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4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24
      
    论文
    GFP转基因鼠神经上皮干细胞纹状体内移植的实验研究
    王家增,暴丽华,孙晋浩,李振华,张静
    2007, 45(7):  649-654. 
    摘要 ( 1129 )   PDF (298KB) ( 4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GFP转基因鼠胚胎神经上皮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脑内移植后的存活与分化状况。 方法:将GFP转基因鼠的胚胎神经上皮干细胞置于无血清培养基内纯化扩增,用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将扩增后的含GFP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在立体定位仪下,定向移植到大鼠的纹状体内。术后不同时期取材、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状况,行微管相关蛋白(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移植细胞的分化状况。结果: GFP转基因鼠神经管来源的神经上皮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内能增殖形成神经球,呈巢蛋白阳性。纹状体内移植2周、4周均可见明显的呈绿色荧光的移植细胞,显示细胞存活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细胞在不同间隔时间可分化为MAP-2、GFAP及TH阳性细胞。结论: GFP转基因鼠来源的具有GFP标记的胚胎神经上皮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扩增,移植到大鼠纹状体内存活良好并能分化成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且能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甲基环戊二烯羰基锰对PC-3M细胞损伤作用
    秦文,王立祥,曾季平,陈蔚文,张亚伦
    2007, 45(7):  655-657. 
    摘要 ( 955 )   PDF (222KB) ( 4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确定甲基环戊二烯羰基锰(MMT)对人前列腺细胞系PC-3M的损伤作用。方法:利用MTS法确定MMT对PC-3M细胞诱导的时间和浓度曲线;分光光度法检测MMT诱导的细胞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MMT可明显降低PC-3M细胞的存活率并与诱导时间及浓度呈正相关,其中2mmol/L MMT诱导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降为48.55%(P<0.01);在诱导过程中,细胞ROS及LDH释放量明显上升(P<0.01),SOD活性被抑制(P<0.01),MDA生成量增加(P<0.01)。结论:MMT可对PC-3M细胞造成氧化损伤,使细胞存活率下降。
    多水平模型在纵向研究资料中的应用
    王艳梅,王洁贞,丁守銮,薛付忠,孙秀彬,王启文,徐凌中
    2007, 45(7):  658-661. 
    摘要 ( 1017 )   PDF (219KB) ( 6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多水平模型分析纵向研究数据的适用性。方法:应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山东省和河南省不同级别的45家医院8个年度的业务收入水平。结果:两省间医院业务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和增长加速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省内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水平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具有层次结构的、含有缺失值的纵向数据资料。
    尖锐湿疣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李莉娜,王绪洲
    2007, 45(7):  662-664. 
    摘要 ( 947 )   PDF (219KB) ( 2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尖锐湿疣(CA)病变中对细胞增殖和血管增生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了COX-2、VEGF蛋白在40例CA和15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0例CA组织中COX2和VEGF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2.5%、92.5%,较正常对照组阳性率0%、60%明显增高(P<0.05),且COX-2、VEGF在CA组织中上皮全层均有表达,多为强阳性,而正常对照组仅在基底层有弱表达;COX-2、VEGF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但COX-2、VEGF的表达与CA病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OX-2和VEGF共同促进了CA的血管增生和细胞增殖。抑制COX-2和VEGF的表达有望成为治疗CA的重要手段之一。
    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促心肌纤维化作用的试验研究
    侯晓阳,卜培莉,张运,冯进波,刘春喜,李传保,郝明秀
    2007, 45(7):  665-668. 
    摘要 ( 1033 )   PDF (266KB) ( 4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以AngⅡ10-7mol/L刺激,体外模拟心肌纤维化,再用不同浓度的PPARα激动剂苯扎贝特作用于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CFs的增殖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 I)、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 mRNA的表达。 结果:① AngⅡ刺激后12h,CFs的collagen Ⅰ、TIMP-1 mRNA表达明显增加,MMP-2 mRNA表达减少;苯扎贝特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的作用, PPARα特异性抑制剂MK886可以完全抑制苯扎贝特的作用;② AngⅡ明显促进CFs增殖,苯扎贝特不能抑制AngⅡ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PPARα途径活化后抑制AngⅡ的促心肌纤维化作用。
    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李保应,高海青,李小利,马亚兵,刘远萍,王敏
    2007, 45(7):  669-672. 
    摘要 ( 1062 )   PDF (247KB) ( 5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并探讨baPWV和ABI在老年患者动脉硬化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91例老年患者,男123例,女68例,平均年龄(71.73±7.95)岁,采用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分别检测患者血压、双侧baPWV和ABI。结果:老年患者中合并大动脉硬化者110例,总发病率为57.6%,与高血压病直接相关(P<0.05),其OR值为10.569,95%可信区间CI为4.748-23.527,而且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P<0.05);合并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者36例,发病率为18.8%,并且合并PAD与糖尿病直接有关(P<0.05),其OR值为4.383,95%可信区间CI为1.974-9.733(P<0.001)。结论:baPWV和ABI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无创性、敏感性指标,两者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地评估老年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害程度。
    乙肝病毒突变位点的寡核苷酸与肽核酸阵列杂交检测
    鲁艳芹,韩金祥,沈忠林,朱波
    2007, 45(7):  673-676. 
    摘要 ( 1113 )   PDF (253KB) ( 5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利用寡核苷酸阵列和肽核酸阵列检测乙肝病毒突变位点。方法:针对乙肝病毒常见的1762A-T与1764G-A联合突变、1858C-T、 1896G-A 3个突变位点,设计寡脱氧核苷酸和肽核酸检测探针,探针经固定后分别与不对称PCR荧光标记的靶DNA杂交,扫描分析荧光信号强度,DNA序列分析3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对于寡核苷酸芯片,1762与1764联合位点、1858以及1896位点的野生型探针与突变探针荧光强度的比值分别为1.44、1/1.24、1.05。对于肽核酸芯片,相应位点的野生型探针与突变探针荧光强度的比值分别为2.8、1/3.02、1.71。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样本中1858位点为突变位点,1896以及1762与1764联合位点不存在突变。结论:与寡脱氧核苷酸探针相比,肽核酸与靶DNA杂交结合能力和识别单碱基错配能力均高于相应的寡脱氧核苷酸,二者杂交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
    门脉高压症的双介入栓塞术与外科断流加脾切除疗效对比研究
    冯凯,张春清,刘福利,许洪伟,王京
    2007, 45(7):  677-680. 
    摘要 ( 1271 )   PDF (303KB) ( 4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应用TH胶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的双介入栓塞术在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7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其中75例行PTVE+PSE术(介入组),72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术(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白细胞、血小板改变、止血率,并发症及随访5年期间死亡率、再出血率及曲张静脉再发生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止血率均为100%,肝功能改善,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手术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高于介入组;术后5年两组间死亡率、再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曲张静脉再发生率手术组显著高于介入组(P<0.05)。结论:以TH胶为栓塞剂行PTVE+PSE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脾亢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拉莫三嗪对癫痫大鼠的脑电图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
    许虹,孙超艳,杨佳,徐国卫
    2007, 45(7):  681-684. 
    摘要 ( 1076 )   PDF (284KB) ( 5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行为和脑电图的影响及其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青霉素致痫组、拉莫三嗪组、丙戊酸钠组大鼠痫性发作,并记录其脑电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拉莫三嗪组与丙戊酸钠组脑电痫样放电减少,两组比较,癫痫发作潜伏期和发作持续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莫三嗪组、丙戊酸钠组较青霉素致痫组Bcl-2细胞增多,Bax细胞减少(P<0.01)。拉莫三嗪组较丙戍酸纳组Bcl-2细胞增多(P<0.01)。结论:拉莫三嗪抗癫痫疗效优于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方法的研究
    刘海英,关广聚,张燕,柳刚,陈兵,李学刚
    2007, 45(7):  685-687. 
    摘要 ( 1648 )   PDF (266KB) ( 4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重复性好、传代次数多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取肾脏肿瘤手术切除后远离患病部位的正常肾脏组织、水囊引产的胎儿肾,三层筛网滤过分离,取最下层筛网上组织,用胶原酶消化,培养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同时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技术,对鼠抗人结蛋白,鼠抗人角蛋白进行鉴定,采用MTT、 流式细胞仪技术对不同来源肾脏的系膜细胞生长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形态学、免疫荧光法鉴定表明培养细胞为肾小球系膜细胞,胎肾原代培养后8~10d即可传代,而成年肾脏原代培养后需15~16d方可传代。成年肾脏培养细胞至第4代细胞生长缓慢,贴壁能力减弱,出现死亡。而胎肾培养细胞则可继续培养至第7~10代。结论:三层滤网法分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方法简单、高效,培养的原代肾小球系膜细胞符合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且进一步证明胚胎组织比成年个体肾脏原代细胞培养容易成功。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评价
    刘金彦,朱彬,李苏,王小平,刘子栋
    2007, 45(7):  688-691. 
    摘要 ( 1164 )   PDF (270KB) ( 4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胸腔液体成分(TFC)变化的监测及对调整合适干体重(DW)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规律血液透析(HD)患者37例,分为血压控制满意组(A组,18例),难治性高血压组(B组,19例),并选取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16例),HD患者入选时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透析前后TF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根据TFC水平,透析后仍高于正常的逐渐调整HD超滤量下调干体重,4周后再次测量透析后的上述指标,并与C组对照。结果:①入选时透析前A、B组男、女分组示TFC均较C组高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透析后两组均有降低,但B组仍较高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据透析后TFC水平逐渐调整B组HD超滤量,4周透析后TFC水平、血压均较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透析后TFC水平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显著正相关(P<0.01),调整超滤前后TFC差值与平均动脉压差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以准确评价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对确定患者合适的干体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黏膜病理变化及与嗜中性粒细胞的关系
    苏莉莉,张先欣,伊洪莉,张萌,李怀臣
    2007, 45(7):  692-696. 
    摘要 ( 1233 )   PDF (324KB) ( 6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粘膜病理变化与嗜中性粒细胞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选择12例间歇哮喘患者(A组)、16例轻度或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B组)、14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C组,对照组),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气道黏膜活检,做HE和免疫组化染色、炎性细胞计数及介质测定。结果:A、B、C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计数B组显著高于A、C组(P<0.05);嗜酸粒细胞性阳离子蛋白(ECP)含量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B组显著高于A、C组(P<0.05);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B组显著高于A、C组(P<0.05)。A、B组气道上皮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变薄,基底膜增厚;B组的气道黏膜下层MPO阳性细胞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嗜中性粒细胞与Eos共同参与了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黏膜炎症反应,嗜中性粒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两种分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的比较
    李栋,王国云,鞠秀丽,时庆,侯怀水
    2007, 45(7):  697-701. 
    摘要 ( 1246 )   PDF (271KB) ( 7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寻找从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外植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从胎盘组织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形态、免疫表型、生长动力检测和多向分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流式细胞术和诱导分化实验表明酶液消化法分离得到的贴壁细胞表型符合间充质多能干细胞特征,且在合适诱导条件下能向造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而外植块贴壁法获得的贴壁细胞弱表达CD29和CD105,仅能向脂肪细胞分化。结论:酶消化法可有效的从胎盘组织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具备多向分化能力。
    IL-12、IFN-γ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王国华,左常婷,王立俊
    2007, 45(7):  702-704. 
    摘要 ( 1109 )   PDF (240KB) ( 5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测定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IL-12、IFN-γ水平,探讨IL-12和IFN-γ与复发性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SA患者30例(RSA组), 血清IL-12、IFN-γ水平,并以正常早孕妇女25例 (NEP组)及健康未孕妇女25例(NNP组)作为两个对照组。结果:RSA患者血清IL-12、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早孕妇女及正常未孕妇女(P<0.05),且两者水平呈正相关性(r=0.580,P<0.01),正常早孕妇女血清IL-12、IFN-γ水平低于未孕妇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次数与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12和IFN-γ在复发性流产发生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血清TPA、 sVCAM-1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初步探讨
    张向丽,刘凤英
    2007, 45(7):  705-707. 
    摘要 ( 1111 )   PDF (228KB) ( 3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子痫前期患者(实验组)和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外周血中TPA、sVCAM-1的浓度,并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及新生儿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TPA浓度均高于正常孕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重<0.01,P轻<0.05),其中重度患者升高尤为明显;②重度患者外周血sVCAM-1浓度高于轻度患者和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重<0.01);③外周血中TPA浓度和sVCAM-1浓度呈正相关(r=0.419);④外周血TAP、 sVCAM-1浓度与患者舒张压及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1、0.374);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614)。结论:随着子痫前期患者病情的加重,母血中TPA、sVCAM1浓度均明显升高,提示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增多、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
    早产儿血胃动素和胃泌素的相关性研究
    王莹,朱薇薇,罗焕华,季超
    2007, 45(7):  708-710. 
    摘要 ( 1087 )   PDF (244KB) ( 5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早产儿及合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早产儿胃肠激素水平;小剂量红霉素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干预治疗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50例早产儿为观察组,其中包括合并HIBD的早产儿23例,此为合并HIBD早产儿组;排除HIBD的早产儿27例,为排除HIBD早产儿组,其中存在喂养不耐受者18例为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组;9例喂养耐受的早产儿为喂养耐受早产儿组。以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munoassay,RIA)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喂养前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和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的含量。对1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的12例予以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进行干预治疗。结果:①HIBD合并早产者血中GAS和MTL水平均高于正常足月儿和排除HIBD的早产儿(P<0.01);②排除HIBD的早产儿血中GAS和MTL水平均低于正常足月儿(P<0.05);其中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血中GAS和MTL水平与喂养耐受早产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耐受的早产儿血中GAS和MT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红霉素干预治疗组与其对照组比较,患儿的喂养情况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产儿存在MTL和GAS分泌异常,血中MTL和GAS水平与喂养不耐受有关,红霉素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COX-2的表达与直肠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王敬源,付勤烨,丁印鲁,唐思锋,张建良
    2007, 45(7):  711-713. 
    摘要 ( 1025 )   PDF (241KB) ( 4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PV-8000二步染色法,检测40例直肠腺癌原发灶标本和40例正常直肠黏膜中COX-2与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3)作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状况。结果:所测40例直肠腺癌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25/40)和65.0%(26/40)。40例标本中的21例(52.5%)可以检测到VEGFR3阳性的肿瘤新生淋巴管。COX-2表达与VEGF-C表达、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是否侵透浆膜层等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组织学分型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直肠腺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VEGF-C表达状态、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明显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直肠腺癌淋巴管生成,并顺次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IL-18基因转导乳腺癌细胞肿瘤原性的改变及抗瘤作用的研究
    韩明勇,刘奇,唐步坚,邓砚,曹明峰
    2007, 45(7):  714-717. 
    摘要 ( 1006 )   PDF (260KB) ( 4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转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株Bcap37细胞,并探讨IL-18基因转导后Bcap37细胞肿瘤原性的改变和抗瘤作用。方法:将携带人IL-18的质粒pcDNA3.1-IL-18转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37细胞中,通过药物G418进行筛选,采用RT-PCR和ELISA法对IL-18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裸鼠致瘤实验观察肿瘤原性的改变;观察灭活后Bcap37-IL-18细胞的抗瘤作用。结果:IL-18基因成功转导入Bcap37细胞中并能顺利表达;RT-PCR 电泳结果显示IL-18基因在mRNA水平有表达;ELISA结果显示,106个转导细胞在24h内分泌IL-18的含量是(126.3±4.5)pg; 空载体转染的细胞未检测到IL-18;裸鼠致瘤实验表明,接种Bcap37-IL-18细胞的裸鼠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Bcap37组和Bcap37-pCDNA3.1组;抗瘤实验结果显示,放射灭活的Bcap37-pcDNA3.1细胞和Bcap37-IL-18细胞免疫接种裸鼠后,再接种Bcap37细胞于裸鼠左侧背部皮下。肿瘤长出的时间Bcap37-IL-18细胞免疫接种组比Bcap37pCDNA3.1细胞免疫接种组明显延长,且肿瘤的体积Bcap37-IL-18细胞免疫接种组比Bcap37-pCDNA3.1细胞免疫接种组小。结论: IL-18基因能成功的整合到Bcap37细胞基因组中,且在转导的肿瘤细胞中持续表达;IL-18基因转染降低了Bcap37细胞的肿瘤原性;IL-18基因修饰的Bcap37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猪胶原基真皮支架成纤维细胞生长特性的观察
    张爱君,宋国栋,曹成波,汪运山,卞东会
    2007, 45(7):  718-721. 
    摘要 ( 948 )   PDF (281KB) ( 4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在一种新型的猪胶原基真皮支架(PCDM)上的粘附生长特性,探讨提高异种真皮支架细胞相容性的方法。方法:分别在PCDM乳头层面和网状层面种植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于接种后1、7、14d通过HE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在PCDM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早期在乳头层真皮面的粘附优于网状真皮面,而晚期更多的网状真皮面可见到细胞形成复层并长入基质内部。结论:PCDM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是与异体真皮最为接近的天然真皮支架,改良生产工艺以及去除基底膜和真皮乳头层可提高其细胞相容性。
    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刘培来,李明,张元凯,丁明
    2007, 45(7):  722-725. 
    摘要 ( 1258 )   PDF (255KB) ( 6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7例,采用钢板固定33例,克氏针闭合穿针14例,外固定支架12例,克氏针和外固定支架8例。术后分别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方法行影像学评估,据Fernandez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影像学评估结果,优31例,良2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8%。根据Fernandez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的评分,优28例,良29例,一般7例,差3例。优良率85%。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个月,无骨折不愈合。结论:对不能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HPLC法测定丹皮酚血浓度及其胶囊与片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武静,王本杰,魏春敏,孔祥麟,郭瑞臣
    2007, 45(7):  726-729. 
    摘要 ( 1105 )   PDF (289KB) ( 6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丹皮酚的浓度,进行丹皮酚胶囊和片剂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双周期双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单剂量口服丹皮酚胶囊或片剂160mg,按设定时间采集肘静脉血,经乙睛萃取处理,以XB-C18(250mm×4.6mm,5μm) 色谱柱为固定相,四氢呋喃-甲醇-水-磷酸(6∶60∶34∶0.1,V∶V) 为流动相测定丹皮酚血浆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丹皮酚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丹皮酚胶囊和片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HPLC法测定血浆中丹皮酚的最低检测限为10ng/ml,在10~5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3.72%。丹皮酚胶囊和片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为(1.03±0.35)h和(1.09±0.62) h,Tmax为(1.02±0.13) h和(1.03±0.15) h,Cmax为(116.39±45.57)ng/ml和 (111.16±41.24)ng/ml,AUC0~3为(173.91±45.41)ng·h/ml和(171.26±42.63)ng·h/ml,AUC0∞为(217.13±56.55)ng·h/ml和(220.27±67.24)ng·h/ml。丹皮酚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1.56±9.31)%。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丹皮酚血浓度测定和人体药动学研究。丹皮酚片剂、胶囊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生物等效性的假设,为生物等效制剂。
    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和心理人格分析
    段熙明,刘春红,石寿森,李玉,潘芳,陈政
    2007, 45(7):  730-734. 
    摘要 ( 1109 )   PDF (311KB) ( 5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成年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QLQ)、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自尊量表(SES)、安全感量表(SQ)以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2例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35例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患者的抑郁得分、PANAS测量的负性情绪得分高于正常组,自尊水平和人际安全感均低于正常组,感情孤独得分高于正常组。生存质量总分与职业、病程、内向性激惹、消极认知观念负相关,与受教育程度、1s用力呼气量、PANAS测量的正性情绪、自尊、哮喘知识正相关,与抑郁、负性情绪显著负相关。抑郁与哮喘知识评分呈负相关,与积极认知观念负相关,与消极认知观念正相关,内向性激惹与消极认知观念正相关,负性情绪与消极认知观念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积极认知观念正相关,感情孤独与哮喘知识显著负相关,人际安全感与积极认知观念正相关,确定控制感与消极认知观念显著负相关。结论:成年哮喘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生存质量与社会、心理、认知诸多因素有关,应当加强对哮喘患者的心理干预,让患者掌握更多的哮喘知识,强化积极的认知观念,促进健康行为,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Ru486与MTX 联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58例临床观察
    王琦,方政慧,王雅琴
    2007, 45(7):  734-734. 
    摘要 ( 908 )   PDF (253KB) ( 4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依恋特点的随机对照研究
    李韵,夏颖,张红静
    2007, 45(7):  735-738. 
    摘要 ( 1191 )   PDF (253KB) ( 4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依恋特点及不同临床亚型患儿依恋特点的异同。方法:用DSMⅣ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对89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150例正常儿童实施儿童依恋量表测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DHD组儿童的母亲依赖度、父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父亲亲近度及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临床亚型间,ADHD-C儿童的母亲依赖度及母子依恋总分低于ADHD-H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儿童的父亲依赖度、父亲亲近度和父子依恋得分又显著低于母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和母子依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儿童对父母依恋安全性低于正常儿童,且ADHD-C儿童的母亲安全性依恋最差;ADHD儿童对父亲依恋安全性低于对母亲依恋安全性。
    舒脉胶囊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尹慧秋,张继东,乔云,王荣,王博,刘粉叶
    2007, 45(7):  739-742. 
    摘要 ( 1092 )   PDF (313KB) ( 7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剂舒脉胶囊(Shu-mai capsule, SMC)对大鼠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 MI)模型左室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复制Wistar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MIR)、舒脉胶囊大、小剂量组(SMCH、SMCL)、复方丹参滴丸组(DSP);另设假手术组(SHAM)。各组灌胃4周后,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免疫组化法测定bax, bcl-2蛋白水平; 透射电镜(TEM)技术检测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MIR组高于SHAM组(P<0.05),SMCH组、DSP组、SMCL组均低于MIR组(P<0.05),SMCH组细胞凋亡指数与D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bax蛋白表达:SMCH组、DSP组、SMCL组较MIR组明显降低(P<0.05);③ bcl-2蛋白表达:SMCH组、DSP组、SMCL组较MIR组略有增加(P<0.05);④bcl-2/bax: 此比值SMCH组、DSP组、SMCL组高于MIR组(P<0.05);⑤ TEM检测:MIR组可见部分心肌细胞核核膜皱缩,核染色质凝聚、趋边,核周细胞器呈点状、碎片状等变化,部分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呈现絮状、空泡样变。与MIR组比较,SMCH组上述病变明显减轻,且优于SMCL组;DSP组病变改善且优于SMCL组。结论:大鼠MI后,SMC的高剂量治疗能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其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与其减少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有关。
    大蒜素对高半胱氨酸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郝媛媛,刘德山,王淑丽
    2007, 45(7):  743-745. 
    摘要 ( 986 )   PDF (245KB) ( 6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高半胱氨酸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内皮细胞分成高半胱氨酸组(模型对照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大蒜素中剂量组、大蒜素小剂量组、空白对照组5组,分别加不同的培养液,并于加药后的12、24、36?h取出上清液测乳酸脱氢酶(LDH);另外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大蒜素小、中剂量组显示出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大蒜素小、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LDH含量(P<0.05);大蒜素大剂量组在36?h拮抗Hcy损害作用降低,跟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跟MTT测试结果吻合:小、中剂量的大蒜素组光吸收值A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大蒜素大剂量组A值跟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小、中剂量可明显降低高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效防治高半胱氨酸血症。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及病理的影响
    吴玉生,张文高,郑国玲,张剑
    2007, 45(7):  746-748. 
    摘要 ( 964 )   PDF (252KB) ( 5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醒脑静组,每组25只,模型组与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ml/Kg·体重),醒脑静组腹腔注射醒脑静注射液(4ml/Kg·体重),均为每天2次,共5d。然后对模型组及醒脑静组大鼠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造成急性脑缺血模型,术后药物剂量加倍注射1次。观察三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脑含水量、脑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CAM-1水平、脑含水量显著高于醒脑静组和对照组(P均<0.01);光镜下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可见,模型组损伤最明显,醒脑静组次之,对照组损伤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血清TNF-α水平与ICAM-1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血清TNF-α、ICAM-1水平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程度、减轻病理损伤,提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条件免疫反应的胆碱能通路机制研究(综述)
    孙妍,韩秀珍,王金荣
    2007, 45(7):  749-750. 
    摘要 ( 850 )   PDF (189KB) ( 6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超检测的精索静脉直径及返流与术后精液质量的关系
    王海峰,史本康,张克勤,李永智,朱耀丰,王海新
    2007, 45(7):  751-752. 
    摘要 ( 1132 )   PDF (192KB) ( 6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疗药物诱导后乳腺肿瘤细胞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检测
    张向阳,门金娥,刘建霞,郑海萍,田珂
    2007, 45(7):  753-754. 
    摘要 ( 1162 )   PDF (181KB) ( 5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剂量多巴胺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王子申,类维富
    2007, 45(7):  755-756. 
    摘要 ( 1102 )   PDF (189KB) ( 7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