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5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1-08-10
      
    生殖免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专题
    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陈子江, 颜军昊
    2021, 59(8):  1-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861
    摘要 ( 2594 )   HTML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PDF (1430KB)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良好的子宫内膜状态是成功妊娠的关键,而在整个月经周期中仅在种植窗期内膜才拥有良好的容受性。据报道,约有2/3的胚胎植入失败或妊娠丢失归咎于子宫内膜的原因。因此,针对引起不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因素及具体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及时诊断并有效治疗相关不孕疾病,改善妊娠结局。综述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多种因素,以期为深入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生理病理机制提供思路。
    NK细胞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不孕的分子机制
    单婧,王晓秋,李大金
    2021, 59(8):  8-1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958
    摘要 ( 1417 )   HTML ( 16 )   PDF (1370KB) ( 8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K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不同活化状态的NK细胞具有不同的免疫效应,与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虽为良性病变,但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生长的特性与肿瘤相似,且受损的在位子宫内膜与胚胎着床失败相关,是EMS相关不孕的重要病因。虽然目前已明确异位灶微环境免疫失调是促进异位灶种植生长的重要因素,且NK细胞是异位灶异常免疫微环境形成的关键细胞,但深入的致病机制及其在位子宫内膜损伤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本文梳理了近年来NK细胞参与EMS发病的相关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EMS及EMS相关不孕的发病机制,为EMS的防治及EMS相关不孕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抗凝药物在反复不良妊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张建平,罗莺儿
    2021, 59(8):  14-19.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825
    摘要 ( 823 )   PDF (1384KB) ( 1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良妊娠主要包括自然流产、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早产以及羊水过少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以及其他血栓前状态均可导致机体病理性血液高凝状态,引起以上各种妊娠并发症。抗凝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不仅可以抗凝,改善胎盘血流,还存在抗炎、抑制补体等调节滋养细胞功能的作用。因此,根据病因采取单独或联合的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在反复不良妊娠患者中应用广泛。论文对抗凝药物在反复不良妊娠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从风湿免疫角度谈生殖免疫的一些思路
    杨岫岩,张建瑜
    2021, 59(8):  20-2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866
    摘要 ( 1688 )   HTML ( 17 )   PDF (1495KB) ( 6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殖免疫已经成为生殖医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免疫助孕和免疫保胎的理念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综述以风湿免疫科医生的角度去思考一些生殖免疫的问题,包括从风湿免疫病的角度看抗磷脂综合征的不良妊娠;也讨论了与风湿免疫病相关的生殖问题;提出了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对子宫内膜的免疫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可能对生殖免疫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为生殖科医生提供一些触类旁通的思路。
    母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乔宠,王婷婷
    2021, 59(8):  24-3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794
    摘要 ( 2671 )   HTML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PDF (1464KB)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母胎界面在对同种半异体胎儿产生耐受性的同时保持对感染的防御,在生殖学和免疫学引起了广泛关注。母胎界面是正常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关键部位,主要由滋养细胞、蜕膜免疫细胞、蜕膜基质细胞共同组成,对母胎界面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人类妊娠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母胎免疫的研究成果,围绕母胎界面的关键细胞功能、细胞及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进行说明,旨在此基础上阐述母胎免疫调节机制。
    免疫治疗在胚胎反复种植失败中的应用进展
    邓晓惠,郭玲
    2021, 59(8):  32-3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877
    摘要 ( 1238 )   HTML ( 12 )   PDF (1532KB) ( 5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是现代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发病因素繁多且复杂。随着生殖免疫学的不断兴起,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因素在胚胎种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针对性的免疫治疗方法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妊娠结局。本文主要从RIF免疫因素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免疫治疗方法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免疫抑制剂在风湿病相关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国云飞,舒强
    2021, 59(8):  38-4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935
    摘要 ( 1144 )   HTML ( 4 )   PDF (1328KB) ( 1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复发性流产(RSA)的主要病因之一为合并风湿免疫病。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在RSA合并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其治疗效果也普遍得到认可。由于RSA合并风湿免疫病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对于免疫抑制剂的适应证及用法用量亟待进一步规范。论文结合近年的临床指南和科学研究进展,从RSA定义、风湿病与RSA相关性、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述评,提高读者对于相关疾病及药物的认识,为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参考。
    基础医学
    脂联素通过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及相关通路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
    孟婷婷,王淑亚,吴会会,陈嘉敏,郑燕,李莹,苏国海
    2021, 59(8):  44-5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228
    摘要 ( 973 )   PDF (5311KB) ( 17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脂联素(APN)通过调控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及相关通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出生3d Wistar大鼠中分离出原代心室肌细胞(NRVMs)。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RVMs的骨架蛋白α-SMA的表达。将提取的NRVMs分为空白组、1 nmol/L组、10 nmol/L组、100 nmol/L组、500 nmol/L组,检测不同浓度AngⅡ对NRVMs的作用。将NRVMs分为空白组、AngⅡ组、APN+AngⅡ组、AngⅡ+APN+si-sFRP2组、AngⅡ+APN+LiCl组、APN组、SP600125+AngⅡ组以及SB203580+AngⅡ组检测APN对AngⅡ作用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sFRP2的表达量以及Wnt/β-catenin、p38/JNK通路的激活。采用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心肌肥厚相关指标以及sFRP2的表达水平。 结果 在NRVMs中加入AngⅡ24 h后,与空白组相比,1 nmol/L组、10 nmol/L组、100 nmol/L组、500 nmol/L组ANP、BNP的表达升高(FANP=27.30, P=0.002;FBNP=38.18, P=0.002),p-JNK和p-p38表达均升高(Fp-JNK=57.65,P<0.001; Fp-p38 =8.880,P=0.018),sFRP2的表达下调(FAngⅡ=47.53,P<0.001)。加入APN预处理1 h后,与单加AngⅡ组相比,APN+AngⅡ组NRVMs心功能损伤标志物ANP、BNP的表达降低(FANP=101.8,P<0.001;FBNP=51.14,P<0.001),sFRP2的含量上调(F=88.93,P<0.001),同时Wnt/β-catenin(F=41.33,P=0.006)及p38/JNK(Fp38=73.42,P<0.001;FJNK=39.28,P=0.002)通路的激活被抑制。加入p38/JNK通路抑制剂后,能够达到APN预处理的效果(FANP=122.9, P<0.001; FBNP= 202.3, P<0.001)。 结论 APN可能通过上调sFRP2,抑制Wnt/β-catenin、p38/JNK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
    防纤汤对放射性肺炎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郭曼,刘鹏,龙麟
    2021, 59(8):  53-6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008
    摘要 ( 1017 )   PDF (12560KB) ( 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防纤汤对放射性肺炎大鼠肺部组织病理、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防纤汤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方法 将9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和3个治疗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利用6 mV X射线对治疗组、模型组大鼠全胸照射,总剂量20 Gy,进行放射性肺炎大鼠造模处理,治疗组予灌胃防纤汤,模型组及空白组予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照射后第1天灌胃用药直至照射后6周,照射后第2、4、8周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取材,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7(IL-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C 反应蛋白(CRP)、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A、SP-D)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肺组织充血及水肿较轻或无,炎症细胞浸润性少或无,间质内存在较少或无胶原纤维增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IL-3、IL-6、IL-7、TNF-α、TGF-β、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中剂量治疗4周,P值分别为0.012、0.033、0.027、0.018、0.024、0.009),SP-A、SP-D水平均明显降低(中剂量治疗4周,P值分别为0.004、0.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L-3、IL-6、IL-7、TNF-α、TGF-β、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SP-A、SP-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结果分析发现,IL-6与SP-A、SP-D呈强负相关性,IL-3、IL-7与SP-A、SP-D呈负相关性,TNF-α、TGF-β与SP-A、SP-D呈弱正相关性。不同剂量的治疗组对大鼠肺组织病理和所检测的体液因子的影响具有剂量相关性。 结论 防纤汤改善放射性肺损伤炎性程度的疗效明确。SP-A、SP-D的变化与IL-3、IL-6、IL-7、TNF-α、TGF-β具有相关性,推测防纤汤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SP-A、SP-D水平,抑制炎症因子IL-3、IL-6、IL-7的释放。
    临床医学
    自然周期联合黄体期卵巢刺激助孕和双重刺激助孕效果的对比分析
    陈伟,郭情情,徐金,方园,孙梅,盛燕
    2021, 59(8):  61-6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708
    摘要 ( 995 )   PDF (2177KB) ( 2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然周期联合黄体期卵巢刺激(NLPS)和双重刺激方案(DuoS)助孕结局和费效比。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356例患者的376周期治疗,分为137个NLPS周期组和239个DuoS周期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特征、治疗过程、结局变量、单周期花费和每获得一个优质胚胎的费效比,并进一步比较黄体期和卵泡期阶段结局和费效比。 结果 NLPS组与DuoS组获卵数(P=0.41)、两个原核(2PN)数(P=0.74)、优质胚胎数(P=0.10)、临床妊娠率(P=0.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LPS组单周期花费更低(P<0.01),但DuoS组每获得一个优质胚胎的费效比更低。黄体期获卵数、2PN数和优质胚胎数均高于卵泡期(3.47±4.26 vs 1.13±1.21,Z=-8.59, P<0.01;2.03±2.59 vs 0.62±0.87,Z=-7.77,P<0.01;0.80±1.27 vs 0.24±0.50,Z=-6.52,P<0.01),单周期花费也较高(P<0.01),但费效比更优。 结论 NLPS可获得与DuoS相同的临床结局,单周期花费更少,但DuoS费效比更优。联合LPS治疗时LPS对最终结局贡献更大,费效比也更优。
    30例骨性Ⅲ类畸形扁桃体肥大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模拟上气道内部气流的变化
    王延海,刘尹莉,刘东旭
    2021, 59(8):  67-7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148
    摘要 ( 1160 )   PDF (3319KB) ( 1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构建骨性Ⅲ类扁桃体肥大儿童的上气道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评价患者扁桃体切除术后上气道内气流特性的变化,为该类患儿适宜临床疗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30例骨性Ⅲ类扁桃体肥大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前后的上气道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将扁桃体Ⅲ度肥大者纳入A组(18例)、Ⅳ度肥大者纳入B组(12例),重建其术前(T1)、术后(T2)上气道立体模型并应用CFD模拟上气道内的气体流动,评价咽部代表平面(a:后鼻孔平面;b:鼻咽最小截面;c:鼻咽与腭咽交界处;d:腭咽最小平面;e:腭咽与舌咽交界处;f:舌咽段扁桃体最大处平面;g:舌咽与喉咽交界处;h:喉咽下缘平面)的面平均压力与面平均速度、f平面的最大速度(Vmax)与最小压力(Pmin)、咽部最大气流速度(Pharynx-Vmax)、上气道最大气流速度(UA-Vmax)、咽部气流阻力(Rpharynx)、后鼻孔到f平面的压降(dP)及dP与流量比值(PQR)的变化。 结果 B组受试者代表平面的面平均压力、面平均速度在T2期降低,a、b、c、d、e、f、g平面的面平均压力与d、e、f、g、h平面的面平均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截面参数在T2期也呈下降趋势,b截面的面平均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VmaxPmin、Pharynx-Vmax、UA-Vmax、Rpharynx、dP与PQR,B组受试者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a、b、c平面的面平均速度与h平面的面平均压力,A、B两组的其他所有测量指标差异在T1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测量指标差异在T2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从流体力学角度看,扁桃体切除术可有效改善骨性Ⅲ类扁桃体Ⅳ度肥大儿童上气道内部的流体特性,而对于骨性Ⅲ类扁桃体Ⅲ度肥大儿童上气道内部的气流影响不大。
    80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腭侧面沟和根管的CBCT影像形态学观察
    尹增正,聂晓琨,王煜,马志德,熊世江
    2021, 59(8):  74-79.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269
    摘要 ( 1794 )   PDF (3680KB) ( 2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口腔锥形束CT(CBCT)技术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根管及颊根腭侧面沟的形态进行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观测就诊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的400例患者的80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CBCT影像,以Vertucci分类法为依据,确定牙根和根管的形态,对有颊根腭侧面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形态学研究。 结果 上颌第一前磨牙最常见牙根类型为单根型(62.6%),其次为双根型(36.1%),三根型(1.3%)较少见。根管形态中最常见的为Ⅳ型,约占44.0%,然后依次是Ⅱ型、Ⅰ型和Ⅲ型。61.6%的双根型可以观察到颊根腭侧面沟,沟的平均深度和长度分别为0.60、3.25 mm,对应的腭侧壁的最小厚度平均值为0.59 mm。 结论 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复杂,颊根腭侧面沟的存在加大了根管治疗的难度,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根管形态和颊根腭侧面沟形态的研究,有助于口腔医生了解其解剖特征,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丙戊酸对134例放疗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生存和肿瘤复发的影响
    孙庆杰,张怡莎,管尚慧,凤志慧
    2021, 59(8):  80-85.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440
    摘要 ( 1149 )   PDF (1010KB) ( 20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丙戊酸(VPA)对放疗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生存与肿瘤复发影响的分析,旨在从临床角度提供VPA增强放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作用的研究依据。 方法 回顾性研究数据来自2012~2016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科接受手术和放疗的134例胶质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随访记录,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这些神经胶质瘤患者服用VPA对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 结果 134例胶质瘤患者OS中位生存期为49个月,PFS中位生存期为52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PA、病理分级、年龄和化疗与胶质瘤患者预后有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在调整了年龄、病理分级和化疗的作用后,显示患者术后放疗并服用VPA可以改善胶质瘤患者的OS(HR=0.49,95%CI:0.30~0.80)和PFS(HR=0.56,95%CI:0.33~0.93)。 结论 VPA可以显著提高放疗神经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并且降低肿瘤的复发。
    110例原位心脏移植临床经验
    邹俊逸,张辉,张歆杰,李子佳,许明雷,王东
    2021, 59(8):  86-9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619
    摘要 ( 1035 )   PDF (991KB) ( 5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110例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患者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脏外科(山东省心脏移植中心)2003年3月至2020年7月完成的110例原位心脏移植供者及受者资料,从围手术期处理、免疫抑制的维持、感染监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以及随访指导等方面进行总结。 结果 手术成功率94.5%,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右心功能不全(8.18%)、器官功能衰竭(15.76%)、急性排异反应(10.91%)、肺部感染(42.31%)及糖尿病(8.18%),均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1~20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4.2%、70.3%,其中9例存活超过10年。 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最有效方法。手术治疗是成功的关键,通过采取术前评估供、受体质量匹配以及肝肾功能,术后给予个体化抗排异治疗,及时监测抗排异药物浓度,尤其是围手术期采用药物治疗、呼吸机支持、机械循环辅助装置以及持续肾脏替代和血浆置换等的综合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
    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干式荧光发光四联检技术的建立及临床评价
    李晓非,惠星星,冯晓燕,吕松琴,黄山,杨永锐
    2021, 59(8):  92-9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555
    摘要 ( 2637 )   PDF (1473KB) ( 8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干式荧光发光传染病四联检技术,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性能。 方法 基于免疫层析和荧光发光平台,采用夹心法原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采用国家参考品进行评估,并与酶联免疫法平行检测临床样本,比较该技术的检测性能。 结果 干式荧光发光法传染病四联检技术符合国家参考品的标准要求。在临床性能评价中,对四项指标的检测灵敏度均大于95%,特异性HBsAg、抗-HIV和抗-TP大于95%,抗-HCV检测特异性为91%。四项检测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接近于1。与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相比较,四项检测指标的总符合率均在94%以上,Kappa指数均在0.9~1.0之间。 结论 建立的干式荧光发光传染病四联检技术与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是一种具有很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现场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能够满足临床检测需要。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
    孕期PM10和PM2.5暴露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翟一凡,王兆军,白硕鑫,林少倩,王方怡,杜爽,王志萍
    2021, 59(8):  99-10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301
    摘要 ( 1297 )   PDF (1197KB) ( 20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PM10和PM2.5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并进一步确定孕期PM10和PM2.5暴露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影响的关键窗口期。 方法 以济南市婴幼儿哮喘出生队列基线研究为基础,研究区域内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获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合济南市区17个监测站的颗粒物监测数据、孕期母亲的居住地址经纬度及监测站地址经纬度,使用反距离权重法得到每位母亲孕期的逐日个体暴露浓度,获得每位母亲整个孕期和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暴露浓度。结合广义相加模型与阴性对照暴露分析的方法探索孕期PM10和PM2.5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将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暴露情况同时纳入模型寻找关键窗口期。 结果 (1) 纳入4 602名研究对象,平均出生体质量为(3 420.98±465.27)g,母亲孕期PM10和PM2.5平均暴露浓度分别为114.15 μg/m3和54.71 μg/m3;(2) 整个孕期PM10和PM2.5暴露浓度每升高10 μg/m3,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别减少30.46 g(P=0.013)和51.81 g(P=0.028);其阴性暴露对照期PM10和PM2.5暴露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变化之间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M10: P=0.166; PM2.5: P=0.650)。(3) 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PM10和PM2.5暴露浓度每升高10 μg/m3,出生体质量分别降低11.56 g(P=0.004)和43.85 g(P<0.001)。孕晚期PM10和PM2.5暴露浓度每升高10 μg/m3,出生体质量分别降低13.09 g(P=0.001)和44.04 g(P<0.001)。 结论 母亲孕期大气PM10和PM2.5暴露会降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早期与孕晚期是其关键暴露窗口期。
    1 144例尿酸测值动态变化与痛风发病的关联性分析
    毛倩,王喆,管佩霞,刘玉洁,肖宇飞,杨毅,丛慧文,王廉源,石福艳,王素珍
    2021, 59(8):  107-11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204
    摘要 ( 1260 )   PDF (2459KB) ( 3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联合模型探讨男性和女性人群尿酸值的纵向动态变化与痛风发病的关联,为痛风疾病的早期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分析陕西省西安市某医院2007年至2014年1 144例健康人群体检数据,通过R 3.6.2软件,利用联合模型(结构包括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与Cox比例风险模型),基于共享参数α,探讨尿酸与痛风发病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参照尿酸正常值,按观测次数进行等级划分,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纵向数据下尿酸值的动态变化对痛风发病的作用大小。 结果 研究纳入1 144例受试者,随访期间有102例发生结局事件(痛风),其中,男性发病76例,女性发病26例,发病密度分别为34.21/万人年和16.15/万人年。联合模型结果显示,男性尿酸水平的纵向变化与痛风发病之间存在关联(HR=1.014 9,95%CI:1.010 6~1.019 2, P<0.001),女性尿酸值的纵向变化与痛风发病之间无关联(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相对于尿酸值处于正常范围的男性,尿酸转正常后发病风险增加4.458 0倍(HR=4.458 0,95%CI:2.528 0~7.862 0),尿酸波动后发病风险会增加4.679 0倍(HR=4.679 0,95%CI:2.716 6~8.058 0)。 结论 健康男性尿酸值的纵向波动会增加痛风发病的风险,应关注男性个体尿酸值的动态变化,降低痛风的发病风险。
    基于逆概率加权法的早期三阴性乳腺癌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价
    王喆,刘玉洁,毛倩,管佩霞,包绮晗,李承圣,乔晓伟,潘庆忠,王素珍
    2021, 59(8):  113-11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254
    摘要 ( 1642 )   PDF (1112KB) ( 6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逆概率加权法(IPTW)评价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和乳房切除术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方法 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收集2010至2015年诊断为T1-2N0M0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关资料,通过广义提升模型(GBM)估计倾向指数计算逆概率权重,加权均衡组间协变量后分析两种局部治疗方式对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 IPTW后,组间协变量达到完全均衡,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组的总生存率(OS)高于乳房切除术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组与乳房切除术组相比预后更好(HR=0.74,95%CI=0.65~0.84, P<0.001)。 结论 对T1-2N0M0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的疗效优于乳房切除术。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肺淋巴管肌瘤病1例
    许长娟,梁子婷,曾荣,黄思源,王静,董亮
    2021, 59(8):  119-12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606
    摘要 ( 1006 )   PDF (3332KB) ( 2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