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4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3-10
      
    论文
    维生素D干预治疗对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影响
    尹晓1,阎玲2,陆勇1
    2011, 49(3):  1. 
    摘要 ( 7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选择我国北方地区的中年肥胖人群,研究超重肥胖人群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相关代谢异常的关系及维生素D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    在健康查体人员中入选肥胖者201例,按照是否合并代谢综合症分为单纯性肥胖组和肥胖并代谢综合症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VitD水平及各代谢指标与血清25-OH-VitD的相关关系。肥胖并代谢综合症组中有88例合并维生素D缺乏,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12周的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质量,干预治疗组同时口服维生素D和钙剂,观察干预前后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和肥胖并代谢综合症组血清25-OH-VitD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甘油三酯与血清25-OH-VitD水平显著相关(P<0.05)。肥胖患者体质量减轻过程中,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改善血甘油三酯水平有独立的贡献(P<0.05)。结论     我国超重肥胖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BMI和血甘油三酯相关,且在减轻体质量过程中,维生素D干预可以进一步改善肥胖症患者的血脂异常。

    维生素D干预治疗对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影响
    尹晓1,阎玲2,陆勇1
    2011, 49(3):  1. 
    摘要 ( 571 )   PDF (357KB) ( 4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选择我国北方地区的中年肥胖人群,研究超重肥胖人群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相关代谢异常的关系及维生素D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    在健康查体人员中入选肥胖者201例,按照是否合并代谢综合症分为单纯性肥胖组和肥胖并代谢综合症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VitD水平及各代谢指标与血清25-OH-VitD的相关关系。肥胖并代谢综合症组中有88例合并维生素D缺乏,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12周的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质量,干预治疗组同时口服维生素D和钙剂,观察干预前后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和肥胖并代谢综合症组血清25-OH-VitD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甘油三酯与血清25-OH-VitD水平显著相关(P<0.05)。肥胖患者体质量减轻过程中,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改善血甘油三酯水平有独立的贡献(P<0.05)。结论     我国超重肥胖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BMI和血甘油三酯相关,且在减轻体质量过程中,维生素D干预可以进一步改善肥胖症患者的血脂异常。

    载脂蛋白、C反应蛋白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性
    王慧1,2,陈福琴1
    2011, 49(3):  5. 
    摘要 ( 8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DACI组)47例,老年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NDACI组)45例。采用酶法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 (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NDACI组相比,DACI组患者血清中TC、TG、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ApoA-I水平明显降低(P<0.01),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ApoA-I、ApoB和hs-CRP的水平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糖尿病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预测因子。

    载脂蛋白、C反应蛋白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性
    王慧1,2,陈福琴1
    2011, 49(3):  5. 
    摘要 ( 625 )   PDF (355KB) ( 5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DACI组)47例,老年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NDACI组)45例。采用酶法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 (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NDACI组相比,DACI组患者血清中TC、TG、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ApoA-I水平明显降低(P<0.01),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ApoA-I、ApoB和hs-CRP的水平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糖尿病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预测因子。

    缺血耐受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韩巨1,孙燕1,张涛1,张新娟2,孙晋浩3
    2011, 49(3):  8-12. 
    摘要 ( 9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对局灶性脑梗死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 IP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MCAO 10min作为 IP , IP后48h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死(PMCAO)模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检测VEGF及MMP9表达和脑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变化。结果     IP显著减轻 PMCAO大鼠神经功能及组织学损害,降低 PMCAO后 MMP9的表达,减轻脑水肿,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增加。结论     IP对其后 PMCAO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能诱导脑缺血耐受( IT)的产生 ,脑 IT的神经保护作用与脑梗死后血管再生密切相关。

    缺血耐受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韩巨1,孙燕1,张涛1,张新娟2,孙晋浩3
    2011, 49(3):  8-12. 
    摘要 ( 759 )   PDF (1434KB) ( 2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对局灶性脑梗死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 IP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MCAO 10min作为 IP , IP后48h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死(PMCAO)模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检测VEGF及MMP-9表达和脑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变化。结果     IP显著减轻 PMCAO大鼠神经功能及组织学损害,降低 PMCAO后 MMP-9的表达,减轻脑水肿,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增加。结论     IP对其后 PMCAO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能诱导脑缺血耐受( IT)的产生 ,脑 IT的神经保护作用与脑梗死后血管再生密切相关。

    束缚-浸水应激对大鼠迷走背核胆碱能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赵东芹,艾洪滨
    2011, 49(3):  13-17. 
    摘要 ( 7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束缚-浸水应激(RWIS)大鼠迷走神经背核(DMV)中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情况。方法     随机将1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采用Fos和胆碱乙酰化酶(ChAT)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统计对照组和应激组Fos、ChAT、Fos/ChAT双标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DMV大量神经元表达Fos,Fos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于DMV尾段和吻段(P<0.01);ChAT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DMV中段和尾段,应激组大鼠DMV中单位面积内ChAT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P<0.01);Fos/ChAT双标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Fos阳性神经元分布情况相似,RWIS组Fos/ChAT双标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P<0.01),Fos/ChAT双标阳性神经元占ChAT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在对照组和RWIS 组中分别为7.17%、21.12%(P<0.01)。结论     DMV中胆碱能神经元参与RWIS调控过程。

    束缚-浸水应激对大鼠迷走背核胆碱能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赵东芹,艾洪滨
    2011, 49(3):  13-17. 
    摘要 ( 692 )   PDF (980KB) ( 4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束缚-浸水应激(RWIS)大鼠迷走神经背核(DMV)中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情况。方法     随机将1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采用Fos和胆碱乙酰化酶(ChAT)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统计对照组和应激组Fos、ChAT、Fos/ChAT双标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DMV大量神经元表达Fos,Fos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于DMV尾段和吻段(P<0.01);ChAT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DMV中段和尾段,应激组大鼠DMV中单位面积内ChAT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P<0.01);Fos/ChAT双标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Fos阳性神经元分布情况相似,RWIS组Fos/ChAT双标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P<0.01),Fos/ChAT双标阳性神经元占ChAT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在对照组和RWIS 组中分别为7.17%、21.12%(P<0.01)。结论     DMV中胆碱能神经元参与RWIS调控过程。

    Aβ1-42对胆碱能神经元KATP通道离子流影响的研究
    谭淑慧1,任晓燕1,李景新2,姚伟2,马国诏1
    2011, 49(3):  18. 
    摘要 ( 5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对胆碱能神经元ATP敏感钾离子(KATP)通道离子流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出生24h内的乳鼠皮层和海马胆碱能神经元,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Aβ1-42对单个胆碱能神经元KATP通道离子流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予Aβ1-42后胆碱能神经元外向电流显著减少(P<0.05),再给予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后此减小的外向电流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Aβ1-42对神经元KATP通道具有抑制作用。

    Aβ1-42对胆碱能神经元KATP通道离子流影响的研究
    谭淑慧1,任晓燕1,李景新2,姚伟2,马国诏1
    2011, 49(3):  18. 
    摘要 ( 683 )   PDF (936KB) ( 6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对胆碱能神经元ATP敏感钾离子(KATP)通道离子流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出生24h内的乳鼠皮层和海马胆碱能神经元,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Aβ1-42对单个胆碱能神经元KATP通道离子流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予Aβ1-42后胆碱能神经元外向电流显著减少(P<0.05),再给予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后此减小的外向电流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Aβ1-42对神经元KATP通道具有抑制作用。

    钙结合蛋白-D28K对脑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袁红花1,袁凤刚2, 高殿帅1,朱孝荣2
    2011, 49(3):  22-26. 
    摘要 ( 7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钙结合蛋白D28K(CaBP)对脑内多巴胺(DA)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测定Calbindin D-28k转基因小鼠黑质致密部、腹侧被盖区、海马的CaBP和黑质致密部CaBP阳性细胞数,注射1-甲基-4苯基-1,2,3,6 -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病(PD)模型,通过模型鼠游泳、悬挂、移动能力等行为学指标以及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来测定过表达CaBP抗MPTP对DA能神经细胞的损伤能力。结果     转基因鼠黑质致密部、腹侧被盖区CaBP量显著高于正常鼠,海马、大脑皮层中CaBP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黑质致密部CaBP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小鼠[(140±9.89)个 vs (101±7.82)个]。MPTP造模后,转基因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和4项行为学变化差异不显著,而正常鼠造模后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和4项行为学变化差异显著。结论    过表达的CaBP对脑内DA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钙结合蛋白-D28K对脑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袁红花1,袁凤刚2, 高殿帅1,朱孝荣2
    2011, 49(3):  22-26. 
    摘要 ( 608 )   PDF (1170KB) ( 2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钙结合蛋白D28K(CaBP)对脑内多巴胺(DA)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测定Calbindin D-28k转基因小鼠黑质致密部、腹侧被盖区、海马的CaBP和黑质致密部CaBP阳性细胞数,注射1-甲基-4苯基-1,2,3,6 -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病(PD)模型,通过模型鼠游泳、悬挂、移动能力等行为学指标以及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来测定过表达CaBP抗MPTP对DA能神经细胞的损伤能力。结果     转基因鼠黑质致密部、腹侧被盖区CaBP量显著高于正常鼠,海马、大脑皮层中CaBP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黑质致密部CaBP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小鼠[(140±9.89)个 vs (101±7.82)个]。MPTP造模后,转基因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和4项行为学变化差异不显著,而正常鼠造模后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和4项行为学变化差异显著。结论    过表达的CaBP对脑内DA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靶向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
    王健1,王秀问1,王亚伟1,马道新2,王朴3
    2011, 49(3):  27-32. 
    摘要 ( 9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合成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paclitaxeloctreotide conjugates),探讨偶联物对人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株H446的细胞毒性和靶向性。方法     合成分离并纯化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人SCLC细胞株H446及人成纤维细胞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表达, 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梯度的偶联药物对H446及人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1000nmol/L紫杉醇、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作用后H446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H446细胞中SSTR1~5 mRNA均有较高量的表达,而人成纤维细胞中未检测到SSTR mRNA的表达。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对H446细胞的杀伤作用与紫杉醇相似,具有浓度(1~1000nmol/L)和时间(24、48、72h)依赖性;而对SSTR阴性的成纤维细胞,偶联药物的毒性作用要明显低于紫杉醇(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作用后,H446细胞周期均停滞在G2/M期。结论     奥曲肽紫杉醇偶联药物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在SCL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靶向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
    王健1,王秀问1,王亚伟1,马道新2,王朴3
    2011, 49(3):  27-32. 
    摘要 ( 692 )   PDF (1400KB) ( 4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合成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paclitaxeloctreotide conjugates),探讨偶联物对人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株H446的细胞毒性和靶向性。方法     合成分离并纯化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人SCLC细胞株H446及人成纤维细胞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表达, 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梯度的偶联药物对H446及人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1000nmol/L紫杉醇、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作用后H446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H446细胞中SSTR1~5 mRNA均有较高量的表达,而人成纤维细胞中未检测到SSTR mRNA的表达。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对H446细胞的杀伤作用与紫杉醇相似,具有浓度(1~1000nmol/L)和时间(24、48、72h)依赖性;而对SSTR阴性的成纤维细胞,偶联药物的毒性作用要明显低于紫杉醇(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作用后,H446细胞周期均停滞在G2/M期。结论     奥曲肽紫杉醇偶联药物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在SCL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微动脉段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李新芝1,司军强1,2,李丽1,2,赵磊1,2,马克涛1,2
    2011, 49(3):  33-36. 
    摘要 ( 10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介绍一种在微动脉段标本上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技术。方法     在离体豚鼠耳蜗螺旋动脉(SMA)、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肠系膜动脉(MA)分支微动脉(直径小于100μm)的原位平滑肌细胞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结果     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平均值在-25 ~ -37mV之间,细胞膜电容(Cinput)平均值在70 ~250pF之间,均高于消化分离的单个平滑肌细胞。应用缝隙连接阻断剂DPBA(100μmol/L)后,SMA、AICA和MA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阻(Rinput)分别为(4937±741) MΩ(n=12)、(3703 ±367) MΩ(n=8)和(3336±479) MΩ(n=12),细胞Cinput分别为(4.5±0.2) pF(n=9)、(7.1±0.7) pF(n=5)和(9.6±0.9) pF(n=7),与单个平滑肌细胞相似,表明微动脉细胞间存在着丰富的缝隙连接。结论     微动脉段标本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适用于微动脉细胞间缝隙连接、神经递质和药物对微动脉作用机制的研究。

    微动脉段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李新芝1,司军强1,2,李丽1,2,赵磊1,2,马克涛1,2
    2011, 49(3):  33-36. 
    摘要 ( 654 )   PDF (581KB) ( 5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介绍一种在微动脉段标本上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技术。方法     在离体豚鼠耳蜗螺旋动脉(SMA)、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肠系膜动脉(MA)分支微动脉(直径小于100μm)的原位平滑肌细胞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结果     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平均值在-25 ~ -37mV之间,细胞膜电容(Cinput)平均值在70 ~250pF之间,均高于消化分离的单个平滑肌细胞。应用缝隙连接阻断剂DPBA(100μmol/L)后,SMA、AICA和MA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阻(Rinput)分别为(4937±741) MΩ(n=12)、(3703 ±367) MΩ(n=8)和(3336±479) MΩ(n=12),细胞Cinput分别为(4.5±0.2) pF(n=9)、(7.1±0.7) pF(n=5)和(9.6±0.9) pF(n=7),与单个平滑肌细胞相似,表明微动脉细胞间存在着丰富的缝隙连接。结论     微动脉段标本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适用于微动脉细胞间缝隙连接、神经递质和药物对微动脉作用机制的研究。

    连续电除颤与单次电除颤在长时程心室颤动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王伯松,钟敬泉,李景莎,曾绮娴,刘红臻,苏国英,刘东林,张运
    2011, 49(3):  37. 
    摘要 ( 8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连续电除颤与单次电除颤在长时程心室颤动(室颤)中的抢救效果。方法    将24只犬采用体外电击法制备室颤动物模型,室颤维持8min后,将动物随机分为连续电除颤组和单次电除颤组。连续或单次电除颤后立即进行2min心肺复苏,循环以上抢救步骤,直至动物复苏成功或抢救时间超过15min。记录两组动物的复苏延搁时间、复苏成功率、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与连续电除颤组相比,单次电除颤组在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复苏延搁时间明显减少(P<0.05),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复苏后的冠脉灌注压和射血分数均较高(P均<0.05)。结论    对于长时程室颤的抢救,单次电除颤的效果明显优于连续电除颤。

    连续电除颤与单次电除颤在长时程心室颤动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王伯松,钟敬泉,李景莎,曾绮娴,刘红臻,苏国英,刘东林,张运
    2011, 49(3):  37. 
    摘要 ( 576 )   PDF (926KB) ( 5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连续电除颤与单次电除颤在长时程心室颤动(室颤)中的抢救效果。方法    将24只犬采用体外电击法制备室颤动物模型,室颤维持8min后,将动物随机分为连续电除颤组和单次电除颤组。连续或单次电除颤后立即进行2min心肺复苏,循环以上抢救步骤,直至动物复苏成功或抢救时间超过15min。记录两组动物的复苏延搁时间、复苏成功率、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与连续电除颤组相比,单次电除颤组在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复苏延搁时间明显减少(P<0.05),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复苏后的冠脉灌注压和射血分数均较高(P均<0.05)。结论    对于长时程室颤的抢救,单次电除颤的效果明显优于连续电除颤。

    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
    阎春英1,石军1,郝菁华1,张捷2,孙林林1,任万华1
    2011, 49(3):  41-45. 
    摘要 ( 8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成模后部分大鼠小剂量低分子肝素(100IU/kg)皮下注射进行干预,4周后分别取血和肝组织,从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分子免疫学等方面观察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害大鼠肝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低分子肝素治疗4周后,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显示,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见脂肪变性、炎症反应、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通过改善脂肪代谢、降低瘦素表达而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治疗作用。

    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
    阎春英1,石军1,郝菁华1,张捷2,孙林林1,任万华1
    2011, 49(3):  41-45. 
    摘要 ( 552 )   PDF (1570KB) ( 1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成模后部分大鼠小剂量低分子肝素(100IU/kg)皮下注射进行干预,4周后分别取血和肝组织,从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分子免疫学等方面观察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害大鼠肝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低分子肝素治疗4周后,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显示,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见脂肪变性、炎症反应、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通过改善脂肪代谢、降低瘦素表达而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治疗作用。

    灯盏乙素对MMT诱导SK-N-SH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秦文1,张剑1,刘爱香2,徐凌忠3
    2011, 49(3):  46-49. 
    摘要 ( 1093 )   PDF (594KB) ( 2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对新型大气污染物甲基环戊二烯羰基锰(MMT)诱导人SK-N-SH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SK-N-SH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MMT诱导组,1.2×10-1mg/L灯盏乙素组,3.0×10-2mg/L灯盏乙素组,7.5×10-3mg/L灯盏乙素组。灯盏乙素预保护2h,1mmol/L MMT诱导24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产量;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三磷酸腺苷(ATP)释放量及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     灯盏乙素预保护的细胞在MMT诱导后,与MMT诱导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上升(P<0.05),细胞ROS生成量受到抑制(P<0.01);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SOD活性增高(P<0.05),MDA产量降低(P<0.01);在这一过程中,细胞ATP的释放量有所恢复(P<0.05),同时Capase-3 活性受到抑制(P<0.05)。结论    灯盏乙素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MMT对SK-N-SH细胞的凋亡作用。

    灯盏乙素对MMT诱导SK-N-SH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秦文1,张剑1,刘爱香2,徐凌忠3
    2011, 49(3):  46-49. 
    摘要 ( 3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对新型大气污染物甲基环戊二烯羰基锰(MMT)诱导人SK-N-SH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SK-N-SH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MMT诱导组,1.2×10-1mg/L灯盏乙素组,3.0×10-2mg/L灯盏乙素组,7.5×10-3mg/L灯盏乙素组。灯盏乙素预保护2h,1mmol/L MMT诱导24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产量;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三磷酸腺苷(ATP)释放量及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     灯盏乙素预保护的细胞在MMT诱导后,与MMT诱导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上升(P<0.05),细胞ROS生成量受到抑制(P<0.01);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SOD活性增高(P<0.05),MDA产量降低(P<0.01);在这一过程中,细胞ATP的释放量有所恢复(P<0.05),同时Capase-3 活性受到抑制(P<0.05)。结论    灯盏乙素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MMT对SK-N-SH细胞的凋亡作用。

    不忘散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水平和海马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淑玲1,邢毅2,李育竹1,巩丽1,李辉3
    2011, 49(3):  50-54. 
    摘要 ( 925 )   PDF (971KB) ( 3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纯中药制剂不忘散对去卵巢(OVX)大鼠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和海马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不忘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Sham)组、OVX组、17β-雌二醇(E2)组、中药不忘散高剂量(BH)组和中药不忘散低剂量(BL)组,每组各16只。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血清雌二醇的测定,RTPCR检测海马组织芳香化酶(Arom)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Arom和GFAP蛋白表达。结果     OVX组与Sham组、E2组比较血清雌二醇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BH组和BL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显著提高(P<0.01)。OVX组Arom mRNA、GFAP mRNA和蛋白表达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BH组Arom mRNA表达较OVX组明显降低(P<0.01),E2组、BH组、BL组GFAP mRNA、Arom和GFAP蛋白表达与OVX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不忘散对OVX大鼠有益智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不忘散升高OVX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维持星形胶质细胞的稳定、减少芳香化酶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不忘散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水平和海马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淑玲1,邢毅2,李育竹1,巩丽1,李辉3
    2011, 49(3):  50-54. 
    摘要 ( 4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纯中药制剂不忘散对去卵巢(OVX)大鼠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和海马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不忘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Sham)组、OVX组、17β-雌二醇(E2)组、中药不忘散高剂量(BH)组和中药不忘散低剂量(BL)组,每组各16只。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血清雌二醇的测定,RTPCR检测海马组织芳香化酶(Arom)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Arom和GFAP蛋白表达。结果     OVX组与Sham组、E2组比较血清雌二醇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BH组和BL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显著提高(P<0.01)。OVX组Arom mRNA、GFAP mRNA和蛋白表达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BH组Arom mRNA表达较OVX组明显降低(P<0.01),E2组、BH组、BL组GFAP mRNA、Arom和GFAP蛋白表达与OVX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不忘散对OVX大鼠有益智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不忘散升高OVX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维持星形胶质细胞的稳定、减少芳香化酶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子宫颈鳞癌及腺癌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尹海琴1,魏玉平2,王小元3,彭楠1,毕文祥2,孔峰2,张培海1
    2011, 49(3):  55. 
    摘要 ( 1195 )   PDF (922KB) ( 5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子宫颈鳞癌及腺癌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① H2O2处理子宫颈鳞癌(Siha、SW756)及腺癌(Hela、GH329)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两型细胞的增殖水平;② 用250、250、650及800μmol/L H2O2分别处理子宫颈鳞癌(Siha、SW756)及腺癌(Hela、GH329)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     在不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子宫颈鳞癌(Siha、SW756)细胞较子宫颈腺癌(Hela、GH329)细胞有较低的ROS水平、GSH含量及GSH/GSSG比值,较高的GSSG水平及SOD和GPx活性。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子宫颈鳞癌(Siha、SW756)细胞的GSH水平及GSH/GSSG比值明显下降,SOD、CAT和GPx活性升高;子宫颈腺癌(Hela、GH329)细胞的GSH水平及GSH/GSSG比值略有下降,SOD、CAT和GPx活性升高。结论    子宫颈鳞癌及腺癌细胞处于不同的氧化还原状态,子宫颈鳞癌细胞较子宫颈腺癌细胞抗氧化能力弱,这可能与H2O2处理后鳞癌细胞ROS较腺癌细胞增多明显及两型细胞抗氧化系统有不同的应答有关。

    子宫颈鳞癌及腺癌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尹海琴1,魏玉平2,王小元3,彭楠1,毕文祥2,孔峰2,张培海1
    2011, 49(3):  55. 
    摘要 ( 4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子宫颈鳞癌及腺癌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① H2O2处理子宫颈鳞癌(Siha、SW756)及腺癌(Hela、GH329)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两型细胞的增殖水平;② 用250、250、650及800μmol/L H2O2分别处理子宫颈鳞癌(Siha、SW756)及腺癌(Hela、GH329)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     在不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子宫颈鳞癌(Siha、SW756)细胞较子宫颈腺癌(Hela、GH329)细胞有较低的ROS水平、GSH含量及GSH/GSSG比值,较高的GSSG水平及SOD和GPx活性。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子宫颈鳞癌(Siha、SW756)细胞的GSH水平及GSH/GSSG比值明显下降,SOD、CAT和GPx活性升高;子宫颈腺癌(Hela、GH329)细胞的GSH水平及GSH/GSSG比值略有下降,SOD、CAT和GPx活性升高。结论    子宫颈鳞癌及腺癌细胞处于不同的氧化还原状态,子宫颈鳞癌细胞较子宫颈腺癌细胞抗氧化能力弱,这可能与H2O2处理后鳞癌细胞ROS较腺癌细胞增多明显及两型细胞抗氧化系统有不同的应答有关。

    不同中波紫外线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及α-黑素细胞刺激素表达的影响
    张敏1,2,李春阳2, 王克玉2, 杨秀莉1
    2011, 49(3):  59-63. 
    摘要 ( 1028 )   PDF (1526KB) ( 3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及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及表达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棕黄色豚鼠为实验模型,分为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高、低剂量组,NB-UVB高、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进行照射,分别采用肉眼评估及黑素颗粒染色(FontanaMasson法)研究其致色素沉着作用;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豚鼠皮肤中的α-MSH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的色素沉着评分、黑素颗粒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NBUVB组(P<0.05),且NB-UVB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各组的α-MSH免疫组化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组高于NBUVB组(P<0.01),但每种光源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在致色素沉着作用方面优于NB-UVB;两种紫外线均可促进表皮中α-MSH的表达,且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作用更为显著。

    不同中波紫外线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及α-黑素细胞刺激素表达的影响
    张敏1,2,李春阳2, 王克玉2, 杨秀莉1
    2011, 49(3):  59-63. 
    摘要 ( 3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及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及表达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棕黄色豚鼠为实验模型,分为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高、低剂量组,NB-UVB高、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进行照射,分别采用肉眼评估及黑素颗粒染色(FontanaMasson法)研究其致色素沉着作用;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豚鼠皮肤中的α-MSH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的色素沉着评分、黑素颗粒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NBUVB组(P<0.05),且NB-UVB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各组的α-MSH免疫组化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组高于NBUVB组(P<0.01),但每种光源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在致色素沉着作用方面优于NB-UVB;两种紫外线均可促进表皮中α-MSH的表达,且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作用更为显著。

    淋巴性脑水肿大鼠孤束背内侧亚核Glu、GABA及GAD67的时程变化
    宋希俊1,郑延红2,刘新民1,王立为1,赵晓民3,夏作理3
    2011, 49(3):  64. 
    摘要 ( 1025 )   PDF (1347KB) ( 3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淋巴性脑水肿(LBE)模型大鼠孤束背内侧亚核(dmNTS)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改变及谷氨酸脱羧酶亚型67(GAD67)表达的时程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LBE大鼠dmNTS内Glu、GABA及GAD67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结果    LBE组Glu改变及GAD67表达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1d即开始升高,至第7天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于21d恢复;而GABA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1d即开始降低,至第7天降至最低,后逐渐升高,于21d恢复。结论     LBE大鼠dmNTS内Glu和GABA的改变可能参与了血压调节功能的降低;GAD67早期表达逐渐增加,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机制,有助于神经递质水平的平衡和恢复。

    淋巴性脑水肿大鼠孤束背内侧亚核Glu、GABA及GAD67的时程变化
    宋希俊1,郑延红2,刘新民1,王立为1,赵晓民3,夏作理3
    2011, 49(3):  64. 
    摘要 ( 3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淋巴性脑水肿(LBE)模型大鼠孤束背内侧亚核(dmNTS)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改变及谷氨酸脱羧酶亚型67(GAD67)表达的时程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LBE大鼠dmNTS内Glu、GABA及GAD67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结果    LBE组Glu改变及GAD67表达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1d即开始升高,至第7天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于21d恢复;而GABA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1d即开始降低,至第7天降至最低,后逐渐升高,于21d恢复。结论     LBE大鼠dmNTS内Glu和GABA的改变可能参与了血压调节功能的降低;GAD67早期表达逐渐增加,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机制,有助于神经递质水平的平衡和恢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对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黏附的影响
    王冠华1,姜军梅1,孟玫2,许诺1
    2011, 49(3):  68-72. 
    摘要 ( 8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 HDAC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在肝癌细胞株 HepG2中的表达,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HDACI)苯丁酸钠(sodium phenylbutyrate, SPB)作用于肝癌细胞株 HepG2后,HDAC4、VEGFR-1之间的变化及对肝癌细胞株 HepG2侵袭、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 HepG2,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实验组加入苯丁酸钠。分别以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blotting 检测HDAC4、VEGFR-1蛋白的表达及蛋白表达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观察SPB对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力的影响,应用MTT方法测定SPB对HepG2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免疫细胞化学试验及Western-blotting显示HepG2细胞株表达HDAC4 和VEGFR-1;Western-blotting显示,实验组SPB抑制HDAC4、VEGFR-1的表达,并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关系;应用Transwell小室观察经SPB作用后,实验组、对照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61.80±46.80、329.20±55.99,抑制率达到50.85%,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方法测定黏附作用显示SPB实验组细胞的黏附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HDAC4、VEGFR-1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表达,SPB对HDAC4、VEGFR-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并对 HepG2细胞株有抑制其侵袭及黏附的作用。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对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黏附的影响
    王冠华1,姜军梅1,孟玫2,许诺1
    2011, 49(3):  68-72. 
    摘要 ( 581 )   PDF (1362KB) ( 4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 HDAC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在肝癌细胞株 HepG2中的表达,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HDACI)苯丁酸钠(sodium phenylbutyrate, SPB)作用于肝癌细胞株 HepG2后,HDAC4、VEGFR-1之间的变化及对肝癌细胞株 HepG2侵袭、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 HepG2,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实验组加入苯丁酸钠。分别以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blotting 检测HDAC4、VEGFR-1蛋白的表达及蛋白表达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观察SPB对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力的影响,应用MTT方法测定SPB对HepG2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免疫细胞化学试验及Western-blotting显示HepG2细胞株表达HDAC4 和VEGFR-1;Western-blotting显示,实验组SPB抑制HDAC4、VEGFR-1的表达,并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关系;应用Transwell小室观察经SPB作用后,实验组、对照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61.80±46.80、329.20±55.99,抑制率达到50.85%,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方法测定黏附作用显示SPB实验组细胞的黏附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HDAC4、VEGFR-1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表达,SPB对HDAC4、VEGFR-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并对 HepG2细胞株有抑制其侵袭及黏附的作用。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赵伟
    2011, 49(3):  73. 
    摘要 ( 1113 )   PDF (1365KB) ( 4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建立成年大鼠T9~T10段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除电针组于术后当天进行电针治疗外,3个组均分别于术后7、14、28d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CSPGs的表达。结果    术后7~28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损伤邻近组织内CSPGs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脊髓损伤邻近组织内CSPGs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电针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后CSPGs的表达,从而减弱CSPGs对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之一。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赵伟
    2011, 49(3):  73. 
    摘要 ( 4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建立成年大鼠T9~T10段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除电针组于术后当天进行电针治疗外,3个组均分别于术后7、14、28d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CSPGs的表达。结果    术后7~28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损伤邻近组织内CSPGs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脊髓损伤邻近组织内CSPGs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电针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后CSPGs的表达,从而减弱CSPGs对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之一。

    老年情感障碍患者SSRIs类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及认知功能的变化
    崔莹1,单培彦1,侯桂华2,麻琳1,冯永平3
    2011, 49(3):  76-80. 
    摘要 ( 1068 )   PDF (398KB) ( 3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情感障碍患者应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Cor)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50例老年情感障碍患者(患者组)和45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患者组应用SSRIs类药物治疗6周,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结果     ①治疗前,患者组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 (P<0.05),且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总分、匹茨堡睡眠指数(PQSI)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血清MIF 、IL-6水平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②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评成绩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③患者组睡眠障碍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51,P<0.01)、语言分(r=-0.326,P<0.01)、延迟记忆分(r=-0.296,P<0.01)呈负相关,焦虑/躯体化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04,P<0.01)、语言分(r=-0.398,P<0.01)、抽象分(r=-0.307,P<0.01)、延迟记忆分(r=-0.236,P<0.05)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期情感障碍患者炎性因子及Cor浓度的升高与抑郁、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而焦虑症状与MIF 、IL-6浓度的升高密切相关。 SSRIs类抗抑郁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老年情感障碍患者SSRIs类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及认知功能的变化
    崔莹1,单培彦1,侯桂华2,麻琳1,冯永平3
    2011, 49(3):  76-80. 
    摘要 ( 3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情感障碍患者应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Cor)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50例老年情感障碍患者(患者组)和45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患者组应用SSRIs类药物治疗6周,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结果     ①治疗前,患者组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 (P<0.05),且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总分、匹茨堡睡眠指数(PQSI)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血清MIF 、IL-6水平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②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评成绩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③患者组睡眠障碍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51,P<0.01)、语言分(r=-0.326,P<0.01)、延迟记忆分(r=-0.296,P<0.01)呈负相关,焦虑/躯体化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04,P<0.01)、语言分(r=-0.398,P<0.01)、抽象分(r=-0.307,P<0.01)、延迟记忆分(r=-0.236,P<0.05)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期情感障碍患者炎性因子及Cor浓度的升高与抑郁、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而焦虑症状与MIF 、IL-6浓度的升高密切相关。 SSRIs类抗抑郁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HepaCAM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海南1,2,李大伟2,张建平3,任巨超2,田素建2,房志卿2,吕家驹1
    2011, 49(3):  81-84. 
    摘要 ( 1152 )   PDF (619KB) ( 3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肾透明细胞癌(RCCC)组织中肝细胞黏附因子(HepaCAM)的表达水平,探讨HepaCAM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7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生物素即用型二步法(PV9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HepaCAM蛋白的表达,运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免疫组化图像的累积光密度值(IOD),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epaCAM蛋白在RCCC组织中低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IOD分别为8203.87±8431.88和36639.28±2085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epaCAM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和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均无相关关系。结论    HepaCAM蛋白在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肿瘤发生的指标。

    HepaCAM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海南1,2,李大伟2,张建平3,任巨超2,田素建2,房志卿2,吕家驹1
    2011, 49(3):  81-84. 
    摘要 ( 4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肾透明细胞癌(RCCC)组织中肝细胞黏附因子(HepaCAM)的表达水平,探讨HepaCAM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7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生物素即用型二步法(PV9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HepaCAM蛋白的表达,运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免疫组化图像的累积光密度值(IOD),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epaCAM蛋白在RCCC组织中低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IOD分别为8203.87±8431.88和36639.28±2085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epaCAM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和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均无相关关系。结论    HepaCAM蛋白在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肿瘤发生的指标。

    EZH2和CT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吕怡静,任敏,王博,葛汝青,张继东
    2011, 49(3):  85-89. 
    摘要 ( 1085 )   PDF (1092KB) ( 4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EZH2和CTGF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50例)及相应癌旁肾组织中EZH2和CTGF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肾癌组织中EZH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P<0.01),而CTGF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肾透明细胞癌中EZH2升高和CTGF降低的程度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性别、年龄等的关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ZH2和CTGF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EZH2可能成为肾透明细胞癌一个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EZH2和CT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吕怡静,任敏,王博,葛汝青,张继东
    2011, 49(3):  85-89. 
    摘要 ( 4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EZH2和CTGF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50例)及相应癌旁肾组织中EZH2和CTGF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肾癌组织中EZH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P<0.01),而CTGF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肾透明细胞癌中EZH2升高和CTGF降低的程度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性别、年龄等的关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ZH2和CTGF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EZH2可能成为肾透明细胞癌一个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血管内治疗与夹闭术治疗破裂性微小动脉瘤的比较
    孟雷1, 栾立明2,许尚臣2,赵光宇2,庞琦2
    2011, 49(3):  90-93. 
    摘要 ( 928 )   PDF (550KB) ( 3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破裂性微小动脉瘤的特点,评价夹闭术及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5例破裂性微小动脉瘤分别采用夹闭术(28例)和血管内治疗(17例),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结果    破裂性微小动脉瘤共45例,宽颈动脉瘤占84.44%。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术前Hunt-Hess分级及出院时GO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破裂性微小动脉瘤多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治疗均能达到良好效果。

    血管内治疗与夹闭术治疗破裂性微小动脉瘤的比较
    孟雷1, 栾立明2,许尚臣2,赵光宇2,庞琦2
    2011, 49(3):  90-93. 
    摘要 ( 3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破裂性微小动脉瘤的特点,评价夹闭术及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5例破裂性微小动脉瘤分别采用夹闭术(28例)和血管内治疗(17例),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结果    破裂性微小动脉瘤共45例,宽颈动脉瘤占84.44%。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术前Hunt-Hess分级及出院时GO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破裂性微小动脉瘤多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治疗均能达到良好效果。

    ICU机械通气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
    曲海丽1,2, 杨丽娟3, 韩玉萍2,刘照旭1
    2011, 49(3):  94-98. 
    摘要 ( 1024 )   PDF (384KB) ( 3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表、重症监护经历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济南某三甲医院ICU 157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ICU机械通气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4.8%、74.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焦虑得分与重症监护经历量表中人际支持需求、治疗与病情信息、认知与感觉改变维度评分、病情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年龄等相关;患者的抑郁得分与人际支持需求、治疗与病情信息、认知与感觉改变、环境感受维度评分及病情评分等相关。结论    大多数ICU机械通气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主要相关因素是患者的不良重症监护经历及病情严重程度。

    ICU机械通气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
    曲海丽1,2, 杨丽娟3, 韩玉萍2,刘照旭1
    2011, 49(3):  94-98. 
    摘要 ( 3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表、重症监护经历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济南某三甲医院ICU 157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ICU机械通气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4.8%、74.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焦虑得分与重症监护经历量表中人际支持需求、治疗与病情信息、认知与感觉改变维度评分、病情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年龄等相关;患者的抑郁得分与人际支持需求、治疗与病情信息、认知与感觉改变、环境感受维度评分及病情评分等相关。结论    大多数ICU机械通气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主要相关因素是患者的不良重症监护经历及病情严重程度。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附142例报告)
    张良文,王萍,李峰,杨扬,朱树干
    2011, 49(3):  99-101. 
    摘要 ( 931 )   PDF (511KB) ( 3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42例TN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28例(90%)疼痛消失,9例(6.4%)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有效率达96.5%。随访期大于2年的82例患者中,74例疼痛完全消除,5例时有疼痛可药物(卡马西平)控制,3例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结论    MVD是治疗TN的有效办法;对责任血管的准确判断及合理处理是微血管减压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显微操作能最大程度降低各种手术并发症。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附142例报告)
    张良文,王萍,李峰,杨扬,朱树干
    2011, 49(3):  99-101. 
    摘要 ( 3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42例TN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28例(90%)疼痛消失,9例(6.4%)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有效率达96.5%。随访期大于2年的82例患者中,74例疼痛完全消除,5例时有疼痛可药物(卡马西平)控制,3例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结论    MVD是治疗TN的有效办法;对责任血管的准确判断及合理处理是微血管减压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显微操作能最大程度降低各种手术并发症。

    超声乳化术后角膜Q值与泪膜参数的改变
    高云霞1,吴欣怡1,刘方毅2,王强2,郑开申2
    2011, 49(3):  102-105. 
    摘要 ( 844 )   PDF (528KB) ( 4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非球面状态与泪膜参数的改变。方法    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白内障患者102例146眼分成透明角膜切口组(A组,48例71眼),巩膜切口组(B组,54例75眼)。分别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并记录角膜Q 值、BUT值、荧光素试验分值与干眼症状眼数。结果    ①泪膜破裂时间术后1d、1周、1月与术前比较有明显缩短(P<0.05);角膜荧光素试验与干眼症状术后1周内变化明显,术后3月基本恢复正常;②所有患者角膜Q值手术后1d、1周、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 A组与B组间对应观察点比较,角膜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术后1d角膜Q值改变(0.132+0.139)与泪膜破裂时间变化(6.500+2.111s)行Pearson相关分析,R=0.215, P=0.001。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非球面形态与泪膜参数早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切口的愈合渐趋恢复;早期角膜Q值改变与泪膜破裂时间改变存在相关性。

    超声乳化术后角膜Q值与泪膜参数的改变
    高云霞1,吴欣怡1,刘方毅2,王强2,郑开申2
    2011, 49(3):  102-105. 
    摘要 ( 3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非球面状态与泪膜参数的改变。方法    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白内障患者102例146眼分成透明角膜切口组(A组,48例71眼),巩膜切口组(B组,54例75眼)。分别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并记录角膜Q 值、BUT值、荧光素试验分值与干眼症状眼数。结果    ①泪膜破裂时间术后1d、1周、1月与术前比较有明显缩短(P<0.05);角膜荧光素试验与干眼症状术后1周内变化明显,术后3月基本恢复正常;②所有患者角膜Q值手术后1d、1周、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 A组与B组间对应观察点比较,角膜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术后1d角膜Q值改变(0.132+0.139)与泪膜破裂时间变化(6.500+2.111s)行Pearson相关分析,R=0.215, P=0.001。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非球面形态与泪膜参数早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切口的愈合渐趋恢复;早期角膜Q值改变与泪膜破裂时间改变存在相关性。

    牙髓摘除对磨牙牙髓炎疼痛控制的临床研究
    梁亚平,姬爱平
    2011, 49(3):  106-108. 
    摘要 ( 978 )   PDF (334KB) ( 3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279颗急性牙髓炎的磨牙分为3组,A组简单拔髓后封Ca(OH)2糊剂;B组采用不锈钢K锉预备后封Ca(OH)2糊剂;C组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后封Ca(OH)2糊剂。比较治疗后的疼痛指数、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的发生率、治疗后疼痛不缓解的例数。结果     3组治疗后疼痛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 (P<0.05)。3组均有疼痛不缓解的病例,多为遗漏根管。结论     对于磨牙急性牙髓炎的疼痛控制,A、B、C 3组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根管预备能更彻底地清除病变牙髓,推荐首诊根管预备。

    牙髓摘除对磨牙牙髓炎疼痛控制的临床研究
    梁亚平,姬爱平
    2011, 49(3):  106-108. 
    摘要 ( 4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279颗急性牙髓炎的磨牙分为3组,A组简单拔髓后封Ca(OH)2糊剂;B组采用不锈钢K锉预备后封Ca(OH)2糊剂;C组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后封Ca(OH)2糊剂。比较治疗后的疼痛指数、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的发生率、治疗后疼痛不缓解的例数。结果     3组治疗后疼痛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 (P<0.05)。3组均有疼痛不缓解的病例,多为遗漏根管。结论     对于磨牙急性牙髓炎的疼痛控制,A、B、C 3组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根管预备能更彻底地清除病变牙髓,推荐首诊根管预备。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玄敬敬,张源潮,杨清锐
    2011, 49(3):  109-114. 
    摘要 ( 1056 )   PDF (381KB) ( 5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ONF)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37例女性SLE合并ONF患者为SLE-ONF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74例无ONF的女性SLE患者和30例无ONF的皮肌炎/多肌炎(DM/P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膝关节疼痛、贫血、狼疮疾病活动积分(SLEDAI)、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SB抗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突然停用激素、激素起始量大于60mg/d,治疗第1个月内激素平均日用量大于60mg/d以及第2、3月激素平均日用量,第4~6月激素平均日用量,第10~12月激素平均日用量与SLE患者发生ONF相关联(P<0.05或0.01),其中抗SSB抗体阳性与ONF的发生呈负相关性(P=0.001);各阶段的激素用量在SLE-ONF组与PM/D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的AnuA、抗SSB抗体阳性、膝关节疼痛、突然停用激素、激素起始剂量大于60mg/d与SLE患者发生ONF相关联(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SLE疾病本身都是发生ONF的重要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玄敬敬,张源潮,杨清锐
    2011, 49(3):  109-114. 
    摘要 ( 4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ONF)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37例女性SLE合并ONF患者为SLE-ONF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74例无ONF的女性SLE患者和30例无ONF的皮肌炎/多肌炎(DM/P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膝关节疼痛、贫血、狼疮疾病活动积分(SLEDAI)、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SB抗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突然停用激素、激素起始量大于60mg/d,治疗第1个月内激素平均日用量大于60mg/d以及第2、3月激素平均日用量,第4~6月激素平均日用量,第10~12月激素平均日用量与SLE患者发生ONF相关联(P<0.05或0.01),其中抗SSB抗体阳性与ONF的发生呈负相关性(P=0.001);各阶段的激素用量在SLE-ONF组与PM/D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的AnuA、抗SSB抗体阳性、膝关节疼痛、突然停用激素、激素起始剂量大于60mg/d与SLE患者发生ONF相关联(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SLE疾病本身都是发生ONF的重要因素。    

    威海市医务人员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喆1,杨平2
    2011, 49(3):  115-119. 
    摘要 ( 971 )   PDF (421KB) ( 5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威海市医务人员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医务人员提高法律知识的方式、方法及学习范围。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用自制问卷无记名一对一选择答题。结果    80%以上的医务人员通过及格线, 但部分关键法律法规认知较差。单因素和多变量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威海市医务人员法律知识认知水平的因素有性别、职业、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发生医疗纠纷后的解决方式和比较熟悉的法律法规等。结论     威海市医务人员应通过多渠道加强法律法规、特别是一些影响大的涉及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的强化培训。

    威海市医务人员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喆1,杨平2
    2011, 49(3):  115-119. 
    摘要 ( 3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威海市医务人员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医务人员提高法律知识的方式、方法及学习范围。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用自制问卷无记名一对一选择答题。结果    80%以上的医务人员通过及格线, 但部分关键法律法规认知较差。单因素和多变量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威海市医务人员法律知识认知水平的因素有性别、职业、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发生医疗纠纷后的解决方式和比较熟悉的法律法规等。结论     威海市医务人员应通过多渠道加强法律法规、特别是一些影响大的涉及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的强化培训。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征研究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征研究
    2011, 49(3):  120-123. 
    摘要 ( 1049 )   PDF (372KB) ( 4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征,为其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12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组)和143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    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例组高于对照组,体力活动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而消极应对呈边缘显著(P=0.056)。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较正常人群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加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焦虑、抑郁、年龄、BMI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征研究
    刘智1,刘同涛1,贾崇奇2
    2011, 49(3):  120-123. 
    摘要 ( 3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征,为其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12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组)和143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    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例组高于对照组,体力活动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而消极应对呈边缘显著(P=0.056)。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较正常人群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加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焦虑、抑郁、年龄、BMI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药敏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及改进的建议
    刘玉庆1,张怀强2,胡明1,赵越2,白华1,金建玲2,高培基2
    2011, 49(3):  124-132. 
    摘要 ( 1259 )   PDF (1650KB) ( 3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CLSI提出的两种细菌药敏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和对“breakpoint”标准的拟定为例,基于菌群生长动力学和临床对抗菌药物选择的需要,分析现行药敏试验存在的问题,并就病原菌的生态学、breakpoint制定、药敏试验方法的规范和抗药性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