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5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2-10
      
    基础医学
    血脂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治疗潜能
    张蓬, 岳龙涛, 李亨, 张民, 王聪聪, 段瑞生, 窦迎春
    2015, 53(2):  1-5.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639
    摘要 ( 990 )   PDF (4046KB) ( 2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传统中药血脂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的治疗潜能及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周围髓鞘蛋白(P0)抗原180~199肽段免疫雌性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将15只EAN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大剂量治疗组[1 000 mg/(kg·d)]、小剂量治疗组[200 mg/(kg·d)]和对照组(每组n=5),采用双盲法每日观察大鼠临床症状并评分;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悬液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0和 IL-17的分泌情况以及调节性T细胞在淋巴结单个核细胞及CD4+T细胞中所占百分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脂康大、小剂量治疗组的临床评分均降低,TNF-α的分泌均减少(P均< 0.01);IL-10的分泌量均明显受到抑制(P<0.001和P<0.01);大剂量治疗组IL-17的分泌较对照组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小剂量治疗组CD4+CD25+ T细胞占淋巴结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大剂量治疗组CD4+CD25+ T细胞和CD4+Foxp3+ T细胞占淋巴结单个核细胞及CD4+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治疗组CD4+CD25+Foxp3+Treg占淋巴结单个核细胞及CD4+T细胞的比例降低(P值分别为0.075和0.066).结论 血脂康通过抑制TNF-α、IL-10和 IL-17细胞因子产生,缓解了EAN大鼠病情,但同时抑制了CD4+T细胞向Treg的分化.
    氯沙坦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刘雷雷, 鞠云飞, 许文飞, 鞠远荣
    2015, 53(2):  6-1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658
    摘要 ( 1090 )   PDF (2794KB) ( 2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氯沙坦组和LPS+氯沙坦+A779组.制备麻醉状态下静脉注射LPS致大鼠ALI模型,并予氯沙坦或血管紧张素1-7[Ang(1-7)]拮抗剂A779干预.前3组均于注射后1、4、6 h进行观察,后1组于4 h观察,每个时间点观察5只大鼠.BC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和血清蛋白量,苏木素-伊红(HE)对右肺中叶病理染色并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AngⅡ、Ang(1-7)变化.结果 光镜下可见大鼠出现特征性ALI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血清AngⅡ含量1 h、4 h时升高(P<0.01),血清Ang(1-7)含量1 h时降低、4 h时升高(P均<0.01).与LPS组相比,LPS+氯沙坦组大鼠肺损伤程度减轻,病理评分下降(P<0.01).结论 氯沙坦主要通过调节Ang(1-7)水平对大鼠内毒素性ALI起保护作用.
    他汀类药物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吴珍, 宋国栋, 王伟
    2015, 53(2):  12-1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614
    摘要 ( 1014 )   PDF (3449KB) ( 2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荟萃分析他汀类药物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急性加重情况、炎性因子、临床症状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14年11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以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评价他汀类药物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检索到的文献,并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及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2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1 589例患者.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稳定期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无明显改善;急性加重情况无显著改善;炎性因子CRP水平降低(WMD为-1.62,95%CI为-1.90~-1.34),TNF-α水平降低(WMD为-5.31,95%CI为-9.45~-1.17),IL-6水平降低(WMD为-0.46,95%CI为-0.89~-0.03);呼吸困难程度及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稳定期COPD患者的炎症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但对肺功能及急性加重情况无明显改善.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高脂饲养大鼠卵巢生物钟节律的影响
    姚志娜, 韩婷, 范秀玲, 章由生, 宋佳伦
    2015, 53(2):  19-2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533
    摘要 ( 1047 )   PDF (1593KB) ( 1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高脂饲养大鼠受损卵巢生物钟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养组、高脂饲养组及高脂饲养+GLP-1干预组;8周后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卵巢相关基因及生物钟基因的表达.结果 GLP-1对高脂饲养大鼠血清生化指标产生一定影响.与普通饲养组相比,高脂饲养组大鼠始基卵泡募集因子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高脂饲养GLP-1干预组AMH、GDF-9的mRNA的表达明显改善.此外,与普通饲养组相比,高脂饲养组大鼠卵巢生物钟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变化,而GLP-1可改善高脂饲养对卵巢生物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论 GLP-1对高脂饲养所致的卵巢生物钟受损具有改善作用.
    机械应力作用下促进骨不连愈合的疗效
    李尚志, 刘海春, 武文亮, 曹聪, 陈允震
    2015, 53(2):  22-2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732
    摘要 ( 1033 )   PDF (3571KB) ( 1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机械应力作用下促进大鼠骨不连愈合的效果,为机械应力促进骨不连断端骨折愈合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6月龄雌性SD大鼠,采用自制的可调式外固定架建造大鼠骨不连模型,并通过骨不连断端影像学评分,确定骨不连模型的建立.待模型建成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其中实验组骨折断端加压,对照组骨折断端不作处理,进一步对断端影像学和组织学钙钴法染色、成骨因子(BMP、VEGF)扩增检测.结果 实验组加压12周后,影像学评分较同组4、8周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钴法显示,在不同时间点实验组骨不连断端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MP、VEGF在不同时期的基因扩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械应力能有效促进骨不连断端成骨细胞数量的增多及成骨因子的扩增,并有效促进骨不连断端的愈合.
    PRP在颅骨缺损修复中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刘斌钰, 刘斌焰, 邢雁霞, 何引飞, 徐欣
    2015, 53(2):  27-33.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34
    摘要 ( 1094 )   PDF (3907KB) ( 1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颅骨缺损修复中血管化的作用.方法 在Wistar大鼠颅骨正中缘备出1.0 cm×0.8 cm大小缺损,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只植入煅烧骨,BMSCs组植入煅烧骨+BMSCs(简称复合体),对照组植入复合体+VEGF,PRP组植入复合体+PRP;观察各组大鼠4、8、12周在颅骨缺损修复中血管化情况并检测1、4周血清NO、SOD、GSH-px和MDA含量变化.结果 术后4、8和12周新生血管面积比,PRP组(3.08±0.21)%、(4.41±0.32)%、(5.71±0.47)%,对照组(2.26±0.17)%、(3.75±0.29)%、(4.53±0.42)%,BMSCs组(1.47±0.19)%、(2.62±0.27)%、(3.45±0.35)%,模型组(0.99±0.18)%、(1.71±0.23)%、(2.02±0.39)%,PRP组新生血管多,面积大,血管化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BMSCs组(P<0.01)和对照组(P<0.05);PRP组NO、GSH-px和SOD的活性显著增高,与新生血管形成呈正相关,MDA含量明显降低,与血管形成呈负相关(P<0.01).结论 PRP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快颅骨缺损的修复.
    Caspase-1对小胶质细胞中NOD2介导的免疫耐受的调节
    袁睿莉, 孙若鹏, 刘心洁
    2015, 53(2):  34-38.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603
    摘要 ( 939 )   PDF (3773KB) ( 1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小胶质细胞中是否存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OD2)介导的免疫耐受现象,并探讨其与Caspase-1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胞壁酸二肽(MDP)或肺炎链球菌刺激小胶质细胞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NOD2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用MDP(100 μg/mL)分别预刺激细胞0、3、24 h后再用同浓度MDP刺激24 h,用ELISA检测IL-6和TNF-α的表达量;Caspase-1活性被ATP激活或被其抑制剂抑制后检测IL-6和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无刺激处理相比,MDP或肺炎链球菌刺激小胶质细胞24 h后,NOD2、NF-κB、IL-6和TNF-α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MDP分别预刺激细胞0、3、24 h后再刺激24 h,发现预刺激3 h和24 h的细胞IL-6和TNF-α的表达量均低于预刺激0 h;通过ATP激活Caspase-1活性可抑制细胞IL-6和TNF-α的表达,抑制Caspase-1活性可促进IL-6和TNF-α的表达.结论 长时间MDP刺激可以诱导小胶质细胞的免疫耐受现象,此现象与Caspase-1的活性具有一定关系.
    临床医学
    西格列汀联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裴蕾蕾, 孙中华, 李哲, 赵文萍
    2015, 53(2):  39-42.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747
    摘要 ( 1408 )   PDF (833KB) ( 2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确诊2型糖尿病并需大剂量胰岛素(>60 U/d)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60 U/d,西格列汀100 mg,1次/d)和胰岛素组(胰岛素>60 U/d),每组30例.治疗3个月,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两组间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均<0.05),胰岛素组胰岛素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胰岛素+西格列汀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减少,BMI、甘油三酯(TG)降低(P<0.05).胰岛素组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70.32±6.56) vs (59.26±5.03)U]、TG[(2.64±1.32) vs (2.21±0.92)mmol/L]、BMI(27.24±2.36 vs 26.25±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胰岛素组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分别有8例(26.70%)和1例(3.30%)患者出现低血糖.结论 大剂量胰岛素(>60 U/d)联合西格列汀(100 mg,1次/d)治疗2型糖尿病有利于患者血糖、血脂、BMI的控制,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脑组织代谢物变化的关系
    胡芳志, 张正军, 耿厚法, 梁秋华, 孙琳
    2015, 53(2):  43-47.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543
    摘要 ( 724 )   PDF (1891KB) ( 1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内基底节、半卵圆中心区域脑组织代谢改变,表明尿微量白蛋白是脑组织损害的早期标志.方法 初诊T2DM患者61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微量白蛋白尿组(DM组,UAER<20 μg/min,n=29)和微量白蛋白尿组(DA组,20 μg/min≤UAER<200 μg/min,n=32), 同时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HC组).所有受试者行常规磁共振(MRI)以及1H-MRS检查.结果 基底节区:DA组NAA/Cr比值较DM组、HC组明显降低(P<0.05),DM组NAA/Cr比值较HC组明显降低(P<0.05),DA组Cho/Cr比值较HC组明显升高(P<0.05).半卵圆中心区:DA组NAA/Cr比值明显低于HC组(P<0.05),DM组Cho/Cr比值较HC组明显升高(P<0.05),DA组MI/Cr比值较DM组、HC组明显升高(P<0.05).DA组基底节区NAA/Cr值与UAER水平呈负相关性(r=-0.768, 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T2DM患者可更容易合并脑组织损伤.
    RhoA/ROCK信号通路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徐忠阳, 王立启, 徐振兴, 赵乾, 朱世明
    2015, 53(2):  48-5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768
    摘要 ( 1080 )   PDF (834KB) ( 5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RhoA激酶(ROCK)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根据血清ROCK1水平分为高表达组(n=37)和低表达组(n=36).选取同期体检血压正常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Human Rock1 Elisa kit及酶标仪检测血清ROCK1水平;监测24 h血压,记录24 h、白昼、夜间血压均值以及相应的血压标准差;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IMT.结果 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血清ROCK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表达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颈动脉IMT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高表达组颈动脉IMT比低表达组明显增厚(P<0.05);血清ROCK1水平与24hSSD、dSSD、nSSD及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高与RhoA/ROCK1信号通路高表达有关,RhoA/ROCK1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可导致颈动脉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S)形成.
    代谢综合征与P波离散度关系的探讨
    张风雷, 郑曼, 张琦, 顾磊, 徐新生
    2015, 53(2):  52-55.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235
    摘要 ( 751 )   PDF (830KB) ( 1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指标对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揭示代谢综合征的促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86例,对照组102例,均行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描记,分别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Pd明显增高(47.31±12.18 vs 33.08±11.04, P=0.001),但Pmax和Pmin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Pd与体质量指数(BMI, P=0.001)、总胆固醇(TC, P=0.038)、甘油三酯(TG,P=0.001)、载脂蛋白B(Apo B, P=0.027)、收缩压(SBP,P=0.036)及舒张压(DBP,P=0.015)呈正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P=0.001)与Pd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结论 BMI是影响Pd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代谢综合征及体质量指数为心律失常防治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尤其是心房颤动.
    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张杰, 王志刚, 王益华, 姜彬, 何伟, 殷鑫, 郭文强
    2015, 53(2):  56-6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082
    摘要 ( 1036 )   PDF (1092KB) ( 1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 对2010~2013年收治的28例儿童AVM出血患者(<18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行显微手术、血管栓塞或综合治疗的病例根据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预后评分预后良好20例,中度残疾2例,无死亡.其中8例出血合并脑疝行急诊手术,6例预后良好,2例中度残疾.10例急性期行血管内栓塞、显微手术切除或综合治疗者复查DSA示畸形团不再显影,预后良好.2例单纯血管内栓塞治疗者及2例血管内栓塞结合伽马刀放射治疗者动静脉畸形复发,行再次栓塞治疗.6例因治疗困难,出血急性期行保守治疗后进一步行伽马刀放射治疗,随访至今未再出血.结论 AVM是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尽可能早期行DSA明确AVM情况,积极行介入栓塞、显微手术等是治疗儿童AVM的有效方法.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外周血TNF-α、sTREM-1、α1-APG水平
    蔺晨, 郭芳, 季维娜, 于文成
    2015, 53(2):  61-6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501
    摘要 ( 1046 )   PDF (1546KB) ( 1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α1-酸性糖蛋白(α1-APG)水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外周血中变化,了解TNF-α、sTREM-1、α1-APG在CA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110例CAP患者(CAP组)与52例对照组外周血TNF-α、sTREM-1水平,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α1-APG水平;观察CAP组住院第1天、第4天、第7天及不同病情时的TNF-α、sTREM-1、α1-APG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CAP组住院第1天、第4天及第7天的TNF-α、sTREM-1及α1-AP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经治疗后,第4天TNF-α、sTREM-1、α1-APG水平较第1天显著降低(P<0.001);第7天TNF-α、sTREM-1水平较第4天显著降低(P<0.001),第7天α1-APG水平较第4天升高(P<0.05).CAP组住院第1天,PSI高危患者TNF-α、sTREM-1、α1-APG水平显著高于中、低危患者(P<0.001).CAP组住院第1天,呼吸衰竭与非呼吸衰竭患者TNF-α、sTREM-1及α1-AP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P组住院第7天,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相比,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sTREM-1、α1-APG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AP患者中存在着炎性细胞因子TNF-α、sTREM-1、α1-APG的过度释放,TNF-α、sTREM-1、α1-APG水平可反映C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降低sTREM-1及α1-APG水平.TNF-α、sTREM-1、α1-APG可作为CAP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指导指标.
    EZH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陈静, 李春艳, 赵苗青, 崔京睛, 张娜, 傅艺冰
    2015, 53(2):  65-7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119
    摘要 ( 1157 )   PDF (3497KB) ( 1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EZH2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32例卵巢良性肿瘤、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及50例卵巢癌中EZH2蛋白的表达,其中15例正常卵巢组织、23例卵巢良性肿瘤、23例交界性肿瘤及25例卵巢癌行RT-PCR检测.结果 ① EZH2蛋白在卵巢癌细胞核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卵巢良性肿瘤(P<0.01)及交界性肿瘤(P<0.05),且与肿瘤的分级和分期具有相关性(P<0.01, P<0.05);② EZH2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的细胞质中亦有表达,且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卵巢癌(P均<0.05) ;③ EZH2蛋白在卵巢癌细胞核中的表达与Ki-67呈正相关性(r=0.40, P<0.01).结论 卵巢肿瘤组织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EZH2蛋白的表达,且卵巢癌细胞核中EZH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及分级具有相关性,并参与细胞增殖.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人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比较
    张苗苗, 王建荣, 刘伟
    2015, 53(2):  71-74.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354
    摘要 ( 1225 )   PDF (827KB) ( 1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 应用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仪测量60例(60只眼)POAG患者(POAG组)和60例(60只眼)正常人(对照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组内相关系数(ICC)表示检测者内和检测者间信度分析.结果 检测者内的ICC值为0.994~0.999(P<0.001),检测者间的ICC值为0.995~0.998(P<0.001).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特征为黄斑中心凹下方最厚,鼻侧最薄.POAG组黄斑区各象限脉络膜厚度均明显厚于对照组(t=3.114~4.456, P<0.05).POAG组和对照组黄斑区象限脉络膜厚度均随年龄增加及眼轴增长而变薄(r=-0.456~-0.520,-0.445~-0.491; P<0.05).结论 POAG患者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比正常人厚;POAG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增厚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相关.
    正畸美学区的CBCT测量分析
    李德水, 刘盼盼, 史晓昕, 郭泾
    2015, 53(2):  75-80.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378
    摘要 ( 1249 )   PDF (3325KB) ( 7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正畸美学区,包括面下1/3前牙区牙槽骨、切牙位置以及唇部软组织在不同矢状面型、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间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12~50岁汉族人,根据不同矢状骨面型、性别和年龄分组.根据头影测量ANB的角度分为3组:骨性Ⅰ类(1° < ANB≤ 5°,23例,38.3%),骨性Ⅱ类(ANB>5°,18例,30%),骨性Ⅲ类(ANB≤1°,19例,31.7%);根据性别分组:女性41例(68.3%),男性19例(31.7%);根据年龄分组:青少年组12~19岁22例(36.7%),青年组20~29岁20例(33.3%),中年组30~50岁18例(30%).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骨性分组以及年龄分组采用方差检验和多个独立样本检验( Kruskal-Wallis检验),性别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①不同矢状骨面型之间,骨性Ⅱ类患者前牙区牙槽骨及切牙过度萌出,骨性Ⅲ类患者下唇缘点的唇厚度最小;②不同性别之间,骨和软组织的各项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③随年龄增长,切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切牙的位置以及唇部软组织变化明显,而牙槽骨的宽度和骨皮质厚度基本稳定.结论 正畸美学区在不同的矢状面型、性别和年龄间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决策.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
    山东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空间流行特征
    王浩, 张娜, 薛付忠, 王萍, 康殿民, 刘言训
    2015, 53(2):  81-8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748
    摘要 ( 1327 )   PDF (2636KB) ( 4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山东省1992年6月至2014年7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空间流行特征.方法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采用全局空间性自相关性统计量(Moran's I)和局部自相关性统计量(LISA)分析山东省HIV/AIDS的空间聚集性;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同性/异性性传播途径在空间上的相关性.结果 1992年6月至2014年7月全省累计报告HIV/AIDS 6 593例,流行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HIV/AIDS在山东省县区水平上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52);共有两个热点区域,分别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同性/异性性传播作为山东省HIV感染最主要的两种途径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Moran's I=0.17),济南市天桥区、市中区与青岛市崂山区、市北区表现尤为突出.结论 山东省HIV/AIDS在空间上呈聚集性分布,青岛、济南两市需要重点防控,同性与异性性传播表现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提醒艾滋病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农村老年人资源生成器量表的修订与评价
    刘坤, 张楠, 李燕, 孙晓杰
    2015, 53(2):  87-9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531
    摘要 ( 1157 )   PDF (832KB) ( 1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修订农村老年人资源生成器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焦点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法编制"资源生成器"测量个人社会资本;在山东省三县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975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okken量表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Mokken量表的验证性检验,"资源生成器"形成的日常生活资源量表、专家咨询资源量表、技能资源量表及困境应对资源量表中的各条目均具有很好的可接受性及鉴别能力;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0.74(P<0.01),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2~0.34(P<0.01).结论 研究修订的农村老年人资源生成器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今后农村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随机森林的精神分裂症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刘盈君, 张涛, 王璐, 刘佳, 常学润, 张敬悬, 薛付忠
    2015, 53(2):  92-96.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4.476
    摘要 ( 1363 )   PDF (1456KB) ( 2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随机森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血清代谢组学数据的分类能力,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方法 病例组为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62例健康个体,收集他们的血清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然后用随机森林对数据进行分类,用OOB误差率估计、五折交叉验证评价分类效果,借助随机森林中变量重要性评分(VIM)获得重要的差异代谢物.结果 随机森林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代谢组学数据分类效果较好.病例组错分率为4.0%,对照组错分率为1.6%.OOB误差率估计为2.68%,五折交叉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99,并根据VIM筛选出15个重要的差异代谢物.结论 将液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技术与随机森林相结合,能够筛选出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代谢物,可用于代谢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