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5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5-10
      
    专家述评
    延迟性术后肠麻痹的概念及防治策略
    江志伟,王刚
    2020, 58(5):  1-5.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352
    摘要 ( 1114 )   PDF (1284KB) ( 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术后肠麻痹(POI)是外科手术后由于非机械原因导致的胃肠道运动功能受到暂时性抑制,造成无法经口摄入的临床现象,其发病机制涉及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和肠道炎症反应等多个因素。从病理生理学角度,POI可分为早期的神经源性阶段和后期的炎症阶段;从临床角度,POI可分为生理性POI和延迟性POI(PPOI)。PPOI定义的规范有利于统计PPOI的准确发病率,并分析其风险因素,从而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微创技术显著降低了PPOI发生率,是预防和治疗PPOI较理想的方案。虽然,在PPOI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PPOI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回顾与发展
    王刚,江志伟,潘华峰
    2020, 58(5):  6-1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353
    摘要 ( 547 )   PDF (1215KB) ( 1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经典术式,它的诞生奠定了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基础。尽管目前已实现低位、甚至超低位保肛,但对于位置极低(距肛门<3 cm)、浸润括约肌和/或肛提肌等病例,APR仍是推荐术式。最经典的Miles APR因为创伤大,致死率高,逐渐淡出舞台,相继衍生出了传统APR、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APR、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改良ELAPE等术式。微创技术的应用进步减小了APR的创伤,并能降低神经源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姜黄素通过Nrf2信号通路促进炎症状态下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熊艺璇,赵斌,贾凌璐,张文静,徐欣
    2020, 58(5):  19-2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1187
    摘要 ( 459 )   PDF (8919KB) ( 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炎症状态下的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这一影响是否与Nrf2信号通路有关。 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分离培养牙周膜干细胞,脂多糖(LPS)建立体外炎症微环境模型,使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细胞,CCK8、ALP定量分析筛选出姜黄素的最适作用浓度进行后续实验。设置分组:空白对照组、LPS组、LPS+姜黄素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RT-PCR、ALP定量分析、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相关指标。Western blotting检测Nrf2水平,进一步构建Nrf2小干扰模型并检测干扰效率。设置分组:LPS+姜黄素组、LPS+姜黄素+siNrf2组,并检测相关成骨指标。 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牙周膜干细胞,并建立牙周膜干细胞体外炎症微环境。CCK8、ALP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的姜黄素无细胞毒性(F1d=6.08, F3d=9.404, F5d=166.289, P<0.001),且能上调ALP活性,0.1 μmol/L为最适浓度(F=314.269, P<0.001),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增高炎症状态下ALP活性以及成骨相关蛋白和基因ALP、COL1、RUNX2的表达(FALP活性=120.401, FALP蛋白=48.505, FCOL1蛋白=473.372, FRUNX2蛋白=363.425, FALP基因=75.652, FCOL1基因=454.257, FRUNX2基因=98.761, P<0.001)。且ALP染色加深,矿化结节增多。并且Nrf2蛋白水平的变化与成骨变化趋势一致(F=27.323, P<0.001)。之后,成功构建Nrf2小干扰模型,Nrf2蛋白水平降低(t=9.910,P=0.001),相对于LPS+姜黄素组,LPS+姜黄素+siNrf2组的成骨相关指标均下调且ALP染色变浅(tALP活性=10.027, tALP蛋白=15.641, tCOL1蛋白=10.357, tRUNX2蛋白=13.305, tALP基因=19.965, tCOL1基因=12.590, tRUNX2基因=9.027, P<0.001)。 结论 姜黄素可以逆转炎症状态下牙周膜干细胞下降的成骨分化能力,这一逆转作用与Nrf2信号通路有关。
    LncRNA056298通过影响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介导射频消融犬的神经重构
    刘东路,王曦敏,李展,杜娟娟,李建华,马神洲,侯应龙
    2020, 58(5):  27-3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192
    摘要 ( 327 )   PDF (13550KB) ( 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后内在自主神经重构的发生机制,为房颤复发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1月射频消融组、1月阴性对照组、6月射频消融组和6月阴性对照组,每组3只。1、6月对照组仅行开胸处理;1、6月射频消融组消融右上及右下神经节,分别饲养1、6个月后取消融周围1 cm的心房组织行高通量二代测序,寻找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并预测其靶基因。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对目的lncRNA进行过表达慢病毒构建,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右房肌内注射 LncRNA056298阴性对照慢病毒)及过表达慢病毒组(右房肌内注射LncRNA056298过表达慢病毒),每组6只。于注射前及注射慢病毒饲养10 d后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房颤诱发率,饲养10 d后将实验犬处死取右心房,采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ncRNA056298和GAP43基因及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酪氨酸羟化酶(TH)、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等与内在自主神经重构相关的指标变化。 结果 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056298及其靶基因GAP43,过表达慢病毒组注射病毒10 d后,发现AERP较注射前明显缩短(95.000 vs 85.000, Z=-3.012,P=0.008),而阴性对照组注射病毒10 d后,AERP较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500 vs 95.000,Z=0.842,P=0.600)。房颤诱发结果显示,过表达慢病毒组有3只犬诱发房颤,阴性对照组未诱发出房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过表达慢病毒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内在自主神经重构相关指标GAP43、TH、CHAT及PGP9.5表达均增加。 结论 LncRNA056298可通过影响GAP43的表达影响内在自主神经重构的发生,内在自主神经重构的发生可能是影响射频消融后房颤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临床医学
    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山东省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程召平,段艳华,姚金坤,李岩,顾慧,袁宪顺,刘斌,毕万利,宋照亮,聂佩,陈月芹,孙占国,刘善平,王鲁光,唐忠仁,魏相磊,董亮,王春亭,王锡明
    2020, 58(5):  38-45.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541
    摘要 ( 660 )   PDF (15308KB) ( 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山东省多中心研究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3月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经核酸检测确诊并治愈出院(或死亡)共计105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胸部CT影像资料。其中普通型患者(普通组)92例,重型或危重型患者(重症组)13例。对胸部CT影像学基本特征及动态演变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普通组与重症组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初期临床症状主要为不明原因发热(85%,90/105)、咳嗽、咳痰(72%,75/105)。实验室检查异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减低(11%,12/105)及淋巴细胞计数减低(38%,40/105)。胸部CT基本征象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双肺呈多发磨玻璃病变(GGO)(98%),平均受累肺叶3个(2,5),主要分布于肺中、外带胸膜下;进展期大部分GGO实变(96%)、伴小叶间隔增厚(64%),部分呈铺路石征(42%),反应性胸膜增厚(23%),胸腔积液(3例),气胸(1例);恢复期显示纤维条纹征(49%)。另一重要特点为双肺外带表现明显的空气-细支气管征(41%)和微血管扩张征(40%)。普通组与重症组对比结果显示,重症组受累肺叶数目多于普通组(P<0.001);重症组受累半定量积分高于普通组(P<0.001)。重症组铺路石征(85% vs 34%,P=0.001)、小叶间隔增厚(92% vs 61%,P=0.029)及胸膜增厚(69% vs 16%,P<0.001)、纤维条纹征(85% vs 43%,P =0.007)相比更高。胸部CT动态影像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初始阳性影像表现迟于临床症状,肺部CT 5 d(5, 6)开始呈阳性,CT病变进展时间5 d(5, 7),持续进展至11 d(10, 14)即CT病变峰值时间,CT病变转归时间12 d(11, 15)。病灶进展与转归时间的长短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核酸检测阴性后影像转归滞后。 结论 COVID-19胸部CT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主要为典型磨玻璃病变及其特征性动态演变,以及空气-细支气管征和微血管扩张征表现,结合半定量评估,可以为COVID-19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化学发光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李晓非,刘贵明,李婉澜,吕松琴,聂磊,张娟,徐丽萍,陆霓虹
    2020, 58(5):  46-5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484
    摘要 ( 811 )   PDF (1340KB) ( 3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比较化学发光法与胶体金法对18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样本的检测结果,并随机挑选其中2例确诊样本梯度稀释后用以上两种方法检测其灵敏度。然后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临床确诊的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清样本与9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再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感染时期的患者血清样本,统计不同发病时期抗体的检出率。 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1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清样本均为阳性;2例确诊患者样本稀释625倍后用化学发光法仍可检测出抗体阳性,而胶体金法能检测出的样本最大稀释比例为25倍。对确诊患者系列标本的检测中,化学发光法的敏感度为82.05%,特异性为100%,与临床诊断一致性程度较高(Kappa值为0.864),化学发光法对血清样本中抗体的检出率随发病时间推移而升高。 结论 化学发光法抗体检测灵敏度高于胶体金法,自动化程度高,可用于大样本的快速筛查,其检测性能能够满足临床2019-nCoV感染病例的辅助诊断需要。
    达芬奇Xi系统在完全机器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的应用
    王刚,潘华峰,刘江,王海峰,程伟,江志伟
    2020, 58(5):  51-55.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351
    摘要 ( 442 )   PDF (5701KB) ( 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达芬奇Xi系统应用于完全机器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志伟团队自2017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均在镜下完成。其中采用达芬奇S系统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63例(S系统组),采用达芬奇Xi系统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39例(Xi系统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10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完全机器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Xi系统组与S系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9.1± 43.2)mL vs(84.2± 48.9)mL,P=0.091]、淋巴结清扫数目[(31.4±8.9)枚vs(32.4±9.4)枚,P=0.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i系统组装机时间[(5.1±1.9)min vs(11.2±3.7)min, P<0.001]、手术时间[(206.2±45.3)min vs(221.5±42.3)min, P=0.013]短于S系统组;Xi系统组术中擦镜次数明显少于S系统组[(4.3±1.6)次 vs(12.2±4.9)次,P<0.00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耐受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达芬奇系统应用于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利用其优势完成缝合、打结等精细操作,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利用其更佳的80°内窥镜可视范围、更加灵活的机械臂,以及悬吊式平台,显著节省了手术时间。
    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甲状腺功能的关联性
    王余余,高丽,陈少华
    2020, 58(5):  56-6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1204
    摘要 ( 406 )   PDF (1055KB) ( 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取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MoCA )量表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n=54例)和认知正常组(n=40例)。比较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生化指标水平及一般资料的差异,并进一步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认知障碍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2.17±1.12)vs(1.29±0.71)μIU/mL,t=-4.618,P<0.001],认知障碍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却低于认知正常组[(3.80±0.70)vs(4.62±0.79)pmol/L,t=5.290,P<0.001]。认知障碍组既往脑梗死比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两组性别比例、年龄、受教育水平、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基础疾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比例、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梗死灶数量、梗死部位、空腹血糖、血脂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既往脑梗死病史、基础疾病、生活习惯、空腹血糖以及血脂等因素后,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H可能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59,95%CI=2.128~31.277),而FT3可能是其保护因素(OR=0.033,95%CI=0.005~0.234)。 结论 TSH可能是T2DM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T3可能是T2DM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
    腔内理疗对89例薄型子宫内膜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秀清,张敬,蒋琪,李晨,刘畅,李瑞静,冯惠娟,耿玲
    2020, 58(5):  62-6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1439
    摘要 ( 407 )   PDF (1035KB) ( 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腔内理疗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 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至少连续两次因子宫内膜<8 mm放弃冻胚移植的186例患者,再次准备冻融胚胎移植前利用盆腔治疗仪行腔内理疗者89例为实验组,同等条件非腔内理疗者97例为对照组;同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A组(24~34岁)和B组(35~42岁)两个年龄亚组,所有患者均移植1枚优质囊胚,比较两亚组内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穿支血流分级、生化妊娠率、生化妊娠流产率、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流产率及活产率。 结果 年龄亚组内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移植前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0.74±0.11)mm vs(0.76±0.10)mm,P=0.422;B组:(0.73±0.11)mm vs(0.73±0.10)mm,P=0.854)],子宫内膜穿支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P=0.697,B组:P=0.835)。A组中腔内理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生化妊娠率(65.5% vs 50.0%,P=0.103)及临床妊娠率(51.7% vs 46.0%,P=0.553)、活产率(37.9% vs 40.0%,P=0.8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中腔内理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生化妊娠率(64.5% vs 38.3%, P=0.023)、临床妊娠率(61.3% vs 25.5%, P=0.002)及活产率(45.2% vs 21.3%, P=0.025)均显著提高,生化妊娠流产率降低(5.0% vs 33.3%,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高龄(35~42岁)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胚移植前行腔内理疗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3-lncRNAs预后模型在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杨雪梅,李娟,王一凡,李培龙,王允山,杜鲁涛,王传新
    2020, 58(5):  69-7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117
    摘要 ( 398 )   PDF (6009KB) ( 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构建预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风险评分模型。 方法 获取TCGA数据库中HER2阳性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的RNA表达谱及临床病理数据。基于R语言的“DESeq2”软件包、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筛选HER2阳性乳腺癌中差异表达并与预后有统计学意义关联性的lncRNAs。利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模型在训练集中构建lncRNA风险评分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该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和总样本集以及不同亚组中的预测效能。 结果 从TCGA数据库中共获得161例HER2阳性乳腺癌和113例正常乳腺组织的RNA表达谱,“DESeq2”差异分析得到1 332个HER2阳性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其中25个lncRNAs与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性,利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模型建立了基于3-lncRNAs的风险评分模型:风险评分=0.710×表达量LINC01833+1.869×表达量LINC00536+2.992×表达量LINC02725。该模型可有效区分HER2阳性乳腺癌人群中预后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高风险组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该模型在总样本集中的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高达0.825,高于TNM分期(AUC=0.605)。此外,在TNM Ⅰ-Ⅱ期亚组、ER阳性亚组、PR阴性亚组和PR阳性亚组中均可有效鉴别预后较差的高风险患者。 结论 基于LINC01833、LINC00536和LINC02725的风险评分模型可有效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27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回顾性分析
    李海云,乔珊,崔才三
    2020, 58(5):  77-8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1453
    摘要 ( 466 )   PDF (984KB) ( 10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相关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的127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诱发因素及临床表现:没有发现明确诱发因素或病因者较少(43例,33.86%), 发现常见诱因或病因者居多(84 例,66.14%);首发症状以头痛(97例,76.38%)最为常见,常见伴发症状有恶心呕吐(78例,61.42%)、视乳头水肿(30例,23.62%)、偏瘫(28例,22.05%)、癫痫发作(26例,20.47%)等;(2)实验室检查:共82例CVST患者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范围70~330 mmH2O(正常值参考范围80~180 mmH2O), 200~300 mmH2O者23例(28.05%),≥300 mmH2O者49例(59.76%);(3)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V、MRV和/或DSA检查,累及部位以横窦(103例,81.10%)、乙状窦(87例,68.50%)、上矢状窦(77例,60.63%)、直窦(29例,22.83%)、窦汇(10例,7.87%)为主;(4)治疗与预后:2例并发脑疝自动出院, 125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预后良好。 结论 根据发病因素及症状,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CVST诊断的准确率,尽早启动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合并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骨质疏松症62例患者骨代谢及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分析
    康成为,刘雷,蒲小兵,谭钢,董长超,晏兆魁
    2020, 58(5):  82-8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1391
    摘要 ( 508 )   PDF (1897KB) ( 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骨转换标志物血清1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和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在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甲减)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能否作为判断该类患者骨质疏松程度及脆性骨折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症合并亚甲减患者62例(骨松甲减组),以及同期收治的单纯骨质疏松症伴骨痛患者65例(骨松骨痛组),并纳入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6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间骨代谢标志物,如血钙、血磷、血镁、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骨密度、T值、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素以及骨转换标志物血清PINP及β-CTX浓度水平。 结果 骨松甲减组、骨松骨痛组及正常对照组骨代谢及骨转换标志物中血钙、血磷、血镁、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5羟维生素D、骨密度、T值、β-CTX及PI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骨松甲减组PINP、β-CTX水平降低,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不能依靠骨转换标志物作为骨松甲减组骨质疏松程度的判断指标及预测骨折发生风险。
    10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手术后生存质量分析
    石飞,潘翔,杨见明
    2020, 58(5):  87-9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1212
    摘要 ( 707 )   PDF (1003KB) ( 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入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患者106例,其中女77例(72.64%),男29例(27.36%),17~68岁,平均(40±13.2)岁。按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有无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术后是否行131I治疗等影响因素进行分组,使用头颈部肿瘤生存质量评估量表,联合Zung氏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的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异。 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手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在术后1个月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开始逐渐上升,但仍有明显差异(P<0.05),至术后6个月回归术前水平(P>0.05)。对于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客观因素分析提示,文化程度、术后131I治疗及家庭经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性别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造成的影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Zung氏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年轻女性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医生应术前加强沟通、术中选择小切口、术后鼓励患者锻炼以及调控好血钙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淀粉样变3例及文献复习
    王百惠,宋艳君,张帅庆,左秀丽,王青,张爱军,李如源
    2020, 58(5):  93-9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1443
    摘要 ( 426 )   PDF (6691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消化道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原发疾病和诊断思路。 方法 报道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消化内科确诊为消化道淀粉样变的3例病例,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3例消化道淀粉样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纳差、腹胀。肠镜检查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不规则溃疡。 结论 消化道淀粉样变为少见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淀粉样变所致的慢性腹泻早期表现多不典型,随着疾病进展出现多系统功能损害,进展迅速,预后差,故在临床工作中需将淀粉样变列为慢性腹泻鉴别诊断之一,及时识别多系统损害,重视病理活检,及时发现淀粉样变及其病因,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
    高糖、高脂饮食与不同浓度硒对大鼠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李艳,孙凤娇,张天然,王雨心,张正铎,高希宝
    2020, 58(5):  98-10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1394
    摘要 ( 374 )   PDF (17314KB) ( 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高糖、高脂饮食对大鼠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及不同膳食模式下添加不同浓度硒的效果差异。 方法 使用亚硒酸钠调节饲料中硒浓度,并根据饲料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喂养16周,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脂肪酶和硒浓度,制备肝脏、心脏匀浆后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观察肝脏及心脏病理变化。 结果 高糖饮食大鼠甘油三酯及丙二醛、高脂饮食大鼠总胆固醇及丙二醛均高于普通饮食大鼠(P<0.05);普通中硒组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普通高硒组心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低于普通低硒组(P<0.05);高糖中硒组与高糖低硒组大鼠相比,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升高心脏丙二醛降低(P<0.05);高脂高硒组较高脂低中组血清甘油三酯及心脏丙二醛升高,高脂中硒组与高脂低硒组相比肝脏丙二醛下降(P<0.05);高糖高硒组高脂高硒组血硒升高(P<0.05)结论 适当补充硒对大鼠脂代谢及抗氧化作用有保护作用,性别因素可能影响高浓度硒对高糖、高脂大鼠的作用效果,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讨论。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身高和冠心病风险之间因果关系
    李云霞,李洪凯,马韫韬,于媛媛,孙晓茹,刘新辉, 司书成,侯蕾,袁同慧,刘璐,李文超,薛付忠,刘言训
    2020, 58(5):  107-11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721
    摘要 ( 474 )   PDF (7388KB) ( 9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身高和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 对基于全基因关联研究(GWAS)的Meta分析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分析。利用大样本GWAS汇总数据,选择与身高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作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评价身高与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结果 共纳入108个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和加权中位数法估计得OR值分别为0.760 5(0.644 8~0.896 9)和0.737 9(0.589 9~0.923 1),两种方法结果相近,均支持身高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MR-Egger回归方程截距项为-0.003 1(-0.013 8~0.007 6),表明因果估计结果受基因多效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身高每增加一倍标准差(SD=0.0699m),冠心病风险降低约25%。 结论 身高与冠心病之间存在负向因果关联。
    孕前叶酸增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尹周一,张凤梅,王梦圆,刘西瑶,池岩娜,高莉洁,王志萍
    2020, 58(5):  115-12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9.1464
    摘要 ( 482 )   PDF (1006KB) ( 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围孕期增补叶酸政策实施多年后,育龄妇女叶酸增补依从性情况,探索叶酸增补影响因素,为重点人群制定增补叶酸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山东省某县为研究现场,采用基于人群的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期间出生缺陷患儿及与其匹配正常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配对t/χ2检验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叶酸增补依从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孕前叶酸增补依从性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期间,研究现场共诊断263例出生缺陷患儿,最终入组180例病例组及180例对照组。(1)病例组与对照组围孕期的叶酸增补比例分别为81.67%和88.33%(P=0.111)、规律增补比例分别为10.56%和15.00%(P=0.229),孕前3个月的叶酸增补比例分别为33.33%和40.00%(P=0.213)、增补天数分别为(19.63±32.05)和(26.32±36.33)d(P=0.053);(2)出生缺陷发生风险随孕前3个月叶酸增补天数增多而下降(OR=0.933,95%CI:0.872~0.999,P=0.046);(3)孕前增补叶酸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意外怀孕(OR=2.825,95%CI:1.303~6.127,P=0.009)以及本次妊娠为首次妊娠(OR=2.657,95%CI:1.171~6.029,P=0.019)。 结论 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增补比例相对较高,但孕前叶酸增补依从性较差。可针对首次妊娠妇女加强叶酸作用的普及教育;广泛倡导充分备孕以避免意外怀孕,从而提高孕前叶酸增补依从性。
    病例报道
    新生儿丙型副伤寒沙门菌败血症1例及文献复习
    宋立,张艳,刘洋,郝丽红,王丹
    2020, 58(5):  121-12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29
    摘要 ( 130 )   PDF (917KB) ( 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