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5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1-07-10
      
    基础医学
    DNA甲基化转移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褚晏,刘端瑞,朱文帅,樊荣,马晓丽,汪运山,郏雁飞
    2021, 59(7):  1-9.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055
    摘要 ( 1376 )   PDF (8641KB) ( 4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胃癌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表达的临床意义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运用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DNA甲基化转移酶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运用生存期分析软件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DNA甲基化转移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下载TCGA和GEO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分析DNA甲基化转移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结合蛋白互作网络进行DNMT3B的生物学功能研究。TCGA数据库分析DNMT3B升高促进胃癌进展的具体机制。 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3种DNA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生存分析结果发现,DNMT3A、DNMT3B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较短;DNMT3B表达与组织学分型相关,在肠型胃癌中表达较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促进DNMT3B表达;DNMT3B可能通过影响BUB1、HDAC2的甲基化促进胃癌的进展。 结论 DNA甲基化转移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DNMT3B是胃癌患者的一个预后指标,可能成为临床诊治胃癌的生物标志物。
    骨化三醇对哮喘中TGF-β1所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调控作用
    张倩,秦明明,何学佳,蔡秋景,张亚民,李庆苏,朱薇薇
    2021, 59(7):  10-1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335
    摘要 ( 880 )   PDF (6433KB) ( 20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骨化三醇对TGFβ1所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为哮喘气道重塑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筛选TGF-β1作用于BEAS-2B,诱导EMT的最佳时间,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与24、48、72 h TGF-β1组;筛选TGF-β1作用于BEAS-2B,诱导EMT的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与0.1、1、10、100 ng/mL TGF-β1组;加入骨化三醇预处理BEAS-2B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1组、骨化三醇组、TGF-β1+骨化三醇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N-Cadherin、p-Akt、p-mTOR的蛋白表达量;Transwell法和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 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空白组与24、48、72 h TGF-β1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245, P<0.001),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29, P<0.001);与空白组相比,1、10、100 ng/mL TGF-β1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68, P<0.001),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72, P<0.001),其中10 ng/mL TGF-β1处理细胞48 h,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最为显著;TGF-β1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诱导BEAS-2B间质标志物的表达,TGF-β1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加入骨化三醇预处理,可减弱TGF-β1所激活的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亦可减弱TGF-β1所诱导的BEAS-2B间质标志物的表达,骨化三醇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GF-β1与骨化三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Transwell检测结果和划痕试验结果表明,TGF-β1处理组BEAS-2B细胞迁移能力较空白组增强(P<0.001),与TGF-β1组相比,TGF-β1+骨化三醇组BEAS-2B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骨化三醇可抑制TGF-β1所诱导的BEAS-2B EMT,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发生;这一过程可能与骨化三醇抑制TGF-β1所激活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临床医学
    21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吕丽,姜璐,陈诗鸿,庄向华,宋玉文,王殿辉,安文娟,李倩,潘喆
    2021, 59(7):  19-25.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633
    摘要 ( 711 )   PDF (812KB) ( 1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女性发生骨质疏松(OP)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对OP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337例,根据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OP组(n=210)和正常骨量组(NBM组,n=127),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肾功、血脂等指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绝经时间、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多因素回归模型对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发生OP诊断预测价值。 结果 OP组患者的年龄(P<0.001)、糖尿病病程(P<0.001)、初潮年龄(P=0.001)以及患者绝经时间(P<0.001)均高于NBM组,而OP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低于NBM组(P=0.0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1.10,95%CI=1.01~1.21,P=0.031)、绝经时间(OR=1.17,95%CI=1.07~1.28,P<0.001)、合并肾病(OR=3.52,95%CI=1.42~8.75,P=0.007)及有钙摄取(OR=11.41,95%CI=4.94~26.34,P<0.001)为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而BMI(OR=0.86,95%CI=0.78~0.95,P=0.002)和有习惯性锻炼(OR=0.28,95%CI=0.13~0.60,P<0.001)为保护性因素。以这些变量构建的预测概率分值经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919,最佳诊断临界值为0.665,诊断效能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9.8%。 结论 年龄大、绝经时间长、合并肾病、低BMI及缺乏习惯性锻炼为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钙摄取与OP风险增加的相关性可能与有OP倾向的女性有意增加钙摄取有关。
    基于辅助生殖人群的复发性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回顾性分析
    赵冰清,高选,李江夏
    2021, 59(7):  26-3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102
    摘要 ( 865 )   PDF (828KB) ( 1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夫妇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临床诊疗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实施辅助生殖的1 438例(719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及3 292例(1 646对)自然流产1次患者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比较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发生率及其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比例差异,分析流产次数与染色体核型的关系。 结果 1 438例(719对)RSA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变异320例,其中男性染色体变异165例,女性染色体变异155例;染色体结构畸变占染色体变异的57.58%,其中相互易位比率最高;不同性别1次流产组与RSA组间染色体互相易位和罗伯逊易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染色体倒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P=0.83);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男女性染色体畸变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实施辅助生殖人群中自然流产1次患者的染色体畸变率低于RSA患者;RSA患者的染色体异常以染色体易位多见,且染色体畸变率与流产次数无关。
    激动剂长方案下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长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邬晓琳,李萍
    2021, 59(7):  32-3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1671
    摘要 ( 954 )   PDF (483KB) ( 1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n )的使用天数对卵巢反应良好者的获卵数量、胚胎发育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导致Gn使用时间延长的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 将3 054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按照Gn刺激时长分成A、B、C 3组(A组:Gn天数≤7 d;B组:8 d≤Gn天数≤10 d;C组:Gn天数≥11 d),比较3组患者的基础资料、COH资料、妊娠结局等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导致Gn刺激时间延长的因素。 结果 C组的体质量指数(BMI)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在3组中最高(P=0.001),抗缪勒管激素(AMH)及窦卵泡计数(AFC)水平在3组中最低(P值分别为0.022,0.002);A组Gn启动剂量、Gn总剂量、降调节天数在3组中最少(P值均<0.001)。3组的COH治疗及鲜胚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6、0.57、0.91、0.64)。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BMI、Gn启动剂量为Gn使用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较高的AMH和AFC、较低的FSH水平和较短的降调节天数是Gn使用时间延长的保护性因素(P<0.001)。 结论 Gn使用天数对IVF-ET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较高的BMI、Gn启动剂量会明显延长Gn使用时间,而较高的AMH和AFC、较低的FSH水平和较短的降调节天数可缩短Gn使用时间。
    影响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丽宇,肖娟,吕仙忠,段宝敏,洪凡真
    2021, 59(7):  38-4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482
    摘要 ( 913 )   PDF (440KB) ( 1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进行预后随访,探讨影响孕产妇DVT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DVT孕产妇(n=37)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栓是否消失将其分为血栓完全消失组(n=13)和血栓机化残留组(n=2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血栓完全消失组D-二聚体为1 340.50(659.00,2 447.75)ng/mL,血栓机化残留组D-二聚体为3 105.00(1 709.50,6 146.0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VTE危险因素评分:血栓完全消失组为(3.31±1.11)分,血栓机化残留组为(4.96±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本次妊娠并发子痫前期例数:血栓完全消失组0例(0%),血栓机化残留组6例(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结论 D-二聚体高浓度、 VTE危险因素高评分、并发子痫前期是孕产妇DVT患者血栓机化残留的危险因素。
    基于可解释性心脏磁共振参数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儿童心肌炎的预后
    田瑶天,王宝,李叶琴,王滕,田力文,韩波,王翠艳
    2021, 59(7):  43-49.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031
    摘要 ( 855 )   PDF (4550KB) ( 1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可解释性心脏磁共振(CMR)参数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儿童心肌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17年11月临床诊断为儿童心肌炎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4~16岁,平均(9.8±3.4)岁。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ACE),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18例)和预后良好组(n=27例)。所有患者于住院治疗后进行CMR扫描,获取心功能、心肌应变、首过灌注及延迟强化(LGE)相关方面共206个可解释性的CMR参数。利用MATLAB分类学习应用程序对参数进行训练,挑选精度最高的模型作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 结果 提取出14个可解释性的CMR参数,挑选其中无显著相关性的参数构建组合参数。单一参数中, 美国心脏协会(AHA)分段法中的第7节段最大信号强度百分比(SI %)预测性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UC)、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90、0.667和0.833;组合参数达到了最高的预测性能,AUC、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40、0.750和0.889。 结论 根据可解释性的CMR参数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儿童心肌炎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良好价值,且在预后评估中组合参数比单一参数预测性能更高。
    床旁肺脏超声及评分对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效果
    刘晓,郭新元,张德健,李琦,李宁,薛江
    2021, 59(7):  50-5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1715
    摘要 ( 802 )   PDF (3158KB) ( 1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床旁肺脏超声(LUS)及其评分在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及评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疗效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确诊的NRDS患儿70例为观察组,非肺病患儿70例为对照组。将患儿肺脏的体表投影分为12个区域。记录每个区域的超声下NRDS征象和LUS评分。观察组于PS治疗前行床旁LUS检查,对照组纳入研究后即行床旁LUS检查。两组对比,以评估LUS在诊断NRDS中的价值。观察组中60例符合应用PS指征,于PS应用后12 h再次行床旁LUS检查。对比PS应用前后血气分析及胸片等结果、LUS下NRDS征象的检出率及LUS评分,观察LUS在评估PS疗效中的作用。 结果 观察组NRDS征象检出率以及LU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LUS评分对NRDS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98.57%)、特异度(100%),对预测NRDS患儿使用PS亦具有较高灵敏度(90.00%)、特异度(90.00%)。观察组PS应用后12 h,较PS应用前的NRDS征象明显减少, LUS评分明显降低(P<0.001)。 结论 床旁LUS诊断NRDS准确可靠,动态观察并结合LUS评分可准确评估PS对NRDS的治疗效果。
    CT双期增强扫描对182枚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夏晓娜,黄召弟,任庆国,刘枫,邓贺,任国荣,段建东,王韶玉
    2021, 59(7):  57-6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266
    摘要 ( 2053 )   PDF (2352KB) ( 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T双期增强扫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75例182枚甲状腺结节CT资料,其中良性结节60例,恶性结节122例。观察结节形态、密度、位置、ΔCT值(甲状腺与结节的CT差值)及强化方式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检验,比较两组阳性CT征象对良恶性结节预测价值的OR值、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 结果 影像学显示形态(χ2=50.661,P<0.001)、密度2=60.042,P<0.001)、位置2=48.916,P<0.001)、ΔCT值(χ2=45.647,P<0.001)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方式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86,P=0.434)。4种阳性征象联合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值为0.899,当预测概率为0.711时,约登指数最大,此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是0.869和0.783。 结论 CT双期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多种CT征象联合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
    定期超声检查在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深静脉血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王宁,郭振江,张媛媛,王晶,郭伟,王金荣,崔朝勃
    2021, 59(7):  63-6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1717
    摘要 ( 663 )   PDF (456KB) ( 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定期超声检查在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深静脉血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应用中心静脉置入设备(CVAD)肿瘤患者4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21)和对照组(n=219)。观察组每隔3周超声检查记录是否出现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深静脉血栓(CRDVT),对照组则在出现临床症状后行超声检查诊断是否存在CRDVT,对两组确诊的CRDVT患者,进行不少于90 d的超声评估直至CVAD去除,记录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血栓复发。比较两组间CRDVT诊断率、非计划CVAD去除率、血栓复发率以及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 结果 两组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DVT诊断率为9.5%(21例),对照组CRDVT诊断率为4.6%(10例),两组间CRDVT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P=0.043);观察组CVAD非计划去除率为0.9%(2例),对照组CVAD非计划去除率为4.1%(9例),两组CVAD非计划去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31);观察组和对照组CRDVT患者90d的累积血栓复发率分别为15.3%和10.0%,两组累积血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0.003,P=0.953);观察组和对照组CRDVT患者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7%和40%,两组间PT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6,P=0.049)。 结论 定期超声检查可以提高CRDVT的诊断率,减少非计划CVAD去除率及PTS发生率。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术对胰腺占位的诊断价值
    陈刚,张焰平,叶乐平,付冲,周春燕,张世栋
    2021, 59(7):  68-7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038
    摘要 ( 919 )   PDF (481KB) ( 1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E-EUS)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对胰腺占位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175例胰腺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穿刺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有132例,其中行增强CT和/或增强MRI检查组有55例,行EUS检查组有40例,行CE-EUS联合EUS-FNA组有37例,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在诊断胰腺占位中的价值。 结果 55例胰腺占位行增强CT和/或增强MRI检查结果显示良性13例,恶性42例,敏感度79.49%(31/39)、特异度56.25%(9/16)、阳性预测值81.58%(31/38)、阴性预测值52.94%(9/17)、准确率72.73%(40/55);40例胰腺占位行EUS检查显示结果良性13例,恶性27例,敏感度80.00%(24/30)、特异度60.00%(6/10)、阳性预测值85.71%(24/28)、阴性预测值50.00%(6/12)、准确率75.00%(30/40);37例胰腺占位行CE-EUS联合EUS-FNA检查结果显示良性14例,恶性23例,敏感度93.94%(31/33)、特异度75.00%(3/4)、阳性预测值96.87%(31/32)、阴性预测值60.00%(3/5)、准确率91.89%(34/37)。胰腺癌在CE-EUS下主要表现为不均匀的点状或棒状的低增强模式,在CE-EUS引导下选择在低增强区域行FNA,可提高穿刺的阳性率。 结论 CE-EUS联合EUS-FNA可提高胰腺占位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利用数据库信息构建乳腺癌免疫关联lncRNAs风险评估模型
    李皖皖,周文凯,董书晴,贺士卿,刘钊,张家新,刘斌
    2021, 59(7):  74-8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002
    摘要 ( 952 )   PDF (10305KB) ( 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筛选乳腺癌中免疫关联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构建乳腺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探索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 从UCSC Xena(https://xena.ucsc.edu/)、TCGA、immport(https://www.immport.org/home)官网分别下载乳腺癌患者的测序数据、临床信息以及免疫基因集,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最终得到乳腺癌免疫关联lncRNA表达矩阵及临床信息。利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免疫关联 lncRNA,用于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利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及独立预后因素评估对模型进行评价,并将此模型联合其他临床因素构建列线图,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存率预测。 结果 最终确定10个免疫关联 lncRNAs 用来构建风险评分模型;高风险组较低风险组预后差;风险评分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列线图的C指数(CI)为0.751,校准图显示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一致性较好。 结论 由10个免疫关联lncRNAs 组成的风险评分模型可用于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由此建立的列线图可进一步预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医学心理学
    中文简版共同反刍问卷在1 354名护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张云雪,解子惠,吕高荣,申世玉,厉萍
    2021, 59(7):  85-9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039
    摘要 ( 932 )   PDF (594KB) ( 2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评估护生的共同反刍水平,对共同反刍问卷(CRQ)进行汉化和修订,探讨其因素结构,并评估其信度和效度。 方法 征得原量表作者同意后,对英文版CRQ进行汉化。选取1 354名山东省护理院校学生施测,用于调查个体在双向人际关系中过多探讨自身或者对方问题的共同反刍行为,并分析中文版CRQ的信效度。 结果 中文简版共同反刍问卷(CRQ-9)共9个条目;单维模型主要拟合指标良好(卡方自由度比值、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适配度指数、调整后适配度指数、比较适配指数、增值适配指数以及非规准适配指数分别为2.584、0.048、0.986、0.965、0.989、0.989、0.978);CRQ得分与焦虑、抑郁、观点采择和个人痛苦均呈低度正相关(r为0.195~0.315,P均<0.001);Cronbach α系数为0.875,Guttman折半信度系数为0.899(P<0.01)。 结论 CRQ-9与原量表的框架构想一致,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我国护生群体中共同反刍水平的评估。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人格特质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联性
    孙富云,王维鹏,张会会,耿艳,安小霞,李双双,张彬彬
    2021, 59(7):  91-9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168
    摘要 ( 957 )   PDF (445KB) ( 1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人格特质特征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162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成人版、生活方式自评量表于出院前1日分别测量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症状,外向性、神经质或情绪、精神病性、人格稳定性,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使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有37.0%存在抑郁症状,40.2%存在焦虑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向性得分与抑郁(β=-0.492,P<0.001)、焦虑症状(β=-0.336,P<0.001)得分呈负向关联,神经质/情绪得分与抑郁(β=0.166,P=0.016)、焦虑症状(β=0.345,P<0.001)得分呈正向关联。 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阳性率较高。患者越外向,其抑郁、焦虑症状越轻;越神经质,其抑郁、焦虑症状越严重。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
    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
    王辛,郭丹,梁佳瑞,郭丽,王健
    2021, 59(7):  97-10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023
    摘要 ( 924 )   PDF (530KB) ( 38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并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3月,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社会资本问卷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HPLP-ⅡR),对山西省太原市356名≥60岁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太原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08.84±33.43)分,处于良好水平;不同性别、收入状况及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人社会资本及其维度与健康促进行为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102~0.42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0.107)、收入状况(β=0.194)、社会联系(β=0.319)和社会控制(β=0.175)是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健康促进行为变异量的23.2%。 结论 通过提高老年人的社会资本水平可显著改善其健康促进行为。其中,社会联系和社会控制表现为强烈的正向作用。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肺功能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死风险的因果关系
    杨璇,李岩志,马伟,贾崇奇
    2021, 59(7):  104-11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241
    摘要 ( 1841 )   PDF (15618KB) ( 39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肺功能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死风险之间的因果关联。 方法 对基于全基因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分析。利用大样本GWAS汇总数据,选择与肺功能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法做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评价肺功能与COVID-19病死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结果 共纳入28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MR-Egger回归结果表明基因多效性不会对结果造成偏倚(P=0.107)。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肺功能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会导致COVID-19患者病死风险降低62%(OR=0.38, 95%CI: 0.18~0.80)。MR-Egger回归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OR=0.08, 95%CI: 0.01~0.61)。加权中位数法结果显示肺功能与COVID-19病死风险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0.44, 95%CI: 0.14~1.42)。 结论 肺功能与COVID-19病死风险之间可能存在负向因果关联。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山东省肺结核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田庆,刘永鹏,张晶晶,刘洪庆
    2021, 59(7):  112-11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049
    摘要 ( 828 )   PDF (3040KB) ( 1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根据山东省肺结核的季节性、趋势性建立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山东省肺结核发病趋势,调整防控措施。 方法 应用R软件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东省肺结核传染病疫情月度数据建立最优模型,预测2020年1月至10月肺结核发病数,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以此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预测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的发病趋势。 结果 山东省肺结核发病数表现为年度周期性,最优模型为ARIMA(3,1,0)(0,1,1)12,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拟合结果准确性显示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仅为5.50%, 2020年1月至10月模型预测效果的平均相对百分比误差为21.69%,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的发病数较同期有轻微变化。 结论 ARIMA乘积季节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山东省肺结核发病趋势进行拟合及预测。
    医学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医学统计学》教学综合改革与探索
    刘静,袁中尚,李秀君,孙秀彬,马絮飞,赵秀兰
    2021, 59(7):  119-12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216
    摘要 ( 1027 )   PDF (492KB) ( 1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针对医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和消极态度,进行综合性教学改革和实践,以改善《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效果。 方法 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坚持立德树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针对医学生普遍存在的统计学焦虑问题开展实证研究,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并以研究结果指导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开展了《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理念提升-改革实践-效果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改革。 结果 通过改革,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待统计学的态度越来越积极,统计学焦虑程度有所缓解,课程成绩有了明显提升,改善了教学效果,更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结论 本次改革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尝试,为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病例报道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伴胸腹水1例并文献复习
    马玉杰,黄启坤,孙丽伟,刘艳丽
    2021, 59(7):  125-12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0271
    摘要 ( 643 )   PDF (1984KB) ( 2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