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4, Vol. 52 ›› Issue (S2): 31-31.
梁波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严重乳酸酸临床疗效。方法 30例严重乳酸性酸中毒行CVVH治疗患者为观察组,20例行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基础病对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行CVVH。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血乳酸和动脉血PH值的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4 h和48 h的血乳酸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开始后4 h、24 h和48 h的动脉血PH值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死亡4例,观察组无死亡。结论 血液透析对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患者具有重要意义,CVVH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借鉴。
中图分类号:
[1] Wills B K, Bryant S M, Buckley P, et al. Can acute overdose of metformin lead to lactic acidosis[J].Am J Emerg Med, 2010, 28(8): 857-861. [2] 张淇钏, 方喜斌, 蔡志雄, 等. 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乳酸酸中毒的应用[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25(1): 45-47. [3] 熊旭明, 刘卫江, 罗辉遇, 等.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的临床观察[J]. 中国血液净化, 2004, 3(9): 484-486. [4] 宋岩, 李冀军, 张壹言, 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与常规血透治疗乳酸酸中毒比较[J]. 中国血液净化, 2002, 1(6): 7-9. [5] 王小华, 钟鸿斌, 廖爱能, 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中的应用[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综合版, 2010 , 33(19): 29-31. |
[1] | 石正兰. 预见性护理干预减少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发作的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Z1): 182-182. |
[2] | 蔡宇, 张颖, 徐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预防和护理[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Z1): 154-155. |
[3] | 王静, 李娟. 无肝素血液透析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Z1): 185-186. |
[4] | 谭芳, 章厚芬. 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慢性肾衰竭患者 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2): 134-135. |
[5] | 李凤波, 高晓芳, 王小双. 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1): 46-46. |
[6] | 杨红兰.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恶性肿瘤22例临床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1): 127-128. |
[7] | 姜祥品, 崔美玉, 孔祥雷, 许冬梅. 透析患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出现代谢性脑病1例[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8): 111-112. |
[8] | 孔祥雷,宝群,魏勇,贾晓妍,陈萍,唐利军,王尊松,李文斌,崔美玉,许冬梅. 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控制情况的单中心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0(8): 116-119. |
[9] | 王会1,王菊生2,时一民1,姚子明3,孙云1,肖合存1,赵晓田4,赵长峰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9(9): 59-. |
[10] | 王尊松1,张瑞凤2,许冬梅1,崔美玉1 . 超纯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8(12): 90-93. |
[11] | 隋准,王梅. 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估算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尿素清除指数的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8(12): 94-. |
[12] | 王尊松1,崔美玉1,张磊2,许冬梅1. 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8(11): 129-132. |
[13] | 孔祥雷,唐利军,王尊松,李文斌,魏勇,贾晓妍,许冬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动脉硬化的关系[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7(11): 138-140. |
[14] | 刘金彦,朱彬,李苏,王小平,刘子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评价[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45(7): 688-691. |
|