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4, Vol. 52 ›› Issue (S1): 33-34.
高世华1, 张雪梅2, 杨学3
摘要: 目的 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MTX联合中药方,对照组单用MTX,定期检测患者β-血清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彩色超声检测包块大小、血流信号。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5%,高于对照组的65% (P<0.05);血β-HCG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X联合中药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优于单用MTX治疗。
中图分类号:
[1] 周秀芬,徐运川.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4): 591-592. [2] 王文慧,罗新.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专题讨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4): 193-195. [3] 欧阳霞,孙荃荟,黄健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研究现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2): 79-80. [4] 欧俊,吴效科,周珊英.异位妊娠的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5): 309-312. [5] 刘尧芳,黄薇.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 869-872. [6] 赵兴元,艾浩.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 40 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5): 311. [7] 洪莉,刘元姣.中西药联合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 1018. [8] 常秀梅.中西医结合治疗 40 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7): 95-96. |
[1] | 孙言,孙文荣,耿琛琛,王慧慧,展新风. 术前超声诊断卵巢妊娠1例[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5(5): 131-132. |
[2] | 张伯华,王玥,杨永信,宋婧杰,张胜伟,胡霜,盛洁,谭梦,冯晔. 基于中医人格分型的网瘾交往障碍者抑制控制能力的ERP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4(11): 76-81. |
[3] | 刘光云, 丛琳, 郭守刚. 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3(10): 51-54. |
[4] | 初海鹏, 谭秀梅, 卢战凯. 阴道超声和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Z1): 138-139. |
[5] | 包颖玲, 戴建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分期辨证论治[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Z1): 198-199. |
[6] | 李洋, 王蓓, 王福顺. 中医情志养生研究探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Z1): 200-201. |
[7] | 杨琳, 苗戎, 宋春敬, 卢斌, 徐倩, 王萍. 完善课堂教学环节,提高中医药院校机能实验课的教学质量[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Z1): 219-220. |
[8] | 吴吉婷, 尤艳利, 周爽. 火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1): 103-103. |
[9] | 李楠,张伯华. 中医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和羞怯的关系[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0(7): 117-119. |
[10] | . 普萘洛尔对应激大鼠行为、血清皮质酮和海马形态学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7(8): 33-36. |
[11] | 江虹,张茜,孙钰,潘芳 . 医科新生状态-特质焦虑与人格、应对方式及唾液皮质醇的相关性[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9): 866-868. |
[12] | 徐冬玲,马承恩,王苏加 . 定期随访和起搏器参数程控对心脏起搏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8): 781-783. |
[13] | 张坤,王振先,夏伟,孙若鹏,李福海,王一彪,郝芳之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学特点的对照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5): 516-519. |
[14] | 王玖玲,朱敏华,李淑玲,李辉 . 益肾活血法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2): 204-206. |
[15] | 张坤,王莉华,李福海,夏伟,孙若鹏,王一彪,郝芳之 .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对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11): 1053-10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