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兰1,蔡兴志1,张宗旺1,刘伟2,胡晓玲3
YU Ai-lan1,CAI Xing-zhi1,ZHANG Zong-wang1,LIU Wei2,HU Xiao-ling3
摘要: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在静吸复合全麻下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并对术野质量和患者苏醒期清醒镇静程度进行评定。方法:对60例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采用硝普钠(N组)、瑞芬太尼(R组)或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硝普钠(RN组)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60~70mmHg。记录降压前即刻(T0)、降压30min(T1)和停降压待血压自然恢复稳定后(T2)时的MAP、心率(HR)及手术时间、降压持续时间、拔管时间和各组硝普钠或瑞芬太尼用量,对术野质量和苏醒期清醒镇静程度进行评定。结果:R组28例(70%)单纯用瑞芬太尼可达到降压目的,RN组12例(30%)出现瑞芬太尼降压封顶现象,辅用小剂量硝普钠后降压理想且能减小瑞芬太尼的用量。降压期间,N组HR明显增快(P<0.05),停降压后出现反跳性高血压;R和RN组HR减慢(P<0.05),停降压后MAP回复至降压前水平。R、RN组的术野质量优于N组(P<0.05),拔管时间和苏醒期清醒镇静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静吸复合全麻下鼻内镜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安全可行,能提供良好的术野质量,患者苏醒期清醒迅速、完全;部分患者出现降压封顶现象,复合小剂量硝普钠后降压理想且能减少瑞芬太尼的用量。
中图分类号:
[1] | 卜会敏,田晓鹏,刘金山,谭刚.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的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5(3): 117-120. |
[2] | 谢海,李艳,周期. 腹横肌平面阻滞区皮肤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的评估[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4(1): 71-74. |
[3] | 郑娟, 李政, 张文静, 袁琳冉, 樊书菠, 刘玉刚, 袁中瑞. Caveolin-1对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3(10): 16-20. |
[4] | 陈海丽, 顾娇阳, 张文静, 袁琳冉, 郑娟, 袁中瑞. 经典Wnt信号通路在大鼠脑缺血后血管新生中的作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3(4): 31-36. |
[5] | 李启, 郭掬华.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持续硬膜外麻醉在 上腹部手术中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2): 29-30. |
[6] | 龙浩, 肖丽, 杜晓宣, 独力坤, 李莉. 剖宫产手术中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比较[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2): 37-38. |
[7] | 陶峰, 郑磊, 蒋嫣, 周取升, 聂鑫. 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临床观察[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2): 69-70. |
[8] | 钟锦秀, 程俭.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2): 119-120. |
[9] | 丁超, 胡启雅, 黄海真, 郭亚秋, 裴淼, 朱庆增, 齐峰. 倍他米松二丙酸酯缓释微球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10): 35-39,44. |
[10] | 黄海真1,胡启雅1,丁超1,郭亚秋1,齐峰1,任杰2,潘晓军1. 罗哌卡因聚乙二醇-聚乳酸微球对切口痛模型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时效[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3): 50-55. |
[11] | 孙传玉,郭蕾,毕严斌.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抗凝患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中的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1(10): 77-80. |
[12] | 黄景阳1,杨承慧1,马坤润1,刘曦1,王逸飞1,陈海丽1,刘宝义2,袁中瑞1. HMGB1介导急性高血糖对脑缺血大鼠血-脑脊液屏障的损伤[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1(9): 17-21. |
[13] | 李慧1,黄景阳1,陈海丽1,刘宝义2,袁中瑞1. 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Wnt7b的表达[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1(2): 7-11. |
[14] | 丁明1, 宗波1, 王学平2. 芬太尼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家兔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0(9): 55-58. |
[15] | 周廷发1,唐贞申2. 右美托咪啶对高血压患者开颅术麻醉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0(8): 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