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45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7-09-24
      
    论文
    声学定量方法动态评价房颤时右心房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周风华,钟明,杨贵荣,王媛媛,张薇,黎莉,张运
    2007, 45(9):  865-867. 
    摘要 ( 1320 )   PDF (258KB) ( 9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应用声学定量方法动态评价房颤时右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快速心房起搏建立慢性房颤动物模型,采用声学定量方法(AQ)动态监测对照组(n=6只)和房颤组(n=8只)犬,起搏前、起搏1、4、8周时右心房容量-时间曲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起搏4周后,房颤组右心室收缩末期右心房容积(ESV),右心室舒张末期右心房容积(EDV),右心房快速排空期末容积(EREV)开始增加,右心房射血分数(EF),右心房管道容积(CV)降低(P均<0.05);起搏8周后,ESV,EDV,EREV增加显著(P均<0.001),而EF峰值、心房排空率(PAER)降低显著(P均<0.001),CV亦明显降低(P<0.05),余指标在起搏过程中无明显改变。与起搏前相比,房颤组起搏1周后右心房AQ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起搏4周后ESV、EREV、EDV增加(P<0.05),EF降低(P<0.05);起搏8周后ESV、EREV、EDV显著增大(P<0.001),EF和PAER降低(P<0.001);与起搏1周相比,起搏8周后ESV,EREV,EDV增大(P<0.01),EF和PAER减低(P<0.01);余指标在起搏过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时右心房的助力泵功能和管道功能减低,而储存器功能无明显改变;AQ技术为无创性评价房颤时右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提供了有效方法。
    重症监护病人心电导联信号质量评估
    李桥,俞梦孙
    2007, 45(9):  868-872. 
    摘要 ( 1611 )   PDF (250KB) ( 13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基于重症监护病人心电导联的信号质量评估算法。方法:通过分析信号的波形特征、统计特性和相互关系导出反映信号质量高低的信号质量指数(Signal Quality Index, SQI),并基于SQI进行病人的心率估计,应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参数智能重症监护数据库Ⅱ中437例病人的6000多小时高质量数据和添加的各类心电干扰的数据进行算法评价。结果:SQI随信噪比的降低而减小;SQI与心电搏动检测灵敏度和正检测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基于信号质量评估算法,在严重干扰存在时仍能提供精确的心率估计。结论:信号质量评估算法可对心电信号质量给出客观的评价。
    脂膜微囊承载紫杉醇靶向性治疗C6胶质瘤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宫崧峰,李新钢,李刚,王东海,徐淑军,周旭东
    2007, 45(9):  873-876. 
    摘要 ( 1120 )   PDF (289KB) ( 6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在体内外研究脂膜微囊(LCM)承载紫杉醇(Taxol)治疗大鼠颅内C6胶质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应用紫杉醇-脂膜微囊 (Taxol-LCM)或单用LCM处理 C6细胞系,采用免疫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LCM在肿瘤细胞内的分布特点,用药前后肿瘤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细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动态观察LCM进入细胞的全过程;体内实验建立大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12只,成瘤大鼠分为4组:注射LCM-Taxol组、注射LCM组、注射Taxol组及载瘤动物组,每组取一只在最后一次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后处死,获取大鼠脑组织标本,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LCM在肿瘤位点分布的特点;同时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的生存期。结果:体外实验表明,Taxol可结合于LCM并被胶质瘤细胞内吞,起到很强的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其内吞过程为LCM先结合于细胞膜表面,后在细胞内重新分布,最终被细胞浆内的酸性成分所降解。体内油红O染色显示,注射LCM-Taxol组肿瘤区域有LCM聚集,胶质瘤明显坏死;而注射LCM组,肿瘤区域有LCM出现,但肿瘤区域无明显坏死;注射Taxol组及载瘤动物组肿瘤区域无明显坏死;生存期结果示,Taxol-LCM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其他3组,而与其他3组生存期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LCM可承载Taxol在体内外起到杀伤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人胃癌细胞株MGC-803 FHIT基因转染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薛淑芳,许洪伟,张春清,郝菁华,秦成勇,王潍博
    2007, 45(9):  877-881. 
    摘要 ( 1210 )   PDF (287KB) ( 5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将FHIT基因导入该基因表达缺失的人胃癌细胞株MGC-803,探讨胃癌中FHIT基因表达对阿霉素(AD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载有人外源性FHI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RcCMV-FHIT用脂质体介导转入FHIT蛋白表达缺失的胃癌细胞株MGC-803,筛选阳性克隆,同时以空载体pRcCMV转染的胃癌细胞及未转染的胃癌细胞株作为对照,以ADM作用于三组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DM处理前后各组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ADM处理后,转染FHIT基因的MGC-803细胞的凋亡水平(40.66%)与空质粒转染组(13.94%)及胃癌细胞株组(15.81%)相比明显增高(P<0.01),并且FHIT基因与ADM有轻度的协同促进凋亡作用(P<0.05);同时ADM处理前后实验组胃癌细胞的生长周期较对照组均出现了明显的G0/G1期阻滞(74.43% vs 56.30%,99.27% vs 95.10%),且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外源性FHIT基因表达与ADM协同促进MGC-803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FHIT基因可增加胃癌细胞对ADM的敏感性。
    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中肺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牛瑞,刘波,邵明举,王伟
    2007, 45(9):  884-885. 
    摘要 ( 1091 )   PDF (288KB) ( 6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区域淋巴结人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嵌合荧光法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用以检测74例NSCLC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 mRNA的表达,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并对6个可能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与年龄、营养指数、3年内的复发或转移率之间有相关性(P<0.01, P<0.01, P<0.05),而患者的性别、肺癌病理类型、分期与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术后辅助治疗及与Lunx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NSCLC患者Lunx mRNA表达与其生存时间显著相关, 提示Lunx mRNA可作为NSCLC淋巴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及监测患者3年预后的指标之一;同时术后辅助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项重要措施;荧光实时RT-PCR相对定量方法可应用于NSCLC淋巴微转移的检测,该方法可能有助于早期肺癌转移的诊断。
    定量PCR对兔肺白念珠菌病诊断价值和标准的动物实验研究
    邢春燕,杨艳平,庞龙滨,李军,王欣,周锦慧
    2007, 45(9):  886-890. 
    摘要 ( 1449 )   PDF (292KB) ( 8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探讨定量PCR(qPCR)对肺白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标准。 方法:利用气管接种法制作新西兰兔肺白念珠菌病动物模型。随机将兔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8只,并随机排序。实验组气管内注入0.2?ml含1×108个白色念珠菌的菌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按接种后天数依次处死动物,取肺组织做病理切片,取支气管冲洗液(BLF)进行白念珠菌定量PCR检测,观察定量PCR检测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以500/ml菌数为界值时,qPCR技术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示: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1.9%、92.5%、83.3%、9.59、0.3(P均<0.001)。 结论: qPCR技术与病理诊断有良好的一致性,诊断界值以500/ml较合理。
    苦参碱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
    丁印鲁,唐思锋,王敬源,付勤烨,张建良,李占元,李兆亭
    2007, 45(9):  891-894. 
    摘要 ( 1154 )   PDF (282KB) ( 6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侵袭能力及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 HPSE)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T-29细胞体外培养,以0.125、0.25、0.5mg/ml不同浓度苦参碱进行预处理48h后,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培养细胞HPSE mRNA及HPSE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及趋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苦参碱处理组HT-29细胞HPSE mRNA及HPSE蛋白的表达和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0.01),其抑制效应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组间比较P<0.01)。结论:苦参碱能够显著抑制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T-29细胞HPSE基因表达有关。
    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杨允,张立平,胡坚莉,张佐伦
    2007, 45(9):  895-898. 
    摘要 ( 1369 )   PDF (275KB) ( 6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原代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用空白培养基、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及不同浓度的rhBMP-2作用24h后,MTT法测量药物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接种到培养板连续培养7d,von Kossa染色观察成骨细胞矿化结节,采集图像并转换处理后计算矿化结节面积的百分比。结果: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活力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方式,而且可使成骨细胞矿化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与rhBMP-2的作用相当。结论:辛伐他汀可促进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矿化,从而发挥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大鼠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改建影响的实验研究
    黄艳,王旭霞,张文娟,刘超,张君
    2007, 45(9):  899-902. 
    摘要 ( 1392 )   PDF (310KB) ( 5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生长激素缺乏时大鼠正畸牙周组织的改建特征,探讨rh-GH对成年大鼠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7周龄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摘除卵巢组(NS组)、rh-GH组。手术方法建立成年及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测量3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并进行牙齿牙周联合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结果:无论是2周处死的大鼠还是4周处死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均为NS组最大、rh-GH组次之、对照组最小, 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GH能减轻正畸治疗带来的牙周膜损伤和炎症,抑制牙槽骨、牙骨质乃至牙本质的异常吸收,利于骨改建过程平衡的恢复。结论:rh-GH可明显抑制成年大鼠正畸牙齿的移动,利于成年大鼠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的改建及骨改建过程平衡的恢复。
    酚醛树脂用于牙齿点隙裂沟封闭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江浩,姜淑敏,朱文敏,程爱红,李莹,姜广水
    2007, 45(9):  903-905. 
    摘要 ( 1480 )   PDF (253KB) ( 7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酚醛树脂用于牙齿点隙裂沟封闭的抑菌杀菌作用效果。方法:选择30颗人离体磨牙,在咬合面点隙裂沟接种大肠杆菌,随机分为3组;A组以新配制的酚醛树脂使点隙裂沟内容物树脂化,B组以成品Bis-GMA封闭剂作点隙裂沟封闭,C组仅进行表面清洗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沿裂沟点隙处片切牙齿,放入LB培养基培养,观察大肠肝菌生长情况。结果:3组中酚醛树脂封闭组的抑菌效果最好,其作用明显优于Bis-GMA树脂封闭组,而这两组的抑菌效果又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酚醛树脂用于牙齿点隙裂沟封闭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效果优于Bis-GMA树脂材料。
    聚苯乙烯磺酸镧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高磷血症的研究
    潘明明,苗华,洪虹,朱竹先
    2007, 45(9):  906-909. 
    摘要 ( 1531 )   PDF (273KB) ( 6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聚苯乙烯磺酸镧对腺嘌呤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雄性Wastar大鼠90只,参照Yokozawa方法腺嘌呤造模。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聚苯乙烯磺酸镧大剂量组1.5g/(kg·d)、中剂量组0.75g/(kg·d)、小剂量组0.375g/(kg·d)、碳酸钙组及模型对照组,各组大鼠每日给相应供试品,并继续给予腺嘌呤10d,连续用药22d。定期称取动物体重,观察体重变化,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磷(P)、钙(Ca)、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浓度。于第22天给药后1?h处死大鼠,摘取双侧肾脏,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大剂量组血清磷在给药21?d后降至(2.47±0.38)mmol/L,与模型对照组(3.46±1.15)mmol/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钙组血清钙在用药10d时即明显升高(3.48±0.40)mmol/L,与模型对照组(2.79±0.1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聚苯乙烯磺酸镧可有效降低腺嘌呤CRF大鼠血清磷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GM-1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
    肖迎,王琪,张效房,金学民,张金嵩
    2007, 45(9):  910-913. 
    摘要 ( 1226 )   PDF (286KB) ( 5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结构的保护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 NF-κB )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5只、NS组35只、GM-1组35只。正常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NS组和GM-1组通过升高眼压造成视网膜缺血60min,分别于缺血前12、1h及缺血结束时3次腹腔注射NS 3ml·kg-1或GM-1 3ml·kg-1,并于再灌注0(单纯缺血后)、1、6、12、24、72和168h共7个时点取双眼眼球,每时间点5只。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并测量视网膜内层平均厚度(mean thickness of the inner retinal layers, MTIRL),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的表达并计算阳性细胞率。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内层视网膜相继出现水肿和萎缩。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内层NF-κB迅速激活,随后其表达逐渐下降。GM-1可明显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的组织损伤,并显著抑制NF-κB的活化。结论:NF-κB活化可能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始动因素。GM-1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对NF-κB的抑制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促愈瘢痕消”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
    闫宏山,吕润华,王吉昌,赵建平,刘振中,董红,蔡景龙
    2007, 45(9):  914-918. 
    摘要 ( 1309 )   PDF (291KB) ( 6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促愈瘢痕消”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用新西兰白兔12只,均在右侧兔耳腹侧面制作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待瘢痕形成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试验组(A组)外用“促愈瘢痕消”,对照组(B组)外用生理盐水,均1次/d,连用1月。分别在瘢痕形成时、治疗后4周测量瘢痕厚度,治疗后1、4周切取瘢痕组织做组织病理学及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测定。结果:A组在4周时较B组瘢痕厚度明显变薄,颜色变浅,质地变软,胶原色淡而排列稀疏,随用药时间延长差异明显;两组间瘢痕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PCNA阳性表达率在1、4周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1、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1、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愈瘢痕消”能够明显抑制兔耳瘢痕的增生,且机理可能是减少p53及PCNA的表达,有望成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
    乳腺癌组织WWOX基因表达及其与ER、绝经状态的相关性
    王晓,晁岚,藏益秀,陈连胜,田斌,刘惠萍,孙靖中
    2007, 45(9):  919-922. 
    摘要 ( 1078 )   PDF (259KB) ( 5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WWOX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绝经状态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正常乳腺组织、1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和87例侵袭性乳腺癌组织WWOX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2.1%(54/87)的乳腺癌组织和28.6%(16/56)正常乳腺组织中出现WWOX蛋白表达降低或丢失,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0%的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WWOX 蛋白表达降低。82.1% 的ER(-)组和 52.5% ER(+)组病例表现为WWOX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8%的绝经后患者和22.4%的绝经前患者出现WWOX表达完全缺失,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晚期乳腺癌患者WWOX表达降低或缺失的比例增高,Ⅰ、Ⅱ、Ⅲ期患者中WWOX表达完全缺失的比例分别为23.1%、28.6%和46.2%,各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中存在着WWOX基因的表达缺失,其异常表达与ER状态、绝经状态和肿瘤临床分期关系密切,提示WWOX基因可能是通过激素受体信号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作用。
    上皮细胞钙粘附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
    杨旭东,陈景寒,王晓航,张林
    2007, 45(9):  923-926. 
    摘要 ( 1177 )   PDF (256KB) ( 5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钙粘附蛋白(E-cadhe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cadherin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率为27.5%,低于食管正常粘膜组织(P<0.01);VEGF阳性率为78.0%,高于食管正常粘膜组织(P<0.01);E-cadherin的低水平表达、VEGF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E-cadherin与VEGF的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rs=-0.4460,P<0.01)。结论:E-cadherin和VEGF的共同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二者是判断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饮酒面红预测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的价值
    张鹤,陈玉国,徐峰,薛丽,张运,
    2007, 45(9):  927-930. 
    摘要 ( 1219 )   PDF (288KB) ( 6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饮酒面红对预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GTN)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31例,记录冠脉病变并进行Gensini评分。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依据饮酒是否易面红分:不易面红组(n=111)和易面红组(n=120)。调查冠心病危险因素,并测定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观察或询问患者心绞痛发作时GTN疗效,评价两组间GTN疗效差异。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饮酒易面红组患者GTN有效率及迅速起效率、ALDH2基因野生型分布均显著低于不易面红组(P<0.01)。结论:临床工作中可依据患者是否饮酒易面红预测GTN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效果,其机制与ALD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
    川芎嗪二苯甲基哌嗪衍生物对ECV-304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程先超,刘新泳,徐文方,郭秀丽,欧扬
    2007, 45(9):  931-933. 
    摘要 ( 1033 )   PDF (233KB) ( 6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川芎嗪二苯甲基哌嗪衍生物对ECV-304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过氧化氢致ECV-304细胞损伤,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结果:川芎嗪二苯甲基哌嗪衍生物具有对ECV-304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活性比川芎嗪强。结论:川芎嗪二苯甲基哌嗪衍生物具有对ECV-304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与预后危险因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俞新爽,韩俊庆,王兴文,盛巍,王瑜
    2007, 45(9):  934-937. 
    摘要 ( 1396 )   PDF (270KB) ( 5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与预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2002年收治的11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情况及CD+3T、CD+4T、CD+8T、CD+4/CD+8、淋巴细胞转化率(LTR)的变化及其与乳腺癌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癌胚抗原(CEA)的关系。结果:①乳腺癌不同肿块大小患者中CD+4T、CD+8T、CD+4/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肿块较小时即有CD4+T水平的降低和CD+8T水平的升高,而CD+4/CD+8水平随着肿瘤负荷的增大而降低;②淋巴结转移组[LN(+)]与未转移组[LN(-)]比较,CD+4/CD+8在LN(+)组中显著降低(P<0.05);CD+3T、CD+4T、CD+8T在LN(+)组中表达增高,CD+3T、CD+8T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③CEA在LN(+)组中明显升高(P<0.05), 在不同肿瘤负荷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和CEA(-)组之间比较,CD+4T升高及CD+4/CD+8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且CEA与CD+4T及CD+4/CD+8水平密切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状态紊乱,且与乳腺癌CEA水平及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47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停药后疗效持久性研究
    李晓迎,王磊,刘峰
    2007, 45(9):  938-939. 
    摘要 ( 1048 )   PDF (195KB) ( 6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乙肝)停药后拉米夫定疗效的持久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7例使用拉米夫定总疗程≥24月、HBV-DNA阴转达18个月以上HBeAg阴性慢乙肝,分别于停药后进行肝脏生化学、HBV-DNA检测和随访观察。结果:停药后3、6、12、24和36个月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5.5%、25.5%、41.8%、48.3%和54.8%。复发23例,在4、9和12个月的复发累计病例分别占复发病例的52.2%、65.2%和82.6%,复发最长的1例为39个月。停药时的年龄与拉米夫定停药后疗效持久性有关。结论:HBeAg阴性慢乙肝拉米夫定停药后疗效持久性较HBeAg阳性低,年龄轻者复发率低。
    超氧化物岐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
    韩轶群,薛玉文,李传芬,车波
    2007, 45(9):  940-943. 
    摘要 ( 1234 )   PDF (260KB) ( 5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70例COPD患者(COPD组)和70例健康人(对照组)空腹外周血,提取全血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两组SOD1-3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对照组与COPD组SOD1(CuZn-SOD)及SOD2(Mn-SOD)基因多态性无统计学差异,而在SOD3(EC-SOD)基因多态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OD3(EC-SOD)基因多态性(C+760G,Arg213Gly)与COPD易感性有关,可能是COPD的易感基因。
    HSP70、Caspase3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
    郑虹,耿明
    2007, 45(9):  944-946. 
    摘要 ( 1289 )   PDF (247KB) ( 5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3) 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Caspase3,HSP70与胶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50例胶质瘤组织中Caspase3与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 HSP70的表达强度增加,而Caspase3 的表达强度减弱, Ⅰ~Ⅳ级胶质瘤的HSP70阳性率分别为25%、69%、92%、100%(P<0.01),Ⅰ~ Ⅳ级胶质瘤的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87.5%、61.5%、38.5%、31%(P<0.05)。Caspase3与HSP70表达存在负相关(P<0.01) 。结论: HSP70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两者与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程度有关,又对于判断其预后有重要价值。
    清热解毒法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周庆博,李鲁扬,贾青,毕建忠,邵念方
    2007, 45(9):  947-950. 
    摘要 ( 1193 )   PDF (298KB) ( 5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遵清热解毒法制成的脑宁康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清热解毒组(1.2、2.4和4.8mg·kg-1),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清热解毒组给予脑宁康颗粒灌胃,另2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次/日),分别在给药3d和7d后取脑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凝血酶受体(PAR-1)的表达,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水肿。结果:脑宁康颗粒能够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抑制脑组织PAR-1表达,减轻脑组织水肿。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PAR-1表达增强,PAR-1高表达可能介导了神经细胞损伤和脑水肿,清热解毒法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出血后脑组织PAR-1表达和减轻脑水肿相关。
    一服清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李安源,解砚英,李杰,王芃,徐淑兰,赵林
    2007, 45(9):  951-954. 
    摘要 ( 1435 )   PDF (288KB) ( 5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一服清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机制。方法:观察一服清颗粒对三联菌苗所致兔发热的影响;采用小鼠热板法观察一服清颗粒对小鼠痛阈的影响;观察一服清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的影响;采用小鼠体内抑菌实验观察一服清颗粒对金葡菌感染小鼠死亡率的影响;采用细胞病变法观察一服清颗粒对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结果:一服清颗粒对三联菌苗所致兔发热有显著的退热作用;可明显提高热板引起的小鼠痛阈值;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有效降低金葡菌感染小鼠死亡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的小鼠体内感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3)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一服清颗粒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消炎、抑菌及抗病毒的作用。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分析
    葛海涛,王志刚,潘顺,丁璇,王成伟,曲春城
    2007, 45(9):  955-957. 
    摘要 ( 1069 )   PDF (258KB) ( 7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表现为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术,且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治疗。结果:支架放置均准确,19例颈动脉狭窄管径恢复到正常,5例狭窄程度减少90%,2例减少70%,10例术中使用了保护装置,1例术后出现梗死区出血,其他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均无再狭窄发生,近期疗效满意。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鼻部手术治疗OSAHS疗效分析
    雷大鹏,潘新良,李学忠,许风雷,刘大昱,张立强
    2007, 45(9):  958-960. 
    摘要 ( 1133 )   PDF (263KB) ( 5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联合鼻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onography,PSG)确诊,在行UPPP手术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粘膜下切除术18例,双侧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20例,腺样体切除术2例。其中5例重度患者术前先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然后在全麻下行UPPP和鼻部手术,其中2例患者选择了气管切开后6~7d再行UPPP和鼻部手术。术后随访1~2年。结果: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其中症状基本消失者5例,明显减轻者14例,症状缓解者6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6~13d(平均8.3d)拔除了气管套管。结论:UPPP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OSAHS可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对于重度OSAHS患者,行前置性气管切开术,能够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额窦引流通路的薄层断面解剖在额窦手术中的意义
    仲艳霞,王启荣,汤煜春,刘树伟,梁辉,古林涛,张永波
    2007, 45(9):  961-964. 
    摘要 ( 1185 )   PDF (254KB) ( 7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应用鼻腔额窦的薄层断面解剖图像,追踪额窦引流通路,测量鼻丘气房、钩突及其他的相关数据,为额窦的鼻丘径路及钩突径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冰冻铣切技术获得鼻部连续断面图像,不同层面上观察额窦的解剖边界及引流通路,测量鼻丘气房前壁中心与中鼻甲根部前端间距离,气房前壁、钩突水平部根部厚度,与钩突根部连接处的鼻泪管内侧壁的厚度。结果:额隐窝为一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鼻丘气房前壁中心与中鼻甲根部前端间距离为(7.12±0.74)mm,前壁厚度为(0.47±0.09)mm,钩突水平部根部厚度为(1.27±0.22)mm ,与钩突根部连接处的鼻泪管内侧壁的厚度为(1.71±0.08)mm。结论:通过额窦引流通路的薄层解剖,可获得较精确的鼻丘气房前壁及钩突等重要结构的相关数据,为额窦手术提供解剖学指导。
    神经导航下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王磊,徐淑军,周茂德,江玉泉
    2007, 45(9):  965-967. 
    摘要 ( 1177 )   PDF (260KB) ( 7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患者术前行CT薄层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将卵圆孔等重要结构标记后行三维重建,在导航引导下进行卵圆孔穿刺后行射频热凝治疗。结果:术中卵圆孔穿刺准确率达100%,术后即刻疗效,优良9例 良好6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术在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提高了穿刺卵圆孔的精确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全身热化疗治疗甲状腺癌多发性骨转移
    刘延鹏,丁向东,刘萍,杨月香,潘祥林
    2007, 45(9):  968-969. 
    摘要 ( 1279 )   PDF (199KB) ( 4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低血钾、高血钠1例报告
    白秀燕,万华,祝文杰
    2007, 45(9):  970-971. 
    摘要 ( 1344 )   PDF (221KB) ( 10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53例临床观察
    张剑,朱莹莹,宋晓玉,秦文
    2007, 45(9):  972-972. 
    摘要 ( 1353 )   PDF (155KB) ( 5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