAM-1、NF-κB 及NADPH oxidase p47phox的表达显著减弱(P<0.01)。结论   高血压肾脏氧化应激反应增强, AGEs与RAGE结合使NF-κB活化,增加VCAM、NADPH oxidase p47phox的表达,加速肾脏损害。贝那普利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AGEs表达,进一步抑制NFκB及生长因子的表达,改善高血压肾脏损害。

    氨甲酰基促红素的制备及其对过氧化氢损伤的SH-SY5Y细胞保护作用的观察
    刁增艳1,王翠兰1,谭东2,刘军莉3,李学会4,娄建伟2,焉传祝2
    2011, 49(9):  6. 
    摘要 ( 1001 )   PDF (1510KB) ( 3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制备氨甲酰基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研究其对H2O2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促红细胞生成素与氰酸钾共同作用使其转化为氨甲酰基促红细胞生成素,并通过电泳鉴定。分别选用300、400μmol/L H2O2作用于SH-SY5Y细胞12h后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氨甲酰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24h终止培养,分别测定各组的噻唑兰(MTT)、乳酸脱氢酶值,通过Annexin V /PI双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法检测Bcl-2及Caspase-8的表达,比较氨甲酰基促红素及促红素对H2O2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成功将促红素已氨甲酰化为氨甲酰基促红素。经氨甲酰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后,H2O2损伤的SH-SY5Y细胞的MTT值增高,乳酸脱氢酶降低,细胞凋亡率减少。结论   氨甲酰化促红素对氧自由基损害的SH-SY5Y细胞具有与促红素同样的保护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保护程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红细胞诱导的粥样斑块炎症中NF-κB涉及的机制研究
    林晖莉,余江水,李美美,黄子扬
    2011, 49(9):  13. 
    摘要 ( 751 )   PDF (765KB) ( 2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斑块内出血后红细胞诱导的斑块炎症反应并探讨其中NF-κB涉及的机制。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28只,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在每只动物的腹主动脉上选定3个厚度相近的斑块,其中1个注射自身红细胞(红细胞斑块),建立斑块内出血模型,另2个斑块则分别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斑块)或不注射(空斑块)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红细胞斑块、生理盐水斑块和空斑块的NF-κBp65亚基、IκBα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红细胞斑块比生理盐水和空斑块有着更强的NF-κBp65亚基表达、更弱的IκBα表达、更明显的巨噬细胞浸润(P均<0.01)。结论   斑块内出血后红细胞可明显地提高斑块的炎症水平,NF-κB涉及的炎症机制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Smad信号通路及CTGF在依那普利抑制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林梅1,王一彪1,苏宏1,马宇1,索琳1,陈鸥2,朱晓波3
    2011, 49(9):  16. 
    摘要 ( 1064 )   PDF (652KB) ( 3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Smad信号通路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依那普利抑制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分流组和依那普利干预组,每组15只。各组于第8周测量右心室平均收缩压(RVSP)、右心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动脉形态学改变,计算WT%及WA%。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及RTPCR法测量各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中Smad7、CTGF蛋白的表达及Smad7 、CT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分流组大鼠肺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狭窄,RVSP、RVHI及WT%、WA%增高(P均<0.01),Smad7表达减弱(P<0.01),Smad7mRNA表达减低(P<0.01);CTGF表达增强(P<0.01),且CTGFmRNA表达也相应增加(P<0.01)。与分流组相比,应用依那普利干预后8周大鼠肺动脉管壁增厚、狭窄程度显著减轻,RVSP、RVHI及WT%、WA%明显降低(P<0.01),Smad7(P<0.05)及Smad7mRNA(P<0.01)表达增高;CTGF(P<0.05)及CTGFmRNA(P<0.01)表达降低。结论   依那普利可以通过影响大鼠肺动脉平滑肌中Smad7、CTGF表达而起到抑制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

    肉豆蔻提取物对IFN-γ干预的小胶质细胞BV2的调控作用
    文现宇,毛翘,崔春爱
    2011, 49(9):  21. 
    摘要 ( 1060 )   PDF (529KB) ( 3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肉豆蔻提取物对鼠性小胶质BV2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IFN-γ模型组、肉豆蔻提取物复合处理组。采用WST-8试剂盒,观察肉豆蔻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鼠性小胶质细胞BV2生存率的影响,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IFN-γ所诱导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肉豆蔻提取物对鼠性小胶质细胞BV2无毒性,且抑制了IFN-γ所诱导的iNOS和COX-2的表达,与IFN-γ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肉豆蔻提取物对鼠性小胶质细胞BV2具有很好的抗神经毒性及抗炎作用。

    二氮嗪预处理对Aβ1-42作用神经元KATP各亚基表达的影响
    付庆喜1,马国诏2,车峰远1,高乃永1,高建新3,张镛2
    2011, 49(9):  24-29. 
    摘要 ( 1015 )   PDF (1512KB) ( 3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ATP敏感的钾离子(KATP)通道开放药物二氮嗪防治A1-42细胞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并进行鉴定。将原代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Aβ1-42干预组、二氮嗪预处理1h后Aβ1-42干预组、单纯二氮嗪预处理组和单纯Aβ42-1干预组(Aβ1-42反序列对照),各组又分为24、72h两个亚组。采用免疫荧光双染及免疫印迹法,观察干预后不同培养时间(24、72h)细胞KATP通道各亚基Kir6.1、Kir6.2、SUR1、SUR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单纯A1-42处理24h组Kir6.1、SUR2显著升高(P<0.05),二氮嗪预处理后Aβ1-42作用细胞24h组各亚基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二氮嗪预处理后Aβ1-42作用细胞72h组与单纯A1-42处理72h组KATP通道各亚基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而二氮嗪预处理后Aβ1-42作用细胞72h组与单纯A1-42处理72h组相比Kir6.1、Kir6.2、SUR2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二氮嗪预处理可完全逆转A1-42作用神经元24h所引起的Kir6.2及SUR1的表达上调,只能部分逆转A1-42作用神经元72h所引起的Kir6.1、Kir6.2、SUR2的表达增加,可能会维持神经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起到防治A1-42细胞毒性作用。

    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FGF-2表达的研究
    纪孝伟1,2,毕建忠1
    2011, 49(9):  30. 
    摘要 ( 897 )   PDF (645KB) ( 3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的表达,探讨FGF-2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MCAO)法制作卒中SD大鼠模型,将成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孤养联合CMS来制作卒中后抑郁组,对照组为卒中大鼠,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额叶、海马组织中FGF-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两组间大鼠额叶组织中fgf-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额叶组织中FGF-2蛋白和fgf-2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海马组织中FGF-2蛋白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大鼠额叶FGF-2表达水平下降是引起卒中后抑郁的原因之一。

    维生素E对孕鼠及胎鼠脑组织受手机辐射影响的保护作用
    张静1,张裕华2,姜荣平3,廉志顺1,王慧1,罗芮1,郭冬梅1,崔晞1
    2011, 49(9):  33. 
    摘要 ( 1068 )   PDF (362KB) ( 2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妊娠期补充维生素E对母鼠及胎鼠脑组织受手机辐射影响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受孕大鼠随机分为5组,自妊娠第1天起,维生素E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5mg/kg、15mg/kg、30mg/kg的剂量补充,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灌服脱维生素E的花生油,同时给予1h/次、3次/d的手机辐射,连续辐射21d,分娩后测定母鼠及胎鼠脑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ATP酶(Na+-K+ATP酶和Ca+-Mg+-ATP酶)的活力变化。结果   阳性对照组T-AOC、Na+-K+-ATP酶、Ca+-Mg+-ATP酶活性均较阴性对照组下降(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维生素E各剂量组T-AOC含量升高,其中,母鼠维生素E中、高剂量组较阳性对照组升高,胎鼠维生素E低、中、高剂量组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母鼠维生素E各剂量组Na+-K+-ATP酶和Ca+-Mg+-ATP酶活力均高于阳性对照组,胎鼠维生素E中、高剂量组ATP酶活力较阳性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维生素E对受手机辐射影响的母鼠及胎鼠的抗氧化能力和能量代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娠期抑郁症对大鼠中缝核色氨酸羟化酶2表达的影响
    徐晓明,李秋玲,那全,崔红,刘彩霞
    2011, 49(9):  37-40. 
    摘要 ( 942 )   PDF (605KB) ( 4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期抑郁症对大鼠中缝核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月龄、体质量相近的Wistar大鼠,合笼受孕后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给予18d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CUMS)制备妊娠期抑郁症大鼠模型,对照组在正常条件下饲养。采用旷场实验和1%蔗糖水偏爱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大鼠中缝核TPH2的表达。结果   18d CUMS后,实验组大鼠旷场实验评分、蔗糖水消耗实验结果及中缝核TPH2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大鼠18d CUMS前后水平运动得分差与TPH2表达量呈负相关(r=-0.71),垂直运动得分差与TPH2表达量呈负相关(r=-0.74),中央格停留时间差与TPH2表达量呈正相关(r=0.64),蔗糖水消耗量差与TPH2表达量呈负相关(r=-0.69)。结论   妊娠期抑郁症模型大鼠中缝核TPH2表达量下降可能与妊娠期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王灵平1,张春莲2,胡顺鹏1,李文波1,3,曹成波1
    2011, 49(9):  41-44. 
    摘要 ( 1143 )   PDF (1074KB) ( 3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并分析其性能。方法   选用猪皮为原料,采用化学、物理及生物综合技术制备ADM,采用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氨基酸分析、拉力实验、MTT法检测其外观、结构及理化性能。结果   ADM细胞去除彻底,胶原蛋白的含量达92.01%;具有连通的三维孔道,孔径约100μm;红外吸收符合胶原蛋白的吸收特征,保持了胶原纤维的天然结构;透水汽性达到每天2923g/m2;孔隙率提高到85.54%;细胞在ADM上黏附生长、增殖良好、分布均匀。结论   ADM孔隙率和拉伸强度适宜、孔结构理想、降解速度可控、生物相容性良好,符合皮肤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

    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在1064nm Nd∶YAG激光非损伤嫩肤大鼠皮肤中的表达
    戚其超1,马伟元2,3
    2011, 49(9):  45. 
    摘要 ( 947 )   PDF (1198KB) ( 3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蛋白(EGR-1)在1064nm Nd∶YAG激光照射后大鼠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非损伤嫩肤的关系。方法   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照射背部脱毛的大鼠皮肤共4次,每次间隔2d。取照射后第14天和第30天的大鼠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其真皮厚度,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取照射后第1天和第7天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GR-1的表达。结果   激光照射第14天和第30天的大鼠皮肤真皮厚度明显增加,胶原纤维束增粗、密集,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R-1在激光照射后第1天表达明显上调(P<0.01),激光照射后第7天表达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R-1表达上调与非损伤嫩肤治疗密切相关。

    干扰素α-2b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李玉生,黄黎,吕其军,余永勤
    2011, 49(9):  48. 
    摘要 ( 905 )   PDF (770KB) ( 3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干扰素(IFNα-2b)联合5-氟尿嘧啶(5-FU)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复苏、培养人肝癌细胞,并单用IFNα-2b或5-FU,以及不同浓度的IFNα-2b联合5-FU对其进行干预。用MTT法测定IFNα-2b联合5-FU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药物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用药后人肝癌细胞中突变型p53、c-myc表达的变化。结果   IFNα-2b和5-FU都能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IFNα-2b与5-FU联合用药比单用IFNα-2b或5FU抑制效果更明显,并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IFNα-2b和5-FU均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二药联用时细胞凋亡更明显,可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不同浓度下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α-2b和5-FU均可明显抑制突变型p53、c-myc蛋白的表达,二药联用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   IFNα-2b和5-FU联用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下调突变型p53、c-myc蛋白的表达,表现出协同作用。这些可能是IFNα-2b和5-FU联合抗癌的部分机制。

    T1DM、T2DM糖尿病大鼠牙槽骨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刘梅1,张君2,王旭霞3
    2011, 49(9):  53. 
    摘要 ( 1015 )   PDF (425KB) ( 2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1型、2型糖尿病大鼠牙槽骨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1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定量放免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糖、血脂、胰岛素和骨代谢血清标记指标, 采用双能X线照射法测量右侧下颌牙槽骨的骨密度。结果   1型、2型糖尿病组正常对照大鼠的下颌牙槽骨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型糖尿病大鼠下颌牙槽骨发生了骨质疏松(P<0.05), 1型糖尿病治疗组大鼠下颌牙槽骨未发生骨质疏松(P>0.05),1型糖尿病未治疗组大鼠发生了骨质疏松(P<0.05)。2型糖尿病大鼠下颌牙槽骨骨密度高于1型糖尿病未治疗组(P<0.05),与1型糖尿病治疗组大鼠下颌牙槽骨骨密度接近(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下颌牙槽骨骨密度高于1型糖尿病大鼠下颌牙槽骨,控制好血糖浓度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肝硬化大鼠全肝血流阻断不同时间肺损伤的改变
    张永明1,孟珂伟2,黄庆先2,高辉3,董梅4,周先亭2,李绍军2,谢广顺5,汤义军6
    2011, 49(9):  56. 
    摘要 ( 1063 )   PDF (1093KB) ( 3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全肝血流阻断不同时间后肺组织损伤情况。方法   SD大鼠口服乙醇和CCl4制作肝硬化模型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A1组)作为对照,采用阻断肝门、肝上上腔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15min(A2组)、30min(A3组)、45min(A4组)制作全肝血流阻断模型,取右肺下叶肺组织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ELISA法检测肺匀浆TNFα 含量,左肺部分组织作湿/干比值(W/D)测定。结果   ①常规病理切片肺损伤评分:A4组评分最高,A2、A3组次之,A1组最低(P<0.05)。②ELISA法检测肺组织内TNF-α含量,A4组最高,A2、A3组次之,A1组最低(P<0.05)。③W/D:A4组最高,A2、A3组次之,A1组最低(P<0.001)。结论   肝硬化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后可以造成肺组织损伤,阻断时间超过30min后明显加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王会1,王菊生2,时一民1,姚子明3,孙云1,肖合存1,赵晓田4,赵长峰4
    2011, 49(9):  59. 
    摘要 ( 1061 )   PDF (351KB) ( 3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98例患者进行3d内的24h膳食调查及改良定量主观营养评估(MQSGA),并进行必要的人体学测量及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实际标准体质量每日能量摄入量(DEI)为(117.15±5.98)kJ/(kg·d)、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为(1.02±0.42)g/(kg·d),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9.8±12.9)g/d。患者的DPI、DEI及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标准。营养评估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患者比例占48.9%。透析充分患者较透析不充分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较高,主要与透析不充分、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年龄等因素有关。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脏损害与脂肪因子变化的临床研究
    韩露1,王彬2,牟晓梅2,巩会平3,闫会敏1,王志浩1,张运1,张薇1,钟明1
    2011, 49(9):  63. 
    摘要 ( 1020 )   PDF (574KB) ( 2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脏损害特点、脂肪因子的变化及其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MS患者48例,正常对照组49例。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瓣环整体运动速度指标,二尖瓣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二尖瓣瓣环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瘦素受体和胃饥素的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患者舒张晚期A波流速峰值(A)显著升高,舒张早期E波流速峰值与舒张晚期A波流速峰值比值(E/A)、Sm、Em、Em/Am显著减低(P<0.01~0.001);外周血单核细胞瘦素受体和胃饥素的mRNA表达均显著减低(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瘦素受体mRNA表达与A、E/A 、Sm、Em、Em/Am显著相关(P<0.05);胃饥素mRNA 表达与Em和Sm显著相关(P<0.05~0.01);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与瘦素受体mRNA表达具有数量依存关系,提示MS患者瘦素受体mRNA表达下调是心脏舒张功能减低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m与胃饥素mRNA表达具有数量依存关系,提示胃饥素mRNA表达下调是左室早期收缩功能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瘦素受体和胃饥素mRNA表达下降可能是MS患者左室功能异常的机制之一。

    中老年高血压病与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王茜1,吕芳艳2,李保应1,于飞1,石珊珊1,张硕1,高海青1
    2011, 49(9):  68. 
    摘要 ( 916 )   PDF (337KB) ( 4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胸阻抗法研究中老年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462例受检者分为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组。应用LIFEGARD II型无创血流动力监测仪测定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搏量(SV)、体循环血管阻力(SVR)、胸液成分(TFC)与左心做功指数(LCWI)等。比较3组之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并进一步分析高血压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高血压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SBP、DBP、PP、MAP、SVR、SV、LCWI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SBP、PP、MAP、SV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8.8%的高血压组患者存在SVR异常升高。结论   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的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为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基因的影响
    郭鹏1, 刘传方2, 赵雯3
    2011, 49(9):  71. 
    摘要 ( 978 )   PDF (1265KB) ( 4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WJCs)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WJCs对SAA患者T淋巴细胞(TLCs)免疫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从人脐带中分离培养WJCs,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记并进行鉴定;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SAA患者外周血中分离TLCs;在植物凝集素(PHA)刺激下,将SAA患者TLCs(1×105个)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数量级WJCs(1×103、1×104、1×105个)共培养,3d后采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SAA患者TLCs中 CD4+CD25+T细胞比例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Foxp3 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 结果   WJCs能明显抑制SAA患者TLCs增殖,且抑制作用与WJCs呈剂量依赖性;实验组CD4+CD25+T细胞比例以及Foxp3基因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且与TLCs增殖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WJCs对SAA患者TLCs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通过上调Foxp3的表达而发挥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三维CT血管造影结合DSA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王益华,郝晓光,王成伟,曲春城,李卫国,王志刚
    2011, 49(9):  77-80. 
    摘要 ( 1136 )   PDF (1498KB) ( 3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颅脑三维CT血管造影(CTA)结合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经验。方法   描述16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例的诊疗过程。全部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应用64排螺旋CT行CTA,用DSA分析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液动力学,用CTA分析瘘口的解剖学特性。16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有6例患者为介入栓塞不成功后改手术治疗,1例患者为介入栓塞后复发行手术切除。手术入路根据瘘口位置不同而选用经额、经翼点或经枕下经小脑幕入路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两周DSA复查显示,瘘口未再显影,DAVF消失,治疗效果满意。半年后仍无复发。结论   硬脑膜动静脉瘘可在CTA结合DSA下成功地进行手术切除。

    520例高血压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综合性干预的效果分析
    高西美1,于晶2,林亚杰3,王静4,梁济乐1,杨晓云1
    2011, 49(9):  81. 
    摘要 ( 866 )   PDF (309KB) ( 4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采取综合性措施干预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效果,为开展人群高血压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以520例高血压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实施健康教育和个体化生活方式行为指导等干预措施,随访2年并评价效果。结果   经过2年干预,高血压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状况提高明显,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行为危险因素中的高盐饮食、吸烟和长期大量饮酒的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57.9%、32.1%和29.2%下降至干预后的49.8%、25.4%和23.1%(P<0.05)。血压水平没有进一步升高。 结论   采用综合干预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高血压一级预防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和防治高血压疾病。

    基于三维图像识别颅面部标志点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评价
    王蕊蕊,刘洪,刘东旭
    2011, 49(9):  83. 
    摘要 ( 854 )   PDF (608KB) ( 4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和分析利用三维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可视化图像进行颅面部标志点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从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拍摄CT的成年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通过计算机软件获得格式化三维可视化CT图像。本研究选取常用的19个颅面标志点。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一周内分别定点三次。每标记一点分别取相应的X、Y、Z三轴坐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测量误差(ME)评价三维定点的准确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定点的可靠性。结果   观察者自身的ME分别为X轴:0.36mm;Y轴:0.30mm;Z轴:0.25mm。观察者之间的ME分别为X轴:0.78mm;Y轴:0.55mm;Z轴:0.43mm。70%标志点的ICC值大于0.9。结论   对于大多数标志点来说,三维定点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均较好。同一观察者准确性较观察者之间高。利用三维可视化图像进行图像配准或者测量时应尽量选择可靠性高的标志点,以减小测量误差,提高可靠性。               

    不同根管预备技术与充填技术对弯曲根管封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郝新宇1,刘智永2,盛芳1,杨保华1,熊世江1,3
    2011, 49(9):  88. 
    摘要 ( 911 )   PDF (352KB) ( 3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根管预备技术和根管充填技术对中重度弯曲根管治疗后根管封闭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重度弯曲单根管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A、B、C、D四个实验组(各12颗)及阳性对照E组和阴性对照F组(各6颗)。实验组分别用ProTaper/crown-down法、K锉逐步后退法对根管进行预备(各24颗牙),每种预备方法分别行冷侧方加压加AH-plus糊剂和热牙胶垂直加压加AH-plus糊剂充填根管(各12颗牙),建立微渗漏模型,应用邻甲苯胺(O-TB)法测量其葡萄糖浓度。结果   A、B、C、D四个组均测得葡萄糖浓度分别为:(3.69±1.01)mmol/L、(4.59±0.98)mmol/L、(2.86±0.82)mmol/L、(3.70±0.62)mmol/L, E组测得葡萄糖浓度最高为(5.89±1.69)mmol/L,F组没有测得葡萄糖浓度,在相同的充填技术下,ProTaper/crown-down法和K锉逐步后退法之间的微渗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预备方法下,热牙胶充填技术和冷测压充填技术之间的微渗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roTaper/crown-down法加热牙胶充填中重度弯曲根管,有利于提高中重度弯曲根管充填后根管的封闭能力。

    超声内镜对胃异位胰腺的诊治价值
    李文捷,孙莉娟,郝洪升,钟宁,卢雪峰,李延青
    2011, 49(9):  91. 
    摘要 ( 931 )   PDF (671KB) ( 3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检查对胃异位胰腺的诊治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10年5月36例EUS诊断为胃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内镜(EUS)的影像特征。将EUS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或手术切除的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1年状况。结果   异位胰腺好发于胃(29/36,80.5%),尤其是大弯侧(19/36,52.7%),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隆起性病变,中央见脐样凹陷(25/36,69.4%);其EUS主要特征为病变主要位于黏膜和黏膜下层(32/36,88.8%)的偏高或网格样混杂回声占位,内部回声不均匀(27/36,75%),7例(7/36, 19.4%)出现特征性管状结构样回声,29例(29/36,80.6%)边界清晰,27例(27/36,75%)病变边缘不规则。有12例(12/36,33.3%)患者在行异位胰腺切除术后,相应的症状消失。结论   胃镜结合超声内镜检查是判断胃异位胰腺范围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局限于黏膜层、黏膜浅层及黏膜下层的直径小于15mm的病变,内镜下治疗是最佳选择,特别是透明帽辅助法黏膜切除。累及固有肌层时,最好手术治疗。对有上腹痛和不适的患者,建议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孙存山,张世天
    2011, 49(9):  96-98. 
    摘要 ( 918 )   PDF (328KB) ( 3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1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因分为胆源性SAP组和非胆源性SAP组,比较两组早期和延期手术存活率,以及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年龄、Ranson′s评分、Binder评分、手术距发病平均天数。结果   胆源性SAP组早期手术存活率为71.4%,延期手术存活率为7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胆源性SAP组患者早期手术存活率为77.8%,延期手术存活率为8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SAP组中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年龄、手术距发病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死亡患者术前Ranson′s评分、Binder评分偏高;非胆源性SAP组中死亡患者年龄、Ranson′s评分、术前Binder评分偏高,手术距发病时间较短。结论   手术早晚不是决定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而Binder评分可以作为一项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预后的良好指标。

    胰腺癌组织中MMP-9、IL-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
    古力巴哈尔·阿不力米题1,龚晓瑾1,古力娜尔·库尔班2
    2011, 49(9):  99. 
    摘要 ( 923 )   PDF (814KB) ( 2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胰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MP-9及IL-6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MMP-9和IL-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Ⅲ~Ⅳ期胰腺癌组织中MMP-9和IL-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在高、中、低3种分化程度不同的胰腺癌组织中,MMP-9、IL-6表达的阳性率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呈升高的趋势。结论   MMP-9与IL-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其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MB-WCX联合SELDI-TOF-MS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刘博学1,程欢欢2,董召刚3,王华阳2,尹作花3,宋庆旭2
    2011, 49(9):  102. 
    摘要 ( 1018 )   PDF (853KB) ( 3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WCX纳米磁珠联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纳米磁珠联合SELDI-TOF-MS对26例胃癌、35例癌前病变患者(萎缩性胃炎15例,胃溃疡20例)及30例正常人血清标本进行分析,Swiss蛋白数据库搜索鉴定差异蛋白,建立诊断模型。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较,质荷比为2741.2、7963.6和15904.3的蛋白质分子随病变程度表达上调,质荷比为13732.6的蛋白质在癌前病变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胃癌患者中下调。质荷比2741.2、7963.6、15904.3及13732.6的蛋白质组成的诊断模型可以准确鉴别胃癌与正常对照,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6.7%。结论   WCX纳米磁珠联合SELDI-TOF-MS是筛选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有效手段,2741.2、7963.6、15904.3及13732.6的蛋白质组成的诊断模型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

    Fas-670和FasL-844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的相关性
    张梅娟1,2,马立宪3,徐昌青2,王义国2
    2011, 49(9):  106. 
    摘要 ( 799 )   PDF (455KB) ( 2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华北地区Fas-670和FasL-844基因多态性是否与胃癌易感性有关联。方法   提取234例胃癌患者及321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确定Fas-670和FasL-844基因型。结果   Fas-670和FasL-844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as-670和FasL-844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无相关性。分层分析显示,在吸烟人群中,相对于携带Fas-670AA基因型而言,携带Fas-670GA基因型患胃癌的风险高(OR=2.438, 95% CI 1.067~5.569)。结论   在华北地区,FasL-844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无相关性, 而Fas-670GA基因型吸烟者有较高的患胃癌风险。

    SELlL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艳,李玉,徐光辉
    2011, 49(9):  110. 
    摘要 ( 936 )   PDF (745KB) ( 2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sel-1样基因(SEL1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SEL1L在100例胃癌组织、20例非典型增生胃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EL1L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85.0%和16.7%,胃癌组织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相对应的3组中SEL1L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95.0%和10.0%,前2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SEL1L的过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表现,检测胃癌中的SEL1L的表达对于评估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奥沙拉嗪联合甘草酸二铵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和IL-1β水平的影响
    江娜
    2011, 49(9):  114-116. 
    摘要 ( 914 )   PDF (347KB) ( 3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奥沙拉嗪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损伤和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活动期中度的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给予奥沙拉嗪和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奥沙拉嗪治疗,每组总疗程4周。采用随机双盲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x-LDL、MDA、SOD 和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ox-LDL、MDA和IL-1β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两组患者血浆ox-LDL与MDA呈正相关性(r=0.452,P=0.033),而与SOD呈负相关性(r=-0.452,P=0.027);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ox-LDL、MDA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为P<0.05),而SOD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P<0.01),两组间ox-LDL、MDA、IL-1β水平和SOD活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拉嗪与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能有效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1β表达,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

    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王学峰1,宋晓1,谭兰2
    2011, 49(9):  117. 
    摘要 ( 1309 )   PDF (362KB) ( 3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NMD)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PMD)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异同。方法   选取重度抑郁症患者150例,其中PMD组100例、NMD组50例,并设健康组60例作为对照。将PMD组随机分为PMD联合用药组59例、PMD单药组41例;NMD组和PMD单药组服用帕罗西汀,PMD联用组联合服用帕罗西汀、奥氮平,在初次就医、治疗后1、3、9个月四个时刻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① 初次就医时NMD与PMD的HAMD量表总分分别为(53.22±6.00)分和(58.30±5.20)分(P>0.05);PMD组自杀、迟滞、认知障碍因子评分较高;② 9个月后联用组PMD的HAMD评分低于PMD单药组,NMD组低于PMD单药组;③ 入组时进行第一次测评,此时PMD组与NMD组的睡眠障碍严重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重于健康组(P<0.05);经过9个月治疗,NMD组和PMD组评分总分、主因子因子评分均有提高(P<0.05);但在一级因子的“主观睡眠质量”和“白天功能紊乱”、二级因子的“夜间醒来或早醒”上仍有差异。结论   ① PMD与NMD病情严重程度相当;PMD患者迟滞、认知障碍、自杀念头较重,而NMD患者抑郁症状较重;② 帕罗西汀加奥氮平治疗PMD好于单用帕罗西汀;单用帕罗西汀治疗NMD患者较合适;③ 重度抑郁症或者睡眠功能严重受损,经过适当的治疗其睡眠功能可明显恢复,但仍残留部分睡眠障碍;精神症状不影响睡眠功能的障碍程度和恢复程度。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
    刘春玲,袁静,顾国民
    2011, 49(9):  122. 
    摘要 ( 876 )   PDF (567KB) ( 4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恩度联合化疗(NP、TP、GP方案)治疗,观察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96例患者共完成恩度治疗244个周期,平均2.5个周期。有效率为36.8%(28/76),临床受益率为89.5%(68/7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0个月。恩度周期数及2周期后疗效是疾病进展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恩度周期数与卡氏评分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能够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以及总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恩度治疗超过2个周期以及生活质量评分≥80分的患者从恩度治疗中获益更多。

    肺癌11C-胆碱PET显像机制与胆碱代谢的研究
    李猛,彭忠民,刘庆伟,姚树展
    2011, 49(9):  127. 
    摘要 ( 1150 )   PDF (1072KB) ( 3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11C-胆碱PET的显像及代谢的基本机制。方法   收集肺部结节或团块样病变患者84例,术前均行11C-胆碱PET显像,采用目测法及半定量法分析显像结果,计算标准摄取值(SUV)。将术后取得的病变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用RT-PCR法检测胆碱激酶(Chok)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PCYT)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种关键酶基因表达强度与SUV值的相关性。结果   56例11C-胆碱PET/CT阳性的肺癌组织中有78.57%和71.43%的病例分别存在Chok和PCYT基因的过表达(P均<0.01),两种酶都过表达者占64.29%;9例PET/CT阴性的肺癌组织中Chok、PCYT基因均表达正常;19例良性病变中Chok、PCYT基因分别存在10.53%和15.79%的病例过表达(P=0.07,P=0.08);56例PET/CT阳性的肺癌患者中,Chok、PCYT基因的相对表达强度与SUVmean均存在正相关性(r=0.51,r=0.50,P均<0.01)。结论   肺癌的11C-胆碱显像与肿瘤细胞中磷脂酰胆碱水平的异常升高有关,而磷脂酰胆碱水平的升高是由Chok及PCYT基因的过度表达引起的。

    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关系的研究
    许继映,王东芳,王明明,姜曼,毕玉莉,韩明勇
    2011, 49(9):  132. 
    摘要 ( 776 )   PDF (742KB) ( 2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与临床分期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判断、临床治疗决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共收集6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应用阳离子交换蛋白(CM10)芯片,通过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质谱,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血清蛋白质指纹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比较28例Ⅰ~Ⅱ期与41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蛋白指纹图,共筛选出68个有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峰(m/z),最终筛选出2个潜在标志物5632m/z、13779m/z。5632m/z、13779m/z均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低表达。将此标记物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模型,其正确指数为0.587,一致率为79.5%,Kappa=0.32。结论   SELDI-TOF-MS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质谱,筛选出m/z位于5632、13779的蛋白质峰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前临床分期的标记物。

    甲型H1N1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林令博1,熊春梅1,李建志1,刘凯2,肖连祥2,林祥涛2
    2011, 49(9):  136-139. 
    摘要 ( 1104 )   PDF (780KB) ( 3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甲型H1N1病毒所致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实验室证实的甲型H1N1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   按照甲型H1N1病毒肺炎的受累面积,将27例患者按初诊时肺部的影像改变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种类型。轻度者10例,表现为散在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样阴影;中度者9例,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的、多发片状实变阴影及结节影,5例合并胸腔积液,并伴有轻、中度代偿性肺气肿;重度者8例,表现为双肺大片实变阴影伴有空洞,其中2例合并霉菌球,3例伴有支气管扩张,4例合并纵隔及胸壁皮下气肿,均伴有双侧胸腔积液及中、重度肺气肿。6例死亡病例中,1例为轻度肺炎恶化死亡,1例为中度肺炎转化为重度肺炎后死亡,其他4例为重度肺炎病例。结论   甲型H1N1肺炎表现为多肺段受累的磨玻璃样变和实变,重度者常伴有空洞、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纵隔皮下气肿及霉菌感染,死亡率高。

    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与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李淑丽,赵洁,王世嫘
    2011, 49(9):  136. 
    摘要 ( 665 )   PDF (349KB) ( 3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了解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与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帮助留守青少年克服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能力。方法   使用自主学习问卷、学习归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两所农村中学的526名留守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   ① 留守青少年学习自我效能感居于中间水平之上,而自主学习、学习归因居于中间水平之下;② 女留守青少年内部可控、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3.39±0.80,3.07±0.63)高于男留守青少年(3.18±0.80,2.94±0.73);非独生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总分、内部可控、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2.68±0.44,3.35±0.80,3.06±0.66)高于独生留守青少年(2.53±0.52,3.12±0.75,2.89±0.70);班干部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总分、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2.75±0.46,3.15±0.69)高于非班干部留守青少年(2.60±0.46,2.96±0.65);③ 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与学习归因各因素、学习自我效能感各因素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   留守青少年的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自主学习具有一定影响。

    超声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
    李万湖,崔永春,王小玥,梁文娟
    2011, 49(9):  140-143. 
    摘要 ( 1038 )   PDF (906KB) ( 2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结合病理结果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13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患者术前进行超声诊断,结合相应的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比较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乳头状癌与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良性结节超声图像特性的差别。结果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乳头状癌患者的结节在超声图像上有如下特征:结节形状不规则,边界欠清晰;结节内部呈低回声且内部回声不均匀;结节中多见钙化灶。与单纯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节超声表现有明显差异。结论   单纯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乳头状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存在一些特性,如发现桥本氏病合并低回声结节、结节内部存在钙化时,应高度怀疑恶性结节的存在,必要时可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以取得术前病理诊断结果。

    PR/AR基因多态性与上皮性卵巢癌易感性的研究
    刘敏1,2,王莉2,周婷2,荣风年2
    2011, 49(9):  144-148. 
    摘要 ( 838 )   PDF (1448KB) ( 3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孕激素受体(PR)基因+331G/A(rs10895068)与PROGINS(rs1042838)单核苷酸多态(SNP)以及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GDB:185508)与GGN(GDB:197027)短串联重复(STR)多态与卵巢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病例组为4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对照组为48例健康女性,DNA测序方法分析两组的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卵巢癌发病风险以及分期、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PR基因+331G/A位点均为GG型,未发现GA和AA型;两组PROGINS均为CC型,未发现CA和AA型;AR基因CAG和GGN重复次数在病例-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但短组GGN重复使卵巢癌发病危险提高2.82倍(P<0.05);未发现病例组中卵巢癌分级、分期与STR分布相关(P>0.05)。结论   AR基因GGN重复多态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明显相关,很可能是卵巢癌的致病因素之一。

    773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成锴1,2,张林娜1,孙明2,侯茜2,张敏2,杨海霞2
    2011, 49(9):  149-152. 
    摘要 ( 815 )   PDF (351KB) ( 4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当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检出情况,探讨ROP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适合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筛查标准。方法   对就诊的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记录其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吸氧方式、筛查时的矫正出生孕周及眼底情况。结果   完成全部检查的早产儿共773例,筛查出ROP患儿86例,检出率为11.13%。86例患儿中,接受激光治疗的阈值病变和阈值前1类病变32例,放弃治疗及失访7例,其余47例ROP患儿经随访病变自行消退。结论   低出生体质量、低出生孕周、长时间氧疗和胎盘早剥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ROP筛查标准为出生体质量小于1500g或出生孕周小于32周。

    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陈璇,王玉
    2011, 49(9):  153. 
    摘要 ( 904 )   PDF (334KB) ( 4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变化和白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30例VKH患者(17例活动期和13例静止期)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ORγt的表达;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7细胞的数量,并将其培养后应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IL-17的含量。结果   活动期VKH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数量和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静止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同时活动期VKH患者外周血PBMC分泌的IL-17水平也明显高于静止期VKH患者及健康人,两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期VKH患者Th17细胞的数量和RORγt的基因表达水平及IL-17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VKH患者Th17细胞数量增多,且IL-17的水平增高, 因此Th17细胞可能在VKH患者葡萄膜炎的发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缩窄39例报告
    张洪宇,王为新,乔衍礼
    2011, 49(9):  160. 
    摘要 ( 728 )   PDF (285KB) ( 2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的胆道探查
    陈剑,谢东辉,宋京海,贺修文,常志刚,高戈,韦军民
    2011, 49(9):  163-164. 
    摘要 ( 769 )   PDF (302KB) ( 4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