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06-16
      
    论文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何俊1, 张栩2, 管庆波2, 赵家军2, 杜希惠3
    2010, 48(6):  1-4. 
    摘要 ( 1263 )   PDF (354KB) ( 2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选择3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踝肱指数(ABI)< 0.90 的患者为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n=115),ABI介于0.90与1.3之间(0.90≤ABI≤1.3)的患者为非PAD组 (n=186)。对ABI<0.90患者: ABI≤0.5为重症下肢缺血组(n=25),0.5<ABI<0.7为中度下肢缺血组(n=40),0.7≤ABI<0.9为轻度缺血组(n=50)。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cy的浓度。常规生化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浓度。结果  PAD组患者血清Hcy水平较非PAD组显著增加(P<0.01),中度组Hcy较轻度组显著增加(P<0.01),重度下肢缺血组较中度组、轻度组显著增加(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BI与血清Hcy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当糖尿病高Hcy分别与升高的收缩压、LDLC、TG、HbA1c并存时,下肢血管病变患病率较无Hcy升高者显著增加(P<0.05,P<0.05,P<0.01,P<0.01)。结论  血清中Hcy的浓度升高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危险因素并存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

    胰岛素抵抗大鼠高死亡率与Klotho表达关系的研究
    冯复利1,魏树珍2,张永欢3,李莉1,陈融1,李瑞峰1
    2010, 48(6):  5-8. 
    摘要 ( 1100 )   PDF (925KB) ( 3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Klotho的表达变化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出生当日Wistar大鼠80只,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CN组,n=20),其余60只腹腔注射STZ复制胰岛素抵抗模型。选取40只设立胰岛素抵抗组(IR组,n=20)、氨基胍联合川芎嗪治疗组(TMP+ AG组,n=20)。分别在造模8、24、32周短尾取空腹血检测血糖(PG)、糖化血清蛋白(GSP)。造模32周后,取其肾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Klotho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Klotho蛋白表达。结果  与胰岛素抵抗组相比,氨基胍联合川芎嗪治疗组大鼠肾脏中Klotho表达明显上升, 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Klotho表达明显降低,死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大鼠肾脏Klotho的表达水平与死亡率相关。

    DDR2在Peroxynitrite诱导人中枢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李林1,陈晓锐2,宋莎莎1,焦玉莲1,马春燕1, 鞠远荣3,李建峰1
    2010, 48(6):  9-12. 
    摘要 ( 1277 )   PDF (975KB) ( 3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过氧亚硝酸盐(peroxynitrite, ONOO-) 诱导人中枢血管平滑肌细胞(HCVSMCs)凋亡过程中盘状结构域受体 (DDR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ONOO-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CVSMCs,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吖啶橙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 检测DDR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以ONOO-作用于HCVSMCs 24h可显著抑制该系细胞增生,诱导细胞凋亡(P<0.05),并引起DDR2 mRNA及蛋白水平总体呈现下调趋势(P<0.05)。结论  DDR2基因可能在ONOO-诱导HCVSMCs凋亡的信号转导调节通路中起关键作用。

    CPI-17调控血管平滑肌表型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席文锦1,王艳3,娄运伟1,张佳慧2,梁拓2,章桂忠1,张然熙2,刘素侠1
    2010, 48(6):  13. 
    摘要 ( 1360 )   PDF (945KB) ( 4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CPI-17(PKC-potentiated protein phosphatase inhibitory protein-17)通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改变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方法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knockout)小鼠经颈动脉套管术诱导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以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分离颈动脉并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检测斑块组织与对照小鼠颈动脉中CPI-17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相关蛋白-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α-肌动蛋白(α-actin)的mRNA水平。然后分别用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及乏氧环境下培养作用于小鼠平滑肌细胞系MOVAS 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刺激条件下CPI-17表达的变化。结果  ApoE-knock out小鼠粥样斑块平滑肌细胞的CPI-17 mRNA水平及sm-MHC、α-actin显著低于C57BL/6小鼠,ox-LDL刺激及乏氧培养的MOVAS细胞的CPI-17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ox-LDL刺激及乏氧培养使MOVAS 细胞的CPI-17表达水平降低,可能通过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特性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AMPK经过mTOR途径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萌,吴峻,童珊珊,王玮,苏楠,罗福全,鲁明军
    2010, 48(6):  17-21. 
    摘要 ( 1188 )   PDF (600KB) ( 4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研究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探讨AMPK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途径,为防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经不同浓度(0.1、0.25、0.5、1.0mmol/L)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酸(AICAR)干预后,用MTT法检测VSMC增殖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VSMC的p-AMPK的表达;用RT-PCR检测VSMC的mTOR的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检测p-mTOR表达的改变。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0.1~1mmol/L的AICAR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抑制VSMC的增殖(P<0.05);②0.5mmol/L的AICAR可以引起胞内活性p-AMPK的表达;③与对照组相比,AICAR干预组mTOR的mRNA表达及p-mTOR的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AICAR可以激活VSMC中AMPK,激活的AMPK可能通过mTOR的途径抑制VSMC的增殖。

    ACEI对过量饮酒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李婧,王佩显,曹丽,刘丽丽
    2010, 48(6):  22-25. 
    摘要 ( 991 )   PDF (975KB) ( 2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过量饮酒大鼠心脏功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和ACEI组,每组10只。酒精灌胃建立动物模型,并给予ACEI类药物作为保护剂,用超声心动图及超微病理技术观察大鼠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结果  酒精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对照组[(6.86±0.64)mm vs(6.29±0.28)mm, P<0.05],收缩末期内径高于对照组[(3.45±0.32)mm vs (2.95±0.25)mm, P<0.05];两组收缩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短轴缩短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舒张功能参数二尖瓣内环舒张早期晚期速度比(Ea/Aa)低于对照组[(0.642±0.126) vs(1.276±0.083), P<0.05]。而ACEI组各参数相对于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变(P>0.05)。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酒精组线粒体水肿、嵴和膜大部分溶解消失。ACEI组线粒体少部分嵴和膜溶解,损伤程度较酒精组轻。结论  ACEI类药物对过量饮酒大鼠的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Rb94联合放疗对裸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张萍1,刘芳2,栾力1,马道新1,王建波1,谭炳煦1,程玉峰1
    2010, 48(6):  26. 
    摘要 ( 1236 )   PDF (1704KB) ( 3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人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94)对裸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裸鼠分别皮下接种5×106个A549细胞,当肿瘤长至180mm3时随机分为8组,每组5只,即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射线组、脂质体组、脂质体+射线组、空载体组、空载体+射线组,每两组分别于肿瘤内注射PBS、脂质体、pIRES。另有转染Rb94基因组、转染Rb94基因+射线组,分别注射pIRES-Rb94。空白对照+射线组、脂质体+射线组、空载体+射线组、转染Rb94基因+射线组裸鼠瘤体内注射后加照一定剂量X线。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实时RT-PCR和Western bolt法检测瘤组织中Rb94基因的表达,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实时RT-PCR检测hTERT、Bcl-2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细胞周期阻滞。结果  转染Rb94基因+射线组抑瘤率为95.84%,与转染Rb94基因组和空白对照+射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b94基因对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射线抑瘤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b94基因引起细胞凋亡、G2/M期周期阻滞以及下调hTERT、Bcl2 mRNA的表达有关。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诱导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Siha凋亡的研究
    王海燕,张友忠,姜侃,焦慧,王兆婧
    2010, 48(6):  31-35. 
    摘要 ( 1284 )   PDF (810KB) ( 2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结合光动力疗法对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株和鳞癌Siha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噻唑蓝(MMT)法检测光动力疗法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Siha增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光动力疗法对Hela和Siha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光动力疗法对两种细胞Her-2/neu基因的蛋白表达影响。结果   Hela比Siha细胞株对光动力治疗更敏感。5-氨基乙酰丙酸2mmol/L、10J/cm2激光剂量孵育为光动力疗法体外杀伤Hela和Siha细胞株较理想的实验条件,在该条件下Hela、Siha细胞的IC50分别为0.724、1.206mmol/L。光动力疗法可显著诱导Hela和Siha细胞凋亡,并抑制Hela和Siha细胞Her-2/neu基因的蛋白表达。结论  光动力治疗在体外对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株和鳞癌Siha细胞株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还能诱导两种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r-2/neu基因表达有关。

    前列腺非雄激素依赖启动子介导的双反义腺病毒的制备及组织特异性检测
    李玮1, 林洪义1,刘贤锡2,王伟2
    2010, 48(6):  36-40. 
    摘要 ( 1387 )   PDF (1344KB) ( 3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制备前列腺非雄激素依赖启动子(PSES)介导的鸟氨酸脱羧酶(ODC)和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AdoMetDC)双反义腺病毒。方法  构建pShuttle-Basic-PSES AdoMetDC-ODC-PolyA穿梭载体,并与载体pAdPL进行体外重组,包装成重组腺病毒。将重组腺病毒转染至前列腺癌、直肠癌等癌细胞中,噻唑兰比色(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腺病毒对细胞中ODC和AdoMetDC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了前列腺特异的ODC和AdoMetDC双反义RNA表达载体,并包装制备出能特异的在前列腺细胞中表达产生ODC和AdoMetDC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腺病毒具有前列腺组织特异性。结论  构建的前列腺非雄激素依赖启动子介导的ODC、AdoMetDC双反义腺病毒具有组织特异性。

    济南地区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的分离率及方法研究
    毕少杰1,于晶2,刘婷3,刘明涛4,盛美艳4,李玉4
    2010, 48(6):  41. 
    摘要 ( 1259 )   PDF (503KB) ( 2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济南地区临床MRSA标本中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hVISA)的分离率,并对三种筛选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216株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分别进行2μg /mL万古霉素(BHIV2)、4μg/mL万古霉素(BHIV4)及5μg/mL替考拉宁(BHIT5)脑心浸液琼脂筛选法初筛,对阳性菌株进行macroEtest(MET)法及改良菌群分析策略-曲线下面积法(PAP-AUC)确认。结果  BHIV2、BHIV4、BHIT5筛选法初筛的菌株数分别为143、19和110株,初筛菌株最终确认29株,确认率分别为16.1%、73.7%和19.1%,则济南地区hVISA的分离率至少为13.4%(29/216)。结论  在济南地区临床分离的MRSA菌中hVISA占有一定比例;在三种筛选方法中,BHIV2和BHIT5筛选法的敏感性高于BHIV4筛选法,特异性低于BHIV4筛选法,而BHIV2和BHIT5筛选法之间无差异。

    同种异体单核细胞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产生IP-10、I-TAC的体外研究
    高庆贞1,王璞1,王琪1,姚小美1,王丽1,李进1,王小平1,徐何2
    2010, 48(6):  45-48. 
    摘要 ( 1240 )   PDF (627KB) ( 1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对异体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活化作用以及产生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型趋化因子(I-TAC)的效果。方法  人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酶消化法分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建立单核细胞与VEC共培养系统。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VEC表面粘附分子CD54、CD62E表达的情况,用RT-PCR检测VEC内I-TAC和IP10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 检测结果表明,VEC与同种异体单核细胞共培养24h后,细胞内IP-10和I-TA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在48、72h的表达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FACS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培养的VEC少量表达CD54分子,不表达CD62E分子。与同种异体单核细胞共培养24h后,VEC表面CD62E和CD54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  在同种异体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反应中,单核细胞能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表达IP-10、I-TAC等趋化因子和CD54、CD62E等粘附分子,参与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醋酸铅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效应
    贾庆华,蒋军军,哈小琴
    2010, 48(6):  49. 
    摘要 ( 1378 )   PDF (1656KB) ( 1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醋酸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的毒性效应。方法  醋酸铅处理HK-2后,Giemsa及HE染色法检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Bax、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经10μmol/L和20μmol/L醋酸铅处理48h后,Giemsa及HE染色均显示醋酸铅组细胞成凋亡形态学改变。HK-2的细胞免疫化学结果示醋酸铅组的P53和Bax阳性表达升高,而Bcl-2的阳性表达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醋酸铅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醋酸铅可损伤HK-2,促进其凋亡及影响肾脏。

    MAPK在弗司可林诱发的脊髓背角LTP中的作用
    杨红卫
    2010, 48(6):  53-56. 
    摘要 ( 1070 )   PDF (746KB) ( 2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活化蛋白(MAPK)在弗司可林(Forskolin)诱发的脊髓背角长时程增强(LTP)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SD 大鼠, 常规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脊髓背角腰膨大部位浅层C-纤维诱发电位。 结果  ①弗司可林(100μmol/L)诱发的脊髓背角LTP为PKA的抑制剂H89 (200μmol/L) 所阻断;②MAPK的选择性抑制剂PD98059 (100μmol/L) 阻断弗司可林诱导的脊髓 LTP; ③NMDA受体抑制剂阻断弗司可林诱导的脊髓 LTP。结论  MAPK参与弗司可林诱导的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的LTP;弗司可林诱导的LTP可能是通过cAMP-PKA-MAPK信号途径起作用的。

    羧甲基壳聚糖钙与骨髓基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初步实验
    崔军1,徐欣1,2,马跃1,董鹏飞3,刘刚利1,文勇1
    2010, 48(6):  57-60. 
    摘要 ( 1079 )   PDF (799KB) ( 4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体外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从细胞形态和细胞增殖方面评价新型生物材料羧甲基壳聚糖钙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  合成羧甲基壳聚糖钙,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用DMEM制备浸提液。分别用含羧甲基壳聚糖钙浸提成分的培养液 (实验组)、DMEM 培养液(阴性对照组)和含6.4g/L苯酚培养液 (阳性对照组)培养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和MTT比色法评价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结果  红外光谱分析提示,羧甲基壳聚糖与钙离子发生了络合反应。镜下观察,细胞培养1、2、3d,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细胞形态正常;阳性对照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固缩甚至崩解。MTT比色法,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吸光度(A)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的毒性分级为0级;阳性对照组A值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毒性分级为4级。结论  羧甲基壳聚糖钙复合材料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有良好细胞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可用于组织工程的新型生物材料。

    胰腺干细胞与胰岛混合培养对其转化率的影响
    程志强1,王磊2,胡三元2,王甜甜3
    2010, 48(6):  61-66. 
    摘要 ( 1088 )   PDF (1328KB) ( 2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胰腺干细胞与胰岛混合培养对增加胎鼠胰腺干细胞向β前体细胞转化率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为胰腺导管干细胞单独培养组(Ⅰ组),胰岛单独培养组(Ⅱ组)及干细胞-胰岛混合培养组(Ⅲ组)。V型胶原酶消化大鼠胰腺获得胰岛后,使用Ficoll-400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胎鼠胰腺干细胞进行培养,通过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巢蛋白(Nestin)、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等干细胞相关标志物。干细胞诱导培养基中加入纯化的胰岛进行混合培养,通过观察干细胞表达胰岛素的阳性率评价其诱导转化率。结果  V型胶原酶逆行胰管灌注继而Ficoll400梯度离心可获得生物活性良好的胰岛;所培养的干细胞表达CK-19、Nestin、胰高血糖素,诱导后部分表达胰岛素。干细胞-胰岛混合培养组及干细胞单独培养组诱导后,细胞胰岛素阳性率分别为38.2%和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阳性率分别为89.3%和81.6%,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导管干细胞与胰岛混合培养可提高胰腺导管干细胞向β前体细胞的转化率,其作用与CK-19的表达密切相关。

    SPK1/S1P信号途径对人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凋亡、侵袭力及耐药特性的影响
    刘慧亚1,高艳景1,姜大磊2,陈海英1
    2010, 48(6):  67-71. 
    摘要 ( 1135 )   PDF (1161KB) ( 2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利用N,N,-二甲基鞘氨醇(dimethyl sphingosine,DMS)干涉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SPK1/S1P)信号后对人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的凋亡、侵袭能力及耐药特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DMS处理人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观看凋亡形态变化,检测凋亡发生;并用transwell小室模型测定侵袭力;Western blot杂交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表达的变化。结果  随着DMS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浓度组与对照组及各浓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同时可观察到侵袭力减弱,各浓度组穿膜细胞数、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MRP1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K1/S1P信号和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耐药密切相关,利用DMS干涉SPK1/S1P信号能引起人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的凋亡、降低其侵袭力并且克服其耐药。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红色闪烁光诱导豚鼠近视眼巩膜内的表达
    高蕾,张林娜,王红
    2010, 48(6):  72-75. 
    摘要 ( 1078 )   PDF (564KB) ( 3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红色闪烁光诱导豚鼠近视眼巩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红色闪烁光照射(完全密闭的纸箱);Ⅱ组正常自然光照射(四周密闭而上方开放的纸箱);Ⅲ组正常自然光照射(视野开阔的笼中)。实验前和实验8周后,睫状肌麻痹下验光、A超动态观察豚鼠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豚鼠后极部巩膜CTGF的表达。结果  Ⅰ屈光度明显下降,且伴有眼轴延长。Ⅰ、Ⅱ、Ⅲ组巩膜中均有CTGF的表达,Ⅰ组巩膜CTGF的表达量明显比Ⅱ、Ⅲ组高。结论  红色闪烁光诱导豚鼠近视眼后极部巩膜中CTGF表达增强,CTGF可能在近视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重PCR技术在正畸治疗患者口腔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黄香娥1,韩谅2,肖水清2
    2010, 48(6):  76. 
    摘要 ( 1274 )   PDF (463KB) ( 2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中伴放线放线杆菌(Aa)、福塞氏类杆菌(Bf)、具核梭杆菌(Fn)、牙龈卟啉单胞菌(Pg)4种细菌的存在,并与牙龈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55例正畸治疗至少2个月的青少年患者为矫治组,34例未带矫治器的牙周健康者为对照组,记录牙龈指数,分别采龈沟液标本进行细菌DNA提取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以细菌的厌氧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为标准进行对比验证,并做了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结果  建立的多重PCR最低可检测出细菌DNA 1pg,约相当于20个Aa、Fn和Pg,80个Bf;能扩增出Aa、Bf、Fn、Pg 4种参考菌株的目的条带,而对大肠杆菌的扩增没有目的条带;多重PCR法与常规细菌培养法对细菌的检测阳性率较为一致(P>0.05);Aa、Fn、Pg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Bf的检测未见明显差异(P>0.05);Aa、Fn、Pg的阳性率与牙龈指数之间呈正相关(P<0.01);而Bf与牙龈指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建立的多重PCR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检测龈沟液中4种常见牙周致病菌,观察固定矫治器使用过程中牙周细菌的变化。

    RNA干扰技术沉默MDR1基因逆转大肠癌耐药细胞株LoVo/5-Fu的耐药性
    孔帅,李乐平,靖昌庆,王峰
    2010, 48(6):  80-83. 
    摘要 ( 1266 )   PDF (482KB) ( 3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MDR1)基因沉默对大肠癌耐药细胞系LoVo/5-Fu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构建靶向MDR1的短发夹RNA(EASY-shRNA-MDR1)干扰质粒转染LoVo/5Fu,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在mRNA水平检测抑制效果,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未转染组相比,EASY-shRNA-MDR1组细胞MDR1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细胞对5-Fu的IC50及RI显著降低(P<0.05),敏感性的相对逆转率为74.7%;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EASY-shRNA-MDR1可有效抑制大肠癌耐药细胞中MDR1的表达,进而降低了大肠癌耐药株对5-Fu的耐药性。

    Peroxynitrite诱导下咽癌细胞凋亡与PDCD4基因活性相关
    宋莎莎1,2,李林1,2,张国栋2,白晓卉2,刘闻闻2,李建峰1,2
    2010, 48(6):  84. 
    摘要 ( 1254 )   PDF (826KB) ( 3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eroxynitrite (ONOO-)作用于下咽癌细胞过程中PDCD4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下咽癌FaDu细胞系为实验材料,不同浓度的ONOO-作用于FaDu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存率,采用Ho.33342/PI荧光双染进行形态学观察, 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PDCD4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的变化,评价PDCD4基因在ONOO-诱导FaDu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ONOO-(50、100、200μmol/L) 作用FaDu细胞24h,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增值,并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同时引起PDCD4mRNA水平显著上调,PDCD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PDCD4基因可能在ONOO-诱导下咽癌细胞生长的信号转导调节通路中起到关键作用。

    肺动脉灌注HTK液对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儿术后的肺保护作用
    李金东,王安彪,张海洲,许崇恩,李德才,范全心 ,邹承伟
    2010, 48(6):  88-91. 
    摘要 ( 1375 )   PDF (359KB) ( 3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灌注HTK保护液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将40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灌注组(体外循环+HTK液肺动脉灌注,n=20)和对照组(体外循环, n=20),进行心内畸形矫治,并于麻醉前、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6 、12 、24h 分别抽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丙二醛(MDA)的浓度,并在相应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各时间点的呼吸指数(RI)及氧和指数(OI)。结果  术后两组患儿血清中IL-6和MDA的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但灌注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灌注组患儿术后的RI及OI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循环期间行肺动脉灌注HTK液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儿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支架象鼻技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中期效果Meta分析
    李滨1,孙立忠2,赵鑫1,郑军2,常谦1,于存涛1,朱俊明2,刘永民2
    2010, 48(6):  92. 
    摘要 ( 1365 )   PDF (442KB) ( 5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应用支架象鼻手术的早中期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检索Embase及 Pubmed文献数据库,检索筛选获取2009年8月前发表的关于应用支架象鼻手术的12篇临床研究(538例患者)。结果  支架象鼻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为(5.0±0.9)%;术后肾功能衰竭发生率(3.5±0.8)%;截瘫或者下肢轻瘫的发生率为(3.5±0.8)%;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9±0.7)%。总体平均随访 (36.0±20.3)个月,中期生存率分别为1年(94.30±0.16)%;2年(93.60±0.11)%;5年(91.40±0.14)%。结论  支架象鼻手术早中期能够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期随访证实能够促使假腔内血栓的形成、封闭假腔。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与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刘晓宇,刘运秋
    2010, 48(6):  96-99. 
    摘要 ( 1235 )   PDF (457KB) ( 2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APE)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记录2003~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PE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主要实验室检查、主要治疗措施及临床转归情况。用比浊免疫测定法检测患者D-二聚体水平,随访3个月,记录预后情况。结果  共入选113例患者,男51例(45.13%),平均63.22岁。3个月的总体死亡率为12.39%,D-二聚体水平为500~2499ng/mL、 2500~4999ng/mL和>5000ng/mL的死亡率分别为49.56%、 26.55%和20.35%。与 500~2499ng/mL组相比,2500~4999ng/mL组的患者死亡的风险是他的1.91倍(95%CI 0.91~4.09),≥5000ng/mL组患者的风险是其2.94(95%CI 1.42~6.25)。D-二聚体水平为随访患者3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二聚体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帮助对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h17及Treg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李娜,边红军,张娟,季晓平
    2010, 48(6):  100-103. 
    摘要 ( 1769 )   PDF (774KB) ( 4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49例CHF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CHF1组(NYHA心功能Ⅰ~Ⅱ级,n=21)和CHF2组(NYHA心功能Ⅲ~Ⅳ级,n=28)。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  CHF1组和CHF2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CHF2组亦明显高于CHF1组(P<0.01);CHF1组和CHF2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CHF2组亦明显低于CHF1组(P<0.05);Th17/Treg的比值随心功能的减低而增高(P<0.01)。结论  CHF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h17/Treg失衡,且与心功能有一定关系,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

    化疗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刘光英1,李小娜1,张娜1,王功朝1,2
    2010, 48(6):  104. 
    摘要 ( 1160 )   PDF (334KB) ( 3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化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5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化疗前、化疗1周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并进行比较,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前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10.44±1.45)%高于同期健康对照组(9.35±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9,P<0.05)。35例患者其化疗前及化疗1周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分别为:(10.44±1.45)%、(11.67±1.5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42,P<0.01)。结论  化疗可增高食管癌术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趋化因子受体4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陈强1,2,吕家驹1,荆涛2,李玉军3
    2010, 48(6):  107. 
    摘要 ( 1061 )   PDF (720KB) ( 3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79例肾透明细胞癌(RCCC)组织和43例正常肾组织中MMP-2和CXCR4的表达。结果  79例RCCC中MMP-2和CXCR4的阳性表达率为73.4%、77.2%,高于在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6.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20、45.009,P<0.01),其表达与RCCC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3.978~5.657, P<0.05)。MMP-2和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1, P<0.01)。结论   MMP-2和CXCR4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有相关性,可能在肿瘤的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麝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及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的影响
    吴玉生1,刘雪莹1,姜文杰2,张道杰3
    2010, 48(6):  111-114. 
    摘要 ( 1235 )   PDF (378KB) ( 2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麝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麝香组23例,采用麝香注射液加常规药物治疗。动态观察患者急性期、病程第6天、12天时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周围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nuclear,PMN)表面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以及临床疗效,并与23名健康人比较。结果  两组急性期患者血清MCP-1水平及PMN-CD11b/CD18表达显著升高(P<0.01)。第6天时麝香组血清MCP1降至健康组水平(P>0.05);对照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健康组(P<0.05),第12天测得值与健康组相当(P>0.05)。两组CD11b/CD18表达于第6天呈现峰水平,第12天时显著回落(P<0.01),麝香组达健康组水平(P>0.05),对照组仍高于健康组水平(P<0.05);治疗30d时,麝香组显效、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4.29,P<0.05)。结论  麝香注射液对脑梗死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并通过这种作用,提高了疗效。

    联合检测诱导痰和纤支镜活组织端粒酶活性对肺癌诊断的意义
    李红梅1,冯锐2,王子轩3,辛鲁群1
    2010, 48(6):  115. 
    摘要 ( 1075 )   PDF (340KB) ( 4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诱导痰和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对80例肺癌患者和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分别检测其诱导痰和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肺癌患者诱导痰和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端粒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P<0.001),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两种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和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2.5%(50/80)和60.0%(48/80)、72.0%(36/50)和70.0%(35/50)、66.2%(86/130)和63.8%(83/130);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5%(66/80)、64.0%(32/50)和75.4%(98/130)。结论  诱导痰和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非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26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于迎, 裴斐, 赵冰, 胡昭
    2010, 48(6):  118-121. 
    摘要 ( 1407 )   PDF (372KB) ( 4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非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aHUS) 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探讨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26例aHUS患者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  26例aHUS患者中,家族性HUS 1例,特发性HUS 18例,继发性7例(妊娠相关HUS 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恶性高血压1例,外伤后HUS 1例)。aHUS前驱症状包括恶心/呕吐(73%)、肉眼血尿(65%)、发热(50%)、皮肤粘膜出血(46%)、上呼吸道感染(35%)、少尿或无尿(31%)、腹痛(31%)等。15例aHUS行血浆置换(PE)治疗,其中6例PE+血液透析(HD),1例行PE+持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HD;4例单纯HD,1例行HD+CVVH;8例aHUS患者给予血浆输注。aHUS 18例纳入预后分析,完全有效14例,部分有效4例;肾脏预后肾功能正常16例,ESRD 2例,其中1例肾移植。结论  本组aHUS以特发性为主,继发原因有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高血压和外伤,临床表现多样且危重,PE和血浆输注为主要治疗,预后较差。

    山东某高校大学生肠易激综合征与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
    董艳艳,李延青,左秀丽,李长青
    2010, 48(6):  122-125. 
    摘要 ( 1513 )   PDF (338KB) ( 2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山东某综合性大学大学生肠易激综合征(IBS)与功能性便秘(FC)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009年2~3月以自填式问卷的形式,随机抽样调查山东省某高校2500名本科生的IBS和FC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问卷包括罗马Ⅲ诊断问卷、医院焦虑与抑郁评分量表(HAD)、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等。结果  共回收2126份有效问卷,IBS组167人,FC组115人。IBS和FC的发病率分别为7.85%和5.41%,IBS便秘型最多(36.5%), 其次是IBS 腹泻型(31.1%)和IBS混合型(23.9%)。FC中最常见的症状是排便需要明显用力(93.9%)和排便不尽感(93.0%)。IBS和FC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在生活因素中,少运动和IBS有关,近一年的负性生活事件与FC有关。结论  山东省某高校大学生的IBS及FC的患病率低于国外报道水平。少运动和负性生活事件分别是IBS和FC发病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