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娜1,陈方方2,李洧1,王艳1, 王星光1,姜淑娟1
YANG Yan-na1,CHEN Fang-fang2,LI Wei1,WANG Yan1, WANG Xing-guang1,JIANG Shu-juan1
摘要: 目的观察小鼠哮喘模型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ary syncytial virus,RSV)气道炎症及重构与哮喘治疗激素敏感性之间的联系。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对照组,单纯卵蛋白 (OVA)致敏哮喘组(A组)、OVA致敏哮喘+地塞米松(DEX)组(B组)、OVA致敏哮喘+RSV感染组(C组)、OVA致敏哮喘+RSV感染+ DEX组(D组),每组10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γ干扰素(IFN-γ)浓度;病理切片行HE染色、Van Gieson 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气管外周炎性分级和气道胶原沉积情况。结果A、C、D组与对照组比较IL-4、IL-5及TGF-β1浓度升高,气道胶原沉积、炎症浸润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C组与A组比较,TGF-β1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炎症及气道胶原沉积加重。结论RSV感染哮喘小鼠可引起明显的Th2细胞炎性反应及气道重构;应用激素干预治疗后,气道炎症及重构进一步加重,表明RSV感染哮喘小鼠对激素治疗敏感性差。
中图分类号:
[1] | 刘晓菲,梁瀛,张丛溪,王娟,潘云,徐嘉蔚,常春,董亮. 92例哮喘患者血清瘦素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J]. 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20, 1(9): 27-33. |
[2] | 刘清发,王超,孙启晶,宫晓丹,张才擎. IL-25通过nuocyte细胞诱导哮喘小鼠气道重塑[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4(8): 28-33. |
[3] | 刘琳,刘春红,王得翔,吴金香,赵继萍,刘甜,张元元,王俊飞,柳亚慧,曹柳兆,董亮. 应用呼出气一氧化氮联合脉冲振荡肺功能评估哮喘患者的小气道功能[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4(8): 78-83. |
[4] | 吴宏图, 丁娴, 张磊, 曹兴丽, 王峥艳, 单春明, 刘平.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FeNO、hs-CRP及 IgE水平变化及意义[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2): 82-83. |
[5] | 应央央,马德东,肖伟. 偏振光显微镜对诊断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的价值并文献复习[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4): 67-69. |
[6] | 彭笑怒1,2,李文军2,田辉1. 抑制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减轻尼古丁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1(2): 37-43. |
[7] | 王得翔1,季秀丽1,2,马德东1,张玉可1,何宝龙1,王文巧1,肖伟1. 济南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0(5): 124-128. |
[8] | 张学平,王莉,龙飞,李怀臣. 黄芪多糖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α-SMA的表达[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9(2): 79-. |
[9] | 王岷1,2,陈文靖1,杨琳红1,刘磊1, 吴大玮2,刘俊丽1. 药物干预对哮喘小鼠模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8(10): 48-50. |
[10] | 迟翔宇1,李青1,王来城2,王静1. ADAM33基因F+1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8(10): 77-80. |
[11] | 柴静1,蒋萍2,钱雪娇1.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8(10): 81-84. |
[12] | 姬峰,李艳丽,郝俊清,李鸿佳,董亮. FIZZ1诱导气道上皮间质转化导致哮喘早期气道重塑[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8(2): 80-84. |
[13] | 王欣,邢春燕,杨艳平. 血清磷酸丙酮酸水合酶检测对诊断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临床价值[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209, 47(6): 92-94. |
[14] | 李洧,叶茜,高顺翠, 李道卫,姜淑娟,朱玲 . 白细胞介素17抗体对哮喘小鼠 中性粒细胞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7(03): 43-47. |
[15] | 王立生,张春玲,孙荣丽,李黎,肖宝红,武晓. 支气管哮喘BALB/c小鼠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6): 571-5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