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4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4-24
      
    论文
    pcDNA3-HBV瞬时转染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高立芬,孙汶生,马春红,张利宁,梁晓红,王晓燕,郭春,陈有海
    2007, 45(4):  325-328. 
    摘要 ( 1543 )   PDF (289KB) ( 7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HBV感染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耐受发生的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以携载HBV全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V及对照空载体pcDNA3质粒DNA分别转染小鼠骨髓细胞,以细胞因子GM-CSF、IL-4及TNF-α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RT-PCR检测转染后HBV PreS1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0的表达,3HTdR掺入法观察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流式细胞术进一步检测NF-κB RelA蛋白的表达。结果:pcDNA3-HBV瞬时转染后树突状细胞CD80表达降低,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下降,NF-κB Rel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HBV可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降低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这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凝集素受体在围植入期小鼠输卵管粘膜的分布状况
    何秀全,刘凯,邴鲁军
    2007, 45(4):  329-332. 
    摘要 ( 1151 )   PDF (240KB) ( 7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围植入期小鼠输卵管粘膜凝集素受体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方法:以生物素标记的凝集素ECL、UEA和PHA-L为探针,应用亲和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上述3种凝集素相应受体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结果:3种凝集素受体均存在于小鼠围植入期输卵管粘膜内,但数量和变化规律存在差异。ECL和PHA-L受体水平在动情期高于动情间期,孕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孕4、孕5d的水平显著低于动情间期和动情期(P<0.01)。动情间期UEA受体水平明显高于动情期和孕期(P<0.01)。结论:围植入期ECL和PHA-L受体表达下降,在输卵管内形成了不利于植入的微环境,可能是胚泡正常情况下不植入输卵管的原因之一;动情期UEA受体水平显著低于动情间期,有利于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
    多元多层分析模型在纵向研究资料中的应用研究
    王启文,王洁贞,薛付忠,王艳梅,徐凌中
    2007, 45(4):  333-335. 
    摘要 ( 1533 )   PDF (211KB) ( 9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多元多层分析模型在具有多个因变量的纵向研究资料中的适用性。方法:应用多元多层模型分析多个自变量(年份、地区和医院级别)对两个因变量(医院仪器设备总值与业务收入)的影响以及两因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多元多层模型显示,自变量中的年份与医院级别对两因变量(医院仪器设备总值与业务收入)的增长值有影响,而地区对其无影响;两因变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962)。结论:多元多层模型可有效地分析具有多个因变量的纵向研究资料。
    缺血预处理经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
    刘亚君,刘克敬,谢冬萍,许复郁,缪兵,陈连璧
    2007, 45(4):  336-339. 
    摘要 ( 1162 )   PDF (250KB) ( 6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IPC加缺血再灌组(IPC+IR组)和对照组。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该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测定该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IPC+IR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多于IR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细胞色素C 的释放明显少于IR组(P均<0.001)。结论:IPC可经阻止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凋亡的发生,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
    心房颤动对肺静脉肌袖结构影响的研究
    马 骁,张 薇,杨贵荣,钟 明,黎 莉,张 运
    2007, 45(4):  340-342. 
    摘要 ( 1573 )   PDF (249KB) ( 9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时肺静脉肌袖结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健康杂种犬17只,随机分为心房颤动组(11只)和对照组(6只),应用快速心房起搏建立慢性房颤动物模型,通过HE染色、Masson 染色研究犬右上肺静脉的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犬相比,AF犬肺静脉肌袖内心肌细胞增大、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小不甚规则,核异型性明显,细胞内可见肌纤维断裂;心肌纤维之间连接组织积聚,使心肌细胞之间的间隔增宽。从左心房到肺静脉方向,心肌袖组织逐渐变薄,末端肌束被纤维组织隔离。心肌袖内可见肌纤维方向突然改变,心肌细胞在长轴切片上显示为横断面,而在短轴切片上显示为纵切面。AF犬肺静脉肌袖内胶原组织较对照犬明显增多,排列紊乱,分布不均匀,围绕单个心肌细胞的胶原纤维网减少或断裂。结论:肺静脉肌袖结构的特殊性及其结构重构可能是形成肺静脉局部微折返的组织学基础,是AF发生和维持的重要机制。
    Oxylator和阻抗阈值瓣膜对猪心肺复苏时冠脉灌注压的影响
    钟敬泉,Paul Dorian,高海青,张薇,黎莉,钟明,葛志明,张梅,季晓平,王荣,蒋桂花,张运
    2007, 45(4):  343-347. 
    摘要 ( 1042 )   PDF (270KB) ( 6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Oxylator,阻抗阈值瓣膜(ITV)以及Oxylator和ITV同时应用对血流动力学和冠脉灌注压(CPP)的影响。方法:将12头猪采用超速抑制刺激诱发室颤2?min后,立即予以3min的心肺复苏(CPR)。在每头猪CPR时,监测随机应用手捏皮球、Oxylator、ITV以及Oxylator和ITV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CPP。结果:①CPR时,手捏皮球、Oxylator、ITV、 ITV+Oxylator的CPP分别为(21.6±1.98)、(25.2±2.08)、(30.7±2.56)和(22.7±2.06)mmHg,以ITV最高(P<0.05)。4种方法的左心室收缩压和主动脉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均>0.05);②累积除颤能量ITV组为(430±57.1)J,低于手捏皮球组(500±0) J、Oxylator组(860±0)J和ITV+Oxylator组(530±30.0)J(P<0.05)。结论:① 4种方法的左室收缩压和主动脉收缩压无明显变化;② 应用ITV的CPP最高,累积除颤能量最低,可能与该组的CPP高有关。
    梗死前心绞痛有益作用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刘黎明,丁士芳,王青,高巍,张运,周聊生,李继福
    2007, 45(4):  348-352. 
    摘要 ( 1204 )   PDF (280KB) ( 8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发生先兆性心绞痛(AP)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① 在489例住院的首次AMI患者中,分析伴有AP(A组,n=234)及不伴有AP(B组,n=255)的临床资料及院内终点事件(心原性死亡,左室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再梗死);② 分析A组经静脉溶栓(A1组,n=147)、冠脉介入(A2组,n=87)及B组经静脉溶栓(B1组,n=70)、冠脉介入(B2组,n=185)的临床资料及院内终点事件。结果:① A、 B两组的临床资料及院内终点事件无差异;② A1组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峰值均降低 [(2386±1271)IU/L vs(3060±1241)IU/L,P<0.001;(166±94)IU/L vs(198±127 )IU/L, P<0.05];左室功能减退、再梗死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B1组(10.9% vs 25.7%, P<0.01;6.8% vs 18.6%,44.9% vs 60.0%, P均<0.05)。A1组患者心原性死亡、心律失常、再梗死与糖尿病、入院时高血糖 有关(P<0.01、 P<0.05、P<0.05)。心律失常与高龄、冠心病史有关(P<0.05、P<0.01)。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功能减退增加与心律失常、再梗死独立相关(OR值:14.9, CI:4.39-50.39, P<0.001;OR值:26.4,CI:15.73-121.64, P<0.01);心原性死亡增加与左室功能减退独立相关(OR值:84.0,CI:9.20-767.31,P<0.01);心律失常增加与左室功能减退、血糖浓度独立相关(OR值:14.71,CI:4.57-47.62,P<0.001;P<0.001);③ A2、B2两组院内终点事件无差异。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减少经静脉溶栓的AMI患者院内终点事件,而对介入治疗患者的院内终点事件无影响。糖尿病及入院后高血糖可抵消,而高龄、冠心病史、左室功能减退可减弱经静脉溶栓的AMI前心绞痛的有益作用。
    急性脑出血致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IL-1β的基因表达及与血清内毒素的相关性研究
    屈传强,麻琳,郭洪志,贺燕,王蕾,李春海
    2007, 45(4):  353-356. 
    摘要 ( 1323 )   PDF (290KB) ( 8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IL-1β的基因表达及与血清内毒素的相关性,分析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MODS)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9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16组: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实验1组和2组各42只,均分为4、8、12、24、36、48和72h时相点的7个亚组,每亚组6只。尾状核注入不同剂量的胶原酶建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分别采用偶氮显色法鲎试验定量测定血清内毒素和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肺、肝、肠和肾组织IL-1βmRNA水平;使用CMIA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IL-1β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实验1、2组肺、肝、肠和肾组织IL-1βmRNA的表达自12h开始升高,24~36h达高峰,12~48h各器官组织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验2组表达较实验1组增高,24h组各器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1组、2组血清内毒素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P<0.001),且实验2组高于实验1组(P<0.01),血清内毒素于术后8?h开始升高, 24h达高峰,实验1组在72h时接近正常,而实验2组72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肺、肝、肠和肾组织中IL-1βmRNA的表达与血清内毒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急性脑出血致CMODS模型存在内毒素血症和炎性因子IL-1β在各脏器的异常表达,内毒素血症刺激炎性因子的异常释放,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MODS的发生。
    抗癫痫药物对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浓度的影响
    王小花,张同霞,赵秀鹤,高静,刘学伍,迟兆富
    2007, 45(4):  357-359. 
    摘要 ( 1533 )   PDF (243KB) ( 11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 AEDs)对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叶酸、维生素B12(VitaminB12,VitB12)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88例服用单一药物治疗的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各30例、服用丙戊酸28例)和30例未服用AEDs的癫痫对照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Hcy、叶酸、VitB12浓度,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服用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的患者血Hcy水平明显高于癫痫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叶酸水平明显低于癫痫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服用丙戊酸的患者血Hcy水平有下降趋势、叶酸水平有上升趋势,但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itB12在癫痫组有下降趋势,但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的患者Hcy水平升高而叶酸水平降低,对这类癫痫患者适当补充叶酸、VitB12可能有益于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不同剂量乙醇对大鼠心肌糖代谢信号传递分子 mRNA表达的影响
    侯晓磊,陶迎,冯丽,王来成,马春燕,完强,高聆,赵家军
    2007, 45(4):  360-364. 
    摘要 ( 1133 )   PDF (267KB) ( 7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长期摄入不同剂量乙醇对大鼠心肌糖代谢传导通路中主要信号IR、IRS1、IRS2、GLUT4、AMPKα、MEF2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乙醇影响葡萄糖转运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大、中、小剂量乙醇组。乙醇喂养22 周,留取左心室肌于液氮中保存。采用RT-PCR 检测心肌IR、IRS1、IRS2、GLUT4、 AMPKα1和AMPKα2 亚基、MEF2A和MEF2D 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低剂量乙醇组MEF2D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外,其它饮酒组中各观察指标表达均下降(P<0.01或P<0.05)。除IR外,各饮酒组IRS1、IRS2、GLUT4、AMPKα、MEF2A、MEF2D mRNA水平的下降程度与摄入乙醇量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即摄入乙醇量越大,下降越明显。相关分析表明,GLUT4 mRNA 的改变与IRS1、IRS2、AMPKα、MEF2A、MEF2D的变化呈正相关,其中GLUT4 的表达水平与IRS1、MEF2A有较高相关性(r=0.683, r=0.824, P<0.01)。结论:长期摄入乙醇可降低大鼠心肌糖代谢信号分子的表达。
    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α-SMA、TIMP-1的影响
    刘志荣,王磊,吕卉,于淑丽
    2007, 45(4):  365-368. 
    摘要 ( 1377 )   PDF (269KB) ( 8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不同治疗效果组其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变化。方法:2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48周,据治疗结束和随访24周病毒学的结果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和非SVR组。应用两步法对治疗前后肝组织中α-SMA及TIMP-1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结果采用BI-2000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SVR组,治疗后肝组织中的α-SMA及TIMP-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在非SVR组,治疗后α-SMA及TIMP-1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SVR组和非SVR组之间,α-SMA及TIMP-1表达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以通过降低α-SMA及TIMP-1的表达而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获得SVR者其肝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
    大蒜素纳米粒抑制原位移植性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张志勉,杨晓云,邓树海,徐巍,史承耀
    2007, 45(4):  369-372. 
    摘要 ( 1260 )   PDF (304KB) ( 9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DATS-PBCA-NP)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在裸鼠肝包膜下接种肝细胞HepG2移植物的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纳米粒组、大蒜素(DATS)注射液组和DATS纳米粒组(DATS-PBCA-NP)进行实验;用药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Western blot检测原位肝癌移植物组织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率为100%,DATS纳米粒组平均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DATS纳米粒组PCN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TS-PBCA-NP对肝脏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能显著抑制肝癌体内生长,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
    RhG-CSF与VEGF联合应用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P10认知障碍的影响
    丛艳彬,毕建忠,王萍,王允,谢兆宏,赵延欣,王晓云
    2007, 45(4):  373-375. 
    摘要 ( 1153 )   PDF (273KB) ( 8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应用,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P10(SAM-P10)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用72只SAM-P10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rhG-CSF治疗组(单治组)、rhG-CSF与VEGF联合治疗组(联合组),每组24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单治组皮下注射rhG-CSF 100μg/(kg·d),连续7d。联合组首先腹腔注射VEGF 50μg/(kg·d),连续3d,随后皮下注射rhG-CSF 50μg/(kg·d),连续7d。并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7、14、28、56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其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单治组和联合组均较对照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目的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增加,且联合组优于单治组(P<0.05)。结论:rhG-CSF与VEGF联合应用能改善SAMP10的认知障碍。
    全反式维甲酸对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戴丽华,李维宁,乔智
    2007, 45(4):  376-379. 
    摘要 ( 1338 )   PDF (278KB) ( 8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CF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TCF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凋亡率、抗凋亡基因bcl-2的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研究不同浓度的ATRA对体外培养的HTCF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同时与丝裂霉素C(MMC)作比较。结果:用ATRA和MMC处理后,HTCFs细胞周期的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G0/G1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数减少;1×10-9mol/L的ATRA即可诱导细胞的凋亡,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显著增高;ATRA组bcl-2的水平比空白对照组大约低了一倍;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TRA组为呈一定间隔的DNA梯形条带,MMC组呈现弥漫的片状图谱,无明显的条带。结论:ATRA可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HTCFs的增殖,但与MMC的作用方式不同。MMC主要造成细胞坏死,而ATRA则主要诱导细胞凋亡,无明显细胞毒作用。
    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模型的建立
    石秀玉,王纪文,李兴霞,孙若鹏
    2007, 45(4):  380-383. 
    摘要 ( 1297 )   PDF (292KB) ( 9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用于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对其形态学及行为学影响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20只生后1d的Wistar大鼠,在生后1、4、7d给予腹腔注射匹罗卡品,另取12只生后1d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采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新生细胞,观察新生鼠的行为学表现和组织学改变。结果:惊厥组新生鼠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发作潜伏期变短,所需匹罗卡品的剂量变小,发作时间延长,发作强度变强,惊厥组3次发作后即刻神经发生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减少,发作后45d,惊厥组较对照组神经发生增加,但均未见明显的神经元丢失。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模型,为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发作对新生儿近期及远期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
    高耐药洛菲不动杆菌分离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变异
    于秀娟,姚苹,孔庆莲
    2007, 45(4):  384-388. 
    摘要 ( 1703 )   PDF (239KB) ( 8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度耐药的洛菲不动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基因变异特征,分析基因变异对氨基酸序列及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从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3株高度耐药的洛菲不动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PCR检测TEM、SHV、OXA、IMP、CTX-M耐药基因,并对耐药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定,比较不同菌株耐药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特征。结果:2株耐药基因为TEM型,SHV、OXA、IMP、CTX-M耐药基因均未检出,另1株5种耐药基因均未检出。2株TEM基因扩增序列分别长1012bp、1007bp,2株同源性为98.2%,在17个位点上存在碱基差异,TEM基因为832bp,编码277个氨基酸,两株间有8个氨基酸出现差异,差异主要位于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这些氨基酸分别被组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取代。软件分析显示,2株TEM基因编码TE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分别为5.479、5.083。 结论:山东济南地区高度耐药洛菲不动杆菌ESBLs耐药基因可见TEM型,不同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这种变异使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影响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某些特性,给耐药菌的检测带来影响。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血管构筑学因素探讨
    王志刚,张纪庆,丁 璇,冀 勇,韩 磊,李 涛,曲春城
    2007, 45(4):  389-392. 
    摘要 ( 1242 )   PDF (244KB) ( 7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相关血管构筑学因素与出血的关系,以期预测脑AVM出血的危险性。 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200例脑AVM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分析脑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等的情况,比较不同血管构筑的AVM患者出血的比率。 结果:穿支动脉供血、小病灶、位于基底节和后颅窝、单支静脉引流、深部引流、有静脉狭窄或闭塞及伴发动脉瘤者易出血。结论:与脑AVM出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是供血动脉的类型、AVM的大小和部位、引流静脉的数目、引流静脉的类型和有无狭窄或闭塞、是否合并动脉瘤。
    动脉灌注吉西他滨联合125I粒子胰腺内植入治疗进展期胰腺癌
    李玉亮,王永正,王晓华,张福君,朱立东,张万明,李 征,李振家,张开贤
    2007, 45(4):  393-396. 
    摘要 ( 1677 )   PDF (279KB) ( 7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吉西他滨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进展期胰腺癌(APC)患者随机分成125I粒子植入+吉西他滨(GEM)治疗组(A组,n=18)和单纯吉西他滨化疗组(B组,n=25)。采用改良Dimensionaveraging法计算相关放疗剂量。A组8例放置胆道支架解除黄疸,2例放置十二指肠支架解除十二指肠梗阻;B组15例行胆肠和/或胃肠吻合术,5例行ERCP解除黄疸。结果:CR+PR率A组为61.1%,B组为32.0%(P<0.05)。临床受益反应率A组为72.2%,B组为40.0%(P<0.05)。3、6、12、18个月生存率A组为100%、94.4%、72.2%、61.1%,B组为100%、76.0%、32.0%、12.0%(P<0.05)。结论:125I+GEM能缓解疼痛,改善APC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急性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异常反射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相关性研究
    胡 魁,刘培来,张元凯,丁 明,周 磊,李 明
    2007, 45(4):  397-400. 
    摘要 ( 1196 )   PDF (292KB) ( 7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急性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异常反射(autonomic dysreflexia, AD)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阳性神经元的相关性。方法:用Wistar大鼠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0,3,6,9,12,15d连续观测大鼠的AD和CGRP阳性神经元光密度的变化。结果:在损伤后15d内CGRP阳性神经元密度增高与时间呈二次函数变化,AD与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及相关神经元突触重建部分相关。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CGRP阳性神经元密度随时间呈函数变化,并且AD与CGRP阳性神经元的生长有相关性。
    缬沙坦和低分子量肝素对高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王允山,柳方娥,焦 波
    2007, 45(4):  401-403. 
    摘要 ( 1404 )   PDF (201KB) ( 8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低分子量肝素对高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缬沙坦和低分子量肝素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作用浓度以及二者合用时对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缬沙坦和低分子量肝素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增殖,二者合用时作用增强。结论:联合应用缬沙坦和低分子量肝素对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增殖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葡萄子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程 梅,高海青,许 玲,李保应,李宪花
    2007, 45(4):  404-406. 
    摘要 ( 1252 )   PDF (272KB) ( 8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葡萄子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s,GSPE)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糖尿病大鼠血浆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GSPE对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0.1%STZ以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对照组(DM1组,n=8)和糖尿病GSPE治疗组(GSPE250?mg/(kg·d),DM2组,n=12),另设2组,正常对照组(C1组,n=10)和正常GSPE治疗组(C2组,n=10)。24周后采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AGEs,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DM2组AGEs较DM1组明显降低(t=2.792, P=0.02);DM1组肌原纤维和线粒体排列紊乱,经GSPE治疗后DM2组明显减轻。结论:GSPE能够抑制STZ糖尿病大鼠非酶糖基化反应,对其心脏超微结构有一定保护作用。
    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情绪、人格类型、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李宪花,江 虹,江 蓓,胡 昭,潘 芳,高海青
    2007, 45(4):  407-411. 
    摘要 ( 1376 )   PDF (259KB) ( 7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的情绪、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等心理因素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58例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按美国K/DOQI指南的诊断标准进行肾功能分期,健康对照组31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肾功能评定,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表(SDS)分别评定抑郁和焦虑症状程度;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特质应对问卷测试被试者应对方式;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测试患者的人格状况,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慢性肾脏疾病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消极应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人格类型稳定性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分、总均分、阳性数、阳性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指标与被试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抑郁(SDS)、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受教育程度与焦虑(SAS)、抑郁(SDS)呈负相关(P<0.05);血清白蛋白(Alb)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而性别、职业、肾功能、血红蛋白(Hb)与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总分、总均分、阳性数无相关性。结论: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与焦虑情绪,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正常人,年龄、受教育程度与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有一定相关性,但肾功能与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无相关性。
    益肾活血胶囊对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生长因子的影响
    杨瑞雪,张继东,张维东,贾 青
    2007, 45(4):  412-415. 
    摘要 ( 1332 )   PDF (278KB) ( 8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胶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大剂量益肾活血胶囊组、小剂量益肾活血胶囊组、西药(叶酸、VitB12、VitB6)组、大癴虫丸组、预防组、空白组共8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造成高半胱氨酸血症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壁bFGF、TGF-β1 mRNA表达,观察大鼠造模前后的变化,以验证各组药物的有效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肾活血胶囊能够显著降低高Hcy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bFGF mRNA(P=0.000)、TGF-β1 mRNA(P=0.032)的表达。结论:益肾活血胶囊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生,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疾病提供了依据。
    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后不同治疗方法对大鼠肠功能的影响
    郭 敏,王 静,王法成,李 楠,翁 艳,贾志伟,李延青
    2007, 45(4):  416-419. 
    摘要 ( 1431 )   PDF (286KB) ( 7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后大鼠肠道感觉运动功能的改变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探讨预防急性肠道感染后肠功能紊乱的方法,从而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抗生素治疗组、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和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组5组。后4组应用福氏痢疾杆菌造成肠道感染后,分别行相应治疗。在感染后16~22d,所有大鼠进行直肠气囊扩张,测定肠道感觉阈值和离体肠道平滑肌的肌张力,并行远端结肠病理学检查。观察肠道感觉运动功能的改变和组织学改变。结果:各组大鼠组织学均无明显变化;模型组、抗生素治疗组和微生态制剂治疗组的肠道感觉阈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离体平滑肌收缩的张力积分明显增高(P<0.05);联合治疗组肠道感觉阈值及离体平滑肌收缩的张力积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① 大鼠在福氏痢疾杆菌感染炎症消失后还存在着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肠道感觉运动功能的异常;② 单纯应用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治疗,无法使肠道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③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治疗,可以使肠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从而预防急性肠道感染后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直接数字摄影技术在前磨牙邻面龋诊断中的应用
    刘 梅,王 铎,王旭霞
    2007, 45(4):  420-422. 
    摘要 ( 1256 )   PDF (237KB) ( 9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摄影系统图像处理技术在邻面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邻面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邻面龋的患者拍摄数字化X线片,经过降噪处理,按患者的计算机编号随机排列,每次由3位观察者选用1种图像格局(共有正片、负片、伪3D和伪彩4种格局)共同阅片,不同图像格局的阅片间隔1周以上,以排除记忆干扰。将4种格局的阅片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第一前磨牙:4种图像处理格局下邻面龋的检出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②第二前磨牙:负片和伪彩图像格局下邻面龋的检出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③正片和伪3D图像格局检出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低(P<0.01)。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用于邻面龋临床辅助诊断。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Meta-analysis研究
    安 宁,李登新,陈 彤,张建业
    2007, 45(4):  423-426. 
    摘要 ( 1303 )   PDF (259KB) ( 6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粘膜与胃癌的关系。方法:根据资料一致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对检索到的国内23篇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文献进行了综合定量分析。结果: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明显的联系(OR=2.72,95%CI:1.91~3.87);其中与胃非贲门部癌、腺癌的联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合并OR(95%CI)依次为2.72(1.91~3.87)、3.94(2.41~6.42);与胃贲门部癌及非腺癌的联系无统计学意义(OR=1.38,95%CI:0.91~2.08)、(OR=1.55,95%CI:0.99~2.44)。结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联系。文中对该综合分析结果及可能出现的偏倚进行了讨论。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刘 琦,谢元超,张 雷
    2007, 45(4):  427-429. 
    摘要 ( 1172 )   PDF (145KB) ( 6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评价
    牛福文,聂 林,侯 勇,程 雷
    2007, 45(4):  430-431. 
    摘要 ( 1403 )   PDF (183KB) ( 10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双侧周围性面瘫1例报告
    宫 辉,张艳丽,庄桂英
    2007, 45(4):  432-432. 
    摘要 ( 1174 )   PDF (139KB) ( 9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