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化学文摘(CA)》
《生物学文摘(BA)》
《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
《中国药学文摘》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学术动态
下载专区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热点推荐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您的位置:
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投稿须知
投稿推荐信
版权转让协议
论文模板
写作指导
常见问题
专家在线审稿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意见书
编辑在线办公
在线发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5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4-10-10
基础医学
STZ诱导糖尿病联合正常饮食促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孙慧, 赵磊, 甄茜, 王莎莎, 黄山英, 贺红, 胡琴
2014, 52(10): 1-8,28.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73
摘要
(
1278
)
PDF
(6806KB) (
3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联合正常饮食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
方法
取6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正常饮食饲养2周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采用小剂量STZ持续腹腔注射5 d)和非糖尿病对照组(柠檬酸盐缓冲液注射5 d),每组30只,正常饮食喂养13周后处死。分别检测小鼠血脂、炎症因子和血糖变化;HE和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大体和主动脉根部斑块病变;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斑块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MP-9/TIMP-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巨噬细胞趋化性因子(MCP-1)基因或蛋白含量变化。
结果
非糖尿病对照组主动脉及其根部病变轻微。与非糖尿病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斑块面积明显增加,其中脂质、巨噬细胞、Ⅰ和Ⅲ型胶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含量增加,但纤维帽处平滑肌细胞减少,斑块易损指数增加;血清MIF和IL-6水平升高,血管组织TNF-α、MCP-1、MMP-2和MMP-9基因表达或蛋白含量增加,而TIMP-1含量下降。
结论
STZ诱导糖尿病ApoE-/-小鼠联合正常饮食有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增加斑块易损性和机体炎症状态。
剪切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早期生物学效应
杜庆霞, 李福海, 赵翠芬, 孔清玉, 黄晓阳, 夏伟
2014, 52(10): 9-14.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313
摘要
(
820
)
PDF
(4767KB) (
29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剪切力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凋亡的早期生物学效应及PMVECs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用自制的多层流动腔对体外培养的大鼠PMVECs施加剪切力作用,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剪切力作用不同时间PMVECs凋亡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从mRNA及蛋白水平上检测不同实验组PMVECs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变化。
结果
剪切力可引起PMVECs凋亡增加,且随着剪切力作用时间的延长,PMVECs凋亡率逐渐增加。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剪切力作用0.5 h组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随着剪切力作用时间的延长,BCL-2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
结论
剪切力对于PMVECs凋亡有促进作用,且能够改变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
LPS通过PGE2-EP2信号传导通路诱导肺血管生成
张鹏飞, 徐晓娅, 姜曼, 毕玉莉, 许继映, 韩明勇
2014, 52(10): 15-19.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351
摘要
(
1185
)
PDF
(3454KB) (
2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诱导肺血管生成的相关信号途径。
方法
12只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注射LPS和PBS,作为LPS组(
n
=6)和PBS组(
n
=6),建立小鼠炎症模型。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肺血管密度,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离正常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MPVECs)并培养,分别给予VEGF、PGE2、Celecoxib、EP受体拮抗剂AH6809和4种EP受体激动剂(ONO-AE1-259-01、ONO-DI-004、ONO-AE-248、ONO-AE1-329)进行刺激,观察内皮细胞成管情况,检测培养上清液中VEGF表达水平。
结果
LPS诱导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及血管生成;LPS组小鼠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PBS组小鼠(
P
<0.01)。单独使用PGE2或VEGF能促进血管生成;Celecoxib可抑制VEGF诱导的肺血管生成,仅EP2受体激动剂ONO-AE1-259-01能使MPVECs上清液中VEGF水平升高(
P
<0.05),而EP2受体拮抗剂AH6809抑制MPVECs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水平(
P
<0.05)。
结论
LPS可以诱导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并使VEGF表达水平升高;Celecoxib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LPS通过PGE2-EP2信号通路介导,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VEGF,从而促进血管生成。
HSP70/CD80 DNA疫苗通过调节Th1/Th2/Treg/Th17细胞对小鼠急性哮喘的抑制作用
李燕, 谢敏, 史小玲, 王晓燕, 唐利, 钟森, 陈庄
2014, 52(10): 20-24.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84
摘要
(
1203
)
PDF
(1921KB) (
10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考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CD80 DNA疫苗治疗小鼠急性哮喘的疗效,研究该过程中Th1/Th2/Treg/Th17再平衡的作用机制。
方法
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哮喘模型组(模型组),pVAX1(+)空载体对照组(空载组)和HSP70/CD80疫苗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0只。鸡卵清蛋白(OVA)激发致敏小鼠构建急性哮喘模型,HSP70/CD80 DNA疫苗进行治疗。吸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E的含量,HE和AB-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等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肺组织中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3)、叉头蛋白3(Foxp3)和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等转录因子的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DNA疫苗治疗后小鼠气道反应性明显下降(
P
<0.05),IgE浓度降低(
P
<0.05),肺组织炎症浸润减少,杯状细胞增生不明显,IFN-γ/IL-4和TGF-β/IL-17比值升高(
P
均<0.05),T-bet/GATA-3和Foxp3 /RORγt比值升高(
P
均<0.05)。
结论
HSP70/CD80 DNA疫苗可能通过改变IFN-γ/IL-4和TGF-β/IL-17的比值、T-bet/GATA-3和Foxp3/RORγt的比值,使Th1/Th2/Treg/Th17恢复平衡,从而发挥对哮喘的治疗作用。
阿奇霉素和地塞米松对烟曲霉孢子刺激A549细胞分泌ICAM-1和TNF-α的影响
吴凤娟, 李陶, 亓倩, 李玉
2014, 52(10): 25-28.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144
摘要
(
912
)
PDF
(900KB) (
1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和地塞米松对烟曲霉孢子刺激A549细胞分泌ICAM-1和TNF-α的影响。
方法
以正常培养的A549细胞为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A549细胞与烟曲霉孢子共孵育4、24 h后细胞分泌ICAM-1和TNF-α的水平,并在细胞与孢子共孵育24 h基础上,分别加入阿奇霉素(0.5、2.5 mg/L)和地塞米松(0.5、2.5 mg/L),比较不同药物浓度对两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结果
A549细胞与烟曲霉孢子共孵4、24 h后,细胞释放ICAM-1和TNF-α的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05);与单纯烟曲霉孢子刺激相比,2.5 mg/L阿奇霉素明显抑制与烟曲霉孢子共孵的细胞分泌TNF-α(
P
<0.05),2.5 mg/L地塞米松明显抑制与烟曲霉孢子共孵的细胞分泌ICAM-1和TNF-α(
P
<0.05)。
结论
阿奇霉素和地塞米松均可以抑制烟曲霉孢子诱导的炎性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及肺损伤。
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杨志英, 刘向春, 关广聚
2014, 52(10): 29-34.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401
摘要
(
979
)
PDF
(4686KB) (
37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MsrB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方法
将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单侧肾切除组(UX组)、STZ组和单侧肾切除加STZ组(STZ-UX组)。模型制备后第8周末,免疫组化法检测MsrB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MsrB1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通过丙二醛(MDA)、蛋白羰基(PC)和总巯基(TSH)测试盒检测氧化损伤情况。
结果
MsrB1表达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与NC组相比,STZ组和STZ-UX组MsrB1表达量和TSH含量减少(
P
<0.05),而MDA、PC含量增加(
P
<0.05),且STZ-UX组比STZ组变化更明显;UX组没有明显改变(
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TZ组和STZ-UX组MsrB1蛋白表达与MDA和PC呈负相关(
P
<0.05),与TSH含量呈正相关(
P
<0.05)。
结论
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MsrB1表达明显减少,这种变化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的发生。
倍他米松二丙酸酯缓释微球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影响
丁超, 胡启雅, 黄海真, 郭亚秋, 裴淼, 朱庆增, 齐峰
2014, 52(10): 35-39,44.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47
摘要
(
1127
)
PDF
(2548KB) (
1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倍他米松二丙酸酯-聚乙二醇-聚乳酸(BDP-PEG-PLA)微球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影响。
方法
制备3种BDP-PEG-PLA 微球,分别以PLA的数均分子量20、30和70 kD表示。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6组(
n
=16):假手术组(SH组)、模型组(CCI组)、倍他米松二丙酸酯组(BDP组)、20 kD组、30 kD组和70 kD组。观察术前1 d,术后3、5、7、10、13及15 d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后3 d和10 d脊髓磷酸化ERK表达。
结果
与CCI组相比,BDP组抑制痛觉过敏(MWT下降和TWL缩短)持续至5 d(
P
<0.05);20 kD组、30 kD组和70 kD组抑制痛觉过敏分别持续至7、10和13 d(
P
均<0.05)。与CCI组相比,BDP组、20 kD组、30 kD组和70 kD组术后3 d时脊髓Ⅰ~Ⅱ板层磷酸化ERK表达均减少(
P
均<0.05),70 kD组术后10 d较CCI组和BDP组磷酸化ERK表达减少(
P
<0.05)。
结论
坐骨神经单次注射BDP-PEG-PLA微球能通过抑制大鼠脊髓ERK的活性达到长效镇痛作用,且与微球数均分子量有关。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糖状态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毕欢丽, 李艳, 张杰, 李梦云
2014, 52(10): 40-44.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306
摘要
(
1116
)
PDF
(1881KB) (
1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出生3~7 d的SD大鼠视网膜组织,应用酶消化法培养Müller细胞,应用免疫细胞荧光双标方法鉴定细胞。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高糖模型组(HG组)和PEDF干预高糖组(HG+PEDF组)。采用Western bol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 的表达。
结果
Western boltting结果可见,与对照组相比,HG组的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P
<0.01);与HG组相比,HG+PEDF组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
<0.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果可见,NF-κB在对照组仅有极少量在胞浆中表达,在HG组胞浆和胞核中皆呈强阳性表达,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而HG+PEDF组的NF-κB表达低于其在HG组中的表达(
P
<0.01)。
结论
体外25 mmol·;L
-1
高糖刺激可增加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NF-κB的表达,从而加重Müller细胞损伤;外源给予PEDF可以显著降低NF-κB的表达从而减少Müller细胞损伤,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临床医学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SAA水平变化及意义
李宁, 邓红琼, 王翠兰
2014, 52(10): 45-48,60.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342
摘要
(
1296
)
PDF
(1735KB) (
2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34例PCI患者为PCI组,33例非进展性脑梗死(NPCI)患者为NPCI组,34例针对血管危险因素查体者为对照组。通过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AA水平,并对患者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进行评分。
结果
相较于NPCI组、对照组,PCI组患者在入院1、3、7、14 d血清Hs-CRP、SAA水平明显升高(
P
均<0.01),且上述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P
<0.01)。此外,PCI患者第1天血清Hs-CRP、SAA水平与入院第3、21天时SSS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
P
均<0.05)。
结论
PCI患者血清Hs-CRP、SAA水平明显升高,其早期水平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血清Hs-CRP和SAA水平在PCI的临床进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这为PCI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MD、CysC、FGF23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李静, 徐彤彤, 余帆
2014, 52(10): 49-54.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79
摘要
(
1240
)
PDF
(923KB) (
2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叶素(IMD)、胱抑素C(Cys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
方法
选择EH患者60例(EH组)及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应用高分辨二维超声技术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评估AS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IMD、CysC及FGF23水平,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①EH组cIMT及血清IMD、CysC、FGF23水平高于对照组 (
P
<0.05);②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cIMT及血清IMD、CysC、FGF23水平随血压分级升高而递增 (
P
<0.05);③以cIMT为依据将患者分为cIMT正常组、cIMT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血清IMD、CysC、FGF23水平随cIMT增厚而升高,3组患者血清IMD、CysC、FGF2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④cIMT与IMD、CysC、FGF23呈正相关(
r
=0.770、0.616、0.822,
P
<0.001),进一步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BP)、IMD、CysC、FGF23、高密度脂蛋白(HDL)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1.104、1.120、1.107、1.069、3.592,
P
<0.05)。
结论
血清IMD、CysC及FGF23水平与血压分级和cIMT密切相关,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可能参与了EH的发生发展,并影响AS的进程。联合检测EH患者血清IMD、CysC及FGF23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S情况,为AS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儿童咽拭子标本中肺炎支原体
李丹, 李静宜, 董艳青, 任翊, 田秀君, 辛德莉
2014, 52(10): 55-60.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426
摘要
(
1195
)
PDF
(2078KB) (
1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中肺炎支原体的方法。
方法
针对肺炎支原体基因组内存在的重复序列SDC1设计6条特异性LAMP引物(SMP),使用实时浊度仪进行扩增反应并记录结果。对该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并与文献报道的引物(JMP)进行比较。应用该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55例儿童咽拭子标本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本研究中设计的肺炎支原体特异性SMP引物灵敏度高,最低检出肺炎支原体标准株FH的DNA拷贝数为6个。采用SMP引物的LAMP方法特异性好,与其他支原体和细菌间无交叉反应。55例临床标本分别使用SMP引物和JMP引物进行LAMP检测,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98.2%;使用SMP引物的LAMP方法与Q-PCR的总符合率为96.4%。
结论
采用本研究设计的SMP引物所建立的LAMP方法灵敏度更高,特异性好,较Q-PCR操作简便,耗时短,可用于临床儿童咽拭子标本中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三维配准方法评价下颌后退手术后上呼吸道的形态学变化
MICHAEL M. P. NG'WANAMASELE, 韩延钊, 张风河, 佟冬冬, 李亮, 程慧娟, 王春玲, 刘东旭
2014, 52(10): 61-65,71.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178
摘要
(
1204
)
PDF
(2912KB) (
1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拟在介绍基于颧弓的三维配准评价下颌后退手术后上呼吸道形态学变化的一种方法。
方法
选择1例行下颌后退手术的24岁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前(T0)、治疗后1周(T1)和治疗后1年零5个月(T2)拍摄锥形束CT(CBCT)。应用MIMICS16.0软件将不同时期的CBCT扫描数据重构为颌面骨骼和上呼吸道的三维模型,然后以立体模型(STL)格式输出。在不同时期每个立体模型两侧的颧骨、颧弓和上颌骨额突上选择标志点进行点对点配准。配准完成后,在同一横截面上,测量不同时期4个不同平面上呼吸道的前后向长度(APL)、最大横向宽度(LTW)和横截面积(CSA),同时计算出口咽和喉咽的容积。最后以矢状面窗口三维模型轮廓线上不同时期下齿槽座点(B点)间距离为准测量下颌骨移动的距离。
结果
T1期上呼吸道有明显地减少,T2期有轻微地复发。手术后T1期下颌B点与手术前T0期下颌B点间距离较大,手术后T2期下颌B点与手术前T0期下颌B点间距离比手术后T1期下颌B点与手术前T0期下颌B点间距离略有减少。
结论
基于颧弓的三维配准方法可以评价手术后及手术后期上呼吸道形态学变化。
上颌后牙牙根与毗邻解剖结构关系的锥形束CT分析
张云鹏, 文勇, 唐翠竹, 张冰, 占发龙, 徐欣
2014, 52(10): 66-71.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031
摘要
(
1204
)
PDF
(1286KB) (
2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测量并分析上颌后牙牙根与毗邻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CBCT数据库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120例,应用GALAXIS软件观察各牙根与上颌窦底的关系分型并统计各类型的发生率,测量根尖至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和牙根中点至相邻牙槽骨外板的水平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根尖与上颌窦底有骨板相隔的类型发生率最高;上颌第二磨牙的近中颊根根尖至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最短(
P
<0.05);第二前磨牙牙根和第二磨牙腭根根尖至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最长(
P
<0.05);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距颊侧骨板的水平距离最近(
P
<0.05);上颌第一磨牙的腭根距腭侧骨板的水平距离最近(
P
<0.05)。
结论
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及牙槽骨板关系密切,在治疗前应仔细观察;CBCT可以清晰显示上颌后牙区各解剖结构间的关系,适用于治疗前的精确诊断和设计。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姜丽丽, 马喆, 马楚云, 何远流, 陶国伟, 刘村, 耿群, 汤婷婷, 王音
2014, 52(10): 72-76.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22
摘要
(
1203
)
PDF
(2159KB) (
2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中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超声科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经超声VTQ检测并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312个甲状腺结节(来自268例患者),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
n
=196)和恶性结节组(
n
=116),以相应的结节周围组织为良性结节周围组(
n
=196)和恶性结节周围组(
n
=116),对各组的VTQ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
①恶性结节组的VTQ测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01);②良性结节组的VTQ测值与良性结节周围组、恶性结节周围组无显著差异(
P
=0.174、
P
=0.812、
P
=0.063)。③据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确定界值3.25 m/s,为ROC曲线上的最佳临界点,对应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70%。
结论
超声VTQ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液中GDF9和BMP15的表达及意义
哈灵侠, 李向红
2014, 52(10): 77-80,95.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360
摘要
(
1019
)
PDF
(1907KB) (
3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中卵源性因子-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的表达及对IVF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60例PCOS患者(PCOS组)及60例卵巢功能正常妇女(对照组),分别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获卵数、成熟卵子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Western blotting 检测所有对象卵泡液中GDF9和BMP15蛋白的表达量。根据阴道B超是否见到孕囊将PCOS患者进一步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分析两组卵泡液中GDF9和BMP15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①PCOS组与对照组比较,获卵数分别为(18.76±8.51)个和(11.23±4.2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成熟卵子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PCOS组卵泡液中GDF9和BMP15的表达量分别为0.85±0.27和1.29±0.48,对照组卵泡液中GDF9和BMP15的表达量分别为1.33±0.24和1.94±0.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PCOS患者妊娠组GDF9和BMP15的表达量分别为1.01±0.31和1.50±0.41,非妊娠组GDF9和BMP15的表达量分别为0.71±0.21和1.09±0.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经促排卵刺激的PCOS 患者卵泡液中GDF9、BMP15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表达水平的低下可能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妊娠组卵泡液GDF9、BMP15蛋白表达高于未妊娠组,提示卵源性因子GDF9、BMP15高表达可能与良好的妊娠结局相关。
Tim-3 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
贾秋桦, 于斐
2014, 52(10): 81-85.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465
摘要
(
1190
)
PDF
(2043KB) (
2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Tim-3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30例(病例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周6~12 w)进行人工流产者3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Tim-3在两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两组Tim-3蛋白主要表达于绒毛的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质和绒毛间质内,以及蜕膜组织腺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蜕膜间质内,且病例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Tim-3蛋白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01)。Tim-3在病例组的绒毛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2例,阳性表达5例,强阳性表达23例;在对照组的绒毛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22例,阳性表达6例,强阳性表达2例。Tim-3在病例组的蜕膜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4例,阳性表达5例,强阳性表达21例;在对照组的蜕膜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26例,阳性表达2例,强阳性表达2例。
结论
Tim-3可能参与了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发展过程。
单纯性阴茎弯曲畸形手术治疗的选择及体会
陆福鼎, 玄绪军, 许可慰, 毕良宽
2014, 52(10): 86-89.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152
摘要
(
1410
)
PDF
(884KB) (
2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单纯性阴茎弯曲畸形的治疗方法,探讨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采用阴茎脱套、尿道松解及白膜折叠缝合术治疗单纯性阴茎弯曲26例。平均年龄14岁,其中Ⅱ型14例,Ⅲ型12例。有3例患者仅予阴茎脱套及尿道松解后便已完全矫直,另23例则需联合阴茎白膜折叠缝合术治疗,术后均辅以百多邦软膏预防感染。
结果
本组2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7~10 d出院。其中25例一期愈合,1例患者因误用乙醇擦洗而灼伤阴茎切口,涂以百多邦1月后延期愈合。平均随访观察54个月,全部患者阴茎弯曲矫正满意,勃起功能正常,未见复发,无需二次手术。
结论
阴茎脱套、尿道松解联合阴茎白膜折叠缝合术对单纯性阴茎弯曲畸形疗效确切,可作为单纯性阴茎弯曲畸形的基本治疗方法。根据阴茎弯曲的类型及严重程度选择或联合适当的术式,可矫正阴茎弯曲,保证阴茎长度及勃起功能。术后涂以百多邦软膏能很好地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
5个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家系SLC26A4基因的检测分析
朱发梅, 郑家法, 谢鼎华, 胡鹏
2014, 52(10): 90-95.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393
摘要
(
1769
)
PDF
(4107KB) (
3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5个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家系SLC26A4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收集5个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家系的病史资料和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联合DNA测序法对5个家系的6例耳聋患者及11例听力正常者进行SLC26A4基因突变检测。
结果
5个家系中共发现SLC26A4基因IVS7-2A>G、2168A>G、1229C>T、IVS15+5G>A、679G>C 5种不同的已知致病突变,6例患者均为复合杂合突变,11例听力正常者均为单个等位基因突变的杂合携带者。在所有的突变中,IVS7-2A>G突变的发生率最高。
结论
5个家系的6例耳聋患者都是SLC26A4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前庭水管扩大,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机制。
超声引导测量下腔静脉直径用于快速评估术前老年患者血容量的价值
朱雷, 赵志斌, 冯继英, 朱品, 栾恒飞, 张小宝
2014, 52(10): 96-99.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78
摘要
(
1595
)
PDF
(897KB) (
2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术前老年患者下腔静脉(IVC)及右心室(RV)直径的变化及其与中心静脉压(CVP)的关系,为快速无创判断术前老年患者的血容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40例术前禁食的老年患者(实验组)与30例术前未禁食的老年患者(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入手术室后记录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
)、平均动脉压(MAP),超声下测量IVC的最大值和最小值、RV的最大直径,计算下腔静脉呼吸衰减指数(IVC-CI),局麻下行中心静脉穿刺测量CVP。输入6%羟乙基淀粉8 mL/kg后再次测量并记录HR、SpO
2
、MAP、IVC、RV的数值及CVP的变化。对照组在同一时间段记录HR、SpO
2
、MAP、IVC、RV的数值(CVP除外),不给予液体治疗。
结果
实验组呼气末的最大直径(IVCe)、吸气末的最小直径(IVCi)、RV均小于对照组(
P
<0.01)。实验组IVC-CI高于对照组(
P
<0.01)。液体治疗后IVC的最大直径升高46.5%,最小直径升高85.9%,并且与同期的CVP呈一定的正相关(
r
=0.598)。液体治疗后IVC-CI下降31.7%,与CVP呈负相关(
r
=-0.418)。
结论
术前禁食的老年患者的IVC、RV、CVP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超声引导下测量IVC及RV能够反映术前老年患者的血容量水平,可为血容量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
鞠盛涛, 贾堂宏, 宁斌
2014, 52(10): 100-102.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08
摘要
(
1178
)
PDF
(881KB) (
1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疗效。
方法
对19例22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测量并比较术前和术后X线影像CE角、臼顶倾斜角,髋Harris评分等指标,平均随访28个月。
结果
19例(22髋)随访12~78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均获骨性愈合,症状体征得到改善。术前CE角(9.47±2.03)°,术后(23.98±2.75)°;术前AC角(24.26±1.61)°,术后(14.41±1.39)°;术前Harris评分(76.1±8.64)分,术后(87.88±6.54)分。
结论
髋臼周围截骨术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手术操作和积极的术后康复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贵州地区深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的微卫星多态性
王梅竹, 刘水清, 马凯, 刘娟, 刘涛华, 白逢彦, 康颖倩
2014, 52(10): 103-107110.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422
摘要
(
996
)
PDF
(3044KB) (
1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贵州地区各类深部感染来源的白念珠菌CAI区微卫星基因型分布特点。
方法
收集95株贵州地区深部感染来源的白念珠菌,采用CAI区的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图谱结合GeneScan分析进行CAI区微卫星分型;计算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和Nei氏遗传距离,以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95株贵州地区深部感染来源的白念珠菌被鉴定为40种CAI区微卫星基因型,其中有7种属至今尚未报道过的CAI区微卫星基因型;
PIC
为0.904 6;根据白念珠菌CAI区微卫星基因型间的Nei氏遗传距离将菌株分为7大类群,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来源白念珠菌部分菌株在某一类群呈集中分布,其余部分菌株在各类群中呈散在分布,而肿瘤来源菌株则在聚类分析中呈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
结论
贵州地区深部感染不同来源的白念珠菌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来源的白念珠菌的CAI区微卫星基因型在微生态进化上具有相关性。
病例报道
心脏罕见畸形1例报告及分析
胡佳蓉, 范延玮, 施彬垚, 李振中
2014, 52(10): 108-110.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97
摘要
(
881
)
PDF
(16814KB) (
9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急性脊髓圆锥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1例
简雯, 陈林云, 彭华斌, 漆学良, 涂怀军, 石庆之
2014, 52(10): 111-112.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93
摘要
(
967
)
PDF
(1202KB) (
1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