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5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06-10
      
    基础医学
    IL-22介导的STAT3信号通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白金霞, 白金运, 石秀菊, 许洪伟
    2015, 53(6):  1-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5.001
    摘要 ( 1144 )   PDF (4796KB) ( 2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外源性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22(rIL-22)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小鼠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保护作用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方法 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Cl组,10只)、SAP组(30只)、治疗对照组(PBS组,10只)和治疗组(rIL-22组,10只)。以8%左旋精氨酸(4 g/kg体质量,腹腔注射2次)诱导小鼠SAP模型,NaCl组注射等量0.9%NaCl。PBS组和rIL-22组分别应用PBS或rIL-22(200 ng/次×5次)在相应时间点进行腹腔注射。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淀粉酶活性。Real-time 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IL-22RA1、胰腺再生源蛋白3β(Reg3β)和Reg3γ、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xL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胰腺组织总STAT3和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对PBS组和rIL-22组的死亡率进行统计。结果 SAP组72 h胰腺组织出现典型的SAP病理改变;随时间延长,SAP组Reg3β和Reg3γ、Bcl-2和Bcl-xL mRNA的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血清淀粉酶活性和IL-22RA1 mRNA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与PBS组相比,rIL-22组血清淀粉酶明显降低(P<0.05),胰腺病理损伤减轻,死亡率下降(P<0.05),胰腺组织磷酸化STAT3表达增加(P<0.05),Reg3β、Reg3γ、Bcl-2、Bcl-xL和IL-22RA1 mRNA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外源性重组IL-22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活化下游抗菌肽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SAP小鼠起保护作用。
    特异性下调Grp78表达增加肝癌细胞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
    宋佳, 李鑫, 李丹, 叶丽平
    2015, 53(6):  7-1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811
    摘要 ( 709 )   PDF (4798KB) ( 14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特异性下调Grp78表达后肝癌细胞对厄洛替尼敏感性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用siRNA技术特异性地下调肝癌细胞SMMC-7721中Grp78的表达并做Western blotting鉴定,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2.5、5、10、20 μmol/L)厄洛替尼作用下肝癌细胞存活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AKT、p-AKT、ERK和p- ERK表达。结果 转染siRNA- Grp78后24、48、72 h均能明显抑制Grp78的表达,其中48 h抑制效果最明显(P<0.05)。与SMMC-7721/siControl相比,厄洛替尼对SMMC-7721/siRNA-Grp78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MMC-7721/siControl相比,厄洛替尼可明显降低SMMC-7721/siRNA-Grp78细胞中p- ERK和p-AKT的蛋白表达(P<0.05),但总ERK和AKT蛋白表达不受影响。结论 特异性下调肝癌细胞中Grp78的表达通过抑制ER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增强肝癌细胞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
    经皮经肝超声造影显像评估兔VX2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实验研究
    李雪峰, 王双龙, 于美, 崔红, 孙媛媛, 董磊
    2015, 53(6):  13-1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515
    摘要 ( 1173 )   PDF (2533KB) ( 1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超声造影显像在评估兔VX2肝癌腹腔淋巴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5只,肝癌种植组(B组)25只,同时在癌组织及癌周组织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动态观察正常肝组织、癌组织及癌周组织的增强特点,并使用超声仪器自带造影分析软件定量分析。开腹清扫淋巴结并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25只肝癌种植组(B组)中,无淋巴结转移(B1组)14只,淋巴结转移(B2组)11只。肝脏经皮经肝超声造影显像分为组织间隙期、弥散期、平台期、消退期4期,癌组织与癌周组织比较,超声造影剂在癌组织呈现为“快退”,癌周组织能够持续增强20 min以上并逐渐消退。平台期强度(PTI)表现为癌组织、癌周组织及正常肝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PTI癌组织 > PTI癌周组织 > PTI正常肝组织。B1、B2组癌周组织及A组正常肝组织各组间的PT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PTIB2 > PTIB1 > PTIA。B1组、B2组癌组织的PTI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B1、B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经肝超声造影显像可提供肝癌腹腔淋巴转移情况的信息,为选择治疗方式及分析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交链孢毒素在Caco-2细胞中的转运与吸收
    赵凯, 韩春卉, 林肖惠, 江涛, 杨大进, 宋敬东, 李凤琴
    2015, 53(6):  18-2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5.245
    摘要 ( 1071 )   PDF (1005KB) ( 1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构建的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模型,探讨交链孢毒素经Caco-2细胞模型的跨膜转运与吸收特征。方法 将Caco-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培养板的聚碳酯膜上培养21 d,用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荧光素表观渗透系数(Papp)和细胞形态学等指标评价所构建的Caco-2细胞模型。通过测定细胞单层顶侧和基底膜侧交链孢毒素的含量,研究不同浓度和转运时间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菌酮酸(TeA)溶液的转运与吸收。结果 培养至第21天的Caco-2细胞其TEER超过(300±15)Ω·cm2,且细胞顶侧和基底膜侧ALP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透射电镜下可见清晰的微绒毛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AOH、AME和TeA的Papp范围为(1~10)×10-5cm/s,不同浓度和转运时间的毒素吸收率范围为1.5%~63.0%。结论 建立的模型形成了完整且紧密的细胞单层。AOH和AME的Papp大小与毒素浓度和转运时间有关,AOH、AME和TeA为易于吸收或中等易吸收的毒素。
    miR-485-5p靶向调控Survivin基因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曾仁仁, 张俊华, 张银旭
    2015, 53(6):  23-2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5.083
    摘要 ( 2096 )   PDF (2385KB) ( 1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R-485-5p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以及对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HCT116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检测Survivin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R-485-5p和Survivin基因的靶向匹配关系进行预测,并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脂质体2000转染miR-485-5p模拟物后,Real-time PCR检测miR-485-5p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HCT116细胞体外的侵袭性。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均匀分布,形态规则均一;细胞免疫荧光显示胞质内有Survivin蛋白的表达。靶基因预测软件miRanda和TargetScan显示miR-485-5p和Survivin基因匹配良好,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发现miR-485-5p能够结合Survivin mRNA 3'UTR,并有效抑制其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miR-485-5p能够导致Survivin基因表达的下降。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iR-485-5p的过表达能够抑制HCT116细胞的侵袭。结论 miR-485-5p通过靶向作用于Survivin mRNA 3'UTR能够负性调控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能够抑制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侵袭。
    辛伐他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NB4细胞株DNA甲基转移酶的影响
    杨娟, 邱宗建, 宋强
    2015, 53(6):  28-3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853
    摘要 ( 819 )   PDF (2334KB) ( 9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NB4细胞株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NB4细胞与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终浓度为0、5、10、15 μmol/L)共处理。DNA甲基转移酶活性/抑制试验测定DNMT活性,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DNMT1、DNMT3A、P5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NMT1、DNMT3A、DNMT3B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辛伐他汀处理后,剂量依赖性的DNMT活性下调(P<0.05); DNMT1、DNMT3A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53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DNMT3B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辛伐他汀促进NB4细胞凋亡。结论 辛伐他汀在NB4细胞中可降低DNMT的活性及表达水平并促进细胞凋亡,有望作为DNMT抑制剂治疗急性白血病。
    硼替佐米耐药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
    刘琼, 蒲业迪, 代广霞, 马家乐, 杨建霞, 李丽珍, 李颢, 王鲁群
    2015, 53(6):  33-3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944
    摘要 ( 1105 )   PDF (2741KB) ( 2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硼替佐米敏感细胞株KM3与耐药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BTZ基因表达的差异性,探讨硼替佐米耐药相关基因及耐药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Affymetrix U133 plus 2.0 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KM3与KM3/BTZ之间的基因表达,采用RT-PCR法进一步检测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运用分子注释系统MAS3.0软件和已知耐药相关基因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KM3/BTZ与KM3相比, 670个基因的表达具有差异性,表达差异10倍以上基因32个,主要涉及转录调控、信号传导通路等生物效应过程分子;HSPB2、ZNF及MS4A家族部分基因在KM3中低表达,在KM3/BTZ中强阳性表达;RT-PCR法检测显示,除JUN基因,其他7个基因(CA12、CYP1B1、EPB41L3、HSPB2、MS4A4A、SDPR、PAWR)与芯片检测表达差异结果相符。结论 在KM3与KM3/BTZ筛选中, ZNF、MS4A家族部分成员以及另外30个表达差异10倍以上的基因,均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耐药相关。全基因数据筛选和耐药相关基因具体分析,是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耐药机制的理想方法之一。
    新型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11r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乔珊, 韩涛, 李文娜, 王胜军, 赵秀鹤, 杨雪, 刘学伍
    2015, 53(6):  39-4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812
    摘要 ( 1013 )   PDF (3807KB) ( 9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型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s)抑制剂11r对癫痫导致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匹鲁卡品组、治疗Ⅰ组(致痫后腹腔注射11r,2.5 mg/kg,1次/d,连续3 d)、治疗Ⅱ组(致痫后腹腔注射11r,25 mg/kg, 1次/d,连续3 d)、11r预处理组。通过氯化锂-匹鲁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致痫24 h,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致痫72 h,通过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存活情况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结果 与匹鲁卡品组相比,11r预处理组SE发作潜伏期延长且致痫大鼠死亡率降低(P<0.05)。与匹鲁卡品组相比,治疗Ⅰ组及治疗Ⅱ组海马CA1及CA3区神经元变性的程度降低。治疗Ⅰ组及治疗Ⅱ组海马CA1及CA3区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比匹鲁卡品组高(P<0.05),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1r可改善氯化锂-匹鲁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后急性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对癫痫所致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MRP8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痛风细胞模型中IL-1β的表达
    赵璐, 孙俊波, 魏桂梅
    2015, 53(6):  44-4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490
    摘要 ( 1373 )   PDF (951KB) ( 2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髓样相关蛋白8(MRP8)在痛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单钠尿酸盐(MSU)结晶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痛风模型,检测诱导后巨噬细胞中MRP8的水平。MRP8 siRNA转染巨噬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效果及MRP8沉默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的NF-κB和NF-κB抑制蛋白(I-κB)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MRP8沉默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泌的影响。结果 MSU可诱导巨噬细胞高表达MRP8(P<0.01);MRP8 siRNA转染能有效干扰巨噬细胞中MRP8的表达。MPR8沉默后巨噬细胞中IL-1β的分泌明显减少(P<0.05),同时NF-κB表达下调,I-κB表达上调。结论 MRP8参与MSU诱导痛风的炎性因子IL-1β的释放过程,且有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IL-1β的分泌来实现。
    沉默PADI4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系OVCAR3的作用
    周静, 常晓天, 周婷, 崔莹莹, 张蓓, 荣风年
    2015, 53(6):  48-5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560
    摘要 ( 1132 )   PDF (2517KB) ( 1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抑制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I4)对卵巢癌细胞系OVCAR3的影响。方法 PADI4-siRNA组和阴性对照组siRNA分别转染卵巢癌细胞OVCAR3,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ADI4、p53和p21的表达, AnnexinⅤ-PE/7-AAD双染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侵袭和迁移的情况。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ADI4-siRNA组的OVCAR3细胞中PADI4表达降低,且其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但细胞趋化能力没有明显变化。PADI4-siRNA组p53表达较阴性对照组降低,但p21表达并没有降低。结论 沉默PADI4影响卵巢癌细胞OVCAR3凋亡和侵袭特性,提示PADI4参与调控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临床医学
    小野寺指数在老年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杨圣思, 程玉峰
    2015, 53(6):  54-5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718
    摘要 ( 1187 )   PDF (1580KB) ( 2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以下简称小野寺指数)在老年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疗科2011年1月~2014年6月单纯放射治疗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93例,根据患者入院后首次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计算小野寺指数[小野寺指数=白蛋白值(g/L)+5×淋巴细胞总数(×109/L)],并根据小野寺指数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小野寺指数≥45)和营养不良组(小野寺指数<4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生活质量、放射性食管炎分级和肿瘤退缩速度。结果 小野寺指数与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肿瘤大小(P=0.002)、远处转移(P=0.024)密切相关;生活质量,尤其是治疗态度(P=0.036)、进食量(P=0.043)、日常生活自理能力(P=0.028)方面,营养良好组明显优于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分级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P=0.032);两组肿瘤退缩速度的差异性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野寺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的营养状态、临床病理特征及放疗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是一个较有价值的食管癌放疗评估指标。
    非梗阻性吞咽困难的动力特点及病因分析
    杜全林, 褚传莲, 李延青, 陈飞雪, 田宝苓
    2015, 53(6):  58-6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583
    摘要 ( 1118 )   PDF (1579KB) ( 1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探讨非梗阻性吞咽困难(NOD)的常见病因及其动力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5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以吞咽困难为主诉就诊并行HRM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询问病史、内镜或上消化道钡透检查确定NOD患者,应用HRM分析NOD患者的上食管括约肌压力(UESP),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残余压、整合松弛压(IRP),远端收缩积分(DCI)等指标, 并分析内镜下表现。结果 在72例NOD患者中,贲门失弛缓症、功能性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分别占52.8%(38)、33.3%(24)、13.9%(10)。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蠕动缺失78.9%、同步收缩81.6%、LES松弛不完全97.4%。在24 例功能性吞咽困难中,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不完全或不松弛者为16例(66.7%),松弛完全者为 8 例(33.3%),上食管括约肌(UES)松弛不完全者为7例(29.2%);食管体部蠕动正常8 例(33.3%),蠕动缺失4例(16.7%),低幅蠕动8例(33.3%),远端食管痉挛2例(8.3%),其他测压异常2例(8.3%)。贲门失弛缓症患者LESP、残余压、IRP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7(8,28)、11(6,19)、9(4,18)均高于功能性吞咽困难组9(5,14)、4(0,7)、2(0,6),(P均<0.05),而UESP、LESL、DCI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贲门失弛缓症组残余压、IRP均高于GERD组[11(6,19) vs 4(3,7), P=0.005, 9(4,18) vs 3(1,5), P=0.007)],而功能性吞咽困难和GERD组之间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表现为食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可见食物潴留、贲门口狭窄。功能性吞咽困难组内镜下食管无特异性变化,内镜下GERD组中3例表现为糜烂性食管炎,7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NOD患者常见原因以贲门失弛缓症为主,其次为功能性吞咽困难。NOD患者的发病机制是多样的,食管体部蠕动异常、LES松弛不完全是其重要原因。HRM是诊断NOD的重要检查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息肉患者血清或组织中HIF-1α的相关性
    费志强, 龚淇, 张华
    2015, 53(6):  63-6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867
    摘要 ( 1090 )   PDF (1269KB) ( 10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息肉患者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胃息肉患者134例,胃癌患者73例,对照组为117例慢性胃炎患者。取胃部不同部位行改良吉姆萨染色镜检Hp;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定量检测胃黏膜组织中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对3组患者Hp感染情况及HIF-1α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镜检Hp阳性率最高的是慢性胃炎组(80.34%),其次是胃息肉组中腺瘤性息肉(80.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F-1α表达阳性最高的是胃癌组和腺瘤性息肉组,分别有67例(91.78%)和4例(80.00%);RT-PCR结果示胃癌黏膜组织中HIF-1α mRNA含量最高,其次是腺瘤性息肉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胃癌胃黏膜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腺瘤性息肉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胃息肉形成可能与Hp感染有关,胃息肉患者中HIF-1α蛋白表达阳性,但Hp感染与HIF-1α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对胃息肉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NPRL2、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谷旭, 王夏青, 任万华, 秦成勇, 韩国庆
    2015, 53(6):  68-7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617
    摘要 ( 804 )   PDF (2699KB) ( 2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NPRL2、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两者间的关系及其与各临床指标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4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肝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NPRL2、Survivin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PRL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其癌旁组织、正常肝脏组织(P<0.01),与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肝脏组织(P<0.01),且与血清AFP浓度、TNM分期有关(P<0.05)。在正常肝脏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PRL2、Surviv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PRL2、Survivin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 P<0.01)。结论 在肝细胞肝癌中,NPRL2是肿瘤抑制基因,Survivin是癌基因,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共同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评估中的价值
    高南南, 陈栋, 于永慧, 张丽丽
    2015, 53(6):  73-7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471
    摘要 ( 974 )   PDF (824KB) ( 7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评估中的作用,以指导临床把握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对68例NEC患儿分为非手术组(n=33)与手术组(n=35),设对照组42例,以患儿入院日为研究起点,手术或死亡为终点。研究因素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乳酸(Lac)、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白细胞、pH值、血糖共9个变量,作病例对照、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OR及95%CI结果 68例患儿中手术治疗共35例(51.47%),包括消化道穿孔29例,感染性休克5例,门静脉积气1例。共死亡12例,病死率为17.65%。病例对照研究显示,68例NEC患儿血清PCT、CRP、血小板、乳酸、白蛋白、白细胞、pH值、血糖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与NEC手术治疗相关的变量为PCT、CRP、血小板、乳酸、白蛋白,经逐步引入剔除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仍然与手术相关的变量为血小板计数和降钙素原。针对降钙素原检测值做ROC曲线分析,得出最佳界值为3.32 ng/mL,其敏感性为71.40%,特异性为81.80%,阳性预测值为80.60%,阴性预测值为72.90%。结论 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对于NEC手术时机的选择有指导价值,血小板减低及降钙素原明显升高(≥3.32 ng/mL)预示着NEC需要手术治疗。
    血清miR-210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茜, 曲爱林, 张欣, 杜鲁涛, 杨咏梅, 王传新
    2015, 53(6):  77-8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5.060
    摘要 ( 1031 )   PDF (1265KB) ( 2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R-210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48例CRC患者(CRC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miR-21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通过检测CRC组中12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复发时血清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检测两组CEA和CA199的水平,通过ROC曲线比较miR-210、CEA、CA199对于CRC的诊断效能。结果 CRC组血清miR-210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与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及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均 > 0.05)。CRC组中12例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miR-210的表达较术前降低(P < 0.001),术后复发时血清miR-210的表达较术后1个月升高(P < 0.001)。miR-210诊断CR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其诊断效能高于CEA(AUC:0.672, Z=2.230, P < 0.05)和CA199(AUC:0.651, Z=2.427, P < 0.05)。miR-210诊断CRC的特异性为82.5%,敏感性为70.8%,诊断临界值为38.31,阳性预测值为82.9%,阴性预测值为70.2%,准确性为76.1%。结论 循环miR-210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新的非侵入性分子标志物。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影响
    潘国政, 由法平, 王帅, 卜庆敖, 袁庆忠
    2015, 53(6):  82-85.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542
    摘要 ( 1051 )   PDF (812KB) ( 1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44例,随机分成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组(A组)和传统液体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补液量、每分钟尿量、出血量;术后第1天红细胞比容(HCT)、肌酐(CR)、尿素氮(BUN);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补液量、每分钟尿量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HCT、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患者中,基于每搏输出量的变异度(SVV)的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术中补液合理,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比传统液体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肺灌注SPECT/CT对不同Wells评分可疑肺栓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吴大勇, 张文艳, 房保栓, 邱刚, 边艳珠, 胡玉敬
    2015, 53(6):  86-89.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872
    摘要 ( 1074 )   PDF (1157KB) ( 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肺灌注SPECT/CT显像对不同Wells评分可疑肺栓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肺灌注SPECT/CT显像可疑肺栓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10例,根据《2008版欧洲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推荐的Well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总分≥7分为高度危险,≥2分、<7分为中度危险,<2分为低度危险。根据评分分为高度危险组(n=89)、中度危险组(n=64)及低度危险组(n=57)。对患者肺灌注SPECT/CT图像回顾性分析,计算3组肺栓塞的阳性率,利用SPSS 17.0对3组数据进行行乘列表χ2检验。结果 高度危险组阳性率为70.8%(63/89),中度危险组阳性率为29.7%(19/64),低度危险组阳性率为10.5%(6/57),3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7, P<0.05)。结论 可疑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Wells评分为高度或中度危险时,推荐行肺灌注SPECT/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肺栓塞,以指导进一步的临床决策。当Wells评分为低度危险时,可暂不进行肺灌注SPECT/CT检查。
    矩形金属垫块在伴有胫骨骨缺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黄传旺, Salim Jeddo, 张元凯, 李德强, 刘培来, 李明
    2015, 53(6):  90-9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786
    摘要 ( 1101 )   PDF (1068KB) ( 25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矩形金属垫块在伴有胫骨骨缺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7例(7膝)伴有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膝关节应用矩形金属垫块处理骨缺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男2例2膝,女5例5膝,49~ 84岁,平均57岁。观察有无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行X线检查判断下肢力线矫正情况及有无假体松动、移位、塌陷等,对比术前及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无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膝疼痛消失,下肢力线矫正满意,末次随访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移位、塌陷等。术前HSS评分17~29分平均23分,术后68~95分平均81分。结论 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矩形金属垫块处理胫骨平台骨缺损,手术效果良好,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尿液中C2C水平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辛林伟, 王梨明, 李朝旭, 唐际存, 江梦谣, 区权利
    2015, 53(6):  94-9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454
    摘要 ( 707 )   PDF (975KB) ( 14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尿液中C2C水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90例KOA患者(KOA组)和20例非KOA患者(正常对照组)的尿液标本及膝关节正侧位影像学资料,采用Kellgren-Lawrence放射学分级标准对KOA组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级: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液中C2C水平。结果 KOA组尿液中C2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01)。C2C水平Ⅳ组 > Ⅲ组 > Ⅱ组 > Ⅰ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0)。结论 C2C升高水平与KOA的影像学分级平行, 两者呈高度正相关性。C2C可作为区分KOA严重程度的标志物,也可作为评价药物及手术治疗KOA疗效的参考指标,但其作为早期诊断的价值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