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58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0-10-10
      
    "新冠肺炎流行时空动态、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专题
    生活方式医学
    马欣
    2020, 58(10):  1-6, 1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1151
    摘要 ( 8832 )   HTML ( 0 )   PDF (1552KB) ( 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活方式医学是一门新兴医学专科,针对慢性疾病的成因,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循证医学改良,以非药物、非手术的方式达到慢性疾病的预防、逆转与康复的目的。2017年美国率先举办生活方式医学专科认证考试,并逐步纳入全民医保体系,成为慢性疾病的一线治疗手段。随后,世界各国纷纷成立生活方式医学会,积极参与这次全球性的健康运动?以此作为各国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我国政府于2016年和2019年分别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中,着重提出"建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全民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医学在中国的落地发展将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学科抓手,为全民健康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气候变化下的新发传染病风险
    黄存瑞,邓诗舟
    2020, 58(10):  7-1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37
    摘要 ( 1278 )   HTML ( 0 )   PDF (2741KB) ( 2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频发,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气候变化驱动的地球环境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平衡,使得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并影响病原体及其中间宿主的繁殖、存活、传播及分布范围,从而加剧了新发传染病的风险。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与病原体之间的复杂联系,未来应通过多学科和多领域的合作以应对新发传染病的重大挑战。

    地理信息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进展述评
    李秀君,李新楼,刘昆,赵晓波,马盟,孙博
    2020, 58(10):  13-19.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891
    摘要 ( 4292 )   HTML ( 0 )   PDF (1293KB) ( 9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在描述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分布状况、地域传播特征、不同区域疫情风险等级和早期预测预警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实例,从而为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述评,为进一步提升防控水平提供参考,指导实施更加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

    SEIQCR传染病模型的构建及在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卫生防控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徐丽君, 刘文辉, 刘远, 李美霞, 罗雷, 欧春泉
    2020, 58(10):  20-2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75
    摘要 ( 1365 )   PDF (1200KB) ( 2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易感者(S)-潜伏者(E)-发病者(I)-隔离者(Q)-确诊者(C)-恢复者(R)模型(SEIQCR),并初步用于评价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 方法 在SEIR传播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添加隔离模块和确诊模块,建立联合考虑潜伏期传播规律和追踪隔离干预措施的SEIQCR传播动力学模型。以2020年1月13日至2020年3月17日广州市疫情数据为基础,拟合得到SEIQCR模型的动力学参数。 结果 SEIQCR模型显示预测每日发病数与实际发病数高度吻合(R2=0.93)。启动一级响应之后,时变再生数(Rt)呈快速下降趋势,提示本地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广州市COVID-19疫情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各地方政府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全力遏制COVID-19 传播。SEIQCR模型的构建策略可为其他地区的干预措施评估提供方法学借鉴。
    武汉交通管制和集中隔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金新叶,卢珍珍,丁中兴,陈峰,彭志行
    2020, 58(10):  25-3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12
    摘要 ( 1200 )   PDF (3668KB) ( 3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定量评价武汉市采取交通管制和集中隔离措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控制作用,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SEIR动力学模型,考虑无症状感染者和未确诊隔离患者的特征,构建SEIAHR模型。基于防控措施的实施时间,将疫情分为三阶段,并分别进行参数拟合和计算基本再生数,并对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 交通管制和集中隔离实施后,R0显著降低,三阶段的R0分别为3.684 1(95%CI:3.106 1~4.048 0)、2.178 8(95%CI: 1.725 8~3.577 6)、0.362 5(95%CI: 0.349 9~0.367 6),发病高峰也发生前移,从交通管制前的2020年4月19日前移至2020年3月14日,疫情规模也在防控措施的作用下减小。 结论 武汉交通管制和集中隔离措施对于疫情控制具有相当良好的作用,可以为其他国家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基于泊松过程的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再生数估计及流行动态分析
    朱雨辰,李春雨,齐畅,王莹,刘利利,张丹丹,王旭,康殿民,李秀君
    2020, 58(10):  32-3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683
    摘要 ( 1543 )   PDF (2560KB) ( 4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动态,为未来预防和控制COVID-19二次暴发以及其他新发传染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的559例COVID-19确诊病例信息,确定病例的感染日期,基于泊松过程建立传播模型并计算山东省COVID-19疫情期间的基本再生数和瞬时再生数,并对比分析基于顺序贝叶斯和时间-依赖方法的瞬时再生数估计结果。 结果 确诊病例的发病日期与被报告日期的天数之差大致服从威布尔分布。山东省COVID-19开始暴发时,基本再生数R0=2.64(95%CI:1.37~4.51),瞬时再生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致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且3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均显示出此种趋势。 结论 经过防控措施的干预后,山东省COVID-19的本地流行已经基本结束,但仍需提高警惕,防止疫情二次暴发。
    河南省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动态
    李春雨,朱雨辰,齐畅,刘利利,张丹丹,王旭,徐学利,李秀君
    2020, 58(10):  38-4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642
    摘要 ( 1077 )   PDF (1792KB) ( 30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河南省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动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评估干预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信阳市官方报道的COVID-19病例数据和个案信息,确定感染日期,并由此估计潜伏期,构建SEIR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同时模拟分析改变防控措施实施时间时疫情的动态变化。 结果 信阳市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274例,罹患率为3.72/10万;潜伏期的中位数为6.00(4.00,7.25)d。模型分析显示,信阳市疫情的基本再生数R0=2.86,采取防控措施后有效再生数降至0.29;若提前3 d采取防控措施,病例数降低50.5%,而推迟3 d采取防控措施,病例数将增加1倍。 结论 信阳市COVID-19疫情快速扩散,但在国家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下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潜伏期估计
    佘凯丽,张丹丹,齐畅,刘廷轩,贾艳,朱雨辰,李春雨,刘利利,王旭,苏虹,李秀君
    2020, 58(10):  44-5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44
    摘要 ( 1372 )   PDF (6810KB) ( 1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3月8日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并估计其潜伏期,为进一步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规律和制定区域性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安徽省及其各个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资料,采用空间自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全局及局部聚集性分析,揭示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根据病例的暴露和发病时间,估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分布特征。 结果 安徽省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990例,死亡病例6例,粗病死率为0.61%。自安徽省首例确诊病例以来,确诊人数迅速增多,2月6日出现单日最多确诊病例74例,而后逐渐下降。确诊病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91岁,主要集中在31~60岁(65.19%),男女比1.16∶1,具有一定的聚集性,1月22日至1月29日期间,具有湖北省暴露史病例占比高达75%,随后明显下降。截至3月8日,安徽省16个地市均有确诊病例报告,其中合肥、阜阳、蚌埠为本次疫情受影响较大的地区,病例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1月31日前,病例增长以湖北省输入病例为主,本土病例散在发生,随后逐渐转向本地接触传染扩散为主。Gamma分布拟合潜伏期效果较好,以此估计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5.64(95%CI: 5.11~6.22)d。 结论 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与其他省份基本一致,前期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各地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的推进,需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积极防治疫情反弹。
    基于地理加权广义线性模型探索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因素
    齐畅,朱雨辰,李春雨,刘利利,张丹丹,王旭,佘凯丽,陈鸣,康殿民,李秀君
    2020, 58(10):  53-59.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694
    摘要 ( 1302 )   PDF (7126KB) ( 2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空间分布与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山东省疫情的区域分布特征,为指导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1日山东省COVID-19确诊病例数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广义线性模型(GWGLM)分析COVID-19确诊病例数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空间异质性及其相关关系。 结果 对558例确诊病例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预算支出、湖北迁入规模占比和距武汉的空间距离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口越密集、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公共预算支出越多,则确诊病例数越多;绝大多数县区的湖北迁入人口规模和距武汉的空间距离与确诊病例数呈负相关。GWGLM的R2为0.363,模型可解释COVID-19确诊病例数总变异的36.3%。 结论 GWGLM能够揭示COVID-19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有助于局域精准施策,应根据各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确诊病例数的局域关系制定不同区域的分级防控措施。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生重型、危重型的影响因素
    刘军,李欢,张仕玉,张鹏,艾思奇,田飞,林华亮
    2020, 58(10):  60-65.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690
    摘要 ( 1278 )   PDF (956KB) ( 1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发生重型、危重型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截至2020年3月18日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现住址为湖北省的COVID-19确诊病例数据,根据患者是否出现重症或危重症,把患者分成两组:轻型/普通型患者及重型/危重型患者。描述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和暴露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COVID-19患者发生重型、危重型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确诊病例48 814例,其中轻型/普通型患者38 73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10 084例。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4(41,65)岁。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男性、离退休人员/居家办公者、武汉市民、外来人口、发病到诊断更长的时间间隔、低温、高浓度PM2.5/PM10/SO2/O3暴露增加COVID-19患者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的风险。 结论 高龄、男性、离退休人员/居家办公者、武汉市民、外来人口、发病到诊断更长的时间间隔、低温、大气污染暴露是COVID-19患者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的危险因素,应重视具有这些特征人群的疫情防控。
    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与空间分析
    贾艳,李春雨,刘利利,佘凯丽,刘廷轩,朱雨辰,齐畅,张丹丹,王旭,陈恩富,李秀君
    2020, 58(10):  66-7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46
    摘要 ( 1421 )   PDF (4552KB) ( 3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确诊病例数与地理、人口学因素间的相关性,以便为疫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浙江省2020年1月21日至2月19日的COVID-19确诊病例数据;描述性分析确诊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及暴露史特征;以县区为单位,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并使用层次聚类分析对11个地市进行分类;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确诊病例数与地理、人口学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确诊病例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60岁(848例,占71.4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各地市在1月29日前后达到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峰值,在1月30日之后,新增确诊病例以其他地区暴露为主。浙江省各县区确诊病例数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聚集热点集中在温州和台州的部分县区。将11个地市划分为4类,温州、宁波分别为一类,杭州和台州归为一类,其他地市归为一类。武汉迁入人口规模与病例数呈正相关(rs=0.93, P<0.001)。 结论 浙江省COVID-19疫情前期以湖北地区暴露病例为主,后期以续发病例为主,病例聚集热点为温州、台州的部分县区,目前浙江省疫情防控已见成效,应继续实行控制措施,防止重点地区出现疫情反弹,积极应对返工、返学带来的疫情风险,并加强对高危地区输入人员的监测和管理。
    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分析
    刘廷轩,齐畅,佘凯丽,贾艳,朱雨辰,李春雨,刘利利,王旭,章志华,李秀君
    2020, 58(10):  74-8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45
    摘要 ( 1335 )   PDF (4856KB) ( 29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为河北省疫情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河北省2020年1月22日至2月27日COVID-19疫情数据,揭示该省疫情的流行特征;采用时空扫描的方法对疫情的聚集性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报告首例COVID-19确诊病例,截至2月27日全省共报告COVID-19病例318例,其中包括湖北(含武汉)输入病例80例(25.16%),武汉输入病例69例(21.70%);全省病例男女比例为1.06∶1,30~69岁(70.76%);2月5日至2月10日为疫情高峰期,2月7日单日最高确诊24例,随后确诊病例逐渐下降,截至3月12日已连续14 d无新增确诊病例;河北省11个地市均发现COVID-19疫情,疫情覆盖范围达河北省82个区(县)(82/175,46.86%),其中疫情最严重的区(县)为唐山市迁安市(30例);11个地市均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共发现聚集性病例239例,其中110例(46.03%)是家庭聚集性传播导致。唐山市迁西县、遵化市及迁安市的时空聚集性最高,聚集时间为2月5日至2月15日(RR=15.69,LLR=61.75,P<0.01)。 结论 河北省COVID-19疫情为全人群普遍易感,早期以境内省外输入性病例(以下简称“输入性病例”)为主,后期以本地病例为主,全省聚集性疫情占2/3,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国家启动一级响应后,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复工复学的逐步推进和境外输入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增加,仍需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
    基于时空统计方法分析温州市2020年1~3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聚集性分布
    刘利利,贾艳,齐畅,朱雨辰,李春雨,佘凯丽,刘廷轩,李秀君
    2020, 58(10):  82-8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35
    摘要 ( 1256 )   PDF (7026KB) ( 2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时空统计分析探索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政府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1日温州市12个县区武汉返温病例与接触过确诊患者的本地继发COVID-19病例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运用ArcGIS 10.5制作发病数地图进行可视化,利用SaTScan 9.6进行时空聚类分析,比较武汉返温病例与本地继发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本地继发病例聚集的原因。 结果 截至2020年3月1日,温州市COVID-19累计发病数为504例,发病率为6.08/10万。累计出院数为447例,其中武汉返温病例为168例,接触过COVID-19确诊患者的本地继发病例为221例,两类病例时空聚类分析结果均存在明显时空聚集性,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主要聚集区为乐清市、瑞安市与永嘉县。 结论 温州市COVID-19发生存在时空聚集性,武汉返温人员较多的县区,本地继发病例相对较多。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性加强武汉返温病例重点聚集区的防控与人员管理,加强来温人员排查和服务工作,降低一切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风险。
    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析
    张辉, 宋姝璇, 刘继锋, 贺真, 邵中军, 刘昆
    2020, 58(10):  89-9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674
    摘要 ( 2328 )   PDF (4006KB) ( 19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收集西安市COVID-19疫情病例个案信息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截至2020年3月31日西安市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25例,其中男67例,女58例,13~89岁,平均(48.23±15.94)岁,35~54岁55例(44%)。含输入性病例52例,本地续发病例73例;流行病学史明确者117例,接触史不明者8例;死亡3例。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3起涉及病例89例,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13起(56.52%),涉及病例38例(42.70%)。报告病例数居全市前3位区县依次是雁塔区(29例)、新城区(20例)和莲湖区(16例)。流行曲线显示前两次疫情高峰分别出现在1月28日(11例)和1月31日(10例)。病例从发病到首诊时间1.0(0.5,3.0)d,从首诊到确诊时间4.0(3.0,6.5)d,从发病到确诊时间7.0(4.0,10.0)d。输入病例和续发病例从首诊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7,P=0.035);首诊前服药和未服药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0,P=0.007)。 结论 西安市COVID-19 疫情可分为外省市输入病例、本地续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三个阶段,以家庭聚集性发病为主要流行特征。输入病例比续发病例更早确诊,首诊前是否服药可影响COVID-19确诊。防止境外病例输入是目前西安市疫情防控的重点。
    西安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族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白尧,陈志军,宋姝璇,贺真,陈保忠,邵中军,刘昆
    2020, 58(10):  95-99.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677
    摘要 ( 1371 )   PDF (2487KB) ( 27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族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COVID-19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的传播链,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 结果 本次疫情累计发现4例普通型、1例危重症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危重症病例最终死亡。首例病例A于2020年1月31日发病,其他病例在首例病例发病后的1~13 d内发病,病例B、C和D、E分别为二、三、四代病例。 结论 家族聚集性疫情是COVID-19的防控重点,及早发现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隔离,防止传播扩散有重要意义。
    淄博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族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王玲,曹海霞,张玲,张文娜,潘艳萍,史颖,张伟,崔峰
    2020, 58(10):  100-10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640
    摘要 ( 1147 )   PDF (2206KB) ( 20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淄博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聚集性疫情中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2020年1月10日,为杭州务工返乡人员,最后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020年2月14日。共波及244人,发现14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男11例,女5例,23~84岁,年龄中位数为50岁,罹患率为6.56%(16/244)。疫情波及2个区县,4个乡镇,4个村居,8个家庭。潜伏期最长为10 d,最短为3 d,中位数4 d。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前发病11例,其中9例在小诊所就诊或自行服药。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数15 d,最长31 d,本次疫情共发生3~4代传播。 结论 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输入病例,未及时就诊,通过家族成员春节期间相互拜年,多次暴露引起的家族性聚集性疫情,提示应加强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村居对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管理职能。
    COVID-19疫情下医院服务区分布与隔离点设置方法的初步探讨
    黄家祺,肖霜,张俊,张志杰
    2020, 58(10):  105-11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95
    摘要 ( 1364 )   PDF (9764KB) ( 1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从空间设施布局优化的角度探讨疫情下的医院服务区分布与基于服务区设置集中隔离点的方法。 方法 基于Huff模型描绘了上海市三级医院的服务区空间分布;以最大化覆盖率为目标,采用位置分配模型预测医院选址的优化布局,设置潜在的候选位置。 结果 在上海市可收治病例的三级医院中,中心地区医院密度高;城乡医院服务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郊区医院的服务区面积大;优化配置布局的结果显示,可在松江区中心新增1家医院,在浦东新区中间区域增加适量医院。 结论 结合医院服务区分布,隔离点可以设置于各街道中与所属医院相近的位置,明确出现病例时各个隔离点对应送往的医院。优化布局建议在松江区和浦东新区增加三级医院。
    成人37例与儿童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比较
    王彬,布学慧,孔祥亘,张照华,吴谙诏,肖迪,蒋雪梅
    2020, 58(10):  112-11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40
    摘要 ( 1238 )   PDF (3800KB) ( 2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儿童病例与成人病例临床特点的差异。 方法 分析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4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案,分为儿童组及成人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成人组家庭聚集病例多见,儿童组均为家庭内传播病例。儿童组患者发热、咳嗽、咽痛(咽痒)、乏力(肌肉酸痛)症状均低于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闷、胸痛症状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患者肺部影像学无改变比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患者心肌酶增高比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增高比率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AA)增高比率低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降钙素原(PCT)增高,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比率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治疗方案较成人组简单。 结论 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COVID-19的主要途径。相比于成人患者,儿童患者临床症状轻微,CT病变较轻,无明显肝损害及心肌损害,各炎症指标变化不明显。
    新型冠状病毒病患者病毒核酸反复阳性超60天2例报告
    孔祥亘,布学慧,王彬,蒋雪梅
    2020, 58(10):  117-119.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47
    摘要 ( 1185 )   PDF (3784KB) ( 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医学
    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制备及对15例患者临床应用初试
    李焕杰,欧兰香,陈虹,陈健,耿军,高志鹏,王岩,丁兴龙,陈振,朱之炜,刘伦琴,汪运山
    2020, 58(10):  120-12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741
    摘要 ( 1804 )   PDF (3530KB) ( 3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开发一种快速检测SARS-CoV-2病毒的IgM-IgG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并优化研发及应用策略,分析IgM-IgG抗体联合检测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表达纯化SARS-CoV-2病毒S蛋白的RBD和NTD结构域,通过胶体金制备工艺包被抗原及多克隆抗体,制备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收集15例阳性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分析,计算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分析SARS-CoV-2抗体IgM-IgG对病毒响应的过程。 结果 在15例核酸RT-PCR检测阳性的患者血清样本中,IgM-IgG联合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73.33%,其中IgM阳性占总标本数的53.33%,IgG阳性占总标本数的60.00%;5例境外人员中有3例为抗体阳性;对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病毒感染1周以上的患者共7例,抗体检测全部为阳性;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73.33%,特异性95.00%。 结论 IgM-IgG联合抗体检测法具有快速、方便、易操作等特点,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辅助手段对疑似患者(尤其是境外人员及无症状患者)进行初筛;且IgM-IgG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推测患者病毒感染过程的依据;快速检测IgM-IgG抗体将为COVID-19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优化、验证及分析
    周云英,张通,钊倩倩,王海岩,汪运山
    2020, 58(10):  127-13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923
    摘要 ( 2216 )   PDF (3218KB) ( 38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优化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提高阳性检出率。并与市售试剂盒进行对比,对临床使用提出指导。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3月在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等6家2019-nCoV核酸检测单位的确诊患者88例及阴性患者572例,共计660例。通过对2019-nCoV的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设计更加灵敏的引物、探针,优化buffer配比及扩增过程。采用交叉实验及内源性物质干扰实验评价其特异性。另外选择3家市售核酸检测试剂盒,对梯度稀释的阳性核酸样本进行对比验证实验。 结果 优化后的开放读码框1a/b(ORF1ab)、核衣壳蛋白(N)对于2019-nCoV的RNA靶点,比市售试剂盒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当核酸样本中1个病毒浓度为1个拷贝时即可检出,同时扩增曲线更加优越。相比较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或自行设计引物的试剂盒,ORF1ab的灵敏度提高了2倍(1∶10 vs 1∶5);而N基因的灵敏度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自行设计引物的试剂盒提高了8倍(1∶80 vs 1∶10),比WHO试剂盒提高了2倍(1∶80 vs 1∶40)。临床验证实验显示,鼻咽拭子检测准确度均为100%,与其他感染部位相同或感染症状相似的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试剂盒的分析特异性为100%,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为100%。 结论 优化后的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解决核酸检测假阴性,提高阳性率,将对低病毒载量患者及出院患者的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例报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例报告
    牛占丛,王彦霞,王晓亚,王晓庆,李亚轻,边竞
    2020, 58(10):  134-13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288
    摘要 ( 1026 )   PDF (2646KB) ( 1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