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0-09-16
      
    论文
    醛固酮对3T3-L1脂肪细胞PTEN及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曹彩霞,李莉,孙瑞霞,咸玉欣,高燕燕
    2010, 48(9):  1. 
    摘要 ( 1323 )   PDF (939KB) ( 3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IR)的脂肪细胞中Aktser473磷酸化(p-Akt)水平和与张力蛋白同源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以及醛固酮和螺内酯处理后上述蛋白表达的变化,从而探讨醛固酮在I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地塞米松与胰岛素共同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建立IR模型,western blots方法检测正常分化及IR的脂肪细胞PTEN蛋白和p-Akt水平,观察醛固酮和螺内酯对细胞PTEN蛋白表达及pAkt水平的影响。结果    IR脂肪细胞PTEN的蛋白水平较正常分化脂肪细胞显著升高[(0.83±0.11)vs(0.63±0.06),P<0.05],高浓度醛固酮可增加PTEN蛋白表达,经螺内酯处理后PTE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均<0.05);IR脂肪细胞模型p-Ak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分化脂肪细胞[(0.52±0.12)vs(0.78±0.12),P<0.05],高浓度醛固酮可下调p-Akt水平,螺内酯可部分逆转醛固酮的抑制作用(P均<0.05)。结论     醛固酮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导致IR的发生。

    用危险因素评分法分析超重及肥胖对糖尿病的影响
    李鹏飞1,娄能俊2,刘云台3,辛颖1,廖琳1,董建军4
    2010, 48(9):  5-8. 
    摘要 ( 1100 )   PDF (376KB) ( 2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用危险因素评分法评价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超重及肥胖对糖尿病发病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危险因素评分法在对糖尿病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人群分为A(超重肥胖)、B(正常)两组,A组2580人,B组2768人。分别对两组人群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IGT)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β值确定不同变量的积分值,以累计积分值的大小判断个体患病的危险性。结果     A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6.7%,IGT的患病率为17.5%;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腰臀比、收缩压、脉搏、高血糖史等6个因素经筛选成为危险因素变量。B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IGT的患病率为7.0%,年龄、舒张压、糖尿病家族史、高血糖史等4个因素经筛选成为危险因素变量。趋势性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超重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年龄、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既往高血糖史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测身高、体质量及回答问卷的无创方法,能发现潜在的、易忽略的危险因素,对体质量进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减少糖尿病及IGT的发病率。

    山东沿海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孙瑞霞,曹彩霞,李莉,咸玉欣,吕文山,王静,高燕燕
    2010, 48(9):  9-13. 
    摘要 ( 1169 )   PDF (374KB) ( 2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山东沿海地区2004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确定超重和肥胖的高危人群和地区。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青岛沿海5城市的常住成年居民,通过面对面询问调查获取居民的一般情况,体检获取身高、体质量、腰围数据,分析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8岁成年人4752人,体质量指数(BMI)均值为(24.12±3.57)kg/m2,男性[(24.22±3.43)kg/m2]与女性[(24.07±3.69)kg/m2]、城市[(24.22±3.56)kg/m2]与农村[(24.06±3.57)kg/m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均值为(84.09±11.01)cm,男性[(86.69±10.36)cm]大于女性[(81.70±11.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的标化发生率分别为32.2%、13.3%、54.9%;超重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35.6% vs 30.8%,P<0.01),城市高于农村(35.8% vs 32.4%,P<0.01);肥胖和腹型肥胖发生率在性别和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城乡、年龄、吸烟、饮酒、劳动强度、体育锻炼;年龄、饮酒、劳动强度、体育锻炼是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2004年山东沿海地区有一半的成年人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早期干预势在必行。

    大黄素对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
    刘友霞1,刘毅2,曹铭锋1,完强1,王群1,王荣1
    2010, 48(9):  14-18. 
    摘要 ( 1137 )   PDF (1024KB) ( 3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糖环境下大黄素能否通过抑制系膜区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过度活化而改善系膜细胞的收缩功能。方法    培养系膜细胞,调整培养液为以下5组:正常糖组(糖浓度5.6mmol/L,NG组)、高糖组(糖浓度30mmol/L,HG组)、低质量浓度大黄素组(50mg/L大黄素+高糖,LE组)、高质量浓度大黄素组(100mg/L大黄素+高糖,HE组)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抑制剂GW9662组(10μmol/L GW9662+高糖+高质量浓度大黄素,GW组)。系膜细胞收缩力以细胞收缩前后表面积的变化表示,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测定p38MAPK的活性及PPARγ的表达水平。 结果    高糖组p38 MAPK的活性增加,系膜收缩功能明显下降(P<0.05);大黄素组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过度活化进而改善系膜细胞的收缩功能,且具有剂量依赖性(50mg/L大黄素组p38活性降低了40%,100mg/L组降低了73%,P均<0.05);大黄素组PPARγmRNA水平及其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PPARγ抑制剂GW9662能有效地阻断大黄素所产生的保护效应(P<0.05)。结论    高糖环境下,大黄素通过激活PPARγ抑制系膜区p38MAPK的过度活化进而改善系膜细胞的收缩功能。

    eNOS基因转染治疗兔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高压危象
    张凤伟1, 吴树明2, 曹广庆2, 陆现硕2
    2010, 48(9):  19-24. 
    摘要 ( 1151 )   PDF (678KB) ( 2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eNOS)介导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转染对左向右分流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高压危象兔的影响。方法    18只肺动脉高压模型兔分成实验组(n=9)和对照组(n=9),实验组气管内滴入AdCMVeNOS病毒转染液(5×109PFU/mL)2mL,对照组滴入生理盐水2mL。4d后结扎左向右分流,同时气管插管吸入10%氧气,检测两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同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肺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检测外源性eNOS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肺动脉压较转染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肺动脉压无明显改变,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60min后,实验组仅4只兔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而对照组全部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两组缺氧后均出现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 SPAP、MPAP升高,MAP降低。恢复供氧后,实验组各测得值恢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SPAP和MPAP高于基础值,MAP低于基础值(P<0.01),实验组SPAP、 MPAP和PaCO2的升高幅度以及MAP和PaO2的降低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肺泡内皮细胞、肺中小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eNOS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且肺组织的NO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实验组在3.77kb处扩增出特异条带,而对照组在3.77kb处未扩增出特异条带。结论    AdCMVeNOS转染左向右分流所致的兔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和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率。

    紫草抗胚胎植入作用与muc1蛋白在子宫内膜表达的关系
    任少达1,禹卉2,马保华1,李丽莉1,郝爱军1,王哲民3
    2010, 48(9):  25-28. 
    摘要 ( 1329 )   PDF (1117KB) ( 3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药紫草抗胚胎植入作用与粘蛋白1(muc1)在小鼠子宫内膜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受精后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灌服不同浓度剂量的紫草浸液,对照组包括灌服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在小鼠交配后第4天晚取出Y型子宫,一侧子宫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和muc1蛋白表达情况;另一侧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muc1蛋白的表达量测定分析;在合笼交配后的第8天观察小鼠胚胎植入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宫腔变大;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子宫内膜细胞muc1表达量逐渐增多,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各实验组的胚胎植入率与对照组的胚胎植入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     紫草能阻止子宫内膜muc1蛋白表达的消失从而阻止胚胎着床,具有抗早孕的效果。

    新型基因佐剂SPreS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瞬时表达
    赵群力,闵娟,周怀瑜,古钦民,丛华,李瑛
    2010, 48(9):  29. 
    摘要 ( 1203 )   PDF (1117KB) ( 3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1-SPreS2作为基因佐剂,用以增强或调节弓形虫DNA疫苗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扩增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和PreS2基因,引入编码GSGSGS柔性多肽序列作为接头拼接S和PreS2基因,构建重组克隆载体pMD18T-SPreS2和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1-SPreS2,分别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pVAX1SPreS2转染人成纤维细胞,建立体外真核细胞瞬时表达系统,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载体转染HFF细胞瞬时表达状况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活性。结果    PCR、酶切、测序结果表明,重组克隆载体pMD18TSPreS2和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1SPreS2正确构建,融合基因SPreS2在真核细胞中可以瞬时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1-SPreS2,为增强或调节弓形虫DNA疫苗免疫效果提供一种新型基因佐剂。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F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王燕1,窦恒利2,胡成进1
    2010, 48(9):  34-39. 
    摘要 ( 1442 )   PDF (842KB) ( 6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克隆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F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表达。方法    从铜绿假单胞菌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OprF羧基端,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b-F。重组质粒经酶切和序列测定后,转化E.coli 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检测。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OprF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方法制备相应单克隆抗体并用ELISA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pET28b-F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表达外膜蛋白OprF。获得4株高分泌型特异性单克隆细胞株,其中2株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制备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剂盒,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成功克隆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F羧基端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筛选出特异性抗OprF单克隆抗体。

    FK506对癫痫大鼠凋亡细胞数及MMP和AIF表达的影响
    薛萍,刘金之,黄燕飞,王爱华
    2010, 48(9):  40-43. 
    摘要 ( 1091 )   PDF (1078KB) ( 4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对癫痫大鼠海马凋亡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8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脑保护组,每组36只,建立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模型。脑保护组在注射匹鲁卡品之前24、1h分别腹腔注射FK506,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应用TUNEL技术检测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内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和线粒体的大小,免疫组化法检测AIF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海马神经元凋亡阳性百分比、AIF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应用FK506后,神经元凋亡阳性百分比、AIF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结论     FK506可逆转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稳定细胞膜电位,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低氧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中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崔晓萍1,林航1,陈建梅2,穆军山1,叶建新1,殷红兵1,应大君3
    2010, 48(9):  44-48. 
    摘要 ( 1164 )   PDF (919KB) ( 5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常氧(20%O2)和低氧[(3%±2%)O2]条件下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低氧促进NSCs增殖的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小鼠海马NSCs,分别置于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RT-PCR法检测NSCs中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电穿孔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检测NSCs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低氧的反应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低氧对β-catenin和CyclinD1表达的影响。结果    NSCs表达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且该通路对低氧具有明显的反应;经低氧培养后NSCs表达β-catenin、CyclinD1较常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Wnt/β-catenin通路可能通过增加β-catenin及CyclinD1的表达促进体外低氧条件下NSCs的增殖。

    脑心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曲立新1,2,宿少华2,杨丽玲1,李甲龙1,任晓燕1,杜怡峰1
    2010, 48(9):  49. 
    摘要 ( 1210 )   PDF (1170KB) ( 4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脑心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组(B组)、脑心通治疗组(C组),每组10只,B组和C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人白细胞分化抗原68(CD6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灶范围内CD68、TNF-α、IL-1β的表达,B组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    脑心通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对脑缺血大鼠有一定程度的神经保护作用。

    难治性癫痫大鼠海马线粒体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江文静1,杜滨锋2,迟兆富3,麻琳1,单培彦1,张旭华4
    2010, 48(9):  53-58. 
    摘要 ( 1032 )   PDF (781KB) ( 4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通过对海马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应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二维电泳,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技术分析和鉴定耐药/非耐药癫痫大鼠海马线粒体差异蛋白。结果    耐药组癫痫大鼠海马线粒体19种蛋白表达异常,5种表达上调的蛋白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丙糖-1、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醛糖A和微管蛋白,14种表达下调的蛋白质为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NADH脱氢酶、ATP合成酶、丙酮酸激酶同工酶类似物、ATP结合盒B亚家族、磷脂酶A2、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热休克蛋白、解偶联蛋白、Cofilin 1、醛脱氢酶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2。结论    难治性癫痫大鼠海马线粒体存在大量差异表达蛋白,可能参与癫痫耐药的发生。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基质的影响
    庄泳1, 李栋2, 时庆2, 汪大琨2, 蔡直锋1, 鞠秀丽1
    2010, 48(9):  59-63. 
    摘要 ( 1156 )   PDF (1239KB) ( 3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UCMS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不加PDGF,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2、5、10、20、50μg/L)的PDGF。加入PDGF 12h后,用qRT-PCR法检测ECM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加入PDGF 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反映细胞代谢活性的OD值逐渐增加,且PDGF质量浓度在20μg/L时达到最高值,但PDGF质量浓度为50μg/L时OD值反而降低;PDGF质量浓度为2μg/L时,ECM表达和Bcl2/Bax比值较对照组有所降低,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ECM的表达和Bcl2/Bax比值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10μg/L时达到最高值。 结论     PDGF可以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同时能促进其ECM的表达,还能提高细胞耐受凋亡的能力,最佳作用质量浓度为10μg/L。

    低剂量氯胺酮对食蟹猴行为、海马和前额叶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王力1,江虹1,于洪鸾2,孙琳1,潘芳1
    2010, 48(9):  64. 
    摘要 ( 1168 )   PDF (1518KB) ( 3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新型毒品氯胺酮长期低剂量应用对食蟹猴行为学、海马和前额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12只食蟹猴随机分为氯胺酮组(8只)和对照组(4只)。氯胺酮组每日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对照组每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定期对12只猴进行行为学分析,6个月后处死取材,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及前额皮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氯胺酮组运动行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区出现神经细胞坏死,胶质细胞凋亡及大量脂褐素堆积;前额皮质区呈现大量自噬体,粗面内质网数量明显减少,神经元坏死和胶质细胞凋亡,而对照组两区域电镜超微结构正常。结论    氯胺酮低剂量长期应用可导致海马及前额皮质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和凋亡,这一变化较行为学变化更为敏感。

    不同根管预备技术对弯曲根管封闭性能的影响
    刘智永1,盛芳1,郝新宇1,熊世江1,2
    2010, 48(9):  68-71. 
    摘要 ( 1152 )   PDF (369KB) ( 5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4种根管预备方法预备中重度弯曲根管,通过邻甲苯胺(O-TB)法检测各种方法对其弯曲根管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中重度弯曲单根管牙60颗,随机分为A、B、C、D 4个实验组,每组12颗离体牙,分别用平衡力法、ProTaper/crowndown法、逐步深入法、逐步后退法对根管进行预备;设E、F两个对照组,即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6颗离体牙,E组不进行预备,F组用ProTaper/crowndown法预备根管。建立葡萄糖微渗漏模型,充填后第30天应用邻甲苯胺(OTB)法测量其葡萄糖浓度。结果     第30天,E组葡萄糖浓度(8.41±1.76)mmol/L,F组未测得葡萄糖浓度,实验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4.22±0.53)、(4.51±0.70)、(4.86±1.30)、(7.62±1.35)mmol/L;逐步后退法渗漏的葡萄糖浓度明显高于平衡力法、ProTaper/crowndown法、逐步深入法(P<0.05)。平衡力法、ProTaper/crowndown法、逐步深入法之间渗漏的葡萄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内应用平衡力法、ProTaper/crowndown法预备中重度弯曲根管与逐步后退法相比,有利于弯曲根管充填后根管的封闭能力。

    心肌梗死后性行为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邢姗姗1,张伟2,邢启崇3
    2010, 48(9):  72-75. 
    摘要 ( 1192 )   PDF (357KB) ( 5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性生活能否引起新的心肌缺血、损伤。方法    首发心肌梗死男性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佩戴动态心电图进行性事试验及体力试验。检测两种试验心率变异性(HRV),定量分析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I)、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低频(LF)及高频(HF)指标。结果     检测HRV中SDNN、SDANNI、RMSSD、LF、HF,性事试验分别平均为95.3ms、76.5ms、18.3ms、738.5ms2、520.7 ms2;体力试验分别平均为114.5ms、87.4ms、25.4ms、583.7ms2、548.5ms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肌梗死后进行性生活可诱发新的心肌缺血、损伤。HRV可定量分析迷走神经张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助于对心肌梗死后性生活安全性进行指导。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分析
    温莹1,2, 吴欣怡1,季鹏2,王桂敏2,李海燕2
    2010, 48(9):  76. 
    摘要 ( 1279 )   PDF (541KB) ( 2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矫正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8例(36眼)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CL后,通过视力、对比敏感度检查评价视功能;通过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检查分析影响视觉质量的原因。将同期配戴RGPCL、最佳矫正视力达1.0的近视患者9例(18眼)作为对照组。结果     所有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CL后最佳矫正视力均大于或等于0.6,22眼(61.11%)最佳矫正视力达1.0。与近视组比较,RGPCL矫正圆锥角膜后的对比敏感度在低频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频段的暗视对比度和高频段的明视、暗视对比度均明显降低(P<0.05)。角膜地形图显示RGPCL使圆锥角膜组角膜散光由(8.25±3.61)D减少至(1.25±0.13)D,近视组角膜散光由(1.28±0.34)D减少至(0.42±0.06)D。经RGPCL矫正后,圆锥角膜组的总高阶像差、慧差、球差的均方根值明显高于近视组(P<0.05)。结论    RGPCL能将圆锥角膜的视力矫正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残余散光和高阶像差的存在可能是影响视觉质量的原因。

    痰中SP-D水平的改变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胡华, 徐勇,迟晶宇, 鞠云飞, 杨燕,侯宝青,李学政,孟繁敏,李磊
    2010, 48(9):  79-81. 
    摘要 ( 1211 )   PDF (313KB) ( 3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肺结核患者痰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水平及其变化,探讨其对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100例肺结核患者、84例健康人痰中SP-D的水平及抗结核菌抗体,采用沉降法检测血沉,采用电阻法测定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采用Mantoux法进行PPD实验。结果    肺结核患者痰中SP-D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肺结核患者的SP-D水平没有明显影响(P>0.05)。 结论     测定痰中SP-D的水平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内科胸腔镜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研究
    杜黎明,周朕,王曾,谢德荣
    2010, 48(9):  82. 
    摘要 ( 1372 )   PDF (371KB) ( 3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complicated parapneumonic effusions, CPE)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21例临床诊断为CPE的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胸腔内注射链激酶组(CTSKs,n=10)和内科胸腔镜治疗组(MTs,n=11)。比较2组疗效、住院天数、胸腔引流天数、住院费用以及一次治疗成功率等。结果     与CTSKs相比,MTs初次治疗成功率显著增高[10/11(91%) vs 4/10(40%),P<0.05], 带管引流时间缩短[(5.8±1.1) d vs (9.8±1.3)d, P<0.05),住院时间缩短 [(8.7±0.9)d  vs (12.8±1.1)d, P<0.05),住院费用降低[(11045±3411)元  vs (18475 ± 5164)元,P<0.05]。所有CTSKs治疗失败的病例可以使用内科胸腔镜继续治疗而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与常规胸腔引流法相比,内科胸腔镜治疗CPE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获得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实践推广。

    比阿培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评价
    吴艳,惠复新,范晓东,汪家坤,孙华
    2010, 48(9):  85-88. 
    摘要 ( 1242 )   PDF (355KB) ( 3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比阿培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Anthonisen I型或需要有创或无创通气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2例应用比阿培南治疗,对照组36例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连续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并了解其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临床痊愈率为71.8% ,临床有效率为90.6% ,细菌清除率为90.9%;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66.7% ,临床有效率为86.1% ,细菌清除率为78.3%;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经治疗后CRP均下降明显,治疗第3天实验组25例CRP下降50%,对照组28例CRP下降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比阿培南治疗AECOPD Anthonisen I型或需要有创或无创通气的患者感染疗效迅速、确切,副作用小。

    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CD81、CD4表达的观测
    程广霞1,2,张玲1,刘靓雯2,冯照雷2,李翠玲1
    2010, 48(9):  89. 
    摘要 ( 1150 )   PDF (1013KB) ( 3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外周血CD81、CD4的表达,探讨CD81对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HCV感染患者55例(感染组),健康对照25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81、CD4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 2(IL2)的含量, RT-PCR法检测血清中HCV RNA的含量。结果    感染组CD81分子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HCV RNA的含量呈正相关(r=0.474, P<0.01)。感染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1+细胞和CD3+CD4+T细胞中CD3+CD4+CD81+T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581, P<0.01);感染组CD3+CD4+T细胞的数量和血清中IL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    HCV感染后,HCV RNA的持续存在可能促进细胞表面CD81分子的表达;CD81分子高表达的同时,伴随CD3+CD4+T细胞数量降低,且分泌的细胞因子IL-2减少,参与患者机体的免疫调节。

    Fibroscan在乙肝相关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单容1,王爱光2
    2010, 48(9):  93-96. 
    摘要 ( 1333 )   PDF (480KB) ( 4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Fibroscan(FS)在乙肝相关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已进行肝活检的59例乙肝患者测定其硬度(stiffness)值,同时进行血清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ⅢP)、四型胶原(CV-IV)的检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以肝活检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FS及血清纤维化四项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提高,stiffness值有显著升高,与病理学结果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76(P=0.00),ROC曲线分析stiffness、 HA 、LN 、PⅢP、CVIV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82、0.74、0.59、0.76,FS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血清纤维化四项检测。结论     FS是乙肝相关肝纤维化诊断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检查手段。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初步应用的研究
    王德巍,谢兆宏,来超,朱正禹,王允,金苏芹,毕建忠
    2010, 48(9):  97. 
    摘要 ( 1411 )   PDF (330KB) ( 3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中的初步应用,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VCI筛查分界值。方法     选择VCI病例组50例,对照组60例,分别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2组认知功能,比较MoCA和MMSE检测VCI的效度,并分别将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的分层分析。结果    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均对MoCA得分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上者MoCA的筛查分界值≥25分,此时筛查VCI灵敏度为83.3%,高于MMSE 46.7%;初中以下者MoCA的分界值≥22分,筛查VCI灵敏度为85%,高于MMSE 50%。结论    MoCA用于筛查VCI优于MMSE。应用MoCA有助于早期发现VCI患者,减少漏诊。MoCA得分是判断认知功能是否正常的非特异性指标,不能取代临床诊断。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和PR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徐月娟,邱少敏
    2010, 48(9):  100-103. 
    摘要 ( 1212 )   PDF (540KB) ( 3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erbB-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93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及PR的表达。结果    c-erbB-2、ER及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62.0%和58.0%;其中c-erbB-2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c-erbB-2阳性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ER与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c-erbB-2与ER、PR之间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ER、PR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Bcl-xl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刘云聪1,冉立2,谢飞3,谭诗生1,李杭1
    2010, 48(9):  104-106. 
    摘要 ( 1073 )   PDF (741KB) ( 2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Bcl-xl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9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35例癌周组织及30例正常、30例增生乳腺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Bclxl的表达。结果     与癌周组织、增生及正常的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Bclxl呈过表达(P<0.05);乳腺癌组织中Bclxl表达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5),随组织分级的增高而升高(P<0.05);乳腺癌组织中Bclxl表达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表达呈负相关(P<0.05);同时也与乳腺癌患者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Bcl-xl表达与肿瘤分期,细胞学分级,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有相关性,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评价
    张国转1,梁立双1,于少华2,刘旭东1
    2010, 48(9):  107-109. 
    摘要 ( 2216 )   PDF (342KB) ( 3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止痛、营养神经、理疗等综合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3.6IU/次,bid,im,共15d。分别于就诊时(T0)、治疗7d(T1)、半月(T2)、1月(T3)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例的疼痛缓解程度、睡眠质量评估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视觉模拟评分及睡眠质量评估结果:治疗后,A、B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1),B组治疗后随时间延长,疼痛缓解程度及睡眠质量改善越显著,各时间段均优于A组。且与A组相比,B组并未出现恩再适所致的过敏、肝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可明显地减轻PHN患者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起效快,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

    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
    孟雷1, 庞琦2, 许尚臣2, 赵光宇2, 董亚南1, 栾立明2
    2010, 48(9):  110-112. 
    摘要 ( 1208 )   PDF (577KB) ( 2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血管内治疗的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4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表现为脑室内出血。动脉瘤4例为主要动脉型动脉瘤,1例为外周动脉型动脉瘤,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相关性动脉瘤是有效的方法。

    快速牵引联合骶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西花1,高杰2,岳寿伟1
    2010, 48(9):  113-116. 
    摘要 ( 1283 )   PDF (456KB) ( 5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响快速牵引联合骶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快速牵引联合骶裂孔注射治疗的2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诱因、职业性质、病程、既往病史、临床症状(JOA得分)、突出类型、突出节段、突出数量、突出大小、椎管或侧隐窝有无狭窄作为自变量,患者疗效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程、椎管及侧隐窝有无狭窄、发病诱因、临床症状(JOA评分)、突出类型、突出位置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椎管及侧隐窝有无狭窄、发病诱因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程越长、椎管或/和侧隐窝狭窄、无发病诱因是影响快速牵引联合骶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其进行相关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3819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张水红1,汪璐2,李育竹3,张霞1
    2010, 48(9):  117. 
    摘要 ( 1159 )   PDF (350KB) ( 4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某省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由专职人员每日到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筛查,同时结合临床医生自行诊断的医院感染病例,统一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监测数据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监测住院患者38195例,发生医院感染630例,感染率为1.65%;医院感染647例次,感染例次率为1.69%;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首,占38.79%;科室分布以ICU感染例次率最高,为32.34%;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    监测期间,该医院的医院感染分布及医院感染病原菌情况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期间未发生重大医院感染爆发事件。通过加强对重点环节的干预,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9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孙立锋1,鞠云飞2,蒋利萍3,冯益真1,王金荣1
    2010, 48(9):  120-123. 
    摘要 ( 1247 )   PDF (376KB) ( 3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本文对2005年11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9例XLA患儿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细胞表面分子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分析,对2例患儿进行Bruton 酪氨酸激酶(BTK)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本组9例患儿均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其中迁延难愈的中耳炎(3/9)及化脓性关节炎(4/9)多见,皮肤感染(1/9)、双下肢瘫痪(1/9)、扩张性心肌病(1/9)、慢性腹泻(1/9)、多关节炎(1/9)可见。诊断时除1例有明显的生长发育落后外,其余患儿发育正常。外周淋巴结及扁桃体较小或难以查到。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免疫球蛋白<1.5 g/L和循环B细胞数<1%。其中2例患儿及母系亲属经BTK基因分析证实存在突变。结论    XLA可防可治,规范治疗,预后较好。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转化为肝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陈建锋1,高毅2,宫林1,潘明新2,蒋泽生2
    2010, 48(9):  124. 
    摘要 ( 1155 )   PDF (775KB) ( 5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诱导人骨髓间充质细胞在大鼠肝损伤模型中转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建立肝叶切除和亚致死量照射两种肝脏损伤模型,植入人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大鼠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肝脏内人特异性DNA序列Alu-sx。结果    造模后行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聚合酶链反应显示各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肝脏中均能同时检测人特异性DNA序列Alusx和大鼠特异性DNA序列Sox11。结论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肝损伤大鼠肝脏内存活,表达人特异性抗原,并能在肝损伤大鼠肝脏内分化为具有肝功能的肝样细胞,有助于肝损伤大鼠肝功能恢复。

    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前评估中的作用
    黄夏飞1,刘伟志2,肖宽林3
    2010, 48(9):  127-130. 
    摘要 ( 1735 )   PDF (352KB) ( 3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AG)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Friedman临床分期系统检查认为有UPPP适应证的21例成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在术前2d内行AG检查。结果    1.AG能自动分析得出各项主要睡眠相关呼吸紊乱指标和阻塞模式;2.阻塞模式绝大多数为上部和下部联合阻塞,上部阻塞构成比大于50%的有16例(76.19%),下部阻塞构成比大于50%的有5例(23.81%)。 3.AG判定的腭后区阻塞百分比与Friedman 临床分期之间无明确相关性。结论    AG具有分析睡眠相关呼吸紊乱事件和判定上气道阻塞水平的双重功能,对选择UPPP手术患者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ERCP术后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成功1例并文献复习
    张威庆, 赵卫东, 孙俊涛
    2010, 48(9):  131-132. 
    摘要 ( 1020 )   PDF (288KB) ( 4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