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4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6-07-24
      
    论文
    人NKp46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高新谱,刘正敏,王来城,焦玉莲,刘义庆,张雪,赵跃然
    2006, 44(7):  649-653. 
    摘要 ( 13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人NKp46进行基因克隆并探讨其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和纯化。方法:用RTPCR法自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扩增hNKp46片段(约900?bp),克隆至质粒载体pMD18T,并对克隆的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用限制酶EcoRⅠ和NcoⅠ消化pMD18ThNKp46重组质粒,分离hNKp46片段,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的相应限制酶位点,酶谱分析鉴定重组表达载pET30a(+)hNKp46。转化菌株BL21(DE3)经IPTG诱导,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采用His·Bind Purification Kit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RTPCR扩增的DNA片段与hNKp46 cDNA大小一致。重组质粒pMD18ThNKp46的DNA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hNKp46的cDNA序列一致。SDSPAGE表明,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8.5?kD,其表达量达菌体总蛋白的40%左右。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蛋白能特异地与抗His·Tag抗体结合。纯化得到纯度为95.5%的重组蛋白,纯化回收率达40%。结论:成功构建了人NKp46表达载体,并获得了稳定表达的工程菌株,纯化了重组蛋白。
    HIVgp120对胎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
    刘花香,李振中,邢毅,黄飞,杜芳,刘真,陈淑妍,王丽红
    2006, 44(7):  654-657. 
    摘要 ( 12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gp120对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分散培养的胎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用不同浓度的HIV gp120 (125、250、500?pmol/L和1?nmol/L) 处理,对分散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用MAP2免疫荧光标记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改变。结果:应用gp120后7?d,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减少,长度变短,而神经元的胞体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HIV gp120可直接影响分散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突起的生长。
    Monastrol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有丝分裂影响的研究
    赵健,陈蔚文,王树成,李希波,
    2006, 44(7):  658-661. 
    摘要 ( 12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Monastrol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有丝分裂的影响。 方法:Monastrol处理A549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Monastrol阻滞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有丝分裂于前中期,且分裂期细胞表现为单极纺锤体。结论:Monastrol影响肺癌细胞有丝分裂,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可用于肺癌药物治疗。
    祛瘀消斑胶囊和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生长因子和MMP1 mRNA表达的影响
    张梅,张运,赵玉霞,张园园,高月花,李秀昌
    2006, 44(7):  662-665. 
    摘要 ( 12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祛淤消斑胶囊和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collagen I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及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和中药祛淤消斑胶囊治疗12周,应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胶原I、MMP1及TIMP1的表达。结果:2种药物均可显著降低兔血脂,辛伐他汀效果更强;2种药物均可显著消退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组bFGF、TGFβ1、胶原I、MMP1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其中辛伐他汀组的bF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药物均有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药物通过减少生长因子和MMP1的表达,相对减少MMP1/TIMP1表达比例,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狗牙周膜细胞与壳聚糖-磷酸三钙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林志勇,单秀莉,王青
    2006, 44(7):  666-670. 
    摘要 ( 11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狗牙周膜细胞(PDLCs)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探讨以狗PDLCs为种子细胞,以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体为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磷酸三钙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组织块法培养狗牙周膜细胞,取第4代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到三维支架上,体外继续培养。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细胞起源;MTT法检测支架对狗PDLCs增殖的影响;取培养3、6?d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的标本,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在支架上的粘附、生长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狗PDLCs抗波形丝蛋白阳性,抗角蛋白阴性,证实为中胚层来源。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对狗PDLCs的生长、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示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体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狗PDLCs在支架上贴附牢固,伸展充分,增殖旺盛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结论:壳聚糖-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细胞相容性,狗PDLCs与之复合培养生长良好,表明以自体PDLCs为种子细胞、以壳聚糖-磷酸三钙为支架材料进行的牙周组织工程是可行的。
    豚鼠透镜诱导性近视眼巩膜细胞凋亡的研究
    王红,郑永军,曲毅,李镜海
    2006, 44(7):  671-675. 
    摘要 ( 12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透镜诱导豚鼠近视眼后极部巩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近视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健康4周龄豚鼠45只,随机分成3组,1组(右眼配戴20D)、2组(右眼配戴10D)3组(不作任何干预)。实验前后用睫状肌麻痹下验光、A超动态观察豚鼠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并取后极部巩膜组织,用电镜、终末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巩膜的凋亡细胞。结果:实验后诱导眼形成近视,且伴有眼轴延长。并在诱导眼巩膜细胞中检测到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AI)和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增生指数(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透镜诱导豚鼠实验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组织中不仅有细胞增殖的降低,而且还存在细胞凋亡的表达增多。
    补肾活血复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细胞因子及抗凝因子的影响
    任国华,贾青,李鲁杨
    2006, 44(7):  676-679. 
    摘要 ( 13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复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细胞因子及抗凝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治疗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高剂量组、治疗低剂量组、对照组5组,每组12只。用 D半乳糖(Dgal)诱导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永久性结扎其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衰老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观察补肾活血复方对模型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及血样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睾酮(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P选择素(Pselectin)、一氧化氮合酶(NOS)等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形态学呈缺血性改变,未见明显梗塞灶;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OD、NOS、T、ATIII降低(P<0.01),ET、TNF、MDA、 Fib、Pselectin升高(P<0.01);补肾活血复方能升高SOD、NOS、T、ATIII(P<0.05),降低ET、TNF、MDA、 Fib、Pselectin (P<0.01,P<0.05),且高剂量组(除MDA、ET外)优于低剂量组(P<0.01,P<0.05)。结论:补肾活血复方能纠正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后各种细胞因子及抗凝因子的失衡,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扩张脑血管,清除氧自由基,抗炎、抗凝等作用而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的。
    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损伤及caspase3的表达
    汤树海,孙建英,潘晓军,张丽
    2006, 44(7):  680-683. 
    摘要 ( 11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海人酸(kanic acid,KA)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用KA诱导大鼠SE 2?h,分别于SE终止后第3、6、24?h取脑,用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同部位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SE终止后3?h可见到海马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从肿胀到膜的完整性破裂。caspase3的表达在SE后6?h开始增加,于第24小时明显增高。结论:在实验性SE模型中,海马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在早期即有损伤,caspase3在线粒体损伤后数小时才出现表达,并于SE后24?h明显增高。
    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元的原代培养与观察
    刘夫玲,牛膺筠,王建波,曲虹,张蕾
    2006, 44(7):  684-688. 
    摘要 ( 12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元体外培养的有效方法。方法:取出生后1~3?d的Wistar大鼠视网膜,胰蛋白酶+依地(EDTA)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置有包被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玻片的24孔培养板中培养,利用相差显微镜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动态观察;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视网膜神经元进行染色。结果:在多聚赖氨酸上培养的视网膜神经元生长良好,部分细胞伸出突起,且有些突起相互连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培养的细胞大多数抗神经丝蛋白(NF)抗体反应阳性。胰蛋白酶+EDTA联合消化能使视网膜细胞很好得分离,获得视网膜单细胞悬液。结论: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视网膜神经元有较好的视网膜神经元生长率;胰蛋白酶+EDTA联合消化较单独用胰蛋白酶消化效果好。
    NFκB、bcl-2、bax在胃不典型增生、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崔涛,朱祖安,刘莹 费素娟,李凤朝
    2006, 44(7):  689-693. 
    摘要 ( 13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bcl2及bax在胃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及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两步法检测84例胃癌和54例胃不典型增生组织中NFκB、bcl2及bax的表达,TNNEL法染色检测凋亡指标的改变。结果:NFκB、bcl2、bax在84例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2%、52.38%、16.67%,在33例胃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24%、21.21%、33.33%,三者在胃癌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bcl2表达与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NFκB与bcl2之间呈正相关(P<0.05)。在轻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组织中AI分别为(1.29±0.50)%、(0.96±0.36)%、(0.70±0.43)%,轻度不典型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胃癌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胃癌中NFκB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改变bcl2与bax的比值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影响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
    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大鼠实验性肝癌早期干预的研究
    谢英慧,袁孟彪
    2006, 44(7):  694-697. 
    摘要 ( 11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对大鼠肝癌的发生及肿瘤血管生成的早期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单纯诱导组(12只)和药物干预组(40只),均给予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药物干预组同时给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Rofecoxib)进行治疗,于第6周和第9周分批处死实验大鼠,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COX2、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抗凋亡基因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情况。结果:病理切片显示药物干预组大鼠肝脏的病变程度较单纯诱导组减轻;COX2、Bcl2在第6周及第9周、PCNA在第9周的表达干预组均低于诱导组(分别为P<0.01,P<0.05;P<0.05, P<0.01和P<0.05 );MVD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抑制剂干扰和减缓了大鼠实验性肝癌的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增殖而实现,对于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在诱癌早期未能显示。
    利用GFP/A549建立人NSCLC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
    王亚伟,刘春喜,王秀问
    2006, 44(7):  698-702. 
    摘要 ( 17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利用人肺腺癌细胞株GFP/A549建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转移模型。方法:将表达GFP的质粒pRNATU6.1/Neo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GFP细胞,对比转染前后细胞的生长活性和成瘤性。将转染后细胞原位种植裸鼠预定标准处死。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转移灶的位置和数目。利用KODAK IS2000MM系统检测肿瘤播散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GFP的转染后细胞;细胞的体外和体内生长未受转染的影响。裸鼠原位种植GFP/A549,利用KODAK IS2000MM确认4只有肝转移,9只有脑转移。HE染色、免疫组化确认4只有肝转移,11只有脑转移,与KODAK IS2000MM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FP标记人肺腺癌细胞A549原位种植法能更简便的建立NSCLC转移模型;KODAK IS2000MM能够非侵入性和无创性检测肿瘤转移。
    Hp感染及COX-2的表达与胃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
    樊薇,禚静,周涛,程宝泉,李延青
    2006, 44(7):  703-705. 
    摘要 ( 11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Hp与COX2协同作用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2例COX2表达情况,选择20例胃癌、30例萎缩性胃炎(其中包括18例异型增生及12例肠上皮化生)、12例浅表性胃炎,用快速尿素酶法和HE 染色检测Hp 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组Hp 感染12例(12/20,60%)。COX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及胃癌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 。结论:Hp菌株感染可上调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 Hp感染和COX2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氧化损伤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林亚杰,肖伟玲
    2006, 44(7):  706-709. 
    摘要 ( 12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目的:探讨血清中氧化损伤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组)、30例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B组)及22例健康对照者(C组)血清中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R),常规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浓度、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与其他两组相比,MDA及氧化损伤指数(Oxidative Stress Index,OSI)均明显升高(P<0.05, P<0.05,P<0.01,P<0.01),T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0.05);B组与C组中, MDA及O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0.05);A组中MDA浓度及OSI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61,r=0.45);HBVDNA水平与氧化损伤指标间无明显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氧化损伤指标是判断病情的良好指标。
    聊城市艾滋病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监测研究
    姜祥坤,郑雪峰,姜宝法,张蕾,于海荣,杨金英
    2006, 44(7):  710-713. 
    摘要 ( 14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聊城市高危人群中HIV感染现状,探讨HIV感染的流行因素,为控制本市艾滋病的流行及在高危人群中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全市2003~2005年间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血清学检测数据和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以及部分女性性工作者的高危行为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年共检测9?539份血清,检出HIV感染者10例,阳性率0.105%;其中3例有献血(浆)史,4例有输血史,2例有婚外性行为史,1例可能由其配偶经性途径传播。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结论:我市HIV感染者主要存在于3类人群,经输血和有偿献血(浆)感染是我市既往HIV感染的主要方式,但HIV的主要传播方式正在向性途径传播转变;我市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应尽快在该人群中开展干预工作,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从而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对HT29结肠癌细胞转移影响的研究
    夏光涛,张尚忠,张源潮,杨清锐,周立祥
    2006, 44(7):  714-717. 
    摘要 ( 11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3.宁津县中医院外科,山东 宁津 253400)目的:探讨脂氧合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NDGA)在体外对结肠癌HT29细胞株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NDGA处理HT29结肠癌细胞,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v6表达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癌细胞表面微绒毛的变化。结果:经过NDGA作用后,CD44v6、VEGF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表达逐步下调。扫描电镜检测NDGA处理癌细胞48?h后,癌细胞微绒毛卷曲成小球状。结论:NDGA能够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转移。
    霉酚酸酯对高糖所致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燕,关广聚,陈兵,刘海英
    2006, 44(7):  718-721. 
    摘要 ( 10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对高糖环境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MCs)增殖及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以30?mmol/L葡萄糖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MCs增殖,加入不同浓度的MMF,采用MTT比色法观察6、12、24、48?h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葡萄糖对系膜细胞的增殖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反应最佳浓度为30?mmol/L,最佳时点为24?h。MMF有抑制高糖所致MCs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结论:高糖在一定浓度和一定时段内有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效应,MMF对高糖所致MCs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MMF剂量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
    41例再次肾移植的临床分析
    王洪伟,刘双德,焉杰克,田川,徐东升
    2006, 44(7):  722-725. 
    摘要 ( 12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再次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2月41例再次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统计移植后受者1、3、5年的移植肾存活率及影响存活率的因素。 结果:再次移植后1、3、5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5.4%、76.2%、65.8%;再次移植前切除原移植肾患者1、3、5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8.9%、74.7%、62.2%,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33.3%;再次移植前未切除原移植肾患者1、3、5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2.6%、77.1%、68.5%,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30.4%,二者存活率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A阳性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高于PRA阴性患者,应用抗体诱导治疗的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未诱导治疗的患者。结论:再次移植前切除原移植肾不能提高再次移植的远期存活率,采用良好的HLA配型及抗体诱导治疗有利于移植肾的存活。
    多层螺旋CT对肾癌的灌注研究
    王芳,王青,李笃民
    2006, 44(7):  726-728. 
    摘要 ( 11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癌的灌注特点。方法: 对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患者(肿瘤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所得数据送入Advanced Workstation 4.2工作站,应用perfusion3软件分别测量肿瘤组与对照组肾皮质、髓质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强化峰值(PV)和峰值时间(TTP)。结果:肿瘤组BF、BV、MTT和PS与对照组肾皮质、髓质的相应灌注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TTP与对照组肾皮质TTP差异无显著性,而PV差异有显著性。肿瘤组BF低于对照组肾皮质、高于肾髓质;BV高于对照组肾皮质及肾髓质;MTT与PS高于对照组肾皮质、低于肾髓质;PV低于对照组肾皮质;TTP高于对照组肾皮质。结论:肾癌CT灌注参数BF、BV、MTT、PS、PV和TTP不同于正常肾皮、髓质,有其特点。
    KAI1/CD82和E-Cadheri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韩秋峪,张向宁,李晓翠,曹丽
    2006, 44(7):  729-733. 
    摘要 ( 12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和粘附分子钙粘蛋白基因ECadherin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6例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AI1/CD82和ECadheri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生物学统计采用χ2检验法。结果: KAI1/CD8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7.58%(38/66);ECadherin蛋白阳性率为46.97%(31/66)。两种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5)。在同一标本中,二者表达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1/CD82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演进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肿瘤的分化、临床进展以及推测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卵巢癌患者血清及组织HGF测定和受体cMet的表达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张师前,陈秀娟,周晓亮
    2006, 44(7):  734-738. 
    摘要 ( 11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和HGF及其受体cMet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7例上皮性卵巢癌、25例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GF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GF及cMet蛋白表达。结果:①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术前血清HGF水平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②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HGF水平与其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后残存灶的大小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③HGF与cMet在卵巢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④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GF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Met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HGF可用于卵巢恶性肿瘤诊断和术后随访的肿瘤标记物,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HGF与cMet联合检测对于判断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
    丙戊酸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上皮性钙粘附素表达的影响
    耿洁,时昌文,荣风年
    2006, 44(7):  739-742. 
    摘要 ( 12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上皮性钙粘附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VPA以不同浓度(0、1、2、3、4、5?mmol/L)不同作用时间(24、48、72?h)作用于SKOV3细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动力学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E 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测定SKOV3细胞Ecadherin蛋白含量。结果:①3?mmol/L作用48?h后SKOV3细胞形态出现明显变化;②不同浓度(0、1、2、3、4、5?mmol/L)VPA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后, SKOV3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浓度(0、1、2、3、4、5?mmol/L)VPA作用不同时间(48、72?h)后,首先引起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随剂量的加大和用药时间的延长,凋亡率逐渐升高;③3?mmol/L VPA作用48?h后,与对照相比,SKOV3细胞浆中的棕色颗粒明显增多;④VPA作用48?h后, SKOV3细胞Ecadherin蛋白含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VPA可以抑制SKOV3的生长,并且在蛋白水平上调卵巢癌细胞分泌Ecadherin。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黄萍,李晓光,王翠萍,王贤娴
    2006, 44(7):  743-745. 
    摘要 ( 12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方法:检测了老年高血压病组患者178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72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了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易发生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患者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容易并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对这种患者应给予重视,采取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措施,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Wallerian变性诊断价值的评价
    崔谊,侯金文,孟祥水,刘影,张凯
    2006, 44(7):  746-749. 
    摘要 ( 12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在Wallerian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正常志愿者、10例正常变异者和 40例病变者分别进行DTI和常规MRI扫描。结果:正常志愿者大脑脚、脑桥基底部皮质脊髓束走行区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均值分别为0.73和0.63,其FA比值(数值小的一侧比大的一侧)分别为97.6%和96.8%;正常变异者大脑脚、脑桥基底部皮质脊髓束走行区FA均值分别为0.72和0.64,其FA值比值分别为96%和95%,与正常志愿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者患侧大脑脚、脑桥基底部FA均值分别为0.64及0.52。其FA比值(患侧FA值比健侧FA值)分别为76.0%和77.0%,患侧大脑脚、脑桥基底部皮质脊髓束的FA值及其比值较正常者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通过测量FA值及其比值及神经纤维束的三维重建,较常规MRI更为准确客观地诊断Wallerian变性。
    表阿霉素、多西紫杉醇、5-氟脲嘧啶序贯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阮永威,金星,侯连泽
    2006, 44(7):  750-753. 
    摘要 ( 11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v目的:探讨表阿霉素(epirubicin, Epi)、多西紫杉醇(taxotere, Tax)和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 5Fu)序贯对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为确定最有效的化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硫基碱性蕊香红B(sulphorhodamine B, SRB)法分析3种药物序贯对MCF7的细胞毒作用,中效原则分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blot分析p53、bcl2、bax和p21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结果:单一5Fu产生较低细胞毒作用。序贯应用Epi、 Tax有协同作用和增加5Fu的细胞毒效果。序贯应用Epi、Tax导致细胞停滞于G1M期,而5Fu可加快细胞周期或杀死肿瘤细胞,且可使胸腺嘧啶合成酶(TS)表达减少。Epi、Tax和5Fu 序贯应用协同作用更明显(CI<1),同时诱导的MCF7凋亡与雌激素受体(ER)、p53、bcl2、bax状态无关。结论:Epi、Tax和5Fu序贯应用可产生高度协同和时间依赖,实验结果对临床制定最有效化疗方案有重要作用。
    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余之刚,张强,李亮,李玉阳,唐鲁兵,高德宗
    2006, 44(7):  754-756. 
    摘要 ( 11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4年2月~2005年2月在我院进行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的45例乳头溢液患者资料,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支的管腔和管壁结构,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形态,并对30例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记录病理结果。结果:镜检诊断乳腺癌5例,乳头状瘤9例,乳头状瘤病4例,乳管扩张症12例,乳管炎症10例,未发现异常5例,经病理证实符合率97.2%。结论:纤维乳管内视镜能够更准确、直观明确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的病因、病变范围及部位,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