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6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2-09-10
      
    生育力保护专题
    女性生育力保护的现状与进展
    吴瑞芳,李长忠
    2022, 60(9):  1-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916
    摘要 ( 1549 )   HTML ( 39 )   PDF (1344KB) ( 48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育力保护是一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跨学科领域。近年该领域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生育力保护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实施生育力保护是保留生育能力和解决不孕问题的重要环节,首先,能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免受疾病或环境因素损伤,如年轻肿瘤患者卵子或卵巢组织的体外冷冻保存;其次,以生育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解决部分不孕患者的病因,修复或重建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最后,作为辅助生殖措施的补充治疗,可以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本文着重强调生育力保护方面的主要发展,指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仍然面临的挑战,并就中国生育力保护的发展提出建议。
    女性生育力评估
    李萍,何雪梅
    2022, 60(9):  8-1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802
    摘要 ( 1126 )   HTML ( 12 )   PDF (1013KB) ( 4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力的下降,我国放开了三孩政策,对有生育要求的夫妇进行生育力评估显得非常必要。女性生育力与年龄关系密切,还依赖于卵巢、输卵管、子宫等生殖器官。本文就影响女性生育力的因素进行介绍。
    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及进展
    石玉华,潘烨,谢燕秋
    2022, 60(9):  12-1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794
    摘要 ( 1581 )   HTML ( 47 )   PDF (1382KB) ( 39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冷冻保存技术的发展,胚胎的冷冻保存在生殖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辅助生殖的核心步骤及生育力保存的重要方法。过去几年中,全球范围内胚胎冷冻周期数呈指数级增长。胚胎冷冻的优点不断凸显,冻胚移植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如何完善胚胎冷冻技术及如何改善临床结局是目前关注的重点及努力的方向。因此,本文从胚胎冷冻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分类及目前研究进展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述评。
    。卵子冷冻保存现状与进展
    马翔,赵飞燕
    2022, 60(9):  19-2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874
    摘要 ( 983 )   HTML ( 23 )   PDF (1233KB) ( 5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卵子冷冻保存至今已有30多年发展历史。卵子冷冻主要适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前、或非肿瘤患者和因个人因素延迟生育的人群可采用的生育力保存方式;此外还适用于因辅助生殖实施过程中,由于男方特殊的因素无法提供精子的一种补救方式。目前常用的卵子冷冻保存方式包括慢速冻存和玻璃化冻存,且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对卵子保存的研究进展,玻璃化冷冻现已逐渐取代慢速程序化冷冻,成为一种成熟的生育力保存方式。目前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冻存卵子与新鲜卵子进行胚胎移植,患者临床妊娠率、产科和围产期结局未见显著差异。
    卵巢组织冷冻保存
    阮祥燕,程姣姣,杜娟,谷牧青
    2022, 60(9):  24-3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822
    摘要 ( 783 )   HTML ( 4 )   PDF (1574KB) ( 2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生育力保护技术,不仅可保护患者生育力,还可以保护卵巢内分泌功能。无需卵巢刺激,不延迟后续抗癌治疗,一次可冻存成千上万个卵泡,移植后可实现自然妊娠,是青春期女童和无法延迟抗癌治疗年轻女性的唯一生育力保护方法。2019年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声称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不再是试验性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育力保护
    颜磊,岳彩欣,刘懿淳
    2022, 60(9):  31-3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843
    摘要 ( 916 )   HTML ( 26 )   PDF (1343KB) ( 8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降低卵巢储备、改变免疫系统和盆腔解剖结构、降低内膜容受性等多种机制影响女性生育力,需要酌情进行生育力的保护和保存。注重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和长期管理有助于保护生育力。对某些内膜异位症患者可采取生育力保存措施,包括胚胎冷冻技术、成熟卵母细胞冷冻及卵巢组织冷冻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育力保护需要多学科会诊机制。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保留生育功能后助孕策略
    鹿群,赵璐璐
    2022, 60(9):  35-4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973
    摘要 ( 1018 )   HTML ( 7 )   PDF (1349KB) ( 1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呈年轻化趋势,且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增加。以高效孕激素为基础的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法能达到高的完全缓解率,但是生育力依然低下。以“妊娠为目的”积极助孕策略受到学者重视,但是关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保留生育功能后助孕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就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助孕时机、助孕方案以及助孕中的难点进行探究。
    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护及保存
    林芸,谢燕秋
    2022, 60(9):  42-4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880
    摘要 ( 758 )   HTML ( 5 )   PDF (1326KB) ( 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筛查的推广以及综合治疗的开展,乳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得到大大提高,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育力保存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从乳腺癌治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生育力保存的方法以及乳腺癌患者进行辅助生殖相关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上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提供参考。
    生育力保存的伦理问题及思考
    郝桂敏,罗卓野,王奕卓
    2022, 60(9):  47-5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909
    摘要 ( 1019 )   HTML ( 11 )   PDF (1282KB) ( 4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育力保存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近年来逐渐成熟,由实验走向临床应用。它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育力保存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巨大伦理困境。临床诊疗实践中要坚持尊重、有利、公平的伦理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科学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法规政策、加强伦理监管和技术评审等,或许可以为解决伦理难题提供参考和方法。
    基础医学
    丹参酮II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赵舸,邹存华,宋冬冬,赵淑萍
    2022, 60(9):  53-5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1471
    摘要 ( 650 )   PDF (2242KB) ( 1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丹参酮II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丹参酮IIA作用后的子宫内膜癌细胞设置为对照组、低浓度组(1 μg/mL)、中浓度组(2.5 μg/mL)及高浓度组(5 μg/mL);同时将酪蛋白激酶2(CK2)特异性磷酸化抑制剂(TBB)和丹参酮IIA共同处理后的细胞设置为对照组、TBB组(60 μmol)、药物组(5 μg/mL)及药物(5 μg/mL)+TBB组(60 μmol)。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丹参酮II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P53、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CK2α、乳腺癌缺失因子1(DBC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磷酸化乳腺癌缺失因子1(p-DBC1)的表达;同时加入TBB,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中CK2α、DBC1、p-DBC1的表达。 结果 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高浓度组各时间点(24、48、72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87±0.05)%、(0.61±0.04)%、(0.30±0.04)%、(0.09±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976,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丹参酮IIA作用下,P53(F=244.261)及Cleaved caspase-3(F=290.842)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Bcl-2(F=198.170)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DBC1/DBC1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092, P<0.001),而CK2α、SIRT1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独应用TBB(F=7.847)、丹参酮IIA(F=827.715)及联合应用(F=22.174),p-DBC1/DBC1表达均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01,P=0.002);CK2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丹参酮IIA可以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K2/DBC1/SIRT1/P53信号通路有关。
    过表达miR-27a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邹品衡,陈添果,胡康,李伟才
    2022, 60(9):  59-6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1383
    摘要 ( 1046 )   PDF (7930KB) ( 1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过表达miR-27a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Agomir阴性对照组(Agomir-NC组)和miR-27a agomir组(Agomir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构建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于造模前1天和造模成功时,分别经侧脑室注射15 mg/kg的agomir-NC或miR-27a agomir。术后72 h,采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测量大鼠脑梗死面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miR-27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ba-1+/CD68+小胶质细胞所占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及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MyD88、p-NF-κB p65及NF-κB p65表达情况。 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及Iba-1+/CD68+小胶质细胞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01),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iNOS活性及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海马组织中miR-27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与Model组比,Agom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及Iba-1+/CD68+小胶质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iNOS活性及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海马组织miR-27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01)。 结论 过表达miR-27a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减轻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肠道B细胞的变化
    张凤,吴哲,徐俊,刘玉兰
    2022, 60(9):  67-7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686
    摘要 ( 622 )   PDF (7103KB) ( 1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肠道B细胞的变化。 方法 将1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喂以45%高脂肪饮食诱导发生NAFLD,对照组喂以正常饮食。16周后处死小鼠,留取两组肝脏、小肠黏膜、结肠黏膜、肠系膜淋巴结(MLN)、派氏结(PP)及小肠内容物。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确认实验组发生NAFL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肠及结肠黏膜中B细胞的分布和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LN和PP中B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肠内容物sIgA的水平。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MLN中的B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脂多糖(LPS)或抗CD40和抗IgM(BCR)刺激,采用细胞因子流式技术法检测培养液上清白介素-6、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肠及结肠的B细胞散在分布于固有层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LN和PP中B细胞比例增多(PMLN-B细胞=0.025,PPP-B细胞=0.004)。实验组小肠内容物中sIg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42),并且其PP中IgA+B细胞比例升高(P=0.023)。体外实验显示,实验组MLN中的B细胞接受刺激后分泌IL-6增多(PLPS<0.001,PBCR=0.003)。 结论 NAFLD小鼠PP及MLN中B细胞比例增多,不仅小肠内sIgA含量增多,并且其MLN中B细胞接受刺激后分泌促炎性IL-6增多。
    IGF2BP2/m6A/ITGA5信号轴调控肾透明细胞增殖和迁移
    张振伟,李佳,陈克明
    2022, 60(9):  74-8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429
    摘要 ( 855 )   PDF (17274KB) ( 6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嘌呤(m6A)“识别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GF2BP2)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潜在作用。 方法 通过分析癌症基因数据库(TCGA)、采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GF2BP2在肾癌中的表达水平,甲基化RNA免疫沉淀qPCR结合生物信息学鉴定整合素α5(ITGA5)mRNA的m6A修饰。采用基因敲低/过表达技术,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GF2BP2对ITGA5表达调控的作用。通过功能性获得和缺失实验确定IGF2BP2和ITGA5对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控。 结果 TCGA肾癌数据库显示,IGF2BP2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同时高表达的IGF2BP2不利于患者的整体生存期(HR=1.6,P=0.005)和无病生存期(HR=1.9,P=0.014)。qRT-PCR法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IGF2BP2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肾上皮细胞中IGF2BP2的表达低于其他几种肾癌细胞系。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发现ITGA5可能是IGF2BP2下游靶分子。进一步通过敲除或者过表达发现,IGF2BP2在转录后水平调控ITGA5。甲基化RNA免疫沉淀qPCR发现ITGA5在3'UTR区存在m6A修饰化位点,低m6A修饰可能有助于维持其mRNA的稳定性。 结论 IGF2BP2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IGF2BP2不利于肾癌患者的生存预后;IGF2BP2/ m6A/ ITGA5信号轴调控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新生。
    GPCR-G蛋白融合传感器检测GPCR与G蛋白相互作用的灵敏度
    马传顺,林慧,孙金鹏,张道来
    2022, 60(9):  85-9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368
    摘要 ( 622 )   PDF (2718KB) ( 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GPR56-G 蛋白融合传感器为例,建立一种检测 GPCR 与 G 蛋白相互作用的高灵敏方法。 方法 将带有 NanoLuc 荧光素酶(Nluc)的G蛋白α亚基的 N 端融合到 GPCR 的 C 端,构建 GPCR 和G蛋白 α 亚基两者的融合蛋白为实验组,受体和G蛋白共表达作为对照组。在受体表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利用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方法检测GPR56-Gα12亚基融合蛋白、GPR56 和 Gα12亚基共表达的组成性活力。利用BRET方法检测GPR56激动剂(P19)对 GPR56-Gα12亚基融合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结果 BRET 比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 GPR56 和 Gα12亚基共表达相比,GPR56-Gα12亚基融合蛋白具有更强的组成性活力(F=424.7,P<0.001);与对照组比较,P19激活实验组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6,P<0.001),GPR56-Gα12亚基融合蛋白对激动剂(P19)的感知更灵敏,亲和力更强。 结论 GPCR-Gα 亚基融合蛋白系统是一种检测GPCR与G蛋白相互作用更灵敏的方法。
    临床医学
    脑电变化和BASED评分与54例婴儿痉挛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
    郑苏,陈述花,李华,邓劼,陈春红,王晓慧,冯卫星,韩萧迪,张雨佳,李娜,李莫,方方
    2022, 60(9):  91-9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654
    摘要 ( 705 )   PDF (5332KB) ( 1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婴儿痉挛症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后脑电图变化特征及其对疗效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婴儿痉挛症并给予ACTH治疗的54例患者临床及脑电图资料并进行随访。脑电图分析内容包括发作间期背景活动异常(主要是慢波)、癫痫样放电(癫痫样波形和高度失律)。采用波幅负荷和癫痫样放电评分(BASED)系统进一步评价ACTH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根据ACTH治疗后14 d时是否有癫痫发作分为无发作组(n=29例)和发作组(n=25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EEG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无发作组中局灶性慢波(18例)、局灶与多灶性癫痫样放电(28例)明显高于发作组(5例、15例),高度失律(1例)明显少于发作组(10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发作组BASED提示治疗后脑电图缓解(26例)明显高于发作组(7例)(P<0.000 1),脑电图缓解与临床疗效一致(P<0.001)。随访12~29个月,无发作组9例复发,发作组16例仍有痉挛发作,痉挛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97%、36%。 结论 发作间期脑电图的特点与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BASED显示ACTH治疗后脑电图缓解时,提示临床疗效好,BASED量化可协助临床的疗效判断。
    181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前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胥凯,韩超,丁守銮,丁璇,邢德广,王成伟
    2022, 60(9):  97-10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1378
    摘要 ( 665 )   PDF (1017KB) ( 1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前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81例符合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IV级和V级的aSAH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在治疗前有无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26)和未再出血组(n=155)。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病史、临床状况、WFNS分级、CT Fisher分级、动脉瘤特征、治疗时间及6个月时的预后有关联的影响因素。 结果 181例中有26例术前再出血。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个人史(吸烟、酗酒)、临床状况(脑疝、脑内血肿、低密度区、脑积水)和放射学特征(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多发动脉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再出血组中脑室内出血(IVH)13例,WFNS分级V级15例,CT Fisher分级3~4级25例,与未再出血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脑室内出血(OR=3.804,95%CI:1.161~12.462,P=0.027)为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再出血组预后不良(mRS 3~6分)20例(76.92%),死亡率26.9%,与未再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出血组的预后不良。 结论 IVH、WFNS V级和CT Fisher 3~4级与术前再出血相关。人口统计学特征、病史、临床状况、患者治疗时间、脑室外引流和动脉瘤特征与术前再出血无显著相关性。
    纠正前中盆腔缺陷的简式阴道旁修补术
    张颖,周静,王长河
    2022, 60(9):  102-10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120
    摘要 ( 743 )   PDF (1068KB) ( 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简式阴道旁修补术治疗前中盆腔缺陷(即阴道前壁脱垂合并子宫脱垂)的临床价值。 方法 前瞻观察性研究41例有临床症状的阴道前壁脱垂合并子宫脱垂的患者。41例均采取简式阴道旁修补术,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主观感觉及客观查体情况。 结果 41例手术均成功实施,平均手术时间(56.6±18.6)min,中位失血量150.0(50.0, 200.0)mL。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范围6~23个月),5例失访。3例出现复发,但2例无自觉不适。1例出现阴道疼痛。客观治愈率为91.7%,主观治愈率为94.4%。 结论 简式阴道旁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阴道前壁脱垂并子宫脱垂的新术式。
    子宫血管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王丽慧,高敏,孔北华
    2022, 60(9):  108-11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099
    摘要 ( 831 )   PDF (8686KB) ( 1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例起初被误诊为其他类型子宫恶性肿瘤的子宫血管肉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认识。 方法 收集并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收治的2 例子宫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进行总结。 结果 病例1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术后给予异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方案化疗6个周期,术后无进展生存期为62个月,总生存期为66个月;病例2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术后给予异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方案化疗4个周期,尚无复发迹象。 结论 子宫血管肉瘤临床上极为罕见,易被误诊,诊断时应借助病理及免疫组化与其他子宫恶性肿瘤相鉴别,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能是子宫血管肉瘤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肺癌患者胸外手术前治疗牙周基础疾病对预防术后肺炎发生的效果评价
    韩靖,贾春玲
    2022, 60(9):  113-11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1094
    摘要 ( 764 )   PDF (1024KB) ( 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术前牙周病基础治疗对行胸外科手术的肺癌伴牙周疾病者术后肺炎(POP)发生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拟接受胸外科手术的肺癌伴牙周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行牙周病基础治疗,对照组保持患者原有口腔卫生习惯。两组人群均在术后随访满30 d,分析30 d内的POP发生率及有关因素。 结果 实验组(n=206)和对照组(n=190)基线特征一致。实验组POP发生率为2.91%,低于对照组14.21%(χ2=16.52,P<0.001)。牙周病基础治疗可以预防POP的发生(OR=0.181,95%CI:0.078~0.411)。术前诊断为牙龈炎、牙周炎的患者,实验组PO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中均有随牙周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POP发生率升高的趋势(P<0.05)。无论行开胸术者(楔形切除、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袖状切除)还是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者,实验组PO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术前牙周病基础治疗可以降低行胸外科手术的肺癌伴牙周疾病者POP发生率。
    123例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影响因素
    许小芬,朱晓,马伟,李娜
    2022, 60(9):  119-12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508
    摘要 ( 889 )   PDF (1053KB) ( 1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疼痛管理障碍量表、疼痛知识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疼痛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123例不同癌症类别、不同疾病进展分期均存在癌性疼痛的患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癌症患者疼痛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总均分为(2.63±0.43)分,处于偏高水平,疼痛知识水平得分为(52.0±15.13)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5±0.55)分;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28.42±4.45)分。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费用来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疼痛知识水平、疼痛自我管理是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7.5%。 结论 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程度较高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从而降低疼痛管理障碍程度。
    病例报道
    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
    孙文雄,吴日超,郑贤静,李丽, 张友忠
    2022, 60(9):  125-12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080
    摘要 ( 832 )   PDF (6098KB) ( 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断冠粘接术在年轻恒牙复杂冠折修复中临床应用1例报告
    朱丽娜,蓝菁,李传花,王志峰
    2022, 60(9):  129-13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1.1327
    摘要 ( 663 )   PDF (4693KB) ( 1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