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5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2-02-10
      
    论文
    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动脉弹性短期影响的临床观察
    王霞,高燕燕,安毅
    2012, 50(2):  1. 
    摘要 ( 1014 )   PDF (1145KB) ( 3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动脉弹性的短期影响,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高尿酸患者59例,随机分为别嘌呤醇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hsCRP、UA,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3个月后,别嘌呤醇组收缩压、舒张压(P<0.01),hsCRP(P<0.05)低于对照组。别嘌呤醇组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hsCRP,UA、baPWV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hsCRP及U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别嘌呤醇的应用及hsCRP的下降为baPWV下降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别嘌呤醇可安全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同时可以降低血压及baPWV,改善血管弹性,逆转早期动脉硬化,baPWV的下降与炎症状态改善有关,不依赖于尿酸的变化。

    乌司他丁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
    区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曹立军1,王进2,孙春丽1,陈玉国1
    2012, 50(2):  6. 
    摘要 ( 1012 )   PDF (7312KB) ( 3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记忆功能、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炎症因子及氧化介质改变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采用组织病理学法观察海马区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NF-κB p65的表达;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 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生物化学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另取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  UTI提高海马区存活锥体细胞数,改善组织病理变化;可显著增强大鼠海马NF-κB的表达;明显降低致炎因子TNF-α的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降低MDA的含量,升高抗氧化介质SOD的含量;使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象限距离百分比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增加。结论  UTI能增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记忆能力,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是其可能机制。

    他罗利姆对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持续状态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李晓林,杨倩倩,刘金之,王爱华
    2012, 50(2):  11-15. 
    摘要 ( 935 )   PDF (3998KB) ( 6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中炎性因子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他罗利姆(FK506)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8只分为癫痫组、 FK506预处理组、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情况,应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脑皮层ICAM1、VCAM-1、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SE5h TNF-α mRNA表达达到高峰, ICAM-1、VCAM-1 mRNA水平在SE1d出现高峰,SE7d仍增高,FK506预处理则降低其表达。ICAM-1、VCAM-1蛋白在SE1d表达明显升高,FK506预处理则使其表达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炎性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在癫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FK506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抗癫痫和脑保护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对胶质母细胞瘤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尹俊毅1,李刚1,刘青林1,袁光1,张建1,曲迅2
    2012, 50(2):  16-20. 
    摘要 ( 1145 )   PDF (2329KB) ( 5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对胶质母细胞瘤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并探讨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propranolol)抗应激所致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培养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T98G、U251及U87,采用RT-PCR检测胶质瘤细胞系β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Transwell评价NE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NE对胶质瘤细胞系MMP2分泌水平影响。结果   随NE浓度增加(0.1~10μmol/L),胶质瘤细胞侵袭力逐渐增强(P>0.05),普萘洛尔(1nmol/L)可抑制此效应;随NE浓度增加(0.1~10μmol/L),胶质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分泌显著增多,普萘洛尔(1nmol/L)可抑制NE诱导的MMP2分泌。结论   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胶质母细胞瘤MMP-2分泌酶活性从而增强其迁移能力,普萘洛尔可以抑制NE诱导的胶质瘤侵袭增强。

    骨肉瘤细胞中SORBS1的表达和定位
    沈涛1,代炜2,李妍3,许晓军1,巴根1,付勤1
    2012, 50(2):  21. 
    摘要 ( 968 )   PDF (2116KB) ( 4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人SORBS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在骨肉瘤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以GST-hSORBS1为模板,利用PCR扩增hSORBS1基因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3*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中。进一步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骨肉瘤细胞MG-63中,提取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同时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3*Flag-hSORBS1在MG-63细胞中的定位,使用免疫沉淀的方法纯化hSORBS1蛋白。结果   hSORBS1基因cDNA全长成功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3*Flag中,Western blot检测到3*Flag-hSORBS1融合蛋白表达, 且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主要定位于细胞周边, 并成功纯化hSORBS1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3*Flag-hSORBS1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鉴定其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纯化hSORBS1蛋白。3*Flag-hSORBS1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周边。

    制备肠道病毒71型黏膜疫苗的初步探索
    李志会,岳盈盈,宋楠楠,李鹏,孟红
    2012, 50(2):  25. 
    摘要 ( 1205 )   PDF (1768KB) ( 4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VP1基因重组入枯草芽胞杆菌基因组,进而将VP1蛋白展示在其芽胞表面制备EV71黏膜疫苗。方法   将枯草芽胞杆菌CotB基因与VP1基因连接后插入整合质粒pDG1662, 得到重组质粒pDG1662-CotB-VP1,电转化法转化枯草芽胞杆菌1A771,抗生素抗性筛选,PCR、Western-Blot、免疫荧光鉴定VP1基因重组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VP1基因成功重组入枯草芽胞杆菌基因组中,VP1蛋白在芽胞表面得到了有效表达。结论   EV71衣壳蛋白在枯草芽胞杆菌芽胞表面得到了有效表达,为研究EV71黏膜疫苗奠定基础。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兔VX2肝移植瘤疗效及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影响
    王叙馥1,2,韩建奎1,刘新峰3,王志强2,孙建文2,左书耀2,杨光杰2
    2012, 50(2):  30-33. 
    摘要 ( 865 )   PDF (1754KB) ( 4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125I粒子植入兔VX2肝移植瘤的疗效,观察其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影响。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植入空心粒子,在粒子植入前,植入后7、14、28、60d行CT增强扫描及肝功能检查,并在第60天做组织学观察。结果   治疗组植入后7、14、28、60d肿瘤体积较对照组均缩小,治疗后14d治疗组ALT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后7d、14d AST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60d内CT增强扫描未监测到肿瘤周围肝组织出现放射性肝损伤。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移植性肝肿瘤,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肝功能,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放射性损伤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活性氧生成在8-硝基白杨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蒋崇辉1,艾小红2,杨小红3,罗琼3,曹建国3
    2012, 50(2):  34-37. 
    摘要 ( 928 )   PDF (2290KB) ( 3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活性氧生成在8硝基白杨素(NOC)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组蛋白/DNA碎片,H2DCFH-DA探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结果   NOC诱导亚G1峰(Sub-G1)细胞百分率增高和细胞组蛋白/DNA碎片增加(P<0.01)。NOC促进SGC-7901细胞活性氧生成(P<0.01),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有效对抗NOC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结论   NOC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与促进活性氧生成相关。

    藤梨根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孙雪飞,裴艳涛,尹秋伟,杨国涛,王德江
    2012, 50(2):  38-42. 
    摘要 ( 986 )   PDF (2461KB) ( 4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作用,设置对照组、治疗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通过测量移植瘤体积变化绘制生长曲线,根据终末瘤质量比较计算抑制率,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Survivin蛋白表达、增殖指数,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移植瘤Survivin mRNA变化。结果   各治疗组经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治疗后移植瘤生长缓慢,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移植瘤质量及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低剂量组的瘤质量抑制率分别为69.00%和45.09%。各治疗组移植瘤组织凋亡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高剂量组尤其明显,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体内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以诱导移植瘤细胞发生凋亡,促进癌细胞凋亡并下调瘤细胞Survivin 蛋白和mRNA表达。

    硼替佐米联合表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万越,陈守华,顾禾,张丽丽
    2012, 50(2):  43-46. 
    摘要 ( 890 )   PDF (1098KB) ( 3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单药及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01、0.10、1.00、5.00、10.00μg/mL的硼替佐米,终浓度为0.05、0.25、0.50、1.00、5.00μg/mL的表阿霉素,MTT法测细胞生长抑制率;选择药物浓度为0.10μg/mL硼替佐米+0.50μg/mL表阿霉素联合作用于MCF-7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法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单独应用硼替佐米可一定程度的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未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可使细胞大量停滞在G2-M期;表阿霉素单药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较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可使细胞大量停滞在S期;硼替佐米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时可以明显提高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且在较低剂量和较短时间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 结论   硼替佐米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可增强表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降低表阿霉素的使用剂量,为临床增强化疗效果,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人肾脏系膜细胞内mRNA稳定因子HuR蛋白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转录后表达的调节
    张瑞雨,吕智美,刘毅,张鹏举,完强,王荣
    2012, 50(2):  47-52. 
    摘要 ( 1069 )   PDF (3343KB) ( 4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人肾脏系膜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下mRNA稳定因子人类抗原R(HuR)蛋白对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脏系膜细胞,根据AngⅡ对其的刺激时间即0、3、6、9、24h分别记为0A、3A、6A、9A、24A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0A组与24A组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各组HuR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全细胞与胞质内HuR蛋白及全细胞cyclinD1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各组cyclinD1的RNA水平。干扰RNA方法观察抑制HuR蛋白表达后AngⅡ刺激下对全细胞cyclinD1表达的保护效应。结果   与0A组比较,24A组细胞增殖趋势明显; HuR蛋白亚细胞定位从胞核转移到胞质,其中3A组变化最显著;全细胞HuR蛋白表达水平不变,胞质内HuR蛋白表达增强,其中3A组最显著(P<0.05);cyclinD1蛋白表达增强,其中24A组最显著(P<0.05),而RNA水平保持不变(P>0.05)。与转染前相比,干扰RNA转染后3A组胞质HuR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24A组cyclinD1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而RNA水平不变(P>0.05)。结论   ①AngⅡ可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② AngⅡ刺激下人肾脏系膜细胞核内HuR蛋白向胞质内转移;③ HuR蛋白参与AngⅡ刺激下cyclinD1蛋白表达过程。

    TSP-1、 TGF-β和PPAR-γ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范胜强,徐广明,姜萌,刘渤,赵华,杨伟
    2012, 50(2):  53-56. 
    摘要 ( 900 )   PDF (2567KB) ( 5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2例胶质瘤组织中的TSP-1、TGF-β和PPAR-γ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   TSP-1、TGF-β和PPAR-γ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1%、43.7%和93.7%;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7%、93.3%和40.0%,PPA-γ、TSP-1与TGF-β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低级别组MVD为26±5.2,高级别组MVD为41±7.3,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1、PPAR-γ与MVD成负相关(P<0.05),TGF-β与MVD成正相关(P<0.05))。结论   TSP-1、TGF-β、PPAR-γ与胶质瘤组织的MVD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胶质瘤血管生成的调控。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张英丽1,吉中国1,张英瑞2
    2012, 50(2):  57. 
    摘要 ( 960 )   PDF (1043KB) ( 3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对90例LA患者进行颅脑MRI、神经心理学与TCD检查,根据评分将其分为3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痴呆组。运用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来研究LA患者不同认知功能水平与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的关系。结果   PI在无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痴呆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I与LA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为正相关关系(r=0.688,P<0.01)。Vm在三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与大脑中动脉PI有关,PI值越大,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重。LA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与大脑中动脉Vm无明显相关关系。

    Toll样受体2、4及核因子-κB在溃疡性结肠炎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胜楠,卢雪峰,孙娜,郑雪婷,李倩倩
    2012, 50(2):  60. 
    摘要 ( 1212 )   PDF (2249KB) ( 5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4(TLR2、TLR4)与核因子-κB(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UC)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三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UC患者肠黏膜组织TLR2、TLR4与NF-κB的表达水平,并与44例结肠息肉患者的正常黏膜组织对比。结果   TLR2、TLR4和NF-κB在UC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且随内镜分级增高,UC组TLR2、TLR4和NF-κB的表达阳性细胞数均呈逐渐增加趋势(P值均<0.05),三者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中的表达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NF-κB分别与TLR2、TLR4呈显著正相关(r=0.823, P<0.01; r=0.752, P<0.01)。结论   UC组织中TLR2、TLR4和NF-κB表达异常,可能在UC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变化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胃癌术后放疗三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张江洲1,卢小开2,冯志宇2,龙志雄1,冉立3,谭诗生2
    2012, 50(2):  64-69. 
    摘要 ( 1005 )   PDF (3134KB) ( 4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及简化调强放疗(simplifie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为胃癌术后放疗照射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术后病理证实为Tumor 3、Tumor 4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10例胃体癌患者:对每一例患者采用3DCRT治疗。 IMRT和sIMRT计划仅用于剂量学比较。患者靶区设定的处方剂量是至少95%计划靶体积(plan target volume,PTV)接受45.00Gy,至少99%PTV接受42.75Gy。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不同照射技术靶区和相关正常组织受量差异和剂量分布。结果   与3DCRT相比,IMRT与s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略高,但三者在PTV受量上剂量相似。就V15(V15表示接受15Gy照射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比例)、 V23(V23表示接受23Gy照射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比例)整体考虑而言,sIMRT对肾脏的保护最佳、IMRT稍逊、3DCRT最差;从正常肝的平均受量、V23及V30来看,IMRT与sIMRT相似,均较3DCRT稍有优势;在脊髓的受量上三者相似。结论   胃癌术后采用三维适形、简化调强和调强放疗均能使靶区受到足量精确的照射,能较好地保护危及器官。对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和治疗时间等的全面评价:胃癌术后放疗采用sIMRT与3D-CRT及IMRT相比,sIMRT在胃癌术后放疗中具有最优的时效比。

    抑酸药对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诊断胃癌的影响
    尹作花1,王立水1,张欣1,张旭华2,王玎1,董召刚1,王丽丽1,王顺2,杜鲁涛1,李娟1,刘慧1,王传新1
    2012, 50(2):  70. 
    摘要 ( 1827 )   PDF (1170KB) ( 7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拮抗剂(H2RAs)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s,包括PGⅠ和PGⅡ)、胃泌素17(G17)诊断胃癌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ELISA 法检测190例受检者血清PGs和G17(其中胃癌组102例、癌前病变组30例和对照组58例),并计算比值PGⅠ/PGⅡ(PGR)及G-17/PGⅠ(GPR)。结果   各胃病组内服用PPIs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显著高于未用药患者(P<0.05),而PGR和GP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用H2RAs对各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胃癌组总体的PGR和GPR分别低于或高于其他两组(P<0.05)。PGR和GPR诊断胃癌的ROC-AUC分别为0.836和0.720,最佳界值分别为5.9和90,灵敏度分别为76.5%和60.8%,特异度均为70.5%。结论   PPIs使血清PGs和G17升高,PPIs或H2RAs对比值PGR和GPR均无影响;PGR和GPR可用于抑酸药干扰人群胃癌的诊断。

    胃癌及其癌旁黏膜中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
    缪玉娥,王珏,王潍博
    2012, 50(2):  74. 
    摘要 ( 845 )   PDF (2091KB) ( 5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 并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75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VDR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VDR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P<0.05)。癌组织中VDR的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R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高、中、低分化3组VDR表达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R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胃癌分化程度的依据之一。

    Mel-18 mRN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振伟1,蒋仲敏2
    2012, 50(2):  78. 
    摘要 ( 839 )   PDF (1341KB) ( 3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Mel18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3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及配对癌旁正常食管组织标本(距肿瘤5cm以上)选自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胸外科的手术患者,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Mel-18的表达,并分析其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与各临床病理因素(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的Mel-1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1)。Mel-18 mRNA在不同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间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Mel-18基因在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中的表达依次降低(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18基因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明确诊断及其判断预后的新指标之一。

    IL-6和sE-选择素与肺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陈红, 刘庆华, 郭海生, 李芳, 康艳萌, 林殿杰
    2012, 50(2):  82. 
    摘要 ( 765 )   PDF (1026KB) ( 4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在判断肺炎病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采集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患者37例、非重症患者35例及健康查体者36例外周血,分别作为A组、B组、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6和sE-选择素水平,同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氧和指数(PaO2/FiO2)。结果   A组血清IL-6和sE-选择素水平较B、C组均明显升高(P<0.001);重症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者明显升高(P<0.001);所有入组肺炎患者治疗前后IL-6和sE-选择素、hsCRP 、PMN%均显著下降(P<0.001);外周血IL6 与sE-选择素、hsCRP、PMN%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06、0.752、0.678,P分别为0.006、0.008、0.009),与 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r=-0.612,P=0.007),sE-选择素与hsCRP、PMN%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32、0.791,P分别为0.008、0.007),与 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r=-0.689,P=0.009)。结论   IL-6和sE-选择素水平测定在评估肺炎严重程度、判断疗效及预测预后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瘦素受体基因Pro1019Pro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高春艳,刘运秋
    2012, 50(2):  87. 
    摘要 ( 897 )   PDF (1116KB) ( 2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瘦素受体基因第20位外显子3057位Pro1019Pro变异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法,测定360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北方汉族居民瘦素受体基因Pro1019Pro的基因型(其中OSAHS组180例,健康对照180例),并分析差异性。结果   AA、GA、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OSAHS组与对照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OSAHS组中各基因型个体比较,颈围、腹围、PSG等各项监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瘦素受体基因Pro1019Pro的单一变异在北方汉族居民OSAHS的发生中可能无明显作用。

    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冀明,史本康,朱耀丰
    2012, 50(2):  90. 
    摘要 ( 1091 )   PDF (2359KB) ( 2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1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80岁。临床上均为查体发现,无特异性表现。肿瘤均位于左侧,直径平均5.7(5.5~6)cm。2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腹腔镜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例行开放性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   病理诊断均为左肾上腺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术后均行美罗华(R-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1例已随访20个月,另1例随访6个月。结论   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该病好发于老年男性,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 该病恶性程度高, 对治疗不敏感,预后差。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及TNF-α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王月恒1,邢毅2,王玖玲1,代军3,李淑玲1
    2012, 50(2):  94. 
    摘要 ( 883 )   PDF (1325KB) ( 3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意义。方法   收集PCOS患者50例(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48例,并按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别分成肥胖(BMI≥25kg/m2)和非肥胖(BMI<25kg/m2)两个亚组,其中实验组肥胖者23例,非肥胖者27例,对照组肥胖者20例,非肥胖者28例。取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isfatin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实验组visfatin、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肥胖者及非肥胖者visfat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非肥胖者,实验组肥胖者visfatin水平高于对照组肥胖者;实验组肥胖者及非肥胖者TNF-α水平分别高于其相应对照组,且非肥胖实验组高于肥胖对照组(P<0.05)。实验组visfatin、TNF-α水平与BMI、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visfatin、TNF-α水平升高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visfatin、TNF-α可能参与了PCOS患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精子相关抗原9在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
    赵瑛,颜磊,张辉,于鹏,李明江,赵兴波
    2012, 50(2):  98. 
    摘要 ( 976 )   PDF (2198KB) ( 4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在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术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良性组24例、交界性组27例、恶性组32例中SPAG9的表达,采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患者血清中SPAG9的表达水平,与对应的血清CA125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两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SPAG9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交界性组及良性组,并与恶性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②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中SPAG9有表达,恶性组高于良性组,其血清学水平与CA125呈正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SPAG9对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有较高的诊断意义,但并不优于CA125。结论   SPAG9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表达较高,可作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术前诊断和术后治疗监测新的生物学指标。

    FOXP3在玫瑰糠疹、扁平苔藓、大斑块型副银屑病及蕈样肉芽肿中的表达及意义
    周秉侠1,郭淑兰1,许艳静2
    2012, 50(2):  102-105. 
    摘要 ( 988 )   PDF (2370KB) ( 7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在玫瑰糠疹、扁平苔藓、大斑块型副银屑病及蕈样肉芽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1例玫瑰糠疹、19例扁平苔藓、17例大斑块型副银屑病、22例蕈样肉芽肿及10例正常人皮肤中FOXP3的表达。结果   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皮损中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与正常人皮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斑块型副银屑病与蕈样肉芽肿皮损中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均高于玫瑰糠疹、扁平苔藓及正常皮肤(P<0.05),但其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在炎症性皮肤病、有肿瘤发展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及皮肤淋巴瘤中的表达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其增多可能为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提供了条件,进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T1期声门区喉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初步分析
    张华1,3, 刘雪霞2, 宋西成3,雷大鹏1,潘新良1,张庆泉3
    2012, 50(2):  110-115. 
    摘要 ( 784 )   PDF (2054KB) ( 2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声门区T1期喉癌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蛋白质组,寻找靶标蛋白。方法   提取声门区T1期喉癌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后,利用ImageMaster软件寻找差异蛋白点,通过质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 Blot检测其结果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表达水平。结果   共鉴定T1期声门区喉癌患者术前与术后差异蛋白质12个,其中6个蛋白质在术前样本组上调表达,而与术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MD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术后组(P<0.01),SOD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相关蛋白质在T1期声门区喉癌检测与治疗中具有潜在重要作用,差异蛋白质对于反应T1期声门区喉癌病理进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微创小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马志岭,刘鲁祁
    2012, 50(2):  116-119. 
    摘要 ( 817 )   PDF (1850KB) ( 3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微创小切口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微创小切口施行心脏直视手术21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手术6例,二尖瓣成形手术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5例,左房黏液瘤摘除手术2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2例,冠心病搭桥手术1例。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40.3±12.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6.4±11.3)min,术后气管插管时间(5.1±2.2)h,术后住院时间(7.1±3.6)d。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较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破坏胸廓连续性、避免术后胸骨畸形、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改变对预后的影响
    唐振旺
    2012, 50(2):  120. 
    摘要 ( 943 )   PDF (1160KB) ( 2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36例UAP患者常规行PCI治疗,于术前1天和术后1天清晨分别抽取空腹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9。系统随访6个月,记录重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MMP-9浓度由术前1天的(15.9±2.5)ng/mL下降为术后1天的(10.9±2.3)ng/mL(t=17.165, P=0.000),平均MMP-9下降率为31.4%。随访半年内,发生MACE共19例(14.0%)。术后发生MACE患者的MMP-9浓度为(13.9±2.5)ng/mL,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的MMP-9浓度(10.5±2.4)ng/mL (t=11.441, P=0.000)。MMP-9下降率对MACE发生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I为0.624~0.754。下降率截断值为15%时,预测特异度为78.5%,灵敏度为82.1%。预后分析显示,MMP-9下降率≤15%的MACE发生率高于MMP-9下降率>15%患者(χ2=2.579, P=0.038)。Cox多因素调整后,其MACE发生OR为1.454。结论   MMP-9下降程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当MMP-9下降率在15%以内时,重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较高。

    影响70岁以上老年人冠脉搭桥远期预后独立因素分析
    姜大庆,谷天祥,房勤,张玉海
    2012, 50(2):  123. 
    摘要 ( 981 )   PDF (1082KB) ( 4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冠脉搭桥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5月70~86岁(平均74岁)接受冠脉搭桥术(不合并其他手术)的345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并进行远期随访。按照随访结局不同,将患者分为随访死亡组(n=45)和随访存活组(n=300),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的数据,筛选P<0.05的因素进入Cox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70岁以上老年人冠脉搭桥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74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219例及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不停跳搭桥术患者52例,院内死亡15例,死亡率4.35%,随访72个月[1~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平均随访(62.557±1.282)个月],随访率100%;累计死亡45例,累计死亡率13.04%;经过Cox多元回归分析(向前LR法)后,共筛选出5个因素为70岁以上老年人冠脉搭桥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插管时间RR: 1.002,95%CI(1.001-1.003);术后肾功能不全RR20.59, 95%CI(6.131-69.154);术前合并CVD RR4.605,95%CI(1.796-11.806);术后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RR0.334, 95%CI(0.158-0.706);术后血压控制良好RR0.135, 95%CI(0.047-0.385)。结论   术后插管时间、术后肾功能不全、术前合并CVD为危险因素,术后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血压控制良好为改善70岁以上老年人冠脉搭桥远期预后的保护因素,该结果对今后改善70岁以上老年冠脉搭桥患者长期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内科常见疾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分析评价
    车千红,赵晴,郭佳琦
    2012, 50(2):  128. 
    摘要 ( 920 )   PDF (1026KB) ( 4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评定内科常见疾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分析评价营养支持应用率。方法   对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科7种疾病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不足发生率、营养支持情况调查。结果   7种疾病中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总发生率分别为37.8%和19.1%。其中以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61.9%和47.4%;全部患者营养支持率为6.7%,其中NRS≥3分患者营养支持率为14.5%,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比为3.6∶1。结论   目前内科患者存在相当数量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营养支持率低,应积极改善现状,以利于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冠脉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相关因素
    杜金玲1,刘德祥1,陈文强2,江虹1,张茜1,潘芳1
    2012, 50(2):  131. 
    摘要 ( 863 )   PDF (1002KB) ( 4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冠脉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D型人格问卷对60例冠心病患者于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3d进行调查,同时对皮肤电阻值进行测试。以3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消极应对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的皮肤电阻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的D型人格得分、消极情感和社会内向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情绪、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与性别、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不相关。焦虑、抑郁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类型、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患者在术后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与患者存在的D型人格特征和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关。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
    李馨1,张敬悬2,唐济生2
    2012, 50(2):  135-140. 
    摘要 ( 788 )   PDF (1014KB) ( 3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   从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筛查出303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研究组),按同性别、同年龄组(相差±3岁)、同村1∶1配对选择303名正常人(对照组),全部患者用SCID-I-P进行诊断。研究工具有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结果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的评分(P<0.01)。职业为农民/渔民者、受教育年限较低的或年龄较大的所有受试者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较低(P<0.05)。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损害程度严重者或反复自杀未遂者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较低(P<0.05),自杀意念强度高者,其消极应对维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积极应对能力相对正常人较差;受教育年限、年龄、自杀未遂次数、社会功能损害程度可能是影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积极应对能力的危险因素,自杀意念强度可能是影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消极应对的危险因素。

    基于非平衡数据的癫痫发作预警模型研究
    吴庆忠1,车峰远2,薛付忠1
    2012, 50(2):  141. 
    摘要 ( 835 )   PDF (1040KB) ( 3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数据不平衡时癫痫发作频率预警模型。方法   以2008年9月~2011年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36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癫痫发作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mote算法,进行数据的平衡化处理、后构建随机森林模型(RF),对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次/月)进行分类预测。结果   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癫痫患者进行分类,判断的正确率为82.53%,误判率为17.4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94.2%, 袋外误差率的值为13.3%。结论   随机森林法能够对癫痫患者发作的频率进行快速的分类,为癫痫发作的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血压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范雷1,鹿子龙2,楚洁2,马吉祥2,孙晓筠3,黄帅1,董静2,郭晓雷2,张吉玉2
    2012, 50(2):  145. 
    摘要 ( 769 )   PDF (1005KB) ( 4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人群干预措施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2007~2010年,在山东省中西部农村地区开展为期3年的慢病控制项目。2007年进行基线调查,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中西部8个县(市、区),对25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体格及血压测量。干预期间对干预人群进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为核心内容的健康教育。2010年进行终期评估调查,干预组来自于基线的干预人群,对照组来自于非干预人群,分别进行与基线相同的问卷调查、体格及血压测量。利用2007年基线数据和2010年终期评估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007年基线调查人群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4.46、83.50mmHg,干预后2010年干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2.47、80.80mmHg,对照人群为133.54、81.12mmHg,2010年干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较2007年基线水平明显下降(P<0.05);2010年干预人群血压低于2010年对照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男性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女性,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结论   慢病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及控制人群血压产生一定效果,男性及老年人群干预效果相对明显,中年劳动力人群干预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纵向监测健康体检数据的统计分析策略
    张茜,朱振昕,孟文佳,张永媛,薛付忠
    2012, 50(2):  149. 
    摘要 ( 1042 )   PDF (1030KB) ( 9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提出大型纵向监测健康体检数据统计分析策略。方法   从数据预处理、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填补、广义估计方程纵向分析等几个方面介绍该策略,并以白细胞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研究为例说明其应用性。结果   将粗糙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填补了大量不完整数据;利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纵向统计分析,克服因忽略组内相关造成的问题,使时间因素得到控制和体现。结   论大型纵向监测健康体检数据统计分析策略可有效地利用查体记录的各类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统计分析质量。

    冠心病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基因Pro200Leu多态性
    杜训波1,刘同涛2,田昌伟1,房盛夏1,贾崇奇1
    2012, 50(2):  152. 
    摘要 ( 933 )   PDF (1022KB) ( 3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GPX1基因Pro200Leu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早发冠心病患者375例,迟发冠心病患者519例,对照334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对GPX1基因Pro200Leu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Pro200Leu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的比值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携带CT+TT基因型的个体比携带CC基因型更容易患冠心病,多因素调整后,OR=1.96(95%CI=1.17-3.31);迟发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多因素调整后则无统计学意义(OR=1.75,95%CI=0.76-4.02)。结论   GPX1基因Pro200Leu多态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早发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中药经验要素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及应用
    钟女娟1,宋咏梅2,刘更生2,薛付忠1,刘言训1
    2012, 50(2):  157. 
    摘要 ( 959 )   PDF (2034KB) ( 6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将中药药味、药性和功效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构建药味-药性-功效贝叶斯网络,阐明药味、药性和功效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部机制。方法   以《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等历代重要本草著作为信息源,从中选出药性、药味、功效描述详细的60种中药构建药味-药性-功效贝叶斯网络,并用该网络进行贝叶斯推断。结果   所建网络稳定可靠,利用贝叶斯公式进行推理,能够反映药味、药性和功效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结论   贝叶斯网络可用于研究药味、药性、功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潜在关系,为推断古人认识中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很可能的克-亚综合征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
    周盛年,曾子玲,李明欣,曹丽丽
    2012, 50(2):  161. 
    摘要 ( 792 )   PDF (2044KB) ( 4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